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見麵禮儀中的細節

  (一)為他人作介紹

  在遇到下列情況時,有必要為他人作介紹。例如:

  (1)與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識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對象遇見了其不相識的人士,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辦公地點,接待彼此不相識的客人或來訪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麵的交際圈;

  (5)受到為他人介紹的邀請;

  (6)陪同上司、長者、來賓時,遇見了其不相識者,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親友前來拜訪親友不相識者。

  在集體介紹中,應先介紹身份高者或地位重要者,也可以按照座位次序或職務次序一一介紹。如果想把一個人介紹給眾多人時,首先應該向大家介紹這個人,然後再把眾人逐個介紹給這個人。為了讓引見合乎禮儀,介紹一般遵循如下次序。

  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先將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將地位低者介紹給地位高者;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將公司同事介紹給客戶;將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紹給別家公司同行;將非官方人士介紹給官方人士;將本國同事介紹給外籍同事;將資曆淺的介紹給資曆深的等,其規律是尊者具有優先了解權。

  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是因為西方人非常重視女性的地位,例如說有一位女士進入聚會時,在場的所有男士(小男孩例外)均必須起立表示尊重,待這位女士就坐完畢後眾男士方可再複坐;但這隻限第一次進入時,之後的進出男士則可以免起立。至於在場的女士則僅須點頭微笑即可,因為女性與女性是平等的,除非進來的是一位明顯年老的老太太;如果來者隻是比在場的一般人大了沒有幾歲,則在場女士也不宜起身,否則會讓剛剛進入的人感覺自己已經年高德劭,產生尷尬。另外一種情形就是,當一位很重要的人士進場時,禮貌上在場所有人都須起身表示尊敬。

  若是家庭成員一起出現的聚會,則一定要把自己家中的成員介紹給其他人認識,以示對對方之尊重。但是若對方是年輕人,則應當帶他們近前向自己的長輩如父母親、叔叔、伯伯、阿姨等加以介紹,這是因為二者年齡有明顯的差距的緣故。

  介紹要做到恰到好處,除了掌握做法、次序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即為他人作介紹時要掌握分寸,實事求是,不要把副職說成正職,免得使人難堪;也不可涉及私人生活,如地址、婚姻、身體狀況、年齡等;介紹要口齒清楚咬準字音,不要把姓劉說成姓牛,不便雙方記準;以手示意時要把手掌伸出去,表情大方、自然,不可以用手指指點點;介紹時除了女士和長者外,一般都應該站起來;但在會談進行中,或在宴會等場合,就不必起身隻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

  (二)自我介紹

  一般說來,相互間的介紹應該是通過年長者、男主人或女主人來進行,自我介紹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做法(特別是在歐洲、拉丁美洲)。然而,在大型招待會、宴會上,在未被介紹或沒有人為之作介紹時,應主動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往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膽量和氣魄,也很容易在社交中處於主動地位。自我介紹時要做到表達清晰、風趣、真實、流暢,盡量包含足夠的有關自己的信息以及與接下去的談話相關的內容。

  應當注意,在自己的名字後加上“先生”“夫人”“小姐”(英文表現是在名字前分別加“Mr”“Mrs”“Miss”)或其他敬稱,以及隻告訴姓不說名字的介紹方法都是不禮貌的。

  自我介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要實事求是,不可不停地自我表白甚至吹噓,否則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或不信任感,不利於進一步地交往和聯係;介紹時要舉止莊重、大方,講到自己時可將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不要慌慌張張,毛手毛腳,不要用手指點著自己;介紹時表情要坦然親切,眼睛應看著對方或大家,不要顯得不知所措、麵紅耳赤,更不能一副隨隨便便、滿不在乎的樣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