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握手禮儀

  握手的具體樣式是千差萬別的。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樣式,既有助於我們通過握手了解交際對方的性格、情感狀況、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也有助於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去自覺地應用各種具體的樣式。

  (1)對等式握手。這是標準的握手樣式。握手時兩人伸出的手心都不約而同地向著對方,或者說是到了最後都不得不將手心向著對方。這樣的握手多見於雙方社會地位都不相上下時,由於雙方都“試圖”處於支配地位,通過“竟爭”最後雙方的手心在握住時不得不向著對方,也是一種單純的、禮節性的表達友好的方式。

  (2)雙握式握手。美國人稱政客式握手。據說在曆屆美國競選總統時,幾乎所有的競選人都要以這種樣式對上至億萬富翁,下至西部牛仔握手。其具體樣式是,在用右手緊握對方右手的同時,再用左手加握對方的手背、前臂、上臂或肩部。使用這種握手樣式的人是在表達一種熱情真摯、誠實可靠,顯示自己對對方的信賴和友誼。從手背開始,對對方的加握部位越高,其熱情友好的程度顯得也就越高。

  (3)支配式握手。也稱“控製”式握手,即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勢握住對方的手。以這種樣式握手的人想表達自己的優勢、主動、傲慢或支配地位。這種人一般來說說話幹淨利落,辦事果斷、高度自信,凡事一經自己決定,就很難改變觀點,作風不大民主。在交際雙方社會地位差距較大時,社會地位較高的一方易采用這種方式與對方握手。

  (4)謙恭式握手。也叫“乞討式”握手,順從型握手。與支配式握手相對,用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勢與對方握手。用這種樣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軟弱,處於被動、劣勢地位,這種人可能處世比較民主、謙和、平易近人,對對方比較尊重、敬仰,甚至有幾分畏懼。這種人往往易改變自己的看法,不固執,願意受對方支配。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不懂握手的規則而遭遇尷尬。

  場景一:小剛和小明吃好中飯,就坐在辦公室電腦前興致勃勃地打麻將。這時,有人敲門,原來是小明的朋友大力。小明熱情地把大力介紹給小剛,小剛隻得站起來嘴裏嚷著:“哎!你好,你好!”一邊伸出手與大力相握。可這老兄握手時眼睛仍舍不得離開屏幕,連餘光都不掃視大力一眼,握完手馬上坐下來接著開戰,搞得大力很不愉快。

  注意:握手時左顧右盼,三心二意,會給人隨意敷衍、不尊重對方的感覺。

  場景二:林平陪夫人在大商場購物,走得煩了,索性讓夫人自己逛去,他坐在椅子上休息,猛抬頭看見大學同學英子姍姍而來。多年不見,英子依然非常漂亮,富有朝氣。林平高興地連忙迎上去,激動地去握英子的手。英子的一雙小手被握在林平的一雙大手裏,動彈不得,臉上立刻浮起紅雲。

  注意:男子與女子握手時,不應太主動,不宜用雙手去握,一般隻宜輕輕握女士手指部位。

  場景三:冬日的一天早晨,李大爺頭戴帽子、手戴手套來到公園散步、曬太陽。正悠然地走著,前方傳來驚訝的招呼聲:“這不是老李嗎?想不到在這裏遇見你。”噢,是幾年前的鄰居張大爺,家搬到別處後再沒碰過麵。

  李大爺快步上前,一把握住對方的手寒暄起來。張大爺是退休教師,比較講究禮儀,被戴著手套的手握著,總感覺不自在,但他又不便說什麽。

  注意:戴著手套、墨鏡或帽子與他人握手,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也有不尊重對方之嫌。

  場景四:在某醫院內科病房,張醫生正乘沒病人的空當津津有味地看著一張晚報。這時,一位50歲左右的男子闖進來,同他打招呼。張醫生一看是熟人,連忙站起來相迎,因右手拿著報紙,他就用左手與該男子握手。待男子坐下來後,張醫生習慣性地用衛生紙擦著左手掌。

  注意:不能用左手與他人相握,而且另外一隻手不要拿著報紙、公文包等東西不放。握完手不宜立刻擦拭手掌,好像嫌別人髒似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