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講 艱難曲折的中東和平進程

  一、巴勒斯坦問題的內涵

  阿以衝突的關鍵問題是巴勒斯坦問題,後者涉及的具體問題包括如下方麵:

  (1)邊界和領土問題。以色列在曆次中東戰爭中奪取了原屬擬議中的阿拉伯國的大片領土,安理會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軍隊撤離其於最近衝突中所占領的領土”。這一問題將決定未來巴勒斯坦國家的範圍。

  (2)難民問題。難民指在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登記的難民。人數總計達1364298人。聯大1948年12月11日的決議確認了巴難民返回家園的權利。以色列拒絕大多數難民回歸,主張他們在阿拉伯鄰國“就地安置”。

  (3)定居點問題。1968年以後,以色列開始在被占領土修建猶太人定居點。起初的目的是便於防禦,但以後則成為極端民族主義者為建立“大以色列”而對土地實行“有效占領”、政府容納不斷到來的移民的手段。以方統計的定居者人口為14萬——20萬(不包括東耶路撒冷),巴方包括東耶路撒冷的統計人口是349327人。定居點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4)水資源問題。在淡水占有和消耗上,以色列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高於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占有和消耗了全部水資源的80%,巴勒斯坦自治區僅占20%。

  (5)耶路撒冷問題。1980年,以色列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耶路撒冷為其不可分割的永久首都,國際社會對此不予承認。巴勒斯坦要求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家。

  至於阿以衝突,還涉及阿拉伯前線國家(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和交戰國(伊拉克)與以色列的締和、外交承認、通航、通商、邊界和領土問題(西奈半島、戈蘭高地和約旦河西岸)等,以至整個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的外交承認和通商問題。而且耶路撒冷問題也牽涉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

  十月戰爭促使美國反思其中東政策,它感到推動阿以和平才能將蘇聯排斥出阿拉伯世界,促成阿拉伯激進國家改變其內外政策,從而符合自身的根本利益。經受了長年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巴解和以色列也感到了尋求政治解決的必要性。由此,政治解決阿以衝突的中東和平進程開始了。迄今為止,這一進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二、中東和平進程的第一階段

  這是埃及與以色列單獨媾和及阿拉伯國家探索全麵和平的階段(1973年12月——1991年10月)。

  1973年12月,經聯合國邀請,美、蘇、埃、約、以五國參加了日內瓦國際和平會議。會後,基辛格在埃以和敘以之間進行穿梭外交,促使各方分別於1974年1月和5月簽署了埃以和敘以軍事脫離接觸協議;8月,埃以之間達成第二次軍事脫離接觸協議。根據上述協議,以色列放棄了部分西奈和敘利亞的領土,埃以承諾互不使用武力,蘇伊士運河對以色列民用船隻開放。因此,埃以軍事脫離接觸協議具有一定的和約性質。作為阿拉伯國家中最主要的交戰國,埃及在阿以衝突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經濟不堪重負,政局不穩,民眾不滿,薩達特決心邁出和平的第一步。1977年11月,薩達特對以色列進行了曆史性的訪問。在美國的主持下,1978年9月,薩達特和貝京在戴維營經過艱苦的談判,簽署了“戴維營協議”。根據協議,埃以雙方承認242號決議是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基礎,中東各國有權在安全和公認的邊界內和平地生活;以軍分階段撤出西奈半島;蒂朗海峽和亞喀巴灣向各國開放;以色列船隻有權在蘇伊士運河航行;埃以和約簽訂和以色列完成從西奈第一階段撤軍後,兩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1979年3月26日,薩達特和貝京在白宮簽署埃以和約。1980年2月,埃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戴維營協議結束了阿以之間的全麵交戰和對峙狀態,大大推動了中東和平進程。戴維營協議中還包含了進行有關巴勒斯坦自治問題談判的條款,但雙方的談判最終陷入僵局。同時,薩達特本人也於1981年10月為伊斯蘭極端組織所刺殺。1982年4月,以色列交還了除塔巴以外的全部西奈領土。1989年3月日,塔巴最後歸還埃及。

  埃以和約違反了“三不”原則,使阿拉伯國家內部出現嚴重分歧。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及巴解組織等成立了“拒絕陣線”,堅決反對戴維營協議;蘇丹、阿曼和索馬裏等國則支持埃及。最終,阿盟開除了埃及的成員國資格,將總部遷出開羅。

  這一時期,巴解的國際影響不斷提高。1974年10月的拉巴特阿盟首腦會議決議承認巴解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從而在事實上剝奪了約旦對西岸的代表權。同年11月巴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聯大會議和工作。1976年8月,第五屆不結盟國家會議接納巴解為正式成員,同年9月阿盟接納其為正式成員。

  但是,巴解的武裝鬥爭空間卻日益縮小。1970年9月,巴解與約旦爆發武裝衝突,即“黑九月”事件。此後,巴勒斯坦遊擊隊被迫撤離約旦,黎巴嫩成為巴解組織襲擊以色列的最後基地。1982年6月,以色列軍隊大舉入侵黎巴嫩,迫使1.2萬名巴解戰士撤離貝魯特,分散到8個阿拉伯國家。黎巴嫩戰爭使國際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全麵解決阿以衝突的迫切性,開始提出各種和平計劃:

  (1)美國的裏根方案。主要內容是: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自治權,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建立同約旦相聯係的自治機構;耶路撒冷的地位待談判確定,反對以色列並吞西岸、加沙;反對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巴解組織。該方案遭到多數中東國家和蘇聯的反對。

  (2)阿拉伯首腦會議提出的非斯計劃。要求以色列撤出它在1967年占領的所有阿拉伯領土;巴勒斯坦人民在其唯一合法代表巴解組織領導下享有自決權;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聯合國安理會保證本地區各國的和平。

  (3)勃列日涅夫方案。要求以色列完全撤出1967年後占領的阿拉伯領土;阿拉伯人有權在西岸和加沙建國;阿以之間結束戰爭狀態並實現和平;確立和平解決衝突的國際保障。

  以色列對三個方案一概拒絕。在巴解內部,阿拉法特的主流派認為應通過政治鬥爭和外交鬥爭尋找出路,非斯計劃可作為解決問題的基礎。但受到敘利亞等國支持的巴人陣(總部)、巴民陣、閃電等激進派則反對和談。因此,1983年2月召開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十六屆會議完全否決了裏根方案,認為非斯計劃是談判底線。

  在埃及等國的推動下,1985年2月,約旦國王侯賽因與阿拉法特達成協議。協議規定以色列應撤出1967年占領的全部阿拉伯土地;約巴建立邦聯;舉行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與衝突有關的各方參加的國際會議,進行和平談判,巴解組織與約旦聯合組團與會。協議遭到以色列、阿拉伯激進國家和蘇聯的反對。1986年2月,約旦宣布中止同巴解的對話。

  1986年12月,第41屆聯大通過決議支持召開中東問題國際和會。然而,由於以色列的抵製和美國的冷漠,有關計劃無法實現。

  國際社會和平努力的一再受挫和被占領土反以情緒的逐漸增長,終於導致了1987年的巴勒斯坦起義(英蒂法達)。鬥爭的主要形式是遊行示威、罷工、罷課和罷市,各地還建立了各級起義領導機構。起義使以色列的旅遊業遭受慘重損失,而以色列的殘暴激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同時,激進的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從起義中崛起為一支重要力量。

  1988年7月,約旦宣布斷絕與西岸的“法律和行政聯係”,實際上放棄了對西岸的主權。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在阿爾及爾召開特別會議,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國,首都為耶路撒冷;同時宣布接受安理會242號和338號決議作為中東和會的基礎。巴勒斯坦國的建立受到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歡迎。1988年12月,巴解宣布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從而滿足了美國的條件;美國放棄以往拒不承認巴解的立場,宣布同其進行對話。麵臨巨大壓力的以色列利庫德政府提出一項被占領土巴勒斯坦人的選舉計劃,但以停止巴勒斯坦起義為先決條件,並拒絕同巴解談判。加上巴解內部的分歧,中東和會的召開仍然存在巨大障礙。

  三、中東和平進程的第二階段

  這是馬德裏框架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雙邊和多邊和談的階段(1991年10月——2000年9月)。

  海灣戰爭為中東和會的召開創造了有利條件。1991年10月30日,馬德裏中東和會正式開幕,美、蘇、聯合國、歐共體等均派代表參加。它標誌著阿以衝突從此開始進入“麵對麵解決爭端的和平階段”。會議啟動了兩條談判軌道,即雙邊談判和多邊談判。和會一結束,以色列與敘、黎、約——巴的首次直接談判即於11月3日在馬德裏舉行,其後的10輪正式雙邊談判在華盛頓進行。多邊談判旨在為關鍵性的地區問題尋找解決辦法,並促進中東各國關係正常化。1992年1月,由美俄發起,多邊談判在莫斯科啟動。會議決定成立五個專門工作小組委員會,即水資源、環保、軍控、難民以及地區經濟發展委員會。1994-1996年,先後召開了有60多國和國際組織、企業家參加的四屆中東北非經濟首腦會議,成立了中東北非開發銀行、地區旅遊委員會、地區商會等。然而,由於雙邊談判步履維艱,多邊談判和合作也難有重大進展。

  在阿以雙邊談判中,開始時以色列分別與敘、黎、約巴聯合代表團分組談判。從1992年1月第3輪談判開始,約巴分離,遂成四個組。由於雙方立場相差甚遠,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隻是在某些程序問題上達成一致,在一些實質性問題上交換了看法。1992年6月,拉賓領導的工黨在大選中戰勝利庫德集團,和談才取得突破。

  從1992年8月拉賓政府首次參加雙邊談判,到1992年12月第8輪談判結束,其間各談判組仍取得了某些進展。1993年1月克林頓入主白宮後,美國以“正式夥伴”的身份參與談判。此時,談判進展相當緩慢,但在8月19日,巴以經過9個月的秘密談判,在奧斯陸草簽了《加沙和傑裏科先行自治協議》,其核心內容是以色列先行從加沙和傑裏科撤軍,作為巴自治第一階段的安排。9月13日,在克林頓的主持下,巴以在白宮正式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即著名的《奧斯陸協議》。

  根據《原則宣言》,巴勒斯坦自治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過渡自治安排,該階段到1995年9月其履行全部結束;1994年7月,巴自治領導機構開始在加沙和傑裏科行使權力,阿拉法特也結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1996年1月,巴勒斯坦舉行曆史上首次大選,選舉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自治政府)主席和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阿拉法特當選為民族權力機構主席。2月12日,阿拉法特宣誓就職。第二階段為永久地位的談判。《原則宣言》規定,有關談判不遲於過渡時期的第三年(1996年5月4日)開始,整個自治進程最遲在巴自治後的5年內(1999年5月4日)結束。但事實上,1995年拉賓的遇刺和利庫德集團內塔尼亞胡的上台,使和平進程遭遇重重阻力。1997年就希伯倫撤軍問題達成協議後,巴以和平進程長期陷於停滯狀態,直到1998年10月才在美國的參與下達成一項關於以色列從西岸撤軍等問題的《懷河備忘錄》。

  《懷河備忘錄》並沒有多少新意,不過是雙方表達了履行已有協議的意願。即便如此,協議的履行仍然困難重重,原定的1999年5月4日最後期限被迫推遲。

  1999年7月工黨的巴拉克組閣。9月,以巴在埃及達成《沙姆沙伊赫備忘錄》,規定永久地位談判將不遲於1999年9月13日開始,並在5個月內達成框架協議,在一年內達成全麵協議。這意味著2000年9月13日將成為巴勒斯坦建國的日子。但最終地位的談判涉及耶路撒冷地位等諸多棘手問題,難度極大。2000年7月11-25日,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華盛頓的戴維營進行了極為艱難的談判,但終因在耶路撒冷問題上的分歧,談判宣告破裂,原定的建國日期再次推遲。

  相比之下,約以談判較為順利。1994年7月侯賽因國王和拉賓簽署了《華盛頓宣言》,結束了兩國間的戰爭狀態。10月,兩國總理簽署了約以和約,雙邊關係正常化。

  在對敘利亞和談中,拉賓政府表示願意根據“土地換和平”原則解決戈蘭高地問題,但雙方在“撤”與“和”孰先孰後問題上無法取得一致。拉賓遇刺後,經美、敘、以三方努力,敘以事實上已站在“和解的門檻”上,但因為1996年利庫德大選勝利,和平之門又關閉了。1999年7月工黨巴拉克出任總理後,和平進程重新啟動。但雙方仍在老難題上僵持不下。

  黎以談判始終受到敘以談判的牽製。同樣,雙方也是在“撤”與“和”的先後問題上糾纏不清。拉賓政府上台後,同意從黎撤軍並提出了方案,同時要求同黎組成聯合軍事委員會,負責撤軍的實施和以北部邊境的安全。黎方則要求以提出撤軍時間表。1994年2月黎以談判陷入僵局。1999年12月,巴拉克政府批準了單邊撤軍計劃,規定以軍將“最遲不超過2000年7月”從黎南部撤軍。但到2000年5月24日,以軍就從黎南部安全區全部撤軍。

  四、中東和平進程的第三階段

  這是中東和平進程停滯不前的階段(2000年9月至今)。

  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袖沙龍強行“參觀”耶城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了巴勒斯坦第二次起義,即阿克薩起義。這一事件有著深刻的背景,即工黨“以土地換和平”的計劃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從而引起了以色列人的不滿,而巴勒斯坦人民從幾年的自治中也未享受到自由和生活的改善。起義的爆發意味著和平進程事實上陷於停頓。到2003年5月,衝突已造成3100多人喪生。

  2001年初,共和黨人小布什出任美國總統,他明顯偏向以色列,而“9·11”事件後更將反恐作為美國外交的核心,在中東和談問題上奉行“超脫”政策,默認以色列的強硬政策。同年3月上台的沙龍政府隨即將巴民族權力機構列為恐怖主義的支持者,對巴激進組織人員進行“定點清除”,巴以和談完全中止,美國提出的旨在恢複和談的《米切爾報告》和《特尼特計劃》等兩個文件都未獲執行。12月,以軍更將阿拉法特圍困在拉姆安拉的總統府內,禁止其出外。

  為了緩和巴以衝突,2002年3月,第14次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通過了以沙特王儲阿卜杜拉的建議為基礎的“阿拉伯和平倡議”,要求以色列撤出所有阿拉伯領土,接受享有主權、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公正解決巴難民問題;阿拉伯國家將相應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確保其安全並實現關係正常化。6月,布什也宣布了一項中東和平新計劃,即後來的“路線圖”。12月,美、俄、歐盟和聯合國在華盛頓召開中東問題國際會議,計劃在3年內分三階段實施“路線圖”,於2005年完成最終地位談判並建立巴勒斯坦國。

  主張“以安全換和平”的沙龍準備實施自己的單邊主義政策。2002年6月中旬,以色列開始修建隔離牆(這一想法最早是工黨提出的),以便將本土和西岸巴自治區隔離。根據計劃,以色列將沿1967年停火線建造一條長360多公裏的隔離牆,設置鐵絲網及附屬電子監控設備。以宣稱其目的是預防自殺性襲擊,但事實上它還帶有吞並巴領土、自行劃定未來邊界等意圖。因此,該計劃遭到巴方的強烈反對。同時,沙龍政府於12月宣布允許巴勒斯坦建國,其範圍包括加沙的75%和西岸的40%。

  在美國的壓力下,2003年3月,阿拉法特任命阿巴斯為自治政府首任總理。同年4月,“路線圖”計劃正式公布。5月,阿拉伯國家對該計劃表示支持。6月,美、巴、以三國首腦在亞喀巴會晤後,正式啟動“路線圖”計劃。沙龍宣布承認巴建國權利,承諾拆除西岸未經許可建立的猶太定居點。阿巴斯宣布停止武裝起義,並呼籲人民以和平手段結束以色列占領。但好景不長,此後巴以間發生多起嚴重流血衝突,雙邊關係陷入僵局。同時,巴民族權力機構內部的矛盾也表麵化,阿巴斯於9月辭去總理職務。

  以色列隨即加快了單邊行動。2003年12月,沙龍宣布了撤出加沙17個定居點和西岸3個定居點的計劃。該計劃立即引起利庫德內強硬派和宗教黨派的激烈反對。2004年6月和10月,以色列內閣和議會分別通過了單邊撤離計劃。但是,以巴之間的暴力衝突卻愈演愈烈,隔離牆成為雙方矛盾的新焦點。同年3、4月,哈馬斯的兩任領袖亞辛和蘭提斯均在以色列的定點清除中喪命。被以色列認為是“中東和平障礙”的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則於11月在巴黎不幸病逝,一些巴勒斯坦高官和許多普通民眾認為是以色列下毒所致。

  2005年1月,阿巴斯平穩當選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為以巴改善關係打開了一扇門。2月,巴激進組織就暫停襲擊以色列、接受1967年邊界等內容達成協議,巴以領導人實現了會晤;布什則在國情谘文中宣布將向巴勒斯坦提供3.5億美元援助。

  在敘以關係上,2000年6月阿薩德去世後繼承權力的巴沙爾立場強硬。以色列一度提出從戈蘭高地全麵撤軍,換取敘對以擁有加利利湖東北岸主權的認可,但敘未予同意,雙邊談判始終沒有恢複。同時,敘利亞還多次抱怨美國和國際社會重視巴以和談,而將敘以和黎以問題進行邊緣化。2000年以色列從南黎巴嫩撤軍後,當地得到伊朗支持的什葉派真主黨武裝仍經常襲擊以色列,而伊拉克戰爭後敘黎關係也逐步趨於緊張。美國開始將伊朗及其盟友敘利亞視為其在中東的主要對手和伊拉克問題的根源,努力推進“大中東民主計劃”。

  2005年2月,貝魯特發生炸彈爆炸事件,反敘的黎前總理哈裏裏遇難。美國等西方國家立即通過聯合國向敘施壓,要求其撤軍。3月26日,敘利亞宣布完成從黎撤出1.4萬軍隊的任務。敘軍的撤出在黎巴嫩造成了某種真空,加劇了當地局勢的不穩定,暗殺事件和反敘利亞的遊行示威層出不窮。

  2005年8-9月,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區及西岸的部分定居點。但哈馬斯等武裝派別此後不斷向以境內發射火箭,以色列並未從單邊行動中獲益。同時,利庫德內部的矛盾因此激化。11月,工黨宣布退出聯合政府;沙龍隨後也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並提前大選。然而,沙龍於12月突然中風,副總理奧爾默特領導前進黨,該黨在2006年3月的大選中勝出。前進黨的勝利證明了溫和黨派的民意支持上升,而左翼和右翼的影響下降。

  2006年1月,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選舉中首次曆史性地勝出。這一事件表明,激進反以的伊斯蘭主義在美國倡導的“民主”選舉中戰勝了在巴以和談中一直擔當和平使命的溫和的法塔赫,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巴以關係格局。3月,哈馬斯組建的巴自治政府宣誓就職,從而在巴領導層中形成了事實上的“雙軌製”:法塔赫的阿巴斯領導民族權力機構,哈馬斯主持政府工作和立法委。但哈馬斯拒不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提出的承認以色列、放棄武裝鬥爭和承認業已達成的巴以協議的三項要求,因此西方國家和以色列立即對哈馬斯進行抵製。4月初,美國和歐盟中止援助巴當局,自治區陷入經濟困境。以色列不但停止向巴轉交代征稅款,而且逮捕哈馬斯內閣成員,加強了對自治區的封鎖。

  西方的抵製促使哈馬斯成員采取極端措施。6月25日,哈馬斯人員捕獲以色列士兵沙利特。以軍隨即予以報複,於3天後入侵加沙,軍事行動於11月結束。同時,法塔赫與哈馬斯武裝人員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而雙方於6月展開的建立聯合政府的談判最終於11月底破裂。

  為了鞏固自身在國內的地位和聲援哈馬斯,黎巴嫩的真主黨遊擊隊於7月12日對以色列發動越境襲擊,俘虜2名以軍士兵。以色列早已在籌劃對真主黨的打擊,以削弱伊朗的影響,確保對巴自治區和阿拉伯鄰國的優勢,這一計劃得到美國的鼓勵。以軍於12日當天進入黎境內,並完成對黎的陸海空全麵封鎖,對大城市持續實施空襲。空襲對貝魯特的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尤其是什葉派居住區完全成為瓦礫,平民死亡人數達1110人,約百萬人逃往鄰國。但是,真主黨武裝也向以北部城市發射了近4000枚火箭彈,近30萬以居民逃離家園;同時,以軍在戰鬥中進展遲緩,傷亡慘重。8月14日,雙方停火,以軍於10月1日全部撤出。衝突的結果,是真主黨在黎巴嫩的影響急劇擴大,加劇了黎局勢的動蕩。

  2007年2月,法塔赫與哈馬斯簽署麥加協議,決定成立聯合政府。但雙方在政見、閣員任命、安全部隊指揮權等問題上依然矛盾重重,而兩派的武裝衝突繼續升級。6月中旬,哈馬斯武裝擊敗巴解,控製了加沙地帶。6月14日,阿巴斯宣布解除哈尼亞的總理職務,翌日委任獨立人士法耶茲出任總理,組建緊急政府。巴勒斯坦事實上出現了兩個政權。此後,美國和歐盟即宣布結束對西岸的製裁,呼籲召開新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同時,哈馬斯也發出與法塔赫對話的呼籲,要求重建聯合政府。顯然,上述局勢對未來巴勒斯坦國家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需要有關各方從長遠的角度加以解決。

  同時,近年來阿拉伯國家也加強了推動和平進程的勢頭。2004年5月,阿拉伯九國外長在貝魯特舉行會議,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議是阿拉伯國家的戰略選擇。2007年3月的利雅德阿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有關重啟“阿拉伯和平倡議”的建議。7月26日,埃及外交部長和約旦外交大臣抵達以色列,代表阿盟向以色列遞交“阿拉伯和平倡議”。這是一次曆史性的訪問。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表示,以色列願就這一倡議展開認真討論。

  從1947年聯合國通過分治決議到2007年,阿以衝突已走過了60個年頭,從1917年貝爾福宣言發表算起則有90個年頭了,而至今仍然沒有結束的苗頭。60年的腥風血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