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他人與被他人稱呼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遇見和麵對的。可別小看一句幾個字的簡單稱呼,裏麵傳遞著修養、品位以及彼此間的角色、態度、地位和親疏等多種信息,也是你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稱呼失當甚或錯誤,會使被稱呼者極其尷尬,甚至會將一次會見搞得不歡而散,所以,稱呼他人時,絕不能口無遮攔,一定有十足把握再開口,其間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
一是讀音一定準確。讀錯被稱呼者姓名是失禮行為。很多姓氏是多音字,如“查”、“蓋”、“單”等,必須做好事前功課,如果在社交場合一時拿不準,可以先聽聽他人如何稱呼。
二是避免過時詞語。比如在很多正式場合,無論稱呼誰為“師傅”、“夥計”都顯得有些唐突,不如按性別統稱為先生或按照職務直接稱呼對方的頭銜。
三是不能侮辱他人。主要指以他人的生理缺陷或不雅綽號作為稱呼,不僅對他人失敬,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稱呼長輩、平輩時,應用“您”字;對待晚輩方可稱“你”。對身份或年紀高者,應稱“先生”。對文化、教育界人士應稱“老師”。對德高望重者稱“公”或“老”彰顯尊重。平輩親朋間、長輩對晚輩均可直呼姓名;但晚輩不能這樣稱呼長輩。對關係親密的同性親朋可直呼其名,但對異性則不宜如此稱呼,否則顯得過於親昵。對鄰居、至交可用類似血緣關係的親切稱呼,像“爺爺”、“奶奶”、“大爺”、“大媽”等。
工作場合的稱呼主要有姓氏之後加上職務性稱呼,如“王總”、“李經理”等和職稱性稱呼兩種,如“張教授”、“劉主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