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就婚

  “鵲橋仙”(小玉、櫻桃上)衾鴦微潤,屏鸞低扇,曙色寶奩新展[1]。絳台銀燭吐青煙[2],熒熒的照人靦腆。

  [好事近](小玉)紅曙卷窗紗,睡起半拖羅袂。(櫻桃)何似等閑睡起,到日高還未[3]?(小玉)催花陣陣玉樓風[4],樓上人難睡。(櫻桃)有了人兒一個,在眼前心裏。(小玉)丫頭,這是俺身上的事,怎的睡來?(櫻桃)李郎不知來得遲早?(小玉)他客中沒有人會打理他來。(櫻桃)前日櫻桃與十郎對坐調笑,怕他見責。(小玉)他是君子人,那裏計較這些?鮑四娘說早來,還不見到,你去堂上迎著他。(櫻桃)郡主忒忙了。

  “臘梅花”(四娘上)花籠錦匝春色偏[5],生香翠氣簾初卷。結著千裏緣,綠雲天借,鳳樓今日會雙仙[6]。

  (櫻桃)四娘,你來了。俺郡主五更初點就起來梳洗早膳,省得要催妝詩[7],你快上去。新郎可來也?(四娘)還早。(四娘上樓見小玉介)郡主,你好睡睡,今夜不得睡了。俺從不到這樓上,李十郎一時未來,且同郡主樓上望望。(做望介)(四娘)郡主,你看那東頭一派衙門,繞著皇城的是十六衛[8],中有個驍騎衛花老爺府。這西頭尚冠裏一帶高房子[9],是令公府,俺郭小侯在此中住。(小玉)四娘,你有許多來路。(四娘)瞞你不得哩。俺還曉得一個去處,那向北去一所,不大不小,粉牆八字門兒,正對著章台街,紅簾兒裏有個人兒,生得絕精,與俺相識來。(小玉)你的眼會走。(四娘)你卻不要走了眼,守那人兒出來。(小玉作望介)呀!四娘,委的一個騎馬官兒出來了。(四娘)看在那邊去?(小玉)呀!望南頭來了。(十郎走馬,三人跟上)

  “窣地錦襠”春紅帶醉袖籠鞭,壓鞁葳蕤照水邊[10]。美人香玉豔藍田[11],遙望紅樓生翠煙。(下)

  (小玉驚喜介)四娘,你看那人走那一灣馬嗬,風情似柳,有如張緒少年[12];回策如縈,不減王家叔父[13]。真個愛人也!

  “皂角兒”是誰家玉人水邊?鬥驕驄碧桃花旋[14]。坐雲霞飄颻半天,惹人處行光[15]一片。(四娘)郡主,你看那生騎馬,許多歡慶;俺見這生騎馬,許多感歎。(小玉)怎的來?(四娘)這馬原是郭小侯騎在花將軍府裏去,花將軍就看上這馬了。(小玉)四娘,良馬比君子,就是你對過這馬了?(四娘)瞞不得你了。猛可的影翩翻、聲回合,送新人、懷舊侶[16],惆悵花前。郡主,隻是俺有這些緣,要來成就的一對夫妻。你說那馬上的美少年是誰?便是十郎了。(小玉喜介)當真生受你了[17]!青袍雪麵,儂家少年得娘憐。稱玉台雙結[18],紅絲一線。

  (四娘)快下樓去,請老夫人堂上坐,迎接新郎。(下介[19])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鴛鴦噪鵲橋[20]。(鄭六娘上)

  “小蓬萊”花氣玲瓏仙苑,和龍爐寶燭熏天[21]。摽梅將贈,芳華正攬,桃葉初傳[22]。

  鮑四娘,多勞你了!李十郎將到門,郡主可更衣迎婿。(十郎上)

  “上林春”醉雨煙濃,泛晴波瀲,雲縹緲銀鸞半見[23]。香生錦燭高燃,響處佩環低轉。

  (四娘出,迎進介)(眾讚禮,新郎新人拜天地,詩介)青皇垂裹地,黃媼上交天[24]。二曜長相逐,三星徹夜圓[25]。(讚拜堂上老夫人,詩介)上壽西王母,玄都婉大真[26]。瓊花看結子[27],桃葉笑宜人。(讚夫妻交拜,詩介)百歲為夫婦,雙飛比鳳凰。生男為將相,生女配侯王。(讚把酒介)

  “錦堂月”吹錦雲鮮,流珠日暖[28],春光蟬連畫院[29]。鏤牒簾紋,笑隱芙蓉嬌麵[30]。金莖蝶半簇華翹,香樹蛾滿絲繭[31]。(合)持觴勸[32],看取才子佳人,百年姻眷。

  “前腔”歡宴,橘浦仙媛[33],蘭陵貴士[34],同進花台法膳[35]。月醴華清,銀棱翠勺河源[36]。金平脫半筯萍虀[37],畫油奩兒家禁臠[38]。(合前)

  “前腔”宛轉,繡履牆偏,瓊纖縫表[39],寒玉暖笙初囀[40]。新樣釵篦,點鬟招弄嬋娟。星星語透竹玲瓏,款款催貼花檀串[41]。(合前)

  “前腔”情盼,織女星傳,美人虹闞[42],暗畫鸞金線[43]。襯體紅衤肖,燭夜花房如茜[44]。長頭錦翠答宜男[45],同心枕夜明如願[46]。(合前)

  “醉翁子”(六娘)堪羨,這才華定參時彥[47]。怕京都紙價高,洛陽花賤[48]。(十郎跪介[49])不淺,似海樣深恩,何處金珠買翠鈿[50]?(合)成姻眷,但學天邊明月,四季團圓。

  “前腔”(小玉)閑辨,你早晚要魁金殿[51]。看織錦回文,裁紈歌扇[52]。(十郎小玉同跪介)情願,對熱腦梅花,一縷真香結誓言[53]。(合前)

  “僥僥令”燈花紅笑顫,高燭步生蓮[54]。且喜闌夜口脂香碧唾[55],環影耀金蟬[56],愛少年[57]。

  “前腔”顏酡春暈顯[58],花月好難眠。無奈鬥轉銀虯催漏悄,翠鳳嫋鬟偏,待曉天[59]。

  “尾聲”黼帳流蘇度百年[60],作夫妻天長地遠。還願取桂子蘭孫滿玉田[61]。

  (十郎、小玉、浣紗下)(四娘辭)(六娘)四娘,你也房裏摣些撒帳錢回去[62]。(四娘)不便了,明日再來相看好郎君也。(下)

  芳樹交花禦宿林[63],女蘿低度結同心。

  瓊樓自有吹簫侶,何用高堂綠綺琴[64]。

  注釋:

  [1]“衾鴦”三句:蓋著溫潤的鴛鴦錦被,輕搖著鸞鳳屏扇,天剛露出曙色,就打開奩盒梳妝。衾鴦,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2]“絳台”句:燈台上的銀蠟燭正吐著青煙。絳台,指燈台。

  [3]“何似”二句:哪像平常到日頭高掛還未起床?言小玉今日比平時起得早。等閑,尋常;平常。

  [4]“催花”句:陣陣催花開放的和風吹到了高高的玉樓上。

  [5]“花籠”句:鮮花盛開,秀色彌漫,到處春光一片。錦匝,錦繡籠罩;秀色彌漫。偏,同“遍”。遍及;普遍。

  [6]“綠雲”二句:天生一頭烏黑的美發,今天這鳳樓要雙仙相會了。言今日將要在此與十郎舉行婚禮。綠雲,指女子烏黑的秀發。

  [7]催妝詩:舊時風俗,成婚前,男方到女方家中迎親,有專門賀者賦詩以催新婦梳妝,此詩叫催妝詩。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凡娶媳婦……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粧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襆頭之類。”文人則因此俗有催妝詩詞。

  [8]十六衛:唐代掌管皇宮宿衛的禁軍的總稱。包括衛、驍衛、武衛、威衛、領軍、金吾、監門、千牛,各分左右,共十六衛。

  [9]尚冠裏:漢唐時京城長安閭裏之一,為當時富人居住區。詳見第八出注釋[28]。

  [10]“壓鞁”句:騎在馬上,路邊的渠水中映照出秀美的模樣。壓鞁,即騎馬。鞁,指鞍、轡等套馬的器具。葳蕤,華美豔麗的樣子。

  [11]“美人”句:香玉般的美人可與藍田美玉爭豔。

  [12]“風情”二句:言風流俊雅,好似南齊的張緒。張緒,字思曼,南朝宋齊間吳郡吳人。少知名,清簡寡欲,家中長輩甚貴異之。曆官宋、齊兩代,齊武帝永明間,遷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領南郡王師,加給事中等。劉悛之為益州,獻蜀柳數株於武帝,帝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事見《南史》本傳。

  [13]“回策”二句:言揮鞭策馬瀟灑自如,不亞於晉時王湛。王家叔父,指西晉王濟的叔父王湛。王湛(249——295),字處衝,西晉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少有識度,少言語。父喪後,閉門不交賓客,衝素簡淡,沉靜和順。據《晉書·王湛傳》,王濟開始並不重視其叔父,但有一次在王湛處見床頭有《周易》,“濟請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濟所未聞也”。王濟感歎,由於自己的過錯,使得家有名士,竟三十年而不知。王濟告辭時,王湛親送到門口。“濟有從馬絕難乘,濟問湛曰:‘叔頗好騎不?’湛曰:‘亦好之。’因騎此馬,姿容既妙,回策如縈,善騎者無以過之”。

  [14]“鬥驕驄”句:縱馬而行,飄落的桃花瓣被抖的飛旋起來。鬥,同“抖”。驄,青白雜毛的馬。

  [15]行光:絢麗內爍的光影。

  [16]“猛可的”二句:猛然間看到人影飄動,聽到馬聲匯合,原來駿馬送來新人,不禁使我想起了舊侶。猛可,突然;猛然間。翩翻,飄忽搖曳的樣子。回合,匯合;聚合。

  [17]生受:多謝;麻煩。

  [18]“稱玉台”句:可說是你像晉代溫嶠用玉鏡台將男女雙方結合到一起。玉台,即玉鏡台。晉代溫嶠北征劉聰,獲玉鏡台一枚。溫嶠從姑有女,囑代覓婿,溫有自婚意,因下玉鏡台為定。事見《世說新語·假譎》。後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

  [19]下介:這一科介錢南揚校本、徐朔方校本均移到“不奈鴛鴦噪鵲橋”後;曲家源評注本認為應該刪去,理由是根據下文鮑四娘並未下場。按,其時鮑與小玉都在樓上,接下來地點移到堂前,所以,此“下介”提示不是指下場,而是提醒地點轉換了,從樓上轉到樓下廳堂。

  [20]“須教”二句:指趕快通知小玉的母親,不然鴛鴦們要等得不耐煩了。這二句係改用唐人陸暢《解內人嘲》詩後二句:“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烏鳶噪鵲橋。”

  [21]“花氣”二句:仙境般精巧的花園裏花香彌漫,香爐裏的香煙與紅燭的煙氣混合在一起,使得廳堂上煙霧繚繞。言到處是一片婚慶的喜氣。龍爐,有龍形圖案的香爐。

  [22]“摽梅”三句:言女兒小玉就要出嫁了。摽梅,落梅。女子長大成人,可以出嫁,猶如梅子熟透而墜落。《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桃葉,東晉王獻之愛妾名。這裏指戀愛中的年輕女子。按,此“小蓬萊”本該有十一句,此隻用半闋。

  [23]“雲縹緲”句:天空中雲彩縹緲,高飛的鸞鳥若隱若現。縹緲,高遠隱約的樣子。銀鸞,銀白色的鸞鳥。半見,若隱若現。

  [24]“青皇”二句:春臨大地,黃媼上天交差匯報了。青皇,即青帝。這裏指春天。垂裹,降臨籠罩。黃媼,道教語,指人的脾髒。這裏指掌管人間飲食的神靈。上交天,指上天交差。民間傳說灶神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至除夕上天陳報人家善惡。這裏說黃媼上天交差或與此類似。

  [25]“二曜”二句:日月長相追逐,三星整夜亮光閃閃。言新婚之日的吉祥喜慶。二曜,指日月。三星,指天上三顆明亮且接近的星星,有參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徹夜圓,指三星整晚都亮閃閃。

  [26]“玄都”句:住在玄都的神女太真。玄都,傳說中神仙居處。婉大真,仙女名。傳說是王母的小女兒。《雲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羅,字勃遂。”

  [27]“瓊花”句:喜看瓊花結子。言可等著看小玉早生貴子。瓊花,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

  [28]流珠:古時的計時器漏壺流出的水珠。這裏指代時光。

  [29]“春光”句:如畫庭院,春光一片。蟬連,也作“蟬聯”。連綿不斷。畫院,如畫一般的庭院。

  [30]“鏤牒”二句:鏤刻有花紋的簾子後,藏著一張芙蓉般的笑臉。鏤牒,雕鏤花紋的竹片或木片。可製成門簾或窗簾。這裏指門簾或窗簾。

  [31]“金莖”二句:蝴蝶般的金莖花半聚半散,好似美麗的鳥尾羽。芳香的草樹上落滿飛蛾,聚集生蠶吐絲成繭。此言才子與佳人二美相聚更完美。金莖,即金莖花。古代傳說中海外仙山海島滄州所生長的仙家之花。華翹,華麗的尾羽。香樹蛾滿,指芳香的樹上停滿了五色蛾。典出西漢劉向《列仙傳》卷下《園客》:“園客者,濟陰人也……常種五色香草,積數十年,食其實。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樹末,客收而薦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好女夜至,自稱客妻,道蠶狀。客與俱收蠶,得百二十頭繭,皆如甕大。繅一繭,六十日始盡。訖則俱去,莫知所在。”,聚集。

  [32]觴:古時的酒杯。

  [33]橘浦仙媛:指洞庭龍君之女。這裏指霍小玉。橘浦,傳說中柳毅為龍女傳書的地方。參閱唐人李朝威《柳毅傳》。按,此“前腔”,富春堂本有一“(合)”字提示,表示自此以下三首“前腔”均屬合唱。下麵“僥僥令”後,富春堂本也有一“(合)”字,作用同此。

  [34]蘭陵貴士:蘭陵的高貴之士。這裏指李十郎。唐李康成《玉華仙子歌》:“蘭陵貴士謝相逢,濟北書生尚回顧。”蘭陵,古地名。轄地在今山東蒼山、棗莊及江蘇北部鄰近地區,今山東蒼山有蘭陵鎮。

  [35]花台法膳:在種滿花的台子上擺開婚宴。花台,四周砌以磚石的種花的土台。法膳,指帝王的常膳。這裏指婚禮筵席。

  [36]“月醴”二句:像月宮的美酒晶瑩剔透,用銀棱碗翡翠勺像取用河源之水一樣飲用。醴,甜酒。銀棱,即銀棱碗。翠勺,即翠杓。指鑲嵌了翡翠的酒勺。河源,河流的源頭。古代特指黃河的源頭。這裏指酒睡飲之不盡。

  [37]“金平脫”句:用半截金平脫筷子吃韭萍齏。金平脫,古代的一種鑲嵌製作工藝技術。一般是將金片用漆粘在器物上之後,再在器物表麵加塗漆液,有時要加塗幾次,使漆形成一定的厚度(比飾件厚度稍厚)。待漆幹後,再打磨平整,露出飾件紋樣,形成精美的金花漆麵。筯,同“箸”。筷子。萍虀,即韭萍齏。一種用切碎的韭菜製作的菜肴。

  [38]“畫油奩”句:那彩畫的奩盒是我專有的。畫油奩,彩繪的奩盒。兒家,古時青年女子的自稱。禁臠,《晉書·謝混傳》載,晉武帝囑王珣為晉陵公主求婿,珣舉謝混,帝以為佳。不久,帝死,袁山鬆欲嫁女與混,珣曰:“卿莫近禁臠。”後因稱帝王女婿為“禁臠”。

  [39]“繡履”二句:繡花鞋擺滿牆根,鞋麵都用精美的緞料縫製。偏,同“遍”。

  [40]囀:本指鳥婉轉地鳴叫。這裏指笙奏出的和緩的旋律。

  [41]“星星”二句:輕細的說話聲從精巧的竹簾後透出,原來是輕緩地催促貼花打扮呢。星星,猶一點點。形容其小。款款,徐緩的樣子。花檀串,古代婦女在額間、麵部貼的紅色貼花裝飾。因看上去成一串狀,故稱。

  [42]“織女”二句:美人舉首翹盼,好比天上織女飛星傳情。星傳,飛星傳情。虹闞,抬頭遠望。

  [43]“暗”句:私下裏穿上用金線描鸞的長襦。同“襡”。長襦,也稱連腰衣。即較長的上衣。這裏作動詞,指穿上長襦。

  [44]“襯體”身穿紅色襯衣,夜晚新房內在紅燭照耀下通紅一片。衤肖,衣衽。茜,大紅色。

  [45]“長頭”句:長長的綠色厚錦被正適合男子遮蓋。長頭,本指人的個頭高。這裏指超長的錦被。

  [46]同心枕:指新婚之夜夫婦共用之枕。因新婚一般祝願男女雙方永結同心,故言。

  [47]參時彥:加入到當代賢俊的行列。參,加入;參與。時彥,指當代的賢俊、名流。唐武少儀《和權載之離合詩》:“少年慕時彥,小悟文多變。”

  [48]“怕京都”二句:這裏是六娘讚十郎卻代小玉自謙的說法。言十郎才高,文章寫得好,大家爭相傳抄,以至京城紙漲價了;而小玉品貌一般,就像洛陽的牡丹花因無人問津致使花價下跌。

  [49]跪介:指十郎向六娘行跪拜之禮。

  [50]“似海樣”二句:像大海一樣深的恩情,即使有黃金珠寶又到哪裏能買得如此珍貴的翠鈿?言小玉才貌出眾,好比珍貴的翡翠鈿飾,六娘養育她成人,故恩深似海。翠鈿,用翠玉製成的首飾。

  [51]魁金殿:在金殿奪魁。古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是在皇宮中由皇帝親自主持,稱殿試,也稱廷試。這裏“魁金殿”即指考中狀元。

  [52]“看織錦”二句:想想蘇若蘭織錦回文詩,班婕妤裁紈製歌扇的故事。指小玉用前人的愛情故事與十郎共勉。織錦回文,用五色絲織成的回文詩圖。《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淒惋。”相傳其錦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複,皆成章句。裁紈歌扇,相傳漢代班婕妤失寵於成帝,托辭於紈扇作《怨歌行》,詩曰:“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置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53]“對熱腦”二句:對著怒放的梅花,在一縷縷撲鼻的香氣中立下愛情的誓言。熱腦,即熱鬧。熱腦梅花,言梅花盛開。

  [54]“燈花”二句:紅紅的燈花爆開就像美人開心大笑時的顫動,高高的紅燭那嫋嫋的青煙猶如美人邁開輕盈的蓮步。燈花,燈心餘燼結成的花狀物。古人認為燈花預兆吉祥。步生蓮,舊指美女輕盈的腳步。語本《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

  [55]“闌夜”句:夜深人靜之時,隻聞得身邊人兒散發出陣陣體香。闌夜,深夜。口脂,指女子化妝用的唇膏、口紅等。碧唾,指美人的口液。

  [56]金蟬:古時女子所用的金色蟬形的貼麵飾物。

  [57]愛少年:即少年愛。言前述均少年所愛。這裏是求協韻而倒裝。

  [58]顏酡則麵著赤色而鮮好也。

  [59]“鬥轉”三句:北鬥已轉向,銅漏靜悄悄地滴著,發鬟上的翠鳳首飾偏在一邊,天就要亮了。鬥轉,即北鬥轉向。表示天將明。銀虯,古代計時用的漏壺底部的銀質流水龍頭。《初學記》卷二十五《器物部·漏刻第一·敘事》:“張衡《漏水轉渾天儀製》曰:‘以銅為器,再疊差置,實以清水,下各開孔,以玉虯吐漏水入兩壺。右為夜,左為晝。’……李蘭《漏刻法》曰:‘以銅為渴烏,以引器中水,於銀龍口中吐之。’”

  [60]“黼帳”句:在飾有流蘇的華帳中歡度百年。言夫妻百年好合。黼帳,指華麗的帳幕。流蘇,指帷帳上垂下的用彩色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狀飾物。

  [61]“還願取”句:還希望得到滿堂子孫。桂子蘭孫,對人子孫的美稱。玉田,傳說中產玉之田。這裏是對家庭門第的尊稱。

  [62]摣些撒帳錢:摣,用手指抓東西;拿取。撒帳,舊時婚俗,新婚夫婦交拜畢,並坐床沿,由婦女向他們散擲金錢彩果,謂之撒帳。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男女各爭先後對拜畢,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婦女以金錢彩果散擲,謂之‘撒帳’。”

  [63]“芳樹”句:禦宿苑的花木競相開花了。常雲“開花結果”,這裏暗喻十郎與小玉成婚。芳樹,指花木。交花,交錯開花。禦宿林,漢代禦宿苑中的園林。《三輔黃圖·苑囿》:“禦宿苑在長安城南禦宿川中,漢武帝為離宮別館,禁禦人不得入。往來遊觀,止宿其中,故名。”

  [64]綠綺琴:古琴名。

  評析:

  《就婚》一出寫十郎與小玉的婚禮,但作者的筆觸更多地落在婚禮前的造勢上。一開始寫小玉因心情緊張激動,竟有別往常,早早地起身梳妝打扮。接著媒人鮑四娘來到府中,劇作家更是別出心裁地安排一出四娘領小玉在樓上觀城中風景的插曲。於是從城東的花卿府,到城西的郭小侯府一路看來,最後定格在城北一處“不大不小,粉牆八字門兒,正對著章台街”的居所。四娘告訴小玉,此處紅簾兒裏住著一個優秀的人兒,並囑咐小玉守著那人兒出來。這樣,小玉看到一個騎馬的官兒,竟朝自己所在的城南而來。人們的視線自然隨著小玉的眼波看到一個渾身光豔、風流倜儻、風情萬種的年輕士子,在一行人前呼後擁的伴隨下,沿著河渠逶迤而來。正當小玉看得興起處,四娘揭出謎底,那人兒便是小玉日思夜想的即將的夫君李十郎。

  我們知道,舊時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雖要經曆問肯、下定、納聘、允婚等程序,但男女雙方在婚前一般是不謀麵的。因此,劇作家上麵寫四娘領小玉樓上觀風景而看新郎的構思可謂匠心獨運。

  本出語言上的特點,除依然保持前麵數出逐漸形成的明快流暢、通俗明了的風格外,也出現了些微新信息。那就是:作者依然對語言的斟酌孜孜以求。比如用典,本出典故雖不多,卻看出作者在力避重複,像“張緒少年”、“王家叔父”、“香樹蛾滿”、“橘浦仙媛”、“織錦回文”、“裁紈歌扇”等,都是前麵各出未見之典。當然,由於作者對語言新奇的追求,難免出現諸如“萍虀”、“檀串”、“虹闞”之類的生澀用語,不過,我們看到的是作者正攜八鬥之才、五車之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走著。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