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六章 抵塞

  “齊天樂”(杜黃裳上)芙蓉絳闕朝元山,玄綠綬曾調珍鉉[1]。鳷鵲觀前[2],麒麟閣上,麗日黃圖赤縣[3]。金戈晝偃,看神兵按壘,貴相行邊[4]。武帳文,玉關花舞大唐年[5]。

  明堂太乙度飛軍[6],身是三朝舊相臣。剩有丹書藏虎豹,非貪白首畫麒麟[7]。自家杜黃裳,表字遵素,京兆萬年縣人也。早中詞科,從汾陽王郭子儀佐鎮朔方[8],曆事代德順宗三帝,複事今上,官拜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9]。身叨上相,首讚中興,東剪青齊,南平淮蔡,北安銀夏,西循晉絳[10]。詔封邠國公,食邑萬戶[11]。皇朝故事[12],宰相行邊,聖上以老夫曾曆朔方,分牙建府[13]。近聞敕送新科狀元李益,來此參軍,已到受降城外安歇[14],想今晨進見。雖則鴛行未進[15],實銜鳳敕旬宣[16]。敢恃崇班[17],宜從盛禮。聽事官,李爺到門首未?(聽事官)已到門上候見。(黃裳)請見。

  “生查子”(十郎上)燕支錦欲燃[18],馬色塵初倦。相府動珠衡,帥幕開紅薦[19]。

  (相見拜介)(十郎)開府先朝傑[20],(黃裳)參軍出眾才。(十郎)榮華卿月好[21],(黃裳)珍重使星來[22]。(十郎)氣色歸元宰[23],(黃裳)文章落上台[24]。(十郎)長城方借重[25],(黃裳)看汝畫雲台[26]。(黃裳)久聞李狀元玉堂仙品[27],何緣紫塞參軍[28]?(十郎)朝廷以丞相上公,屈尊臨塞,敬遣下官仰瞻顏色,聊備記室之司[29],敢綴參軍之役。平生仰相公威名嗬。

  “瑣窗郎”佐皇朝鳳沚龍躔[30],近三台尺五天[31]。青槐繞閣,細柳傳邊[32]。看飛熊繡帽[33],投壺羽扇[34]。(合)文昌武庫參華選[35],銷金甲太平無戰[36]。

  (黃裳)老夫拖金報主之身[37],衣錦歸田之日[38]。如參軍青年才子,玉署仙人[39];皇上欽遲[40],蒼生仰愛[41]。老夫殘年,方當見托。

  “前腔”愛仙郎玉態華年,步青雲出紫煙。文章獻納[42],姓字香傳[43]。更借籌喻檄,請纓乘傳[44]。(合前)(眾軍官參見科)

  “前腔”鎮河源九曲三邊[45],插旌旗滿塞垣[46]。軍府雖多,誰似俺府?中軍是宰相[47],參軍是狀元。黃扉貴品,紫禁名賢[48]。看金泥詔下,玉門春遍[49]。(合前)

  (黃裳)狀元,明日老夫伴足下出塞一遊。

  “前腔”(黃裳、十郎[50])動金麾都護[51]臨邊,哨燒羌獵左賢[52]。黃雲氣色[53],紫電風煙。把盧龍徑斷,白狼歌獻[54]。(合前)

  (黃裳)聽事官,送李爺去屬國府衙門住著[55],打理公堂宴。

  “尾聲”才人書記本翩翩[56],今日春光生組練[57],不教烽火照甘泉[58]。

  金戈未偃不言家[59],弦管紛紜雜暮笳[60]。

  關山海上飛明月[61],鄉思天邊夢落花。

  注釋:

  [1]“芙蓉”二句:言自己曾在朝廷擔任丞相要職。芙蓉,唐代都城長安有芙蓉園,是著名的皇家花園。這裏泛指宮殿。朝元山,即朝元閣,唐代閣名,在陝西臨潼縣驪山。

  [2]鳷鵲觀:漢宮觀名,在長安甘泉宮外,漢武帝建元中建。

  [3]黃圖赤縣:指京城畿輔。黃圖,《三輔黃圖》的略稱。借指畿輔、京都。赤縣,指京都所治的縣。

  [4]“金戈”三句:白天戈矛等武器倒臥放置軍營中,有神兵駐紮,再加高貴的丞相巡視邊防。按壘,指軍隊駐紮在軍營內。按,同“安”。安置;安定。行邊,巡視邊疆。

  [5]“武帳”二句:在將帥的行營裏,正在跳起邊地的舞蹈歡度大唐的新年。武帳,置有兵器的帷帳,為帝王或大臣所用。

  [6]“明堂”句:端坐明堂的天子安排軍隊的調度。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都在此舉行。太乙,星名,即帝星,這裏指皇帝。

  [7]“剩有”二句:言自己是領有聖命在此督率將士戍邊,並非貪圖立功使麒麟閣中能有自己的畫像。剩有,猶有;還有。丹書,朱筆書寫的詔書。虎豹,比喻勇猛的戰士。畫麒麟,指畫像於麒麟閣。

  [8]按,“郭子儀”,底本作“子儀”,據富春堂本改。

  [9]“檢校司空”句:據《新唐書·杜黃裳傳》,杜黃裳在憲宗元和二年(807),“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河中、晉絳節度使,俄封邠國公”。《舊唐書》則記為“二年正月,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河中尹、河中晉絳等州節度使。八月,封邠國公”,但一年後他就卒於河中。

  [10]“身叨”六句:簡述了杜黃裳一生的主要功績。《新唐書·杜黃裳傳》:“帝(憲宗)以黃裳言忠,嘉納之。由是平夏、剪齊、滅蔡、複兩河,以機秉還宰相,紀律設張,赫然號中興,自黃裳啟之。”

  [11]食邑:古代君主賜予臣下作為世祿的封地。唐宋時亦作為一種賜予宗室和高級官員的榮譽性加銜。兩《唐書》中對杜黃裳的食邑戶數未作記載。

  [12]故事:先例;舊日的典章製度。

  [13]分牙建府:因杜黃裳曾隨郭子儀鎮守朔方,今獨自主持朔方軍務,故稱“分牙建府”。言他的帥帳是從郭子儀的帥帳中分出。牙,古代軍中長官的住所。

  [14]受降城:城名。唐時築以接受敵人投降,故名。唐在黃河北岸築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新唐書·張仁願傳》:“時默啜悉兵西擊突騎施,仁願請乘虛取漠南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絕虜南寇路。”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詩:“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5]鴛行:猶鴛鷺行。比喻朝官的行列。鵷和鷺止有班,立有序,故稱。

  [16]鳳敕旬宣:宣示詔令。鳳敕,即鳳詔,指皇帝的詔書。晉陸翽《鄴中記》:“石季龍與皇後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旬宣,周遍宣示。

  [17]敢恃崇班:不敢自恃官階高。崇班,指高階、高位。

  [18]“燕支錦”句:用燕支草染過的錦緞像要燃燒起來。言穿著紅色錦緞袍服。

  [19]“相府”二句:丞相府門已經打開了,帥帳中已擺好了紅座墊。珠衡,猶珠簾。謂門上垂著珠簾。衡,指門窗上的橫木。即門楣。薦,席墊;墊褥。

  [20]“開府”句:在帥府中先拜見傑出的主人。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21]卿月:月亮的美稱。亦借指百官。《書·洪範》:“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唐孔穎達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

  [22]使星:指使者。典出《後漢書·李郃傳》。

  [23]元宰:宰相;丞相。

  [24]上台:星名,在文昌星之南。泛指三公、宰輔。

  [25]“長城”句:正是國家倚重的棟梁之材。

  [26]“看汝”句:你將以高功入畫雲台。雲台,漢宮中高台名。東漢明帝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鄧禹等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27]玉堂仙品:指翰林院的傑出人才。仙品,罕見的人才。

  [28]紫塞:指北方邊塞。

  [29]“聊備”句:勉強擔當軍中書記這一職司。記室,官名。東漢置,掌章表書記文檄。後世因之,或稱記室督、記室參軍等。

  [30]“佐皇朝”句:輔佐朝廷的傑出人才。鳳沚,當作“鳳趾”。鳳凰的腳趾。龍躔,龍的足跡。這裏以“鳳趾”、“龍躔”指代國家的傑出人士。

  [31]“近三台”句:三台中的官員都是皇帝的左右近臣。三台,《後漢書·袁紹傳》唐李賢注引《晉書》:“漢官,尚書為中台,禦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是謂三台。”也喻指三公。尺五天,指離天一尺五寸。言離天極近。喻離皇帝近。

  [32]“青槐”二句:言在朝中是麵對青槐的台閣高官,在邊塞是細柳營中的統帥。青槐,猶三槐。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麵向三槐而立。後因以“三槐”喻三公。

  [33]飛熊繡帽:宰輔的官帽。飛熊,指可擔當宰相的賢臣。

  [34]投壺羽扇:稱讚杜黃裳為儒雅之將。投壺,古代宴會禮製,也是一種古雅的娛樂活動。賓主依次用矢投向盛酒的壺口,以投中多少決勝負,負者飲酒。《後漢書·祭遵傳》:“遵為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羽扇,用鳥的長羽毛製成的扇子。三國時諸葛亮常用羽扇,羽扇遂成儒將愛物。

  [35]“文昌”句:言杜黃裳不論是文職還是武職都是顯貴的職位。文昌,星宿名,《史記·天官書》:“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又,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尚書省為文昌台。武庫,《晉書·杜預傳》:“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華選,顯貴的職位。

  [36]“銷金甲”句:稱讚杜黃裳能罷兵息戰,使得邊疆太平無事。銷金甲,銷毀作戰時的鐵甲。指罷兵息戰。

  [37]拖金:指披著戰甲戍邊。

  [38]衣錦歸田:猶言“衣錦還鄉”。指解職返家。

  [39]玉署仙人:即前述“玉堂仙品”。

  [40]欽遲:敬重;看重。

  [41]蒼生:指百姓。唐李商隱《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42]文章獻納:寫出有卓見的文章獻給皇上采納。獻納,指獻忠言供采納。

  [43]姓字香傳:指傳出美好的名聲。

  [44]“借籌”二句:為君王謀劃起草告民檄文,請纓殺敵出使邊關。借籌,指為人謀劃。喻檄,即諭檄。指說明情況安定民心的公文。請纓,指自告奮勇請求殺敵。典出《漢書·終軍傳》載:“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乘傳,指奉命出使。傳,驛站的馬車。

  [45]“鎮河源”句:鎮守河源邊遠之地。河源,特指黃河的源頭。九曲,指黃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稱。三邊,古時指東、西、北三麵邊陲。也泛指邊疆、邊境。

  [46]塞垣:本指漢代為抵禦鮮卑所設的邊塞,後泛指北方邊塞。

  [47]中軍:古代行軍作戰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軍,由主帥所在的中軍發號施令,故稱主帥為中軍。

  [48]“黃扉”二句:言中軍與參軍都是高位出身,是皇宮裏的名臣。黃扉,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辦事的地方,以黃色塗門上,故以“黃扉”指稱這些高位。

  [49]“金泥”二句:言朝廷以金泥詔令委派丞相狀元來邊關駐守,使得邊塞地區春意盎然。金泥,以水銀和金粉調和成泥。用來封印詔書、文誥等。

  [50]“黃裳、十郎”,底本作“合”,據富春堂本改。

  [51]都護:官名。唐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於、北庭六大都護。

  [52]“哨燒羌”句:派一個小分隊去燒毀羌族的營地,並獵捉其首領。哨,古代軍事術語。稱一支或一隊人馬。也作古代軍隊編製單位,規模標準曆代不一。左賢,左賢王的省稱。匈奴貴族的高級封號。唐陶翰《古塞下曲》:“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這裏指代羌族的首領。

  [53]黃雲氣色:言是皇帝的恩威帶給邊塞的氣象。黃雲,古時常指天子氣象。

  [54]“把盧龍”二句:言通過軍事行動把白塞的要鎮奪回了,邊地外族也臣服前來獻歌。盧龍,地名,即今河北東北部的盧龍縣。此地地處邊關,又是連接山海關和中原地帶的交通要衝,故曆代均作軍事重鎮。這裏指代邊塞重鎮。白狼,漢時西南部族名。這裏指邊地少數民族。

  [55]屬國府:典屬國的官府。

  [56]“才人”句:言才人學士擔任書記官本來就風度翩翩。

  [57]組練:指軍隊將士的武裝軍容。《左傳·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唐孔穎達疏引賈逵曰:“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被練,帛也,以帛綴甲,步卒服之。”

  [58]“不教”句:不讓邊警戰事影響到朝廷。言保衛邊疆,使平安無戰事。甘泉,宮殿名。故址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甘泉山。這裏指代朝廷。

  [59]金戈未偃:指邊塞戰事沒有平息。

  [60]暮笳:暮色中的胡笳聲。

  [61]關山海上:關山,指關隘山嶺。海上,指湖濱、內海。《文選·江淹〈恨賦〉》:“遷客海上,流戍隴陰。”

  評析:

  《抵塞》一出寫十郎抵達邊塞與丞相杜黃裳會晤。在黃裳的帥帳中,兩人相互吹捧、恭維,還讓營中將士也對主帥與參軍讚頌了一番,最後黃裳、十郎一起豪言壯語,“把盧龍徑斷,白狼歌獻”,表達了要不負聖恩,守衛邊疆,“不教烽火照甘泉”的決心。

  本出中十郎一改前兩出中對戍邊的矛盾心態,變得有些慷慨激昂,“金戈未偃不言家”,足見萬丈豪情。或許是邊塞風光的感受,抑或受杜黃裳的感染,或者純粹是官場應酬的表麵文章。這裏看不到一絲陰霾,但見“銷金甲太平無戰”、“步青雲出紫煙”、“玉門春遍”、“春光生組練”等,都是充滿陽光、豪氣幹雲的辭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