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巧探

  “意遲遲”(鄭六娘上)一自殘雲飛畫棟,早罷瑤華夢[1]。花露曲瓊垂[2],春風細拂簾旌動。弦將手語暗思量,卻不道東王也有仙妃從[3]。

  [浣溪紗]氣色春前別一般[4],梅花淡瘦水仙寒,錦熏籠畔帶初寬[5]。不似湘靈還拾翠[6],那堪鳴佩到仙巒[7],夢回新試小龍團[8]。自家鄭六娘是也。螻蟻前驅,擬上千秋之壽[9];熒光莫報,翻遊七日之仙[10]。撇下老身,鶯花無主[11];兼憐小玉,鳳竹孤吹[12]。這兩日小玉身子不爽,拋俺獨步芳庭。想念我與杜秋娘同事霍王時,好不感傷人也!

  “小桃紅”屏花暗矗,鏡蕊空蒙,憶昔高陽院雙娥豔容[13]。那時歌舞嗬,笑眼挼花送,錦帶度生紅[14]。說我霍府好不富貴,坐吹笙翠瑣中[15],暖玉銜鈴鳳也[16],《團扇》朝雲,迎風旆龍[17]。看來人情豪華已極,便多感傷之情。日暮鍾鳴,止有神仙一路。老去真成夢,歡慳笑慵[18]。霍王嗬,你到學仙去了,都不想這老身與女兒,去時也不叫女兒辭一辭去。撇鳳拋雛,雕傷綺叢[19]。

  “縷縷金”(鮑四娘上)花瑟瑟[20],柳蒙蒙,妖姬和睡聽,鳥聲中[21]。莫道不思量,眉心自懂[22]。閑掀蜀紙渲巫峰,鬟雲薄揎攏[23]。

  昔是花卿妾,今作李郎媒。好將冰下語,去問月中來[24]。此間不遠是紅樓了,想小玉郡主已梳洗。(唱“閑掀蜀紙渲巫峰,鬟雲薄揎攏”,叫櫻桃開門)(櫻桃開門介)呀!原來是鮑四娘。(相見介)(四娘)淮南底事愛生離[25],(六娘)腸斷高樓桂樹枝[26]。(四娘)何似尚平婚嫁畢[27],(六娘)還嫌子晉學仙遲[28]。(四娘)請問郡主梳妝了未?(六娘)小玉不知怎的,近來這兩日癡癡的喜睡。也是父王去後,啼痕未燥,美目難開。頭都沒興梳,口不待要飯。俺在此獨坐好悶,正娘來。(四娘)郡主敢是傷春[29]?(六娘)又來了!女孩兒家曉得傷什麽春?(四娘)呀!那裏有二八一十六歲的女孩兒不曉得傷春?(六娘)今普天下男女不曉得傷個春,女兒怎的傷來?(四娘)隻有氀毼的男女們不曉得傷春[30],難道伶俐人不傷春哩!你郡主好不伶俐也。聽我道來:

  “江兒水”他腰細才勝露[31],(六娘)那的討露水來?(四娘)他也在想了。身輕欲倚風[32]。(六娘)小玉也本分。(四娘)六娘好不會看人,嬌輝翠影看行動。你聽他聲兒,花樓玉鳳輕彈哢[33]。六娘,敢怕郡主也動心?(六娘)正是這兩日。(四娘)可知道襱鬆姅點沾春縫[34]。六娘,敢怕郡主曉得做夢了,失笑暖雲偷夢[35]。六娘,你不曉得,昔吳王愛女,也與郡主同這小名,煞恨吳夫人不能成人之美。六娘,你看郡主身子嗬,怕他害得曈曨,險做了翠煙韓重[36]。

  (六娘)四娘說得有理,隻是眼下那裏就有托身之人[37]?(四娘)天緣有一快婿,不知六娘肯否?(六娘)那人才貌何如小玉?(四娘)真是錦屏風對子哩[38]!聽俺道來:

  “前腔”他文字嗬,墨光飛素繭[39];他積的書嗬,粉跡度花蟲[40]。(六娘)這等是書底藏身一蠹魚,怕沒有甚風調[41]。(四娘)盡有琴心曲髓供調弄[42]。(六娘)他家世何等?(四娘)故家,青箱畫棨門庭重[43]。(六娘)他們下得多少聘禮?(四娘)你要他時,胡瓶瑞錦連車送[44]。(六娘笑介)這是閑說,果是兒馨,何須阿堵,隻要白璧一雙[45]。(四娘)白璧成雙早種。(六娘)那人姓甚?(四娘)便是前日做人日登高曲兒的相公,姓李,名益。(六娘)原來是他。霍王甚愛其詞,極是佳選[46]。隻一件來,俺女兒雖從封邑,改賜姓霍,其實天家姓李[47],同姓有妨了[48]。(四娘)賜姓霍,便是霍了。古時王侯同姓在宮中的,後來轉更蕃盛[49]。(六娘)也待俺占一占來[50]。(四娘)管取歸妹也[51],懿母占祥,早嫁得一雙鳴鳳[52]。

  (六娘)百年姻眷,且得從容。(四娘)他貴遊公子,年少才人,此處不留人,定有留人處,隻好一兩日間定貼此事[53]。(六娘)女兒小時定人,由在母親。如今長成了,也要與他商量。定了,便著櫻桃回話。(四娘)若與郡主商量,定是個“肯”字。他也曉得李益詩詞,十分吟賞[54]。六娘見郡主,隻說俺又將李益新詞送與他看,因郡主睡著,去也。(六娘笑介)省得。(四娘)告辭,專聽回示,須知月下繩千尺[55],遙想風流第一人。(四娘下)(六娘)叫櫻桃請郡主來,有話對他說。(內應介)[56]

  “三台令”(小玉上)啼蟾晝滴高花[57],紅壁闌珊翠霞。殘夢到西家[58],風吹醒遲日窗紗。

  娘親萬福,呼兒怎的?(六娘)才間鮑四娘到此[59]。(小玉)他也來閑走走?(六娘)他來度曲[60]。(小玉)父王仙去,有甚閑心聽他度曲!(六娘)道有李益新詞。(小玉)不是李益,是李十郎。(六娘)便是一個人了,你為何知他?(小玉)前日鮑四娘來諷他詩,並說他人才出眾。隻是王父不在家,若在家時,請他看看,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61]。(六娘)你要看他,他又要看你。(小玉)他怎的看得兒?(六娘)他要聘你,托鮑為媒。(小玉)娘不要聽鮑四娘哄你,他見兒愛李生之詩,故相調弄。且父王既作神仙,女兒當為仙女,古有烈女事母[62],終身不嫁。孩兒雅誌,亦複如是了。

  “繡帶兒”掩春心坐琉璃翠榻,羞人喚作渾家[63]。(六娘)兒,隻有仙女住在無欲天中,一墮凡身,便相求取[64]。(小玉)想仙官不是蘭香,笑漁郎空問桃花[65]。非誇,冰清到底無別話[66],何事把仙衣亂搭?(啼介)娘和女俜仃可嗟[67],乍形影相依,怎生撇下?

  “前腔”(六娘)年華,為甚的雲寒月寡,守著一搦香娃[68]。兒,就麻姑仙子[69],也有人間之情。看羅敷早配玄都[70],恨玉蘭空孕蓮花[71]。仙查,天宮織女猶自嫁,銀河畔鵲橋親踏[72]。今日嗬,香釧臂須纏絳紗[73],取人地高奇,有光門閥[74]。

  (小玉)兒一嫁與人,怎能奉事得我娘?斷然不嫁了!

  “前腔”(櫻桃)休差,嬌花女教人愛殺,恨不早嫁東家[75]。夫人,古人說得好: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小玉嗔介)劣丫頭!我不嫁人,為憐母親夫人,你閑管怎的?(櫻桃)郡主,你憐老夫人麽?隻怕柘枝兒兩頭係絲,別大來貪結桃花[76]。(小玉)呸!你曉得甚的來?(桃背介)哄咱,青春不多也二八,少不得籠窗動闥[77]。好和歹這些時破瓜,強指領搔揉,凳頭凹軋[78]。

  (櫻桃回身跪介)老夫人,俺郡主戀著你,不肯嫁人。那李十郎又是好郎君,倘肯在京師居住,同事夫人,亦不可知。何不再請鮑四娘問個詳細?(六娘)兒,這話有理。你便去請四娘到來。(小玉)娘,鮑四娘與李生雅熟,定相遮護[79]。女兒料他這樣人才,沒做女婿處?到得如今,想是娶第二房,取了便回隴西去。隴西去此千裏而遙,怎麽去得!女兒一計,不如著櫻桃假作鮑四娘養女兒,到李生客館,說商量親事,就中透出情懷,何如?(六娘笑介)我兒真個老成也[80]。櫻桃,你便聽郡主分付去,不要漏泄了。正是:全憑青鳥舌,當作彩鸞吹[81]。(六娘下)(櫻桃)郡主,用人之際,有話盡言。(小玉)俺隻怕他兩件來,你聽我說:

  “前腔”爭差,作人小遭人[82],又怕不住京華。他年少高才,不在話下。為甚的俊灑多才,尚沒個襯搭人家[83]?考察,那人當真新結納[84],又肯在京城頓插[85]。摩可濃恁般挑達,便擺下擔頭,早些簽押[86]。

  (櫻桃)郡主,你先要作神仙女,如今這等要快活了。(小玉)癡丫頭,俺做得神仙,也拖帶你做神仙的侍從[87];俺得快活,也拖帶你有快活了。

  “尾聲”巧將言詞看對答。櫻桃,你是乖巧的,不比浣紗。俺在樓上望你,倚樓人過盡昏鴉[88]。櫻桃,停當時[89],教他有聘儀就可相付[90]。(櫻桃)郡主,你才說也拖帶我,敢問事停當時,將何見賞?(小玉笑介)與李十郎說,討個精致小使賞你。(櫻桃)生受郡主了,可知道處處團圓對月華[91]。

  搖曳仙裾不自持,淩波相及盛年時[92]。

  誰憐弄玉多情種,月裏參差不斷吹[93]。

  注釋:

  [1]“一自”二句:言自己曾想隨霍王修道成仙,但一看到塵世景象就從修仙之夢中醒悟過來。一自,猶言自從。瑤華,“瑤華圃”的省稱。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花露”句:玉鉤上垂著露珠。花露,花上的露水。曲瓊,《楚辭·招魂》:“砥室翠翹,掛曲瓊些。”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曲瓊,玉鉤也。”

  [3]“弦將”二句:一邊彈著琴一邊暗自思量,誰不知像東王公這樣的神仙都有仙妃隨從。言下之意是你霍王為何要獨自修道?手語,指彈奏琴瑟等弦樂器。唐李白《春日行》詩:“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東王,指仙人東王公。也稱木公、東木公、東華帝君、東華真人等。掌管男仙名籍。與西王母對稱。《神異經·東荒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發皓白,人形鳥麵而虎尾,載一黑熊,左右顧望。”《太平廣記》卷一引《仙傳拾遺》記載東王公的居處有“仙童侍立,玉女散香”,有時與一玉女用投壺之戲來決定一些事情。

  [4]氣色:景色;景象。南朝宋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蕭條洲渚際,氣色少諧和。”

  [5]“錦薰籠”句:站在瑞香花旁發覺人開始消瘦了。瑞香花的別名。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本朝雜記上》:“陳子高《九日瑞香盛開有詩》雲:‘宣和殿裏春風早,紅錦薰籠二月時。’……俚俗因此詩遂號瑞香為‘錦薰籠’。”帶初寬,衣帶開始變寬。即消瘦也。

  [6]“不似”句:言不是神仙卻像神仙去拾翠。湘靈拾翠,語出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湘靈,即舜的二位妃子娥皇、女英,溺於湘水,曰湘夫人,成為湘水之神。

  [7]“那堪”句:何況女子去修仙。鳴佩,佩玉。這裏指佩帶玉佩的女子。仙巒,仙山。

  [8]龍團:宋代貢茶名。餅狀,上有龍紋,故稱。元陳德和《落梅風·雪中十事·陶穀烹茶》曲:“龍團細,蟹眼肥,竹爐紅小窗清致。”

  [9]“螻蟻”二句:言自己為霍王效命不惜先死。典出《戰國策·楚策一》:“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藝文類聚》卷三三引作“驅螻蟻”。後以“先驅螻蟻”比喻效命於人,願先人而死。螻蟻,指螻蛄和螞蟻。

  [10]“熒光”二句:言自己隻有螢火蟲那般微弱的光亮,故不圖回報,霍王卻反過來要去遊仙修道。翻,反轉;反過來。七日之仙,指修仙。“七日”為概數,言其長也。

  [11]鶯花:鶯鳥啼叫,春暖花開。借喻妓女等地位低下的女子。這裏是鄭六娘自指。

  [12]鳳竹:指笙簫等樂器。宋賀鑄《夜遊宮》詞:“今夜小樓吹鳳竹。謝東風,寄情人,腸斷曲。”

  [13]“屏花”三句:言回憶往昔,自己與杜秋娘也像高陽王府中兩位寵姬一樣有著美麗的容貌。屏花,即花屏。指有雕繪、裝飾的屏風。鏡蕊,鏡心;鏡子的中央部分。空蒙,也作“空濛”。迷茫;不清晰。高陽院雙娥豔容,明王世貞《豔異編》卷十六《高陽王》:高陽王有美人徐月華,在高陽王去世後嫁與衛將軍原士康為側室,“徐常語士康雲:‘王有二美姬,一名修容,一名豔姿,並蛾眉皓齒,潔貌傾城。修容亦為綠水歌,豔姿善逐風舞,並愛傾後室,寵冠諸姬。’”這裏鄭六娘借來指自己與杜秋娘。

  [14]“笑眼”二句:言觀看歌舞表演的公子王孫高興地揉搓著兩手送上鮮花,興高采烈地度過那紅紅火火的日子。笑眼,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15]翠瑣:即綠窗。

  [16]暖玉銜鈴鳳:言坐在窗下吹笙,猶如唇間含著鈴鳳。暖玉,指雙唇。鈴鳳,即鳳笙。漢應劭《風俗通·聲音·笙》:“《世本》:‘隨作笙。’長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

  [17]“《團扇》”二句:就像朝雲吹奏《團扇歌》,也像迎風招展的龍旗獵獵作響。朝雲,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河間王琛)有婢朝雲,善吹篪,能為《團扇歌》、《隴上聲》。”旆龍,即龍旗。

  [18]歡慳笑慵:指缺少歡快。慳,少;缺少。慵,懶散;懶惰。

  [19]“撇鳳”二句:言霍王拋棄妻女,厭倦於繁華的塵世。綺叢,穿著羅綺的富貴人聚居地。指繁華的塵世。

  [20]瑟瑟:蕭索的樣子。唐劉希夷《搗衣篇》詩:“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風清玉露團。”

  [21]“妖姬”二句:妖豔的姬妾正在睡夢中傾聽著鳥鳴聲。

  [22]眉心自懂:看看眉心就自然明白了。

  [23]“閑掀”二句:空閑時鋪開蜀紙勾畫巫峰的美景,偶爾稍稍梳攏一下如雲的秀發。蜀紙,蜀地所產的紙。渲,中國畫技法之一,把水、墨淋在紙上再擦勻的畫法。這裏指畫畫。鬟雲,形容鬟髻美如烏雲。揎攏,用手梳攏。

  [24]“好將”二句:言將十郎托媒之事,去向霍府問肯。冰下語,《晉書·藝術傳·索紞傳》:“孝廉令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紞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後因稱媒人為冰人。月中,指月宮。傳說嫦娥居住在月宮中。這裏指代霍府。去問月中,指四娘答應替十郎保媒,故前往霍府向六娘及小玉問詢。

  [25]“淮南”句:言霍王為何喜歡生生離別。淮南,指西漢淮南王劉安。傳說他得道隨仙人升天。這裏借指霍王。底事,何事。

  [26]“腸斷”句:言登上高樓遠望霍王修道之處(不能望見),不禁愁腸寸斷。桂樹枝,即桂樹林。指隱居之地。

  [27]“何似”句:言霍王為何不像東漢尚平那樣為子女辦完婚事再去修仙呢?尚平,即東漢尚長。他為子嫁娶畢,即不複理家事。事見三國魏嵇康《高士傳》:“尚長,字子平,河內人。隱居不仕。為子嫁娶畢,敕家事斷之:‘勿複相關,當如我死矣。’”後用作不以家事自累的典故。唐許渾《村舍》詩之一:“尚平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閑一日安。”

  [28]“還嫌”句:言霍王已經嫌自己學道修仙晚了。子晉,是傳說中的仙人王子喬的字。晉葛洪《抱樸子·釋滯》:“昔子晉舍視膳之役,棄儲貳之重,而靈王不責之以不孝。”

  [29]傷春:指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唐司空曙《送鄭明府貶嶺南》詩:“青楓江色晚,楚客獨傷春。”按,接下來六娘與四娘各一輪白語中的“傷”字本無,據富春堂本補。

  [30]氀毼:本為少數民族服裝名。是一種較粗的毛織品。《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能刺韋作文繡,織氀毼。”明代用以稱資性愚陋者。明李翊《俗呼小錄》:“今人謂性劣者為氀毼。氀,音兜。毼,音達。”這裏作“愚笨”、“愚陋”解。

  [31]“腰細”句:腰肢纖細,剛剛能承受起露珠。勝,能承擔,能承受。

  [32]“身輕”句:身體輕得像要隨風飄起來。猶言身輕如燕。倚,隨著。

  [33]“花樓”句:像繡樓中的歌女輕輕彈出的樂音。花樓,華美的樓。宋賀鑄《小重山》詞:“花樓連苑起,壓漪漣。”玉鳳,指歌女。唐李賀《秦王飲酒》詩:“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葉蔥奇注:“玉鳳,指歌女。”哢,指樂聲。

  [34]“襱鬆”句:言小玉已成年。襱,褲襠。姅,指女性月經。

  [35]“失笑”句:在睡夢中失聲歡笑。言美夢也。暖雲,指春天暖和的雲氣。唐羅隱《寄渭北徐從事》詩:“暖雲慵墮柳垂枝,驄馬徐郎過渭橋。”

  [36]“昔吳王愛女”七句:從前吳王夫差的愛女紫玉喜歡諸生韓重,可惜吳王夫婦不能成全他們,致使女兒氣結而亡。六娘,如今你看郡主因傷春而情思朦朧,差不多就像紫玉思戀韓重。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六:吳王夫差的小女紫玉,年十八,才貌雙全。有童子韓重,年十九,有道術,紫玉喜歡他,私下交換了信物,並答應作他的妻子。韓重遊學齊魯,臨行前,囑托父母前去求婚。吳王大怒,不答應,紫玉氣結身亡。三年後,韓重歸來,聞知噩耗,哭泣哀慟,具牲幣前往紫玉墓前吊唁。紫玉感其真誠,靈魂出墓與韓重相見,並邀韓重一起還塚。“玉與之飲燕,留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並囑韓重到家中問候父王。吳王認為韓重“不過發塚取物,托以鬼神”,並將韓重抓起來。韓重走脫,至玉墓前相訴。於是,紫玉靈魂返家告訴父王原委。“夫人聞之,出而抱之。玉如煙然”。曈曨(t髇gl髇g),朦朧不明貌。唐李白《明堂賦》:“觀乎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曈曨,乍明乍曚。”

  [37]托身之人:指可托付終身的人。

  [38]錦屏風對子:指般配的一對俊俏人兒。

  [39]“墨光”句:墨跡在繭紙上飛舞。言能寫一手好字。素繭,即繭紙。用蠶繭製作的白紙。

  [40]“粉跡”句:蛀蟲在藏書中蛀食,使得書中不少粉屑痕跡。言藏書多。花蟲,又稱蠹魚,喜食書。體小,身上有銀色細鱗,尾有三毛,和身等長。看上去很美,故稱為“花蟲”。唐李賀《秋來》詩:“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41]風調:指人的情趣、情調。舊時讀書人常死讀書,被人稱作“書呆子”,也即沒有風調。唐白居易《和殷協律琴思》:“秋水蓮冠春草裙,依稀風調似文君。”

  [42]“琴心”句:言是個挺有風T情趣的人。琴心曲髓,指對琴、曲的感受鑒賞或彈奏等能力。調弄,指演奏樂器。唐方幹《聽段處士彈琴》詩:“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43]“故家”二句:他家世代仕宦,家中收藏書籍字畫無數,門列畫棨,家世顯赫。故家,指世家大族。宋葉適《終論五》:“欲結合北方大姓故家,契丹遺種,相率響應,以謀大功。”青箱,指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唐賈耽《賦虞書歌》:“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寶。”畫棨,有繒衣或油漆彩繪的棨。形狀似戟,木製,常與戟合稱“棨戟”。是古代官吏所用的儀仗,出行時作為前導,後亦列於門庭。《舊唐書·張儉傳》:“唐製三品以上,門列棨戟。”

  [44]“胡瓶”句:就是胡瓶、瑞錦等貴重物品也可成車相送。胡瓶,胡地產製的瓶。唐盧綸《送張郎中還蜀歌》:“垂楊不動雨紛紛,錦帳胡瓶爭送君。”瑞錦,唐時根據知名絲綢紋樣設計家陵陽公竇師綸繪圖而織造的一種色彩綺麗的錦,以其繡有龍鳳等瑞物,故名。也叫“陵陽公樣”。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唐朝下·竇師綸》載,陵陽公竇師綸,“敕兼益州大行台檢校修造。凡創瑞錦、宮綾,章彩奇麗,蜀人至今謂之‘陵陽公樣’”。這裏以“胡瓶瑞錦”泛指貴重物品。

  [45]“果是”三句:若真是寧馨兒,那須什麽錢財,有白璧一雙(作信物)即可。兒馨,即寧馨兒。晉宋時俗語,意思是“這樣的孩子”。後用為對孩子的美稱,猶言好孩子。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二》引唐張謂詩:“家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阿堵,係六朝時口語。猶這,這個。《世說新語·規箴》:“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嚐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後遂以“阿堵物”指錢。白璧,指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

  [46]佳選:好的選擇。

  [47]天家:指帝王家。《後漢書·宦者傳·曹節》:“盜取禦水以作魚釣,車馬服玩擬於天家。”

  [48]妨:妨礙;不妥。

  [49]蕃盛:即繁盛。蕃,同“繁”。

  [50]占一占:即占卜一番。

  [51]“管取”句:包管是適宜婚嫁的歸妹卦。歸妹,《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兌為少女,故謂妹,以嫁震男,故稱“歸妹”。

  [52]“懿母”二句:慈母親為占卜定是吉祥,早成婚配,夫妻恩愛和睦。懿,美好的。鳴鳳,鳳凰鳴叫,其聲喈喈。比喻夫婦和睦。

  [53]定貼:確定妥貼。

  [54]吟賞:吟誦欣賞。

  [55]月下繩千尺: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係男女之足,使成夫婦。事見唐李複言《續玄怪錄·定婚店》。

  [56]“有話對他說。(內應介)”底本無,據富春堂本補。

  [57]啼蟾:即蟾壺。古代一種蟾蜍形的漏壺,古人用來計時,因滴漏聲如小兒啼哭,故稱。

  [58]西家:指女子心中思戀的男子。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稱其東鄰一絕色女子登牆窺視他三年,自己卻不為所動。因宋玉居西側,故稱“西家”。

  [59]才間:猶剛才。

  [60]度曲:指按曲譜唱曲。漢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

  [61]“才似”二句:有司馬相如之才,相貌比王粲要強得多。相如,即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27)。字長卿,蜀郡(今四川南充)人。西漢著名辭賦家,代表作為《子虛賦》、《上林賦》等。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有《登樓賦》等。據《三國誌》本傳,王粲身體羸弱,“容體短小”,故不為其所依附的劉表看重。

  [62]烈女:古時指剛正有節操的女子。

  [63]“掩春心”二句:掩飾住搖蕩的春心坐在琉璃榻上,若有人喚自己作渾家,確實令人害羞。春心,指男女間相思愛慕的情懷。南朝梁元帝《春別應令》詩之一:“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琉璃,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澤光潤逾於眾玉,其色不常。”琉璃翠榻,鑲嵌了琉璃的床榻。榻,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後亦泛指床。渾家,指妻子。舊時妻子在家中主內,故稱。

  [64]求取:謀求迎娶。言女大便有人家來求娶,即女大當嫁。取,同“娶”。

  [65]“想仙官”二句:想做神仙可自己又不是杜蘭香,可笑武陵那個捕魚人白白地在桃源中相問(再來時卻失其路,找不到那世外桃源)。仙官,道教稱有尊位的神仙。蘭香,即傳說中的仙女杜蘭香。魚郎,指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捕魚人。

  [66]冰清:比喻品德高潔。

  [67]俜仃:猶伶俜、伶仃。孤苦的樣子。

  [68]一搦!

  [69]麻姑仙子:傳說中的仙女名。晉葛洪《神仙傳》載,東漢桓帝時,麻姑曾應仙人王遠(字方平)召,降於蔡經家,乃一年約十八九歲的美麗女子。麻姑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又能擲米成珠,為種種變化之術。麻姑手纖長似鳥爪。蔡經見之,心中默念:“若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也。”方平知蔡經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其爪可以爬背耶?”

  [70]“看羅敷”句:你看那羅敷早就嫁了可意的俊郎君。羅敷,古代美女名。晉崔豹《古今注·音樂》:“《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後為越王家令,羅敷出采桑於陌上,趙王登台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後以羅敷為美貌而有節操的女子的通稱。玄都,傳說中神仙居處。這裏或為“子都”之誤。子都,古美男子名。《詩·鄭風·山有扶蘇》:“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毛傳:“子都,世之美好者也。”《孟子·告子上》:“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71]“恨玉蘭”句:連那玉蘭都在早春開出了如白蓮花一般的花兒,真是可恨。玉蘭,花木名。落葉喬木,一般高三至五米。其花大型,呈鍾狀,單生枝頂,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九片,色白,芳香如蘭,故名。因其隻開花,不結籽,所以這裏說它“空孕蓮花”。

  [72]“仙查”三句:仙查,仙人的木筏。查,同“槎”。或謂“查”隻是為協韻,無實義。織女,即織女星。後衍化為神話人物,與牽牛星一起被附會成一對夫妻。鵲橋,民間傳說天上的織女七夕渡銀河與牛郎相會,喜鵲來搭成橋,稱鵲橋。常用以比喻男女結合的途徑。

  [73]“香釧臂”句:戴鐲子的手臂得纏上紅紗了。即須定親也。古時定親有臂纏紅紗的風俗。《晉書·後妃傳上·胡貴嬪》:“泰始九年,帝(晉武帝)多簡良家子女以充內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係臂。”後世民間定親,亦有效之者。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一:“今定親之家亦有係臂者,續古事也。”

  [74]“取人地”二句:選取品學門第高超傑出者,以光耀門庭。人地,指品學門第。《南史·王融傳》:“融躁於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內望為公輔。”高奇,高超傑出。《宋史·王安石傳》:“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門閥,指宅第;門庭。

  [75]“恨不”句:恨不得早把你嫁到如意的夫家。東家,指魏晉時美男子王昌。南朝梁武帝蕭衍《河中之水歌》詩:“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詩中“東家王”多說指的就是王昌。

  [76]柘!

  [77]籠窗動闥!

  [78]“好和歹”三句:不管怎樣這段時間若成婚嫁人了,要強於你自己搔揉慰撫。破瓜,喻女子新婚破身。“強指領搔揉,凳頭凹軋”二句是浪謔混語,即前“籠窗動闥”所做的諸如青春期自慰之事。

  [79]遮護:遮藏;掩飾。元貫雲石《陽春曲·金蓮》:“如今相識眼皮兒薄,休顯豁,越遮護著越情多。”

  [80]老成:指老練成熟;閱曆多而練達世事。

  [81]“全憑”二句:全靠你這信使的巧舌,帶來吉慶祥和的消息。青鳥,神話傳說中為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後遂作信使的代稱。唐李商隱《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彩鸞,即鸞鳥。是傳說中的神鳥。唐唐彥謙《無題》詩之十:“幾時重會鴛鴦侶,月下吹笙和彩鸞。”這裏指吉祥如意。

  [82]“爭差”二句:若有差錯,給別人做小是要被人輕視的。爭差,差錯;意外。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倘或間有些兒爭差,兒也,將您這一雙老爹娘,可便看個甚麽?”小,即妾。

  [83]襯搭:也作“襯褡”。本指背心、背搭之類貼身內衣。引申為陪伴,搭當。這裏指配偶。

  [84]結納:納采。古代婚俗,訂婚時男方向女方送的聘禮。《周書·文帝紀上》:“初,魏帝在洛陽,許以馮翊長公主配太祖,未及結納,而帝西遷。”

  [85]頓插:即安頓;居住。

  [86]“摩可濃”三句:若符合我這樣的挑揀,你琢磨著就早點把事情定下來。摩可濃,即摩可儂。《樂府詩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辭三·華山畿》之十六:“摩可儂,巷巷相羅截,終當不置汝。”(按,《詩紀》卷五十五“儂”作“濃”。羅截,尋找等候。)據此詩意,“摩可儂”或當解作“琢磨著適合我”。恁般,這樣。挑達,輕薄放恣的樣子。擔頭,指賣貨郎的貨擔;一挑東西。擺下擔頭,即放下貨擔,開張做生意。簽押,署名;畫押。這裏指把親事定下來。

  [87]“拖帶”句:提挈你做神仙的隨從。拖帶,提挈。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紅雲)姐姐不祝這一柱香,我替姐姐祝告:願俺姐姐早尋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侍從,隨從伺候之人。按,“從”字原無,據富春堂本補。

  [88]過盡:猶看遍。

  [89]停當:料理好;處置好。元宮天挺《範張雞黍》第三折:“下了葬了,停當了也。哥哥,咱和你回去來。”

  [90]聘儀:即聘禮。下聘的禮物。

  [91]“處處團圓”句:對著這明月人人都盼著團圓。月華,月亮。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詩:“舟子夜離家,開舲望月華。”

  [92]“搖曳”二句:正當青春年少時,妙齡女子與風流才子相遇,衣袖飄飄欲仙,有些不能克製自己了。搖曳,飄蕩;搖動。仙裾,衣袖之美稱。淩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飄移如履水波。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這裏借指妙齡女子。相及,相遇。

  [93]“誰憐”二句:誰來憐惜弄玉這個多情的種子,在月光下不斷地吹著洞簫。弄玉,相傳為春秋時秦穆公女,嫁給善吹簫的蕭史,每天跟著蕭史學簫作鳳鳴,穆公為作鳳台以居之。後夫妻乘鳳飛天仙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參差,古代樂器名。指洞簫,即無底的排簫。亦名笙。相傳為舜造,像鳳翼參差不齊。《楚辭·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評析:

  《巧探》一出寫鮑四娘受十郎之托前往霍府說媒,從而引發霍府內一陣小震動:六娘在霍王遊仙後,感到寂寞孤獨,內心感傷不已。惟希望女兒小玉能找個好人家早點成親,也算稍有安慰。故對十郎的求親,內心是較滿意的。小玉盡管對十郎心儀已久,但當十郎提親之事突然擺在麵前,出於少女羞澀的本能,卻表現出多方推托不依的舉動,在母親六娘與丫環櫻桃的說服下,才“勉強”鬆口同意。但隨即提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擔心被人蒙騙,因而讓櫻桃假扮四娘養女前往十郎處探聽實情,故名“巧探”。不過,本出隻能說是設定了“巧探”之策,真正的“巧探”是在接下來的一出中才真正實施展開。

  隨著本出情節的展開,劇情才逐步向中心情節靠攏,然而這已是本劇現有篇幅的近三分之一。難怪論者多認為此劇情節枝蔓。當然,此劇畢竟是湯氏對傳奇文體的初次嚐試,劇作者是以寫詩文的筆法來進行傳奇創作的,因而,語言典麗雅致,重視用典等是湯氏不懈的追求。這也可見出其後來對傳奇創作重“意氣神色”的端倪,當其得意之作《牡丹亭》問世後,竟無視他人對其不“合律依腔”的指責,而堅持“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他對曲意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雖然創作此劇時,正值湯氏第三次上京應試失利,但自負才情的他還沒完全把這當作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為他畢竟涉世不深,對社會的諸多問題還不甚了了。因而,不像成熟的劇作家那樣往往筆端有所寄托,湯氏創作《紫簫記》完全是以消遣娛樂為主,隨意地揮灑才情。我們看到的是思想性不甚高,缺乏尖銳的戲劇衝突,情節枝蔓蕪雜,等等。這樣,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它,但事實上,後來的“四夢”,尤其是《牡丹亭》的令人矚目的成就卻是由《紫簫記》孕育的。本劇關目轉換自然,語言典雅耐讀,雖然情節進展緩慢,但在篇幅一般較長的明清傳奇中也不算下品,甚至在案頭劇中還不失為佳作。

  有人認為,本出劇情有多餘之嫌。因為小玉要弄明白的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怕做小主要是擔心十郎家中有正妻,那樣的話婚後就會回隴西,因此可歸結為第二個問題,即婚後是否會在京師長住;而這一問題根據前麵劇情的交代也是毫無問題,因為十郎家鄉正遭兵燹,幹戈滿地,所以是不會輕易回去的。

  我們正相反,認為本出刻畫出小玉縝密的心思:她本來早在鮑四娘給她十郎“風簾動竹”之詩的時候就對十郎隱隱動情,但聽到十郎來提親並沒按常理表現出喜出望外,而是假裝多方地推托,並最後提出兩點擔心。這符合一個未婚少女的心理變化過程。而她提出的這兩點擔心也並非多餘,俗話說,“女怕嫁錯郎”,這“嫁錯”就包括自己嫁過去是做二房;至於十郎婚後不大可能回隴西,這也隻是讀者(觀眾)知道,小玉並不知道,因此,她有必要去弄清楚這件事。這也正是敘事中的限知視角,我們不能忽視。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