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

  大學,人生轉折點

  成功的花,人們隻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

  任正非的求學路充滿了坎坷,缺衣少食,饑餓為伴。他高中三年最大的心願竟是吃上一個雪白的大饅頭。如果困難是風的話,任正非會不會將饑餓和貧困化作自己的兩翼,然後在困難的逆風中,振翅而起、翱翔九霄?

  貴州地處高原,“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一年四季,除了陰天,就是下雨;放眼千裏,除了石山,便是丘陵。貴州先天的地理環境本就不適宜於農耕,許多地方所產的糧食尚不能自給。

  “大躍進”運動開始後,由於各地盲目虛報產量,導致高征購任務完成後,農村的公共食堂裏隻給老百姓剩下了可憐的一點糧食。1960年,貴州已出現嚴重的饑荒現象。可是某些領導為了一己之私,還是向高層匯報貴州全省大辦食堂的“先進經驗”。果然,這個匯報打上去之後,貴州因為大辦食堂得力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被譽為“紅旗省”。

  謊言被重複一千遍最後就成了真理。但在餓肚子麵前,這個被當成“真理”的謊言,還是迅速露出了原形。1961年,貴州的農村大食堂終於走到了盡頭,再也辦不下去了。

  當時18歲的任正非正在縣城裏念高中,雖然迫切的求知欲望讓他可以一頭紮進書本裏盡情地吸取書本上科學知識的“乳汁”,但書本中的“乳汁”隻能解決精神上的貧乏,餓肚子的問題卻解決不了。

  俗語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更何況頓頓吃不飽呢?高中三年,任正非最大的理想竟是能美美地吃上一個白麵大饅頭。

  不管生活多麽艱難,任家父母都堅持讓7個孩子讀書深造,做社會的有用之才。程遠昭女士為了讓任正非考上大學,她躊躇再三之後還是對家裏實行了嚴格的分餐製。分餐製的好處是,雖然每個人都吃不飽,但是每個人都能活下去。

  困難總沒有辦法多。為了戰勝饑餓,任母就領著孩子們上山采了一些紅刺果,再把厥菜根磨成漿,青杠子磨成粉,代替糧食。可是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炒蓖麻籽,這東西不能當花生吃,一吃就拉肚子。

  後來,任家為了度過饑荒,他們還在山上開了一塊荒地,種了一些南瓜。播種南瓜時,他們還意外發現荒地旁邊美人蕉肥碩的根還可以煮熟解餓。

  每天晚上,任正非和弟弟妹妹們圍著火爐,等著母親煮出一大鍋美人蕉的根或南瓜來充饑。雖然那東西沒有什麽營養,吃完之後隻管得了一時,過一會兒還餓,但和睦的家庭氣氛還是讓那些沒有多少營養的食物吃到嘴裏時充滿了“香甜”的味道。

  任正非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每天伴隨著“咕咕咕”的腸鳴上課,他的學習成績自然不穩定。初中的時候,任正非食量小,饑餓的感覺就沒那麽強烈,他能安下心來學習,故此成績優異,經常得到學校“因材施教”的表揚。可是高中的時候,他的食量增加,經常餓得昏昏沉沉,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讓他的學習成績忽上忽下,像過山車一樣,很不穩定。

  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穿得很簡樸,三年求學的日子裏,他從來也沒有過襯衫。即使是很熱的夏天,任正非也是穿著一件厚厚的外衣。任正非很懂事,他知道家裏的困難,所以他不好意思找母親索要衣衫。

  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任正非多次補考才過關。高中三年的時候,任正非實在餓得受不了了,臨近高考,他就在家裏複習功課。他那張簡易的書桌正對著牆邊放著的一個瓦罐,瓦罐中裝的就是他們全家的口糧。

  此時,任正非即使再餓,他也沒去瓦罐中抓一把裏麵的“苞穀”吃。要知道,他這一把下去,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自己肚子“咕咕”叫的問題,但“會有一兩個弟妹活不到今天”。

  任正非為了能攢點力氣將高考的功課盡快複習完畢,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米糠和菜摻和一下,然後放在鍋裏當餅一樣烙著吃。

  糠菜餅子不僅又苦又澀,而且粗糙得難以下咽。任正非吃“餅”充饑的時候,被任摩遜察覺了,他吃驚地說:“正非,你,你不能吃這個,你會把身體吃壞的!”

  任正非裝作若無其事地說:“沒事,我年青,身體好著呢!”

  任摩遜拉著懂事的任正非的手,心痛得連連搖頭。程遠昭女士為了給任正非加強營養,每天早晨她都會塞給任正非一個小小的玉米餅,並叮囑兒子,一定要安心複習功課,努力考上大學。

  每當任正非回憶起這段辛酸往事,他都感慨萬千:每天早上一小塊玉米餅,功勞巨大。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我就辦不了華為這樣的公司,隻是社會上多了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這個小小的玉米餅,是從父母與弟妹的口中摳出來的,我對他們無以報答……

  功夫不負有心人,任正非這個任何困難都壓不倒的年輕人通過高考,終於被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錄取了。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於1952年10月建校,以前的校名是重慶土木建築學院。1954年4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94年1月定名為重慶建築大學。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不僅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齊全,而且還是我國當時八所老牌的建築名校之一。

  任正非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了大學,這就說明他不再是一個男孩子,而是一個堅強的男人了。他需要獨自麵對風雨,需要一個人麵對挑戰。社會這個大考場已經敞開胸懷,大張雙臂,正熱烈地等待著他。

  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可以沒有襯衣,但上大學之後他將要麵對一個嶄新的環境、陌生的男女同學,所以,總要有一件襯衣來撐門麵……程遠昭女士就為兒子穿針引線,親手做了兩件新襯衣。任正非從母親手中接過針腳密實、嶄新挺括的襯衣,當時真有一種激動得想哭的感覺。

  要知道,當時國家經濟困難,老百姓手中的布票是受限製的。任家並不富裕,隻能靠全家節衣縮食,才能讓任正非一下子就得到兩件白襯衣。為了這兩件白襯衣,任正非的弟弟妹妹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得穿著舊衣服,勒緊褲腰帶過緊巴巴的日子了。

  襯衣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一樣東西得準備,那就是被單。這難不倒程遠昭女士。她撿來畢業生丟棄的幾床舊被單,經過清洗和拚對後,一床幹淨的被單就出現在了任正非的眼前。

  這兩件襯衣、一床拚對的被單,整整陪伴了任正非五年,直到他在重慶讀書的生活結束。

  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程遠昭女士的言傳身教,使任正非深深懂得了不畏困難、不向生活低頭的道理。他成為華為的“掌手”之後,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厄難,都能牢牢地堅定信念,使華為這條巨輪,頂風冒雨,安然駛過各種激流和險灘。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