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論劉誌丹與根據地建設

  center樊為之

  center(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劉誌丹是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締造者。他不僅對軍隊建設,而且對革命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統一戰線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卓越貢獻,有力地推進了根據地的全麵發展。

  @@一、提出了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思想

  劉誌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在革命低潮時提出了必須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農村實行武裝割據,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權,開辟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才能使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思想。

  渭華起義失敗以後,中共陝西省委任命劉誌丹為中共陝北特委軍委書記。根據特委關於派大批黨團員打入軍閥部隊開展兵運工作的決議,劉誌丹開始以主要精力從事兵運活動。他先是抓住保安縣民團與群眾之間的矛盾,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奪得保安民團團總職務,後來又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打入甘肅、寧夏軍閥蘇雨生、譚世麟部取得了團長、營長的頭銜。利用這些職位,他對民團和軍閥部隊進行整頓,廢除對士兵的打罵,加強政治教育,積極吸收、安排先進群眾和黨團員到軍隊中任職,秘密建立黨組織,使之成為黨掌握下的武裝力量,準備在適當時機發動起義,打出紅旗。劉誌丹這一時期的兵運活動為建立人民武裝播撒了火種,培養了人才,鍛煉了隊伍,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麵對複雜多變的形勢,出生入死,多次遭到挫折,但他從不氣餒。同時,從兵運工作失敗的教訓中,他一方麵看到利用軍閥的公開名義隻能求得暫時生存,根本還是要拉出去建立人民自己的隊伍,另一方麵更看到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重要。他曾對習仲勳說:“幾年來,陝甘地區先後舉行過大大小小70多次兵變,都失敗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軍事運動沒有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沒有建立起革命根據地。如果我們像毛澤東同誌那樣,以井岡山為依托,搞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逐步發展擴大遊擊區,即使嚴重局麵到來,我們也有站腳的地方和回旋的餘地。現在最根本的一條,是要有根據地。”

  以後,他走到哪裏,就把建立根據地的道理說到哪裏,並且經常鼓勵從事地方工作的同誌要和農民打成一片,緊緊依靠群眾,克服困難,一定要做好根據地的開辟工作。為正確選擇建立根據地的區域,劉誌丹與“左”傾錯誤進行了多次鬥爭。經過實踐檢驗證明,劉誌丹在橋山山脈中段建立根據地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從1933年起,終於建立起以照金和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成立了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劉誌丹任軍委主席,西北遊擊戰爭從此走上了勝利發展的道路。1935年春,陝甘邊和陝北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西北革命根據地。

  @@二、以卓越的指揮藝術保衛西北根據地

  劉誌丹是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領導西北紅軍在保衛根據地、粉碎國民黨對西北根據地的“圍剿”中作出了傑出貢獻。繼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第二次反“圍剿”中,他率領西北紅軍轉戰陝北,行程800裏,解放6座縣城,消滅了大量反動軍隊,把陝北和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壯大了紅軍和根據地力量。

  劉誌丹善於靈活應用各種戰術消滅敵軍。在1935年反擊敵軍的定仙墕戰役中成功應用“圍城打援”的戰術,先將住定仙墕的敵軍團團包圍,迫使敵軍增援以解救其被圍困之部。當一團敵軍開進金不爛溝地區時,劉誌丹命令所部主力強占戰場製高點,將敵軍圍迫至溝底,經過激烈的戰鬥全殲敵軍,大獲全勝,繳獲了敵人大批的槍支彈藥。勞山戰役時,“紅15軍團副軍團長劉誌丹提出在勞山地區設伏”,軍團領導勘察地形後決心於勞山擺“口袋陣”,應用伏擊戰術消滅國民黨軍。紅軍包圍甘泉城,迫使敵調動延安守軍增援解圍,敵援軍行進至勞山被紅軍圍困。這一場戰鬥殲滅敵軍3700餘人,繳獲長短槍3000餘枝,對於粉碎敵人的“圍剿”和鞏固西北根據地有著重要的意義。

  劉誌丹善於分析敵情,捕捉戰機,迅速向敵軍發動進攻,掌握戰鬥主動權。1935年5月初的吳家寨戰役中,“劉誌丹同誌考慮到敵人脫離了楊家園,沒有堅固的工事依托,又在我包圍之中,易於消滅,即令我紅一團在吳家寨、白家原側擊敵人,並截斷其向楊家園則的退路,命令紅26軍3團和義勇軍立即從魏家岔、蜜蜂峪出發,分兩路向白家原北山發起進攻”,經過全體指戰員的激烈戰鬥,最後將敵軍壓縮在山溝裏全部殲滅。此役繳獲敵軍槍支500餘枝,包括27挺輕機槍,極大地鼓舞了紅軍和根據地人民群眾,使他們樹立了必勝信心,為粉碎敵人的“圍剿”、保衛革命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劉誌丹不僅善於學習中央紅軍的作戰經驗,而且善於總結戰略、戰術和戰役經驗,以利於更有效地打擊敵人。劉誌丹總結紅軍的作戰經驗是,“有時利用蘇區的有利條件在內線打,有時出敵不意地在外線的敵占區內打;有時打大的,圍殲敵人的一個團;有時打小的,吃掉敵人的一個連;有時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有時攻堅,奪取縣城和集鎮;有時打‘油水大’的敵人(高桂滋部),有時‘啃啃骨頭’(土軍閥和民團);有時打擊敵人主力,有時消滅敵人的鉗製部隊。這就是我們陝北紅軍從中央紅軍那裏學來的戰略戰術。總結起來就是聲東擊西,避實就虛;有利於我時就打,不利於我時就走;隻準我們打敵人,不讓敵人打著我們;要打就吃掉它,如果吃不掉就舍棄它。一句話,就是要掌握作戰的主動權。要取得這個作戰的主動權是不容易的,這需要做艱苦細致的偵察工作,周密的部署,選好戰場。在戰場上千變萬化的情況中,冷靜沉著,多謀善斷”。劉誌丹對作戰經驗的總結體現出他的指揮特征和風格。他注重保護自己,打擊敵人;充分利用根據地有利條件消滅反動軍隊;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的戰術戰法殲滅敵軍;積極主動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做好戰前準備工作,戰場上沉著冷靜,抓住戰機,獲取勝利等。他在戰場上出色的指揮為紅軍打敗國民黨軍隊、保衛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劉誌丹十分注重紅軍各部隊之間的團結和配合。他在紅26軍和紅27軍會師大會上講話時特別強調兩支紅軍會合後一定要相互配合,搞好團結。他鼓勵大家說:“我們兩支紅軍會合後,力量更大了,粉碎敵人的二次‘圍剿’更有把握了,仗會越打越大,我們的勝利還在前頭,大家要齊心協力,互相學習,用槍杆子打出一個新局麵。”他通過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地把自己對形勢的認識告訴同誌們,鼓舞了在場的全體紅軍指戰員和群眾,幫助他們樹立了必勝的信心。他說:“大的勝利還在後頭,就像大家說的,老鼠拉木鍁,大頭還在後頭哩!這次紅26軍上來和紅27軍一起,要在陝北打出個更大更新的局麵。”通過陝北紅軍各個部隊的通力合作以及當地革命團體和群眾的大力協助,獲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成功地保衛了根據地。

  @@三、建立人民政權,保護人民利益

  建立人民政權是革命根據地的實質。劉誌丹非常重視根據地內蘇維埃政權的建設工作,以極大的努力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受到參政權,實現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力。1934年夏秋之交,南梁革命根據地進一步擴大和發展,在這種革命形勢下,劉誌丹、習仲勳、馬文瑞、吳岱峰、蔡子偉等同誌開始著手籌備召開陝甘邊工農兵代表大會和成立蘇維埃政府。劉誌丹負責起草大會的政治和軍事決議案。這次代表大會的代表來自工人、農民、軍人、婦女等各個方麵。因此大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這個辦法完全參照中央蘇區的經驗。會議期間,完全由代表民主選舉產生蘇維埃政府的委員”,實現了人民的參政願望,得到群眾衷心的擁護。同時建立了由劉誌丹任主席的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出席大會的除正式代表外,周圍數十裏的群眾也都趕來參加這樣的盛會,在當地來說,“真是開天辟地第一次!老百姓們奔走相告說:‘我們幾輩子人沒有見過這樣的大事情。’”此情此景,生動地說明了革命的確是勞苦大眾最盛大的節日。接著,邊區黨政軍發布了一係列政策法令,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到關心群眾生活都有明確規定。

  劉誌丹十分注意軍政關係,處處尊重、維護地方政府的領導。他也特別重視軍民關係,處處關心群眾利益,要求紅軍戰士做到秋毫無犯。行軍打仗時注意保護一般民眾的利益,解放城鎮後,更加重視維護城鎮治安和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為了維護城鎮工商業以及群眾的利益,發揮大多數居民的積極性,進入延長縣城後,他指示隻許沒收官僚地主、土豪劣紳和資本家的財產,不準侵犯其他群眾的利益。為使沒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指定沒收委員會為開展這項工作的具體單位,隻有它有權布告沒收,其他個人和單位不得隨意沒收。在處置沒收物品時,規定糧食、衣物等用品一律分配給當地的貧苦群眾。他向主管同誌作了具體安排:“一是維持秩序;二是查壞人,清檔案;三是宣傳黨的政策和紅軍的主張,維持我軍紀律,嚴格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糾察部隊。”對於遵守紀律者予以表揚,違法亂紀和有不軌行為者予以懲罰。在劉誌丹的領導下,部隊軍紀優良,秋毫無犯,為廣大人民所稱道。同時,為保護當地群眾的生命和財產、保衛根據地的社會治安,紅軍和遊擊隊主動出擊,鏟除了為害一方的土匪惡勢力,使根據地人民能過安寧日子。

  @@四、開展土地革命

  在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是維護人民政權、發動人民群眾的關鍵,也是加強根據地政治鬥爭和武裝鬥爭的根本保證。劉誌丹高度重視根據地如何開展土地革命運動的問題。南梁革命根據地建立後,蘇維埃政府按照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井岡山土地法》結合當地具體特點製定的陝甘邊蘇區土地政策主要包括:“沒收地主及富農出租部分的土地,地主參加勞動的可以分地;分川地不分山地;田、青苗一起分,因為農民最需要的是青苗;階級劃分以主要生活資料的來源和剝削或被剝削的程度來決定”等。分配土地工作主要依靠貧農團和雇農會,南梁地區的貧苦農民獲得土地後,革命和生產熱情空前提高。

  劉誌丹一直關心土地革命的進展,他對工作的直接指導有效地促進了南梁根據地土地革命的發展。當工作中有些人不積極主動時,他就會明確指出問題,促使工作順利開展。一位參加土地分配領導工作的農民,自己開墾許多荒地,並且雇工人,經濟地位發生了變化,遂對工作不積極。劉誌丹知道後,指出:“關鍵在於這張老頭了,他變了,怎能把運動搞下去呢!”後來經過研究及時調整了有關人員,將工作熱情高的同誌安排在相關崗位上。他們幹勁十足,走東村,串西堡,加快了工作進度。

  @@五、發展根據地經濟

  南梁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後,發展根據地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劉誌丹對此相當重視,親自調查訪問,組織人力、財力投入經濟建設工作。首先,在根據地恢複商業貿易和金融財政事業。自從清朝同治年以後該地區停辦了集市,由於缺少流通渠道,根據地所在的華池縣商品經濟較為落後,老百姓也缺乏調劑餘缺、互通有無的場所,經濟進一步發展受到限製。在劉誌丹的親自關心下,根據地政府首先在荔園堡恢複了集市。為了繁榮集市貿易,劉誌丹領導同誌們於該地區組織文藝活動,有效地擴大了這個集市的影響和知名度,吸引了各地客商來此從事貿易活動。荔園堡集市“每隔三天一次,逢集有炸麻花的,賣蒸饃和蕎麥麵餄餎的,賣其他小吃的,還有賣餘糧的。擺攤子的高聲叫賣,顧主爭相購買,一派生機繁榮的景象”。集鎮貿易促進了邊區的產品流通,發展了根據地的商品經濟。

  為更有效地發展根據地經濟,就必須牢牢地控製財政權,建立邊區政府自己的金融係統,發行根據地貨幣,發展自己的金融業。劉誌丹從全局角度出發,高瞻遠矚地決定印製邊區政府鈔票。劉誌丹親自參與印製鈔票的工作,沒有紙張和印刷機器,他就和其他同誌一起研究用布和刻木板印相結合的辦法解決問題;沒有刻字工,他就想方設法從國統區尋覓這方麵的專門人才;為解決兌換渠道問題,他就決定在集市上設立貨幣兌換處,方便客商用這種邊區貨幣兌換銀元。“蘇區內一律使用邊區政府的票幣,嚴禁使用國民黨的偽幣。當時邊區政府的票幣印製很簡單,在白洋布上蓋上邊區政府財經委員會之印,然後用桐油一印即成。印鑒是藍色的,票麵分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發行數量不大,價值很高,花一角錢能買到很多東西,商品和貨幣價格十分穩定,老百姓非常讚成和擁護”。發行貨幣,建立根據地自己的金融體係的有力措施,保障了邊區人民的經濟利益和根據地的經濟建設,為根據地經濟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基礎。

  @@六、創辦根據地教育事業

  劉誌丹非常關心人民群眾和紅軍的教育問題,把軍事教育和大眾教育作為建設根據地的一項主要工作給予關注。1934年陝甘邊革命政府成立後,在劉誌丹的悉心關懷下,邊區成立了工農幹部學校(又稱隨營學校)。這是一所培訓紅軍幹部和地方幹部的軍政學校,座落在南梁地區,“住房全部是土窯洞,有些是在幹校成立後,學員們自己動手挖成的,門窗因陋就簡,用木柴和木棍做成,室內盤土炕。……學員主要來自部隊中、下級幹部,還有少量地方幹部。沒有什麽正規的教室和教材,給每人發根鉛筆和一點麻紙,教員在台上講或在黑板上寫,學員們做筆記。幹校的生活也很簡單,主食是黃米,蔬菜很少,但羊肉常常吃,大家叫它‘黃米杠子爛羊肉’,生活得很愉快”。盡管這所幹部學校規模不大,每期學員百餘人,但劉誌丹和其他同誌都對這所學校的各項工作非常重視。劉誌丹親自擔任學校校長,給學員講授軍事課,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學員的軍事素養和有關遊擊戰爭的知識水平。在他和同誌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為根據地培養了一批批軍政幹部,有效地加強了軍隊力量,鞏固了根據地政權建設。

  劉誌丹同樣關心根據地群眾的教育工作。他不僅大力倡導辦教育,而且親自處理有關的具體事務。沒有課本,他就派人去西安買油印機,自己動手印製課本;沒有教員,他一方麵建議請出老先生教書,一方麵積極努力從西安聘請知識分子。他在發展地方教育時還能夠巧妙地將傳統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相結合,這樣以來,群眾容易接受,更容易起到教育的效果。如他提倡先講愛國愛民的道理,但又指出“先生講孝道是可以的,孝就是尊重老人,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如果紅軍不孝順,那就會失去民心”。這裏劉誌丹對傳統概念“孝”作了明確的界定,指明所講的“孝”是尊敬老人方麵的範疇,從而將這一傳統思想與現代生活聯係起來。劉誌丹在身體力行發展教育的同時,也向同誌們宣講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沒有知識會犯更大的錯誤,曆史上農民起義總是失敗”,“人無知識就變得愚昧狹隘”。在他的關懷下,根據地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荔園堡川口和其他很多村莊相繼創辦了列寧小學和成人識字班,根據地文化委員會的同誌們用淺顯易懂的詩歌語言自編教材教育學童,這些內容讀起來朗朗上口,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致,很好地傳播了革命思想和先進文化知識。

  此外,南梁根據地政府發行了名為《紅色西北》的刊物,通過刊物把陝甘邊特委和邊區政府的有關決議文件內容、紅軍戰況和邊區經濟建設情況及時地告訴群眾,把根據地群眾更緊密地團結起來,另一方麵也向群眾普及了文化知識,傳播了革命信息。

  @@七、團結各方麵人士,做好統一戰線工作

  劉誌丹十分重視統一戰線工作,注意動員各方麵人士參加革命,參加根據地建設,鼓勵他們通過自己解放自己的方法改變自身命運。郭寶珊部原活動在黃龍山一帶,劉誌丹多次派人去做工作,反複說明利害,講明政策,幫助這支部隊參加了革命。同時對原部隊中的人員區別對待。對不願意參加革命、社會關係複雜的人發給路費遣散回家,對留下的同誌加強政治工作,積極發展為正式紅軍,培養了許多忠誠的革命幹部,為保衛和建設根據地、為整個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

  劉誌丹也非常善於團結開導有進步意識的群眾,把他們引向革命的道路,為根據地建設團結了更多的力量。他針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幫助他們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當時活躍在陝甘交界的“哥老會”組織,其成員大都是喪失了土地的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劉誌丹認為這裏麵有些人思想較為開明,有一定的革命意識,通過教育能夠改變他們的思想,使其走向革命的道路。劉誌丹向這些人宣傳革命思想,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促使他們走向革命道路。“正如毛主席在論述遊民無產者的階級特征時所說的:‘如引導得法,可以成為一支革命力量。’鑒於南梁地區哥老會極多,團結他們則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不少哥老會大都為我掩護過傷員,或幫助過其他革命工作。南梁堡有一個哥老會的鄭大爺,由於我們不斷教育和幫助,他逐步脫離了封建迷信團體,成了我赤衛隊的總指揮”。“馬錫五是永寧山的大爺(領頭人),教過書,為人正直。劉誌丹去找他,向他講革命道理,馬錫五聽了,十分敬佩,說:‘你是做大事的,我雖比你年長,但你是我的先生’。後來馬錫五參加了黨,經他聯係各地大爺,很快就有200多‘哥老會’成員參加了革命。馬錫五入黨後勤奮好學,努力工作,成了一位革命家、法律專家,人稱‘馬青天’,曾任陝甘寧邊區高級法院院長。全國解放後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他在世時經常對人說:‘誌丹雖比我年齡小,但他是我的老師。’蒼溝馬大爺、東坪馮大爺,小石崖民團團總羅連城,經過爭取都和我們合作得很好”。

  劉誌丹經常給同誌們講開展統一戰線的好處,這些道理給予大家很大影響,並為他們所認同。“有的同誌說:‘老劉說,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我們多爭取一份力量,敵人就少一份力量。這話可靈驗啦!’”1931年後,陝甘遊擊隊馳騁陝北、渭北,打擊敵人,屢戰屢勝,與這裏的各界人民群眾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八、組織根據地革命群眾團體

  群眾團體是黨聯係、團結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劉誌丹關心根據地群眾活動,同時十分重視組織革命群眾團體的工作。在劉誌丹的關懷下,陝甘蘇區的革命團體發展迅速。陝甘蘇區的群眾團體主要有貧農會、雇農會、婦女會、赤衛隊、兒童團等組織,這些群眾團體活躍在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各條戰線上,對蘇維埃各項工作,特別是擴大紅軍、支持革命戰爭、開展土地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蘇維埃革命政權的有力支柱。

  在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中,這些革命群眾團體顯示了高漲的革命熱情,幫助紅軍打擊頑敵。吳家寨、馬家坪戰鬥中,遊擊隊、赤衛軍、少先隊等群眾組織大顯身手,他們對敵人嚴密封鎖消息,從紅軍戰鬥準備到發起進攻,讓敵人毫無察覺;而向紅軍及時提供信息,把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給紅軍,使紅軍對敵情了如指掌;對敵人圍追堵截,讓其惶恐不安。吳家寨之役,“遊擊隊、赤衛軍、少先隊越聚越多,約有萬餘人”,遍插紅旗,鳴槍呼應,將敵人團團圍住,使他們欲進不能,欲退不得,驚恐萬狀,不知所措,有效地幫助了主力紅軍消滅敵軍。在革命團體的大力協助下,主力紅軍對敵作戰無往不勝,成功地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革命根據地日益壯大。

  @@九、嚴格執行俘虜政策

  劉誌丹全心全意撲在黨的事業上,他嚴格執行黨的紀律,發展革命力量,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同時,他也非常重視嚴格執行黨的俘虜政策,積極開展對俘虜的爭取教育工作,要求部隊各級領導幹部要親自抓俘虜工作,通過思想教育徹底地改造俘虜,讓俘虜認識到反動軍隊的反動性,從思想上擺脫反動觀念的束縛,把他們改造成為對革命有用的人。紅軍在反擊敵人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的第二次“圍剿”中,於吳家寨、馬家坪重創敵人,俘獲了1100多敵人。劉誌丹高度重視對這些俘虜的改造工作,並作了具體的指示。“根據誌丹同誌的指示,我們將俘虜進行了清查登記,向他們宣傳紅軍為什麽打仗,紅軍和老百姓的關係,紅軍的官兵關係等。敵軍士兵大部分都是被抓來的窮苦人家的子弟,經過教育,特別是親眼看到了紅軍幹部與戰士、軍隊與人民的親密關係,深受感動”。針對他們對紅軍部隊中“當官的不打罵當兵的,當兵的不打罵老百姓,為什麽當兵的還那麽聽話?為什麽老百姓對你們(紅軍)那麽好”的疑問,告訴他們“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紅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大家都是為了翻身過好日子,為什麽要打人呢”,讓這些人從根本上認清反動軍隊與紅軍之間的本質區別,提高了認識水平。對俘虜的教育成果顯著,很多敵軍士兵參加了紅軍,使紅軍隊伍和紅軍的影響不斷擴大。

  劉誌丹同誌在創立、擴大、保衛和建設西北革命根據地方麵做了大量艱苦卓絕、富有深遠意義的工作,為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陝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