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演講的藝術

  簡單地說,演講,是就某個問題對聽眾講事理,談看法,是麵對眾人的一種條理性、係統性的講話。如在喬遷宴席的致辭等都可以稱為演講。從字麵意思上來講,不難看出,演講是“演”和“講”的結合產物。我們不能簡單f將其理解為“演”和“講”的簡單相加。這是兩者有機結合的優秀產物,如果結合得當,一定會讓演講傳達出更為有力、更具感染力的效果。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兩者之間的主次關係和結合方式。一般說來,演講藝術中的“演”是為講而演,而不是為演而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演”和“講”都是表達內心思想和觀點的手段。而在實踐過程中卻不乏將主次顛倒、本末倒置的事例。例如,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運用了過分誇張的手勢,甚至是運用了許多道具來演示演講內容,這樣的演講似乎可以說是個人話劇了。如此一來,演講本身所具有的語言優勢和體現的個人魅力就無從談起了。

  不過,要理解演講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和個人表現藝術,首先需要對演講的基本結構和處理技巧有個係統性的認識。下麵就從這個角度入手,係統地進行介紹,相信會對你的處世風格和人生道路有所影響,這是對你個人魅力的一次檢驗和挑戰。

  (一)演講定義和分類

  從一般認識的規律來講,我們習慣於先給出定義,然後像剝洋蔥一樣把一個事物從外表到本質一層層地剖析。演講作為具有豐富內容的事物,這種方式一樣可以適用。

  從認識論的角度講,演講是一種通過口頭語言以及講話人的相應表情、具有特定含義的動作,借助於表情、動作進行情感及信息交流和傳播,實現與聽眾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的目的的社會交往活動。文章和演講可謂是“唇”和“齒”的關係。演講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讓文字躺在紙上,讓讀者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說明的道理;而演講卻要通過演講人的表情、語言、姿態,讓一個一個的字站在聽眾麵前,讓人們體察演講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講述的道理。有了對演講的概括性認識,接下來從演講的基本結構入手,來進一步認識演講。對演講有一個係統性的認識,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把演講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劃分:

  第一,依內容來分有政治演講、學術演講、訴訟演講、社會生活演講、宗教演講;

  第二,依地點來分有集會演講、視播演講、議會演講、課堂演講、戰地演講、宴會演講、教堂演講,等等;

  第三,依方式來分有激昂型演講、深沉型演講、嚴謹型演講、活潑型演講。

  另外,18世紀著名的演說家喬治貝貝爾根據演說者的意圖和目的把演講劃分為娛樂性演講、傳授性演講、說服性演講和鼓動性演講。

  (1)娛樂性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主要為了娛樂聽眾,一般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問題組成係列的笑話,正規內容隻是偶爾提及,多出現在年輕人的Party上。這類方式的演講出現概率很高,娛樂的氛圍能使其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2)傳授性演講。這類演講是指演講者就某個學科、專門的知識和學問而發表的演講。一般指學校和其他場合的專題講座。它必須具有內容的科學性、論證的嚴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三大要素。這是與其他類型演講的一大區別。它的目的是解釋或介紹某方麵的知識,而不是為某些特定的觀點辯護。

  例如,經驗交流會或學術交流會上的演講,等等。

  (3)說服性演講。這是指演講者就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風俗、現象而做的演講,它表達了演講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觀點。這種演講要求,當聽眾對於某個問題持反對態度或冷漠相待時,演講者要用感情的魅力和邏輯的力量說服聽眾,使之回心轉意。竟選演講就是說服性演講的典型。

  (4)鼓動性演講。它的目的是激勵人們,為了他們的信仰、目標而采取一致的行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二)演講結構

  高樓大廈都是從一磚一瓦累積而成的,它的機構決定了它的構造樣式、承重係數等等方麵。演講也類似於建築,它也需要從最基本的結構入手一步步來構建它的樣式。演講內容在結構上包括開頭、正文、結尾三部分。由於演講是具有空間性和時間性的現場表演式講話,與一般文章相比,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首先,開頭要具有吸引力。開場白有兩項任務:一是引起說者與聽者的共鳴,也就是,促成演講者與聽眾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二是打開場麵,引入正題,也就是要開門見山,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演講的開頭一般要針對演講對象選用適當的具有鼓動教育、啟發性的語句開頭,務必把聽眾的思路快捷地引導到講題上來。

  其次,正文部分必須針對講題的具體情況加以展開。當演講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時,在這裏應對它進行充分的論證;目的是要介紹事物時,則在此要對事物的詳細情況予以說明。作為文章的中間部分,不僅要求結構完整嚴謹、層次清楚,中心突出、語言流暢,推理、論證、反駁、說明和敘述都要有邏輯性,而且要求有一個能助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邏輯順序。

  最後,結尾一定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最高時戛然而止。這是演講結尾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在演講處在高潮的時候,聽眾注意力和情緒都由此而達到最佳狀態,此時結束演講,給聽眾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結尾還要有進一步縮短演講者同聽眾距離的語勢,使結論顯明並具有鼓動性。

  (三)演講的開場白

  演講最忌虎頭蛇尾或是有頭無尾,因而,我們必須要注意演講的開頭和結尾的聯係和呼應關係,一定要將開頭和結尾這兩部分事先準備好一整套的係統性構架。

  演講的開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開場白,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開場白的決定意義在於使演講者給觀眾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要通過開場的幾句擲地有聲的話語首先打開觀眾的心扉,令其更容易接受後續演講,也算是鋪路石的功效吧。開場白有兩項功能:一是建立講者與聽者的共同感覺;二是打開場麵,引入正題。人們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利用名言警句開篇,注意言簡意賅,富有哲理,用它開頭,能夠使聽眾深受啟發,發人深思。但應注意,所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符合演講的整體基調,而且要與時代接軌,不可偏激,令人感覺不快。

  (2)發揮幽默的魅力,活躍氣氛,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幽默、笑話往往還能說明一個道理,並使聽眾笑後而回味無窮。結合演講的內容,適當巧妙地運用笑話、幽默開頭,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3)抓住觀眾獵奇的心理,開頭講點新鮮事、奇聞逸事往往能引發聽眾的好奇心,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然後順勢鋪開,引出正題,也可以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4)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用關懷的暖語開篇,用聽眾最關心的問題開頭,最能引起聽眾的興趣,也最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壓縮演講者與聽眾的心理距離,然後水到渠成,引出演講話題。

  (5)充分運用讚美的魅力來激起觀眾的共鳴,任何人對順耳的話都是容易接受的,說幾句讓聽眾感到舒服的話,有時候能夠收到奇特的功效,但千萬不要過分。然後自然而然地進入正題。

  (四)演講的結尾

  頭跟尾的關係就類似於手和足的關係一般,人缺失了四肢中的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演講亦是如此,開頭和結尾難說誰輕誰重,其關係確實是一目了然的,彼此依賴,彼此呼應。一般來講,好的演講開始方法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而成功的演講結束方法能給聽眾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上麵我們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開頭,那麽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如何結尾,我們也算是“有頭有尾”吧。

  (1)以頌揚的慷慨激昂的話語結尾,人們一般都喜歡聽頌揚的話。用頌揚的話結束演講可以使演講者和聽眾的關係變得更融洽,引起聽眾的共鳴,把演講氣氛推到一個新的高潮。但讚揚的話不能過分,講者要表情自然,態度嚴肅,口氣誠懇。

  (2)借鑒名人演講的流行話語結尾,名人的話具有權威性,名言更容易使人信服。恰當地運用有權威的名人的話或名言結束演講可以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可以為演講者的觀點提供有力的證明。但要注意,引用的話必須恰當,能深化演講的主題。

  (3)運用我國獨特的五言七律、詞牌詞令結尾。用詩詞結束演講可使演講顯得典雅而富有魅力,使聽眾產生清新和優美的感覺,加強演講的效果。但應注意演講者引用的詩詞,一般情況下要短,不能太長,演講者要能正確把握詩詞的含義,使引用的詩詞確實能為深化演講的主題服務。

  (4)口號式的動員性結尾。演講者通過有共同思想、共同願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語言的某個問題的闡述,使其觀點得到聽眾的認同,演講達到一定高潮。接著,演講者用感情激昂、動人心弦的話向聽眾指明行動的目標和步驟,對聽眾進行呼籲。

  演講的目的和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將自己的理解方式和結果傳遞給別人,讓別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終以個人魅力和處世態度來征服對方的視聽和思維。好的演講應當像磁鐵一樣,有磁性,把聽眾的視覺和聽覺吸引過來,讓聽眾在聽講的瞬間,眼、耳同時接受信息,使聽眾受到鼓舞、撫慰、教益,情緒受到感染。演講者應當以其演講的知識性、趣味性引人入勝,以其藝術之力,感染人心、潛移默化,使聽眾如沐浴在春風化雨之中。

  感動聽眾,使之隨著演講者喜怒愛憎的情感而心潮起伏,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效果。為此,有的演講者運用許多有聲的、無聲的抒情手法,甚至聲淚俱下,聽眾偏偏就是不為所動,因為那些表演沒有真情實感。一個成功的演講,須動之以情,以情感人。真誠而熱烈的感情是演講的內驅力,也是演講者精神世界、個性特征的真實反映。心靈的呼喚,離不開感情作媒介;理性的共鳴,也常借助情感的波浪去撞擊;積極的行動,更需要激情來推進。

  如何才能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有感動自己的真情。演講所表露的感情,應是從生活實際產生並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每當想到此、講到此,那種情感就油然而生,激情就在自己內心深處奔湧,在打動別的聽眾之前自己就已經被感動了。隻有這樣的真情,才能打動聽眾,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其次,須是激情的自然流露。刻意修飾隻能弄真成假、弄巧成拙。表達感情固然要借助於某些手段,但必須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仿佛從內心裏湧淌出來的一樣,有一種直率地表露內心世界的坦誠和天然真趣,而不能像是無病呻吟似的擠出來的矯揉造作之情。

  再次,須是有深刻內涵的情感。一個成功的演講,必須動之以情,以情感人,但這種情是為主題服務的。演講要闡明的思想、觀點、主張,才是演講內容的核心和根本。這就要使情中必須有深刻的內涵,或以事寓情,或以理托情,而不能情深似海,離題萬裏。

  演講作為一種宣傳鼓動性的活動,是以啟發和教育聽眾為目的。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演講者就必須在敘述事物、描述場景、抒發感情的同時,進行邏輯分析和充分論證,使其言之成理。也就是說,無論做何種內容的演講,都必須蘊涵一定的哲理。“理”是演講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這裏的“理”,含有理智、道理、思想、見解之義。

  一個成功的演講,必須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好的演講應當具有正確深刻的思想、見解,進行充分的論證,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分析,挖掘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揭示生活的真諦,升華出高品位的理性色彩。演講質量的高低,價值的大小,作用的強弱,影響的好壞主要就是看它的“理”說得正確不正確、深刻不深刻、普遍意義大不大,能否起到釋疑解惑、催人奮進的作用。

  演講中的“理”,有時可以包含在所精選的典型材料中,含而不露,讓聽眾自己去思索、品味,使之回味無窮。有時則由於客觀事例本身分量較輕,難以充分體現所要說明的觀點,或因道理繁雜難以把握主旨,而需要把提煉出表達事物“理性”認識的文字,放在演講的要害處、關節點,警策全篇,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馬克思說過:“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所以要以理服人,不但“道理”要經得住推敲,而且論證過程要嚴密,無懈可擊。

  有個性的人,可以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沒有個性的人,很容易被人遺忘。演講也一樣,為人所熟知的演講家都有其鮮明的個性,以語言生動形象、感情充沛見長,或旁征博引、知識廣博,或邏輯嚴謹、析理透徹等等。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演講者,站在台上雖然也是侃侃而談,旁征博引,感情豐富,有時還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話,但卻激不起聽眾的共鳴。聽眾既不動心,也不動情。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演講隻有客觀內容的表述,而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感受,即沒有自己鮮明的個性。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社會經曆和知識結構,都有與眾不同的心理特征、行為方式,對事物的認識都有獨特的感受。個性化是一切文學藝術活動的生命,演講同樣受個性化特點的製約。無論是在正式的演講,還是在人生中所經曆的無數次較正式的講話中,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都要從其觀點、語言、感情、動作上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鮮明的個性首先表現在,要有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事物的認識、觀點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不能模棱兩可,含混不清。老是重複別人的觀點、感受,隻能抹殺自己的個性。演講者要顯示個性,就要敢於向聽眾袒露自己的真實情懷、敞開心扉。演講者的語言風格或犀利辛辣,或幽默風趣,或熱情奔放,或委婉含蓄,由於個人知識、性格不同,因人而異。個性越鮮明,就越能激起聽眾思想感情的波浪。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