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9

  淩叔華走到手術室看了看,這裏醫療設備十分簡陋。

  吳主任說:“希望紅十字會給醫院增加一些醫療器材和藥物。

  特別是X光透視,麻醉藥劑,士兵大都是炮傷,彈片多至七八處,

  有了這些設備,手術時士兵少受些痛苦。”

  淩叔華說:“我們會給紅十字會去說。”

  樓上是負傷軍官養傷的地方,陳設與士兵住的相仿,隻有三

  四個人,傷口大都痊愈了。這些軍官告訴淩叔華,全民抗戰尤其

  要有人指導民眾,像華北老百姓的心是好的,願為國盡力,但用著

  他們時,卻幫了倒忙。希望有文化的人多指導民眾,給他們作好

  宣傳。

  淩叔華把帶去的慰勞品托醫院領導分給負傷的士兵,不夠的

  以後再補上。新到的傷兵沒有被褥,她當即決定把武大戰時服務

  團做的五百多條棉被送來,並再想法捐點錢,給醫院做一兩千

  條褥子。

  太陽已經偏西,大家饑腸轆轆,她們告別吳主任,便

  踏上歸途。

  士兵們掌聲相送。

  這次漢陽慰勞傷兵,淩叔華無不為之動心動容。她仿佛也被

  置身於戰火之中,槍炮聲,呼嘯聲,在她的腦海裏不停地轟鳴。

  戰爭原本是讓女人走開的,然而此時卻迅速地拉近了與她的距離,

  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士兵,為國捐軀,慷慨赴死,都堪稱民族的驕

  傲!在這國脈如絲的時刻,不管是前方和後方,不管是普通百姓

  和文化界學人,都應該給他們送去一份熱情的幫助和支持。

  根據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戰爭動員令,武漢大學於一九三七年末就開始籌劃內遷事宜,作為陪都的四川重慶,本是最佳選擇之地,但因遷入的機關和學校太過擁擠,他們隻好選擇了遠離重慶幾百公裏的小城樂山。

  由於工作需要,陳西瀅需要先走一步。他先送母親和大姐到重慶弟弟那裏,

  叔華和小瀅暫留武漢家中。

  淩叔華、陳西瀅在

  珞珈山舊居(山前十八棟)

  一九三八年六月,武漢已陷入日軍的三麵包圍之中,而國民黨部隊也加緊城防布署,準備與日軍會戰,打擊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珞珈山留給淩叔華的日子不太多了。

  就在她離開之際的一天清晨,入住十八棟時栽下的兩株木筆(玉蘭)的紫紅色花朵競相開放了。

  淩叔華望著那美麗的花朵,一時悲喜交加,情緒十分激動。此時盛開的花朵,是對主人培植的辛勤報答,還是對即將到來的日寇憤爾怒放,這令淩叔華十分詫異。

  在北京,叔華隻在潭柘寺見過這紫紅色玉蘭,且在初春料峭時節開放,六月開放還是她第一次看到,這讓她感慨良久,然而,她不得不與它惜別了。

  在離開武漢那天,淩叔華和女兒小瀅在武昌碼頭登上一艘江輪,它滿載乘客和貨物逆水西行,小瀅開始流鼻血,幾個小時止不住。到重慶,在陳西瀅弟弟家住了幾天後,又改乘一艘小氣輪西行,八月的一個晚上,她們到了樂山。夜空下,兩岸夾黛的青山,在懸崖石壁上,依稀可望見雕刻的那尊碩大的佛像。

  不久,武漢會戰的消息傳到樂山。國民政府調集百萬大軍與日寇展開長達四個月的爭奪,中國士兵以死傷四十萬的代價痛擊了入侵的敵人。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了,但也大大挫傷日軍的元氣,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個月”占領中國的企圖,使日寇不得不陷入戰爭的泥潭。

  十月二十六日,日軍進入武漢三鎮,武大校園成了日本侵略者司令部,淩叔華居住的“十八棟”,也成了日寇軍官的住所,直到抗戰勝利才回到武漢大學的懷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