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節 陶侃運磚勵誌

  祖逖死後,東晉王朝接連發生幾次內亂。晉元帝想抵製王氏勢力,王敦起兵攻進建康,殺了一批反對他的大臣。元帝的兒子晉明帝即位後,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敗,自己病死了。到了晉成帝(明帝的兒子)的時候,曆陽(今安徽和縣)鎮將蘇峻起兵叛變,攻進了建康。東晉的一些大臣束手無策,後來依靠荊州刺史陶侃出兵,花了兩年時間,才平定了蘇峻的叛亂。

  陶侃在王敦得勢的時候,本來是王敦的部下。那時候,陶侃立了戰功,做了荊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麵前說他壞話。王敦把他調到廣州。那時候,廣州還是偏僻的地區,調到廣州實際上是降了他的職。

  陶侃到了廣州,並沒有灰心喪氣。他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頭從書房裏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磚頭一疊疊運到屋裏。人們看到他每天這樣做,感到很奇怪,忍不住問他為什麽這樣做。陶侃嚴肅地說:“我雖然身在南方,但心裏想的是收複中原。如果閑散慣了,將來國家需要我的時候,還怎麽能擔當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這個練練筋骨。”

  王敦失敗以後,東晉王朝才把陶侃提升為征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荊州的百姓聽到陶侃回來,都高興地互相慶賀。

  官雖然做得大了,可陶侃還是十分小心謹慎。荊州衙門裏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親自認真檢查,從來不放鬆。他常常對他的部下說:“大禹是個聖人,還愛惜一寸光陰。像我們這種普通人,論智慧和能力,都跟大禹差得很遠,更應該愛惜每一分光陰,怎能貪圖安逸。如果活著對國家沒有貢獻,死了沒有留下什麽好名譽,那不是自暴自棄嗎?”

  他部下有些官吏,喜歡吃酒賭博,往往因此耽誤了公事。陶侃知道了非常生氣。他吩咐人把酒器和賭具都收起來,一古腦兒扔到江裏去;還把那些官吏鞭打了一頓。打這以後,大家都嚇得不敢再賭博喝酒了。

  有一次,陶侃到郊外去視察,看見一個過路人一麵走,一麵隨手摘了一把沒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裏玩弄。陶侃叫住他問:“你拔了這棵稻子,幹什麽用?”那個過路人隻好實說:“沒有什麽,順手拔一點玩玩罷了。”陶侃聽了,勃然大怒說:“你自己不耕種,還無緣無故毀壞人家的莊稼,真是豈有此理!”說罷,就命令他的兵士把那人捆綁起來,狠狠地鞭打了一頓,才把他放了。人們聽到刺史這樣保護莊稼,種田就更勤快了。荊州地方就漸漸富裕起來。

  荊州地方在長江邊上。官府造船,常常留下許多木屑和竹頭。要是在別人手裏,不是打掃掉,就是燒了。但是陶侃卻吩咐人把它收拾起來,收藏在倉庫裏。人們見了,不懂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也沒敢問。

  後來,有一次新春過節,荊州的官員都到官府來拜見陶侃。恰好前幾天下了幾場大雪。天氣放晴,積雪融化後,大廳前麵又濕又滑,不好走路。陶侃就吩咐管事的官吏,把倉庫裏的木屑拿出來鋪地,這樣,走路的時候就再不怕滑跤了。

  又有一次,東晉水軍造一批戰船需要竹釘。陶侃又叫人把收藏起來的竹頭拿出來給兵士去做造船用的竹釘。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陶侃收集木屑和竹頭的用處,佩服他考慮得周到。

  陶侃前前後後帶兵四十一年,由於他執法嚴明,辦事認真,誰都佩服他。據說,在他管轄的地方,社會秩序安定,人們真做到了“路不拾遺”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