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四章 巧合

  “鵲橋仙”(小玉上)漢曲天榆,河邊月桂,閣道暗驚商吹[1]。拋梭振躡動明璫,還拚取今宵不寐[2]。

  [五言古風]河陽秋不歸,漢陰無複緒[3]。淩波藻報章,映月抽纖縷[4]。沃若靈駕舉[5],連娟思眉聚[6]。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7]。流陰稍已多,餘光欲誰駐[8]?奴家送別十郎朔方參軍數年,常年七夕相憶,今宵複是七夕良辰[9]。前日杜相國還朝,著人來說,十郎隻在早晚到家。望殺人也[10]!

  “普天樂”盼佳期,掛玉鉤,秋色微雲遞。他平日相思嗬,一水相思盈盈淚[11]。今宵卻好也,斷明河暗濕仙衣,金風玉露涼無寐[12]。經年別,一宵會,還堪恨傾河,容易催歸[13]。須寄語,填河烏鵲休飛,正自錦稠低泥[14]。十郎夫,若過了今日不歸嗬,怕淚綃重浥,還上空機[15]。

  (鄭六娘)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苦,河流詎可填[16]。女兒小玉自別了李十郎,每逢佳節,轉是傷神[17]。今夕乃牛郎相會之夕,想得他停機罷織,鎮坐相思。俺已著櫻桃、烏兒去請鮑四娘、杜秋娘過俺紅樓,乞巧穿針[18],與女兒消遣。想已到來。(見介)(六娘)女兒,今日七夕佳期,杜相國說十郎早晚到家,俺已去請鮑四娘、杜秋娘來與你消遣。

  “繞地遊”(鮑、杜上)秋期尚淺,天路迎仙眷[19],問何事經年別恨?

  (相見介)鸞扇斜飛鳳幄間,星橋橫道鵲飛回[20]。爭將世上無期別[21],換得年年一度來。(鮑、杜)久不曾相問六娘和郡主,今夕又是七夕佳期了。(鄭六娘)正是。相請過紅樓同候雙星。(四娘)織女渡河,隨人間拜乞,隻得乞一,不得乞二。心中私願,三年不得說出。就此庭中排列香案[22],六娘為主。

  “駐雲飛”(六娘)帝女遙川,畫瓊絲隔漢煙[23]。鳳藻停機盼,翠匣懸衣卷[24]。嗏[25],失喜弄金鈿,晚妝凝倩[26]。浥露含嬌,巧笑臨清淺,今夜星眸拚不眠[27]。

  “前腔”(四娘)靈鵲初喧,寶婺奔娥送晚妍[28]。隱鼓車音遠,緩帶靈心軟[29]。嗏,流態及歡前,佩袊香展[30]。舊別新知,泛碧銀灣斂[31],宛轉佳期又一年。

  (小玉背雲)這牛女好似俺和十郎一般。

  “前腔”妙會良緣,何事膏蘭向曉煎[32]。別淚回波戀[33],去路奔龍輾[34]。嗏,無計解留連,七襄低轉[35]。漸落銀橋[36],更逐流心怨,今夜單情何處懸[37]。

  (秋娘)思憶老身年少時入宮中,一般有穿針樓,那時結願求巧,女伴嬌誇。今日王子遊仙,撇老身奉事西王母觀。

  “前腔”青鳥空傳,一夕歡娛幾萬錢。罷拭桃花麵,懶注丹文點[38]。嗏,子晉去尋仙,婕妤嬌怨。百子池邊,憶昔長生殿,贏得仙童唱粉筵[39]。

  私情已畢,好向樓上穿針。(上樓介)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光抽一縷,舉袖動雙針。(四娘)六娘,這樣巧都讓與郡主少年人。就請郡主先穿了,便到六娘。(小玉)僭了[40]!(穿針介)

  “剗鍬兒”家家此夜持針線,眼中人去寸心牽。新縫合歡扇,相思縷懸。(合)香粉庭前,蟢蛛如願[41],巧到人間,遠人相見。

  (六娘)僭了。(穿針介)

  “前腔”黃姑彩逐西飛燕[42],風欹弱縷暗難穿[43]。兒,你替俺穿了罷。(小玉替穿介)衫輕羞指現,纖纖可憐。(合前)

  (秋娘)到鮑四娘了。(四娘)僭了。

  “前腔”秋金謾試流黃絹[44],披襟樓上且纏綿。郡主替老身穿了罷。(小玉替穿介)(四娘)好巧。西園射針眼[45],卿堪比妍。(合前)

  (四娘)到杜秋娘了。(秋娘)老身宮人入道,要什麽巧得。

  “前腔”舞衣金縷曾縫遍,藕絲無分透雙鴛[46]。郡主,你替老身穿了罷。(小玉替穿介)(秋娘)好巧,靈芸自針選[47],饒卿少年。(合前)

  (報子上)涼年當七夕,雲閣度雙仙[48]。願為青鳥使,報書明鏡前。稟上老夫人,李老爺已到。(六娘)真個湊巧。(秋娘)老身喜得今日會了。

  “淩波仙子”(十郎上)河鼓初喧太液池[49],九華燈裏動星輝[50]。繩河暗度尋源使,還及瓜期[51]。

  (相見介)(六娘)萬裏長歌《古別離》[52],(十郎)隻今秋月照羅幃。(六娘)也知遊子多悲苦,(十郎)幸好容顏似昔時。(小玉)天涯涕淚隔參辰[53],(十郎)塞外還思樓上人。(小玉)今夕雙仙會遙漢,(十郎)免教蓬首對河津[54]。(六娘)杜秋娘自不曾見十郎,又鮑四娘也在此迎候。(四娘)仙使南歸坐玉京,(秋娘)聞名空望紫薇星。(十郎)今宵漢陌連歌笑,(合)還似麻姑會蔡經[55]。(小玉)十郎,自你去後,展轉相思;每逢佳辰,更成淒楚。年年七日,為你曝衣曬書;今年七夕,恰好團圓。記得昆明池上,對了牽牛織女,結了誓言。今夕巧逢,莫非二星有靈了。

  “轉林鶯”銀河拂樹驚秋氣,望天街不盡相思。掩紗窗碧霧蒙蒙淚[56],理緇紈幾度沾衣[57]。有昆明舊誓,睇織女闌幹主對[68]。弄輝輝,金盤蟢子[59],迎得故人歸。

  (十郎)夫人,俺在朔方,卿居南國。雖無日夕之會,長有往來之魂。

  “前腔”河西漢右瞻靈匹[60],俺仙槎奉使虛隨[61]。歎當年倏忽成離異[62],看依然舊石支機[63]。百枝光裏,滿堂美人流睇[64]。正佳期,紅針玉線,久別似新知。

  “長拍”(鄭六娘)小扇銀屏,小扇銀屏,玉庭珠幾,遙遙的七香塵起[65]。老身看十郎真是河西仙子也[66]。正仙郎良會,奏清商綠粉輕吹[67]。(鮑、杜合)何處曉驂歸,映雕闌巧玲瓏,彩雲明媚[68]。配盡鴦鴛無限縷,可憐處一把鮫綃擲亂絲[69]。到如今疊就了團花綺[70],還勝似匆匆嫁了河西。

  “短拍”(合)彩襻連心,彩襻連心,香緘燕尾[71],限良宵沒得些時[72]。浪得巧名兒,卻不解把郎心係[73]。問何似人間密意?笑背著銀缸縱體[74],推繡枕,下羅帷。

  “尾聲”捺香方勝同心記[75],對星河長久夫妻。從今後歲歲相纏五色絲[76]。

  香思年年度翠梭[77],從今無複恨分河。

  休誇天上靈歡少[78],自是人間喜事多。

  注釋:

  [1]“漢曲”三句:天河邊,天庭榆樹、月中桂樹在秋風的吹拂下,使得閣道星也暗自吃驚。閣道,星名。屬奎宿。《史記·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後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唐張守節正義:“閣道六星在王良北,飛閣之道。”商吹,秋風。

  [2]“拋梭”二句:言手拋織布梭,腳踩織布機踏板,搖動了耳朵上戴的明璫,今晚準備不睡了。這二句係改用唐王建《七夕曲》:“拋梭振鑷動明璫,為有秋期眠不足。”躡,古代織布機上用腳踩的兩隻踏板。明璫,用珠玉串成的耳飾。

  [3]“河陽”二句:言戍守邊塞的人到了秋天還不見回來,留守家中的人已無情無緒了。河陽,黃河北岸。又,古地名,在現在河南孟縣西。這裏泛指北方邊塞地區。漢陰,漢水南岸。又,古縣名。在陝西省南部。這裏泛指家鄉。

  [4]“淩波”二句:言在月光下織機抽動絲線製成水波形的花紋。

  [5]“沃若”句:神仙的車駕柔順地飄起。這句係改用南朝宋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沃若,柔順的樣子。《詩·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絡,六轡沃若。”靈駕,神仙乘坐的車駕。舉,飛起;飄動。

  [6]“連娟”句:那彎曲而纖細的相思眉聚攏著。這句係襲用南朝梁柳惲《七夕穿針》詩:“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連娟,彎曲而纖細。

  [7]玉柱:琴、瑟等弦樂器上玉製的弦柱。也指代琴、瑟、箏等弦樂器。唐楊巨源《雪中聽箏》詩:“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徵聲何切。”

  [8]“流陰”二句:言已經失去很多時光了,太陽將會為誰停駐呢?流陰,流逝的光陰。

  [9]“今宵”句:底本作“複是今宵”,據富春堂本改。

  [10]望殺人:也作“望煞人”。言盼望極了。殺,程度副詞。用在動詞後,表示程度之深。《古詩十九首》其十四:“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11]“一水”句:相隔一條銀河相思淚盈滿眶。一水,一條河。指銀河。

  [12]“斷明河”二句:言七夕牛女相會,自己望斷銀河(感觸傷懷),禁不住淚濕薄衫;在這金風玉露相逢的涼夜,自己又要無寐達旦了。

  [13]“經年別”四句:言相別多年後,一旦相會,那綿長的愁恨如決口的河水傾瀉而出,這種感受容易催促人返歸家鄉。這裏是想象與十郎會麵時的情景。傾河,指河水傾瀉直下。謂愁恨綿長。催歸,催促回歸。

  [14]“填河”二句:言那搭鵲橋的烏鵲不要很快飛走,因為相思的人兒正在低聲說著綿長的情話呢!填河,也稱“填橋”。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的民間傳說。低泥,猶低呢,低聲說著情話。

  [15]“怕淚綃”二句:言坐在空織機前,恐怕鮫綃手帕又要被淚水沾濕。

  [16]“盈盈”四句:這四句係襲用南朝齊範雲《望織女》詩前四句:“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僅最後一句將“未”替換成“詎”。

  [17]轉是:更加。

  [18]乞巧穿針: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穿七孔針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穿針”。

  [19]天路:天上的路。唐陳子昂《春日登金華觀》詩:“還逢赤鬆子,天路坐相邀。”

  [20]“鸞扇”二句:這二句係改用唐李商隱《七夕》詩:“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鸞扇,羽扇的美稱。

  [21]爭:如何;怎麽。

  [22]“香案”,底本作“香粉”,據富春堂本改。

  [23]“帝女”二句:言織女在天河邊就著茫茫的煙霧用彩絲白線紡織。

  [24]“鳳藻”二句:言停下了織機盼著書信,由於無心打扮,已將綠色的妝盒用衣服包好掛了起來。鳳藻,華美的文辭,這裏指書信。

  [25]嗏:語氣歎詞。

  [26]倩:指姿容美好。

  [27]“浥露”三句:潤澤的麵容含著清淺的嬌笑,今晚閃著明亮的眼神徹夜不眠。浥露,被露水潤濕。

  [28]“寶婺”句:言婺女星和嫦娥送來美麗的晚景。寶婺,即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29]“隱鼓”二句:征車走遠了,傳來隱隱的鼓聲,相思消瘦,靈心柔和。緩帶,因消瘦而衣帶寬鬆。

  [30]“流態”二句:在心愛人麵前擺出一種放縱的情態,裙子透出一股芳香。流態,放縱的情態。佩袊,指裙衫。

  [31]銀灣:指銀河。

  [32]膏蘭:油脂與香草。這裏指照明用的油、燭等。

  [33]回波:指女子回轉的目光。

  [34]奔龍:指駿馬。

  [35]“無計”二句:言織女星在天邊緩緩運轉,那是留戀不舍的緣故。七襄,指織女星。

  [36]銀橋:指傳說中的鵲橋。

  [37]單情:孤單的情愫。

  [38]“罷拭”二句:言不願化成桃花麵的妝式,也懶得點飾紅色花紋。桃花麵,古時宮中的一種梳妝樣式。唐宇文士及《妝台記》:“隋文宮中梳九真髻紅妝,謂之桃花麵。”

  [39]“百子池”三句:言在宮中百子池、長生殿等處,隻聽宮女們正唱歌。百子池,漢代宮中池名。長生殿,唐代宮殿名。

  [40]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義或禮儀、器物等。

  [41]蟢蛛:也作“喜蛛”。蜘蛛的一種。體細長,色暗褐,腳很長。古時以其出現為喜兆。

  [42]黃姑:指牽牛星。《玉台新詠·歌辭》之一:“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43]風欹:風斜吹。

  [44]流黃絹:褐黃色的絹。《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45]“西園”句:指北魏宣武帝元恪皇後胡氏事。《魏書·宣武靈皇後胡氏傳》:“太後性聰悟,多才藝……親覽萬機,手筆斷決。幸西林園法流堂,命侍臣射,不能者罰之。又自射針孔,中之。大悅,賜左右布帛有差。”

  [46]“舞衣”二句:言舞衣全是用金縷線縫製的,藕絲是沒有分去繡雙鴛的。藕絲無分,喻愛情無緣。

  [47]“靈芸”句:指三國魏文帝所愛美人薛靈芸事。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七:“(帝)改靈芸之名曰‘夜來’,入宮後居寵愛……夜來妙於針工,雖處於深帷之內,不用燈燭之光,裁製立成。非夜來縫製,帝則不服。宮中號為‘針神’也。”

  [48]“涼年”二句:言涼爽的秋天正值七夕節,牛郎、織女二星在高空樓閣狀的雲層中飛渡。雲閣,狀如樓閣的雲層。

  [49]“河鼓”句:言像久離織女的牽牛,我回到了京城長安。太液池,古代皇宮中的水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宮中含涼殿後,中有太液亭。這裏指代京城。

  [50]九華燈:一種在節日點燃的如蓮花綻放的多枝華麗燈具。

  [51]“繩河”二句:言出使邊塞的使者在任期結束後返回。繩河,銀河;天河。尋源使,漢武帝派遣張騫等出使西域,尋黃河源頭,後人稱之為尋源使。這裏泛指邊塞使者。

  [52]《古別離》:屬樂府雜曲歌辭。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一《古別離》解題:“《楚辭》曰:‘悲莫悲兮生別離。’《古詩》曰:‘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後蘇武使匈奴,李陵與之詩曰:‘良時不可再,離別在須臾。’故後人擬之為《古別離》。”

  [53]參辰:參星和辰星,分別在西方和東方,出沒各不相見。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絕。辰星又名“商星”,故參辰也作“參商”。

  [54]“今夕”二句:今晚牛女在銀河相會,因相思而無心打扮得織女不要再望著渡口等待牛郎了。言今晚能與十郎重逢,不必再受相思之苦了。蓬首,指頭發散亂如飛蓬。形容女子無心打扮。語出《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河津,河邊的渡口。

  [55]“今宵”二句:今晚銀漢與紫陌都歡歌笑語,就像神仙麻姑與蔡經相會一樣。言今晚天上牛郎會織女,人間小玉與十郎重逢。

  [56]“掩”底本作“俺”,據富春堂本改。

  [57]緇紈:黑色的細絹。緇,黑色。紈,細絹,細的絲織品。

  [58]睇啥浴?

  [59]蟢子:即喜蛛。

  [60]靈匹:神仙匹偶。指牽牛、織女二星。

  [61]仙槎:神話中能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典出晉張華《博物誌》卷三。

  [62]倏忽:很快地。指極短的時間。

  [63]舊石支機:言墊織布機的石頭還是過去的。支機石,傳說為天上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的石頭。《太平禦覽》卷八引南朝宋劉義慶《集林》:“昔有一人尋河源,見婦人浣紗,以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君平,雲:‘此支機石也。’”

  [64]流睇:轉目斜視。唐李益《蓮塘驛》詩:“斜光動流睇,此意難自持。”

  [65]七香塵起:七香車揚起塵土。七香,指七香車。用多種香料塗飾或用多種香木製作的車。泛指華美的車。

  [66]河西仙子:指牽牛星。因其在銀河的西邊,故稱。

  [67]“奏清商”句:竹笛輕輕吹出淒清的商音。

  [68]“映雕闌”二句:言精巧玲瓏的雕欄與明媚的雲彩相映襯。

  [69]“可憐處”句:言可愛之處是鮫綃帕纏裹著稍顯紊亂的發絲。

  [70]團花綺:彩印了團花的綺羅。

  [71]“彩襻”二句:言夫妻同心,像燕子的雙尾一樣不分離。這二句係改用唐王勃《七夕賦》:“彩襻魚頭比目縫,香緘燕尾同心縛。”彩襻,係衣裙的彩帶。

  [72]些時:片刻,一會兒。

  [73]“浪得”二句:言空有乖巧的名聲,卻不能把郎心留下來。浪得,空有。解,能夠。

  [74]縱體:言對肢體放縱而不加約束。

  [75]方勝同心:方勝,由兩個菱形部分重迭相連而成的圖案。同心,指同心結。

  [76]相纏五色絲:言用五色絲線相纏繞。表示夫妻永遠相愛。

  [77]翠梭:翡翠色的織布梭。

  [78]靈歡:指神仙靈怪們的歡樂。

  評析:

  《巧合》一出寫七夕之夜六娘因擔心小玉受相思苦,故邀約杜秋娘、鮑四娘等過紅樓乞巧穿針,以消遣長夜。正當大家相繼乞巧完畢,報子來報:李老爺已到。真是巧中之巧,故謂“巧合”。

  七夕是民間傳說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這天也是人間有情人團圓相聚的日子。劇作者選定這樣一個場景來描寫劇中主人公久別重逢,這在關目的設置上是有別於一般的重逢場景的。本出也將之前描述小玉與十郎相思之苦的關目,諸如《幽思》、《心香》、《邊思》等予以摶合,使相思離恨之苦發展到極致,讓它在七夕這個最敏感、最易爆發的特殊日子裏歸複到重逢的寧靜之中。以致這對有情人麵對重逢竟有些不敢相信,以為“今夕巧逢,莫非二星有靈了”。

  本出不僅構思巧妙,語言也清新流暢,顯示出作者對傳奇文體的逐漸適應與把握,也預示著被垢病為“案頭之劇”的湯氏傳奇必將成為傳奇戲曲舞台上綻放的“玉茗”奇葩。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