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中西文化差別:從《九章算術》與《幾何原理》所發現的

  以今天的觀點來看,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標誌,在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個國家落後挨打的根源,也在於科學技術的落後。明清之後,中國的自然科學發展相對於西方落後,尤其是到清朝中葉,科技幾乎停滯不前,還有不小的倒退——人們探討其中根源,為此爭論了一百多年,有認為是製度的問題,有認為是文化的問題,有認為是封建統治者愚民的問題……諸多解釋,不一而足。

  自然科學的落後,是中國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此我不能鋪開來寫,畢竟這個話題極為複雜深刻。但其中有一個因素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中國的科舉製度。

  科舉發展到明清兩代,獨尊理學,隻用八股,一切以四書五經為藍本,思想被限製在狹小的範圍內,加上中國傳統的思想本就是“重德輕技”、“重農抑商”,強調道德、人倫綱常、人際關係的感性文化,忽視技術原理、邏輯推理的理性精神,認為這是“奇技淫巧”。

  一定會有人說:明朝的自然科學不是很繁榮的嗎?有李時珍這樣的醫學家,有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有徐光啟這樣的中西文化大師,有徐霞客這樣的旅行家。怎能說中國人不重視科技呢?

  確實,這些都是中國自然科學的結晶:《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徐霞客遊記》……隻是,這些科學著作是完全拒絕於科舉製度之外,也沒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提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科舉考試是每個中國男子的夢想,隻有四書五經才是“正經學問”,至於發明創造、科學探索,完全是“奇巧淫技”,隻有極少數“另類”之人才會去做。

  讓我們來看看,明代的四大科學著作,這些作者都是什麽樣的人?——

  《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其家庭是受官紳欺侮、地位很低的民間醫生,父親為了李家能出人頭地,希望李時珍去考科舉。李時珍年輕時三次考舉人,都失敗,最後無奈無緣官場,隻好放棄科舉考試,自發研究醫學,而且,當他下定決心走從醫這條路時,寫詩雲“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誌,至死不怕難”,是一副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模樣。可見在當時,從事這樣的科學醫術研究,是不被主流文化接受的,需要承受極大精神壓力,幾乎屬於人們眼中的“異類”;

  至於《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五次進京應試,皆名落孫山,最後隻得在江西分宜縣當一個小小教諭。由於對仕途失去信心,宋應星利用業餘時間憑興趣寫出了《天工開物》,這完全取決於個人愛好,宋應星在自己書序言中說“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我想做一些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理,卻又沒有錢財,我想與同道中人相互探討原理,卻又沒有這樣交流的場所”,可見在中國社會,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受壓製、冷落、不被重視的,隻有宋應星這樣在官場鬱鬱不得誌的人,才會借此打發閑暇時間;

  《徐霞客遊記》的作者徐霞客,明顯屬於中國文化裏的一個“另類”。他早年隻考過一次童子試,沒有考取,便不再應考,而是遍覽名山大川,遊曆探險,這與當時千千萬萬年輕人苦讀聖賢書是截然不同。也正因如此,說明他的出現隻是中國偶然現象。徐霞客其人是一個極度富有冒險精神的人,一生幾乎都在探險中度過,但我們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他這種行為完全是自發的,相比於哥倫布、麥哲倫探險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張騫通西域有西漢政府的政策,以及西方科學家、旅行家得到科學院和皇室的大量資金讚助來說,明代的徐霞客,無疑得不到官方任何資助。他能靠的僅是自己的一雙腳,一雙手,孤獨地在大川河海中漫行,沒有人能夠理解,甚至在夜晚繁星時也隻能一人細細品味孤獨。這對於常人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徐霞客隻能是一個特例,而絕不可能成為中國對自然科學探索的主流現象。以上這三位大科學家,都與科舉無緣,更得不到民眾、政府的支持,中國傳統文化下,科舉製度不僅不能選拔出自然科學的人才來的,而且排斥和壓抑自然科學,中國整體的落後,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至於說到《幾何原本》的譯者徐光啟,這個人更加是傳統文化中的“異類”。徐光啟能夠在官場如魚得水,也能在自然科學方麵大有成就,他絕對是特例,而不是中國人的常態。徐光啟本人生長在上海,一個商人家庭,一直以來,上海文化就明顯不同於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長達兩千年的農業文明比較下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精明、算計、海洋文明——從一定程度上說,徐光啟不是中國的常態,更不是黃河文明、長江文明、農耕文明的象征。徐光啟這樣的人在整個中國社會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而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依然在“存天理,滅人欲”、“重農抑商”、“重道輕技”的思想中生活。

  中國一直以來缺乏科學精神,這與中國人“重現實”心理如出一轍。傳統文化重視的是家族血緣、倫理道德,儒家文化關注的是“如何與人打交道”,而不“如何與自然打交道”。所以感性思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理性思維一直就先天不足,隻有通過印度佛學的引入、西洋科學的傳輸才能彌補。

  誠然,在宋明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有相當發展,中國人一向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常常出現在書籍文字中。隻是,我們很不幸地看到,這些發明對國人本身並未起到發展作用,誠如魯迅描述的那樣:火藥被西方人用來做成武器,卻被中國人製造成煙花爆竹;羅盤在西方應用於航海技術,卻被中國人當做看風水的工具;紙張和印刷術促進了西方文藝複興,在中國全變成了明清的“四書五經”,陳腐思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發明與其叫做“發明”,不如叫做“發現”。

  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時代,技術的提高取決於人們經驗的積累。在這種情況下,人口基數大的中國比人口稀少的歐洲占有優勢,發現新技術、發明新東西的概率也比西方更大。所以從秦漢到唐宋時期,中國的“科技”一直遙遙領先,主要靠的是人口數量的優勢。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技術發展越來越取決於邏輯的推理、理性的論證、實驗室裏的模擬等手段——這正是以希臘文化為背景的西方人所擅長的,而是以孔孟現實人生哲學為背景的中國人所缺失的。

  “發現”與“發明”實則有很大區別:發現更多的是人們在勞動生活中經驗的積累,隻知現象不知原理;發明注重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邏輯推理、試驗來證明創造。

  同樣是火藥,中國人“發現”了黑火藥,歐洲人卻是“發明”了黃火藥: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將硝石、硫黃、木炭等幾種天然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引爆,這是一種簡單的混合物,屬於物理範疇,而且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提供理論依據;歐洲人則是在理論依據的指導下,使用化學合成手段,合成一種叫做苦味酸的黃色晶體,以及後來的硝化纖維、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諸多化學品,都是通過在實驗室裏分析、推理出來的。兩者的思維模式完全不一樣,製造出來的火藥本質上也不一樣。

  同樣是羅盤,中國人用的是“水羅盤”,歐洲人用的是“旱羅盤”:水羅盤與其說是發明創造,不如說是簡單的器物疊加,僅僅是把磁針放在一個中間凹陷處盛水、邊上標有方向的盤子裏,就行了,沒有任何技術構建和理論支持;旱羅盤則是在理論基礎上的演進,早在13世紀,柏爾格利納斯就著有《磁論》一書,對磁極、磁針、磁力和地磁的科學原理進行了實驗研究,後世以此為依據製造出旱羅盤,包括在多個樞軸上水平安裝或懸掛的磁針,可在樞軸上自由活動直到與地球磁場在一條線上,在技術上要複雜先進得多。兩者的思維模式也不一樣,所以才有了“中國羅盤隻能看風水,西方羅盤卻能用於航海”的現象。

  何謂科學?科學必須是從某些假設或理論出發,通過精密計算和嚴格推理,然後得到可以和觀測比較的結果。嚴格來說,中國人通過日常生活積累的經驗,沒有任何原理做支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國人關心的是“怎麽做”,西方人關心的是“為什麽要這樣做”,此乃天壤之別。

  中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形成自給自足的農業體係,農民世世代代耕種在熟悉的土地上,春種、秋收、冬藏,年複一年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求富裕,但求安適。“兩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這正反映小農經濟生活方式的文化心理。農民們不需要太多的變化、創新,也對此毫無興趣,那些研究自然現象、探索本質的行為統統被斥為“奇巧淫技”、“玩物喪誌”,人們關心的是現實生活一點一滴,對精神彼岸沒有特別的關注,所謂“未知生,焉知死”正是中國人重現實的至理名言。

  西方文化來源於希臘邏輯思維和猶太人精神信仰的結合。希臘半島土地貧瘠,隻生產葡萄和橄欖,人們必須通過製造工藝、釀造酒食來換取外界糧食,促進了商業經濟、創新思維的發展;純正的宗教信仰使西方人相信,上帝創造世間一切,群體意識在《聖經》的引導下充滿了探索激情,許多科學家本質上是神學家,他們相信自己是在探尋上帝冥冥之中的真理。正因為如此,西方人發展起了科學精神,構建了一整套理論、假說、論證、實驗的體係,從而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原動力。

  作為科學發展的理論知識,數學無疑是最基礎的學科思想。古代中國和西方在基礎數學方麵都有過傑出的著述,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中國的《九章算術》和歐洲的《幾何原本》,來觀察中西兩種不同思維:

  《九章算術》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錄的全是與生活休戚相關的問題,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如第一章“方田”講的是田畝麵積計算,第二章“粟米”講的是穀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如“今有牛、馬、羊食人苗,苗主責之粟五鬥,羊主曰,我羊食半馬(所食),馬主曰,我馬食半牛(所食),今欲衰償之,問各幾何?”,又如“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開門,出北門二十步有木,出南門十四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見木,問邑方幾何?”“答曰:二百五十步。”

  這些算術直白真實,是農業生活中的反應,隻是機械地教人如何算數,沒有上升到現象背後的本質。

  希臘的《幾何原本》則不同,有嚴整的邏輯體係,追求的是抽象的概念研究。全書分十三卷,講述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三角形邊和角的大小關係、平行線理論、圓的構造及內接和外切多邊形,也包括比例和算術的理論,涉及立體幾何的內容。

  《幾何原本》提出了係統的分析法、綜合法和歸謬法,在理性邏輯上將原理一條條演繹出來。該書提出五條公理: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3.等量減等量,其差相等;4.彼此能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5.整體大於部分。還提出五條公設:1.過兩點能作且隻能作一直線;2.線段(有限直線)可以無限地延長;3.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可作一圓;4.凡是直角都相等;5.在一平麵內,過直線外一點,可作且隻可作一直線跟已知直線平行。

  此上比較我們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到:

  古希臘數學屬於公理化演繹體係,著眼於“理”——首先給出公理、公設、定義,而後在此基礎上有條不紊地、由簡到繁地進行一係列定理的證明;中國數學屬於機械化算法體係,著眼於“算”——把問題分門別類,然後用一個固定的方程式解決一類問題的計算。所以中國隻能稱之為“術”,西方則稱為“學”。

  在《九章算術》和《幾何原本》中,都同時提出一個定理:勾股定理。用中國式語言表述: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勾”等於3,另一條直角邊“股”等於4,那麽它的斜邊“弦”就必定是5.即,32+42=52.

  在希臘數學那裏,用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語言表述:直角三角形的三邊應該符合a2+b2=c2的數學原理,此即畢達哥拉斯定理。

  從勾股定理到畢達哥拉斯定理,從中國的32+42=52到西方的a2+b2=c2,詐看上去,似乎一樣,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從經驗到理論的過程,是質的變化。

  這一對比典型地反映了一個事實:中國人擁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經驗直覺,但不善於將經驗上升到科學理論。

  所以中國盡管能靠人口優勢積累大量經驗,但這些經驗通常難以形成定理、規則;盡管中國有四大發明那樣的曆史,可從來沒有過係統的理論作為依據。乃至許多技術不能舉一反三地衍生推進,常常失傳,或是經過幾代人時間就不知其所以然,後世子孫們隻知“是這樣”,卻不知“為什麽是這樣”——最典型的就是中醫科學,上千種草藥針對人體氣血、脈絡的調養,各種玄而又玄的“虛”、“火”、“穴位”、“經脈”名詞,江湖土方、民間古語,盡管頗有療效,為國人信任,但人們顯然很難再說清這些醫術的原理本質了。

  相反,西方科技通過其特有的思維塑造成一係列定理,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準則,當造紙術、印刷術發展起來時,這種優勢擴大到整體國民,普及教育,西方世界的優勢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在中國明代,尚有諸多民間自發的科學家們為事業獻身,到了清代,理學的束縛、思想的僵化更加嚴密,昔日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所傳入的西學思想,都成為古籍中塵封的文本,不為人所知。

  清朝時期,康熙大帝是曆史上對自然科學最感興趣的一位帝王(或許還有楊廣),然而這位被儒家理學同化了的異族皇帝,根本不可能想到要把這些“奇巧淫技”推廣到整個社會,到了雍正、乾隆時,異族開拓進取的精神幾乎被理學保守的思想取代,故步自封,閉關鎖國。

  當西學思想傳入中國皇宮時,諸多西方傳教士隻能在圓明園裏構建華麗的宮殿,華夏大地的國民們對此一無所知。而當清末的學者們打開鎖國百年的視窗時,才發現,昔日的科技之光隱約在中華的門口顯現過,卻最終隱埋於科舉製度的呆板枯燥、理學儒家文化的浩大厚重之中了,一切腐朽陳老的故紙堆都在堅船利炮中灰飛煙滅了……

  §§三 皇帝的人格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