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章 賜簫

  “天下樂”(女官內臣上)香爐撲扇侍金蟬[1],密炬籠綃鬥玉鈿。人影漸稀花露冷,踏歌吹度曉雲邊[2]。

  列位請了!五夜回清晝[3],千門映紫薇。同將花燭影,相送玉人歸。霍王郡主看燈失侶,怕落少年之手,寧可落在宮中,拾了太真娘娘紫玉簫,要人拿住,著送長秋宮郭娘娘審問,引奏禦前,明白了他的氣節。著俺女官內臣,銷金寶燭四籠[4],送他回府,並賜他原拾紫玉簫一管,內科一道[5]。他如今在長秋宮謝恩去了,想即到來,俺們在此華清宮門外伺候。(小玉拿簫上)

  “玩仙燈”[6]歸色滿銀蟾,好風光長明宮院。

  列位宮官,蒙聖恩多勞了!(眾雲)夜過三更,郡主請行。(合)

  “四邊靜”春光碧瑣芙蓉殿,複道煙花轉[7]。玉女對星懸,金童承露偃[8]。(合)步搖釵戰,淩波襪軟[9]。(女官扶玉科)歸路擁嬋娟,珠宮錦霞蒨[10]。

  (小玉)不勞扶了。

  “前腔”春城夜色人深院,巧笑殘妝宴。坐冷燭花偏,啼殘香夢遠。(合前)

  “前腔”琉璃甃路平如練[11],緩步多苔蘚。愛月幾人眠,行雲今夜免[12]。(合前)

  “前腔”宮車夾仗香雷輾,閃碎紅雲片[13]。翠鳳減宵眠,銀虯淹曉箭[14]。(合前)

  (小玉)好了!望見本府的紅樓子了。

  燈半闌珊月氣寒[15],霓裳吹遍夜深還。

  隻應不盡婆娑意[16],猶向街心弄影看。

  注釋:

  [1]撲扇:古時婦女所用的紈扇。

  [2]“密炬”三句:這三句襲用了南宋李彭老(號筼房)的詩句。《武林舊事》卷二“元夕”條載李詩雲:“斜陽盡處蕩輕煙,輦路東風入管弦。五夜好春隨步暖,一年明月打頭圓;香塵掠粉翻羅帶,密炬籠綃鬥玉鈿。人影漸稀花露冷,踏歌聲度曉雲邊。”此詩描寫了南宋都城杭州元宵夜的繁華熱鬧。

  [3]“五夜”句:五更過後,天就要亮了。指戊夜,即第五更。

  [4]“銷金”句:指內置塗飾金粉蠟燭以照明的燈籠四個。

  [5]內科:宮內的命令。科,科條;法令。這裏指皇帝的旨意。

  [6]按,“玩仙燈”依調當有七句,這裏缺五句。

  [7]“複道”句:宮中的複道在霧靄花叢中繞轉。複道,樓閣間架空的通道。也稱閣道。煙花,霧靄中的花。

  [8]“玉女”二句:玉女,常與“金童”對舉,指侍奉仙人的女童。這裏指小玉。金童,仙人的侍童。這裏指宮中擎著承露盤的銅人。

  [9]“步搖”二句:步搖釵在不停地顫動,輕盈的腳步顯得嬌軟無比。描寫了小玉嬌美的神態。

  [10]“珠宮”句:皇宮的上空已現出紅色的霞光。珠宮,指龍宮。這裏指皇宮。蒨,同“茜”。紅色。

  [11]“琉璃甃”句:琉璃井旁的路平坦如練。琉璃甃,用琉璃瓦圍砌井壁的井。

  [12]行雲:用巫山神女之典。指男女歡會。

  [13]“宮車”二句:宮車在隨行儀仗的衛護下,行走在大街上,如雷聲滾滾;引路的宮燈隨著車輛的搖晃,幻化成閃爍的紅雲。宮車,帝王後妃等所乘坐的車輛。這裏指護送小玉回家的宮中車輛。夾仗,指隨行的儀仗。香雷,指雷。傳說雷是一位名叫阿香的女子推雷車所為,故稱。

  [14]“翠鳳”二句:漏壺中的曉箭已淹沒了,天就要亮了,女子們因需早早出宮而減少了睡眠。翠鳳,翠玉製的鳳形首飾。這裏指佩戴翠鳳首飾的女子。即女官們與小玉。銀虯,漏壺底部的銀質流水龍頭。這裏指計時器。曉箭,拂曉時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

  [15]闌珊:殘;將盡。

  [16]婆娑:指舞蹈時優美的姿態。《詩·陳風·東門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傳:“婆娑,舞也。”

  評析:

  《賜簫》一出寫郭娘娘將小玉拾簫真相奏明皇帝後,皇帝為嘉獎其氣節,將紫玉簫賜給她,並著女官內臣護送她回府。

  本出內容極為簡單,篇幅也極短,與上一出形成了絕然對照。它隻是一過場戲,在情節上完全可以和下一出《詔歸》合為一體。或許因為是兩個場景,故劇作家分作兩出來處理。這樣做結構雖然清晰,但內容著實單薄了些。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