s 閱讀頁

海棕行

  “鶴注”棕在綿州,乃寶應元年至綿州時作。棕,子冬切。趙曰:《海棠記》載李讚皇雲:花木以海名者,悉從海上來。宋祁《益部方物讚》:海棕,大抵棕類,然不皮而幹葉叢於杪,至秋乃實,似楝子。今城中有四株,理致幹堅,風雨不能撼。劉恂《嶺表錄》:廣中有一種波斯棗木,無旁枝,直聳三四丈,至顛四向,共生十餘枝,葉如棕櫚,彼士人呼為海棕木。三五年一著子,類北方青棗,但少爾。舶商亦有攜至中國者,色類沙糖,味極甘。

  陶九成《輟耕錄》:成都有金果樹,頂上葉如棕櫚,皮如龍鱗,實如棗而大,番人名為苦魯麻棗,一名萬年棗。李時珍曰:雖有棗名,別是一物,南番諸國多有之,即杜甫所賦海棕也。鶴曰:唐子西《遊治平院》詩:”江邊勝事略尋遍,不見海棕高入雲。”注雲:”即老杜所謂東津者。”據此,則館與棕,皆在涪江之東津也。

  左綿公館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雲。龍鱗犀甲相錯落,蒼棱白皮十抱文②。自是眾木亂紛紛③,海棕焉知身出群。移栽北辰不可得④,時有西域胡僧識⑤。(上四,詠海棕,下乃撫棕有感。一株入雲,遠望也。鱗甲蒼白,近視也。惜乎混跡群木,無從自見其奇,孰有移之以植禁苑乎?然抱此異質,終當遇識者之鑒賞矣。《杜臆》:公抱經濟而不得識,自負自歎,非詠海棕也。)

  ①《蜀都賦》:“於東則左綿巴東,百濮所充。”舊注:“綿州,涪水所經。涪居其右,綿居其左,故曰左綿。”

  ②龍鱗粗,犀甲細,蒼棱白皮,其文理似之。揚雄《甘泉賦》:“嵌岩岩其龍鱗。”《考工記》:“犀甲七屬。”

  ③王融《古意》:“木葉亂紛紛。”

  ④《杜臆》:移栽北辰,從“天上種白榆”脫來。

  ⑤漢武帝穿昆明池,池底皆黑灰,問東方朔。朔曰:“不知,可問西域胡僧法蘭。”法蘭,蓋博物者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