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章 托媒

  “薄倖”(四娘同侍女上)翠影雲移,綠香煙冷。對遠山慵畫,安黃未正[1]。遊絲罥蝶,係情難定[2]。真薄命,謾褥錦蹣跚對劇,還記花前舊興[3]。

  [南歌子]夜幌銷蘭炷[4],朝妝拂瑞檀[5]。無端玉馬映花鞍,公子橋邊盡興,強陪歡[6]。薄倖狂難倚,輕軀怯未安。殘啼醒夢濕冰寒,賴是驚魂似蝶,暗飛還[7]。自家鮑四娘是也。劣相花卿[8],將人換馬;好心公子,置妾閑庭。自前日到霍王府教小玉郡主唱後,情緒無聊,不曾一到寶花欄外[9]。丫頭,你聽得外麵有甚新事否?(侍女)今早到小侯本宅,聽得霍王宴罷,聞樂感傷,便入華山遊仙去了。賜鄭六娘和小玉郡主紅樓一座,隨他擇婿,又改他姓霍。又有一姬杜秋娘,自陳無子,願入西王母觀修道。公子府中歎息此事,不聞餘語。(四娘作驚介)呀!郡主十分嬌慧,霍王何不看他成了人去?卻是舍得。杜秋娘是俺弟子,他卻有誌清淨。妾身猶在風塵,真是藍不如青[10],蓮能自白也[11]。(侍女)四娘別住閑庭,熏香獨坐,公子不相聒噪[12],歡處隨教往來[13],也似神女一般了。(四娘)咍!你這話都不到頭,還是修真好似人間多少也[14]。

  “步步嬌”青樓那到瑤山靜,花酲柳夢渾難醒[15]。脆管煩絲不奈聽,傷歡中酒年年病[16]。何似禮金經,清虛打滅輕狂性[17]。(十郎上)

  “不是路”粉閣妝成,出眾風流舊有名[18]。彈花柄,想煙籠宿蝶睡初驚[19]。(四娘驚介)是何人?定知公子閑乘興[20]。(十郎)我是花卿舊友生。(四娘驚喜介)好似隴西李十郎聲氣[21],快開門。朦朧聽,高軒未得迎門應[22],有虧恭敬,有虧恭敬。

  (十郎)郭小侯或來不便,立語一回而去。(四娘垂淚哽咽介)裏坐不妨。

  “前腔”(四娘)別院閑庭,(十郎)隻在堂上坐罷,一話中堂便可行[23]。(四娘)話還長哩。從容聽,見卿渾似見花卿[24]。(十郎)四娘嗬,喜遷鶯,新歡早已封侯定,俊麗還過驃騎營[25]。(四娘)休譏評。勞君此事為媒證[26],這般德行[27],這般德行。

  (坐介)(四娘[28])十郎,你這兩日過花卿未[29]?(十郎)見你後悶懷旅館,不曾一過人家。餘響繞梁[30],特來消遣[31]。(四娘)你要俺唱嗬,俺也無心,唱也沒趣的。花卿教人長恨,聽奴訴者:

  “好姐姐”當初銀蘭翠屏[32],花窠畔金蟬擲鏡[33]。那時少年遊冶[34],都來追歡買笑,丁香舌上,留連作巧聲[35]。多歡慶,明膠熱酒偏饒興[36],細汗沾軀別有情。

  自到花卿府,遊興便已消索了[37]。

  “前腔”燈炧香煤暗驚[38],十郎,你早不相尋,到此已似遲了。如今情緒,唱出甚的來。惹雲袂曳煙春暝[39]。兩床絲竹,凝愁按不成[40]。忺殘病,那堪綠瑣千條影,枉自紅飄一番情[41]。

  (十郎)你既慵歌,生當愁絕。別有歌容[42],煩相屈指[43]。(四娘)十郎,你千金之軀,怎去娼樓銷費[44]?不如聘一名姝[45],相陪作客。(十郎笑介)好容易得名姝!我要有三件的:一要貴種,二要殊色,三要知音。(四娘)呀!早是你說起知音的,俺前在花卿處,聞你有“風簾動竹”之詩,說與一女郎聽,那女郎好生吟愛,可是知音?(十郎驚介)有此知音女子,定有好容顏。(四娘)絕精。(十郎)可是大家兒?(四娘)不小。(十郎)問是誰家姝?(四娘)他是霍王之女。(十郎)可求否?(四娘)到有幾分。(十郎)怎見得?(四娘)聽奴說來:

  “前腔”多嬌柔紅嫩青,金訶豔玉融花映[46]。十郎,我把你的詩諷與他嗬,他好不沉吟。泥春無力[47],憑欄暗恨生。閑吟詠,知他惜玉憐香性,解得開簾動竹情[48]。

  (十郎)便托卿為媒,何如?(四娘)使得。

  “前腔”恁般良媒作成,也須合紅鸞到命[49]。(十郎)隻怕年青成不得人。(四娘)褪腰珠衱,風流事可經[50]。十郎,這女子正是破瓜時節[51],他若肯時,便早下聘禮。(十郎)領教。(四娘)成嬌倩,開書選日行婚聘[52],管取那女兒嗬[53],障袂為雲感夢情[54]。

  (十郎)四娘請就行,小生辭去。(四娘)君與花卿有故情,敢不成君之美,隻是簡慢十郎了[55]。(四娘掩涕介)(十郎)你還有甚麽話說[56]?

  “尾聲”(四娘[57])憑將此淚寄花卿,從別後香閑粉剩[58]。十郎,奴家失身青樓[59],朝東暮西,理當生受[60]。你明日倘成就霍郡主嗬[61],不要似花卿這般薄倖哩。怎擲下青樓薄倖名[62]?

  (十郎)春情雪色豔經過。(四娘)似醉如慵不奈歌。

  (合)莫向章台還折柳[63]。留來香閣畫姮娥。

  注釋:

  [1]“對遠山”二句:懶得去畫眉毛,額上的花黃也歪了。遠山,《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黃,即花黃。古代婦女的麵飾。用金黃色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貼在額上。

  [2]“遊絲”二句:情感像蛛絲掛住的蛾蝶隨風飄蕩,飄忽不定。罥,纏繞;懸掛。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係情,猶寄情。

  [3]“謾褥錦”二句:還記得過去在花前錦褥上乘興隨意翩翩起舞、對答演劇。謾,同“漫”。褥錦,即錦褥。錦製的褥墊。舊時富貴家的歌舞場一般鋪有氍毹一類的地毯,因此,氍毹就成了舊時舞台的代稱。這裏的“褥錦”也同此意,指歌舞場。蹣跚,指舞步翩躚貌。

  [4]蘭炷:舊時對線香的美稱。宋歐陽修《洛陽春》詞:“紅紗未曉黃鸝語,蕙爐銷蘭炷。”

  [5]瑞檀:即檀子。一種淺紅色顏料。這裏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類顏料。

  [6]“無端”三句:指花卿與郭小侯以四娘換馬事。無端,無緣無故。公子橋邊盡興,此句化用了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公子南橋應盡興”句,指郭小侯終日閑遊盡興。

  [7]“殘啼”三句:常常醒來發現自己在夢中啼哭,冰涼的淚水浸濕了枕墊,幸好夢中的驚魂似蝴蝶一般又飛回來了(指魂魄未曾出殼)。賴是,幸好。宋毛滂《虞美人》詞:“二分春去知處,賴是無風雨。”

  [8]劣相:指醜相貌、壞品性。

  [9]寶花欄:鑲嵌花卉圖案的柵欄。這裏指居住的庭院。

  [10]藍不如青:言自己不如弟子。語出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11]蓮能自白:指蓮出淤泥卻依然潔白。

  [12]聒噪:打擾,煩擾。

  [13]歡處:尋歡作樂之處。

  [14]修真:道教謂學道修行為修真。

  [15]“青樓”二句:世俗的富貴豪宅哪有仙家的幽靜,整天沉醉在追歡逐笑的生活中絲毫不知覺醒。瑤山,傳說中的仙山。唐虞世南《奉和至壽春應令》:“瑤山盛風樂,南巡務逸遊。”花酲柳夢,指沉醉於花前柳下、追歡逐笑的生活中。酲,酒醒後神誌不清。

  [16]“脆管”二句:那些管弦樂曲也不再動聽,成天歡宴醉酒損傷了身體以致年年生病。脆管,笛的別稱。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煩絲,指弦樂器聲音急促時,易令聽者厭煩。這裏以“脆管煩絲”泛指音樂。中酒,醉酒。

  [17]“何似”二句:如何比得上念誦金經,心中清淨虛無可以消除輕浮放浪的個性。金經,指佛道經籍。常用泥金書寫,故稱。清虛,清淨虛無。《文子·自然》:“老子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打滅,打消;消滅。輕狂,放浪輕浮;極不莊重。宋蘇軾《定風波·感舊》詞:“薄倖隻貪遊冶去,何處?垂楊係馬恣輕狂。”

  [18]“粉閣”二句:在閨房中梳妝打扮好了,那早有名聲的與眾不同的風韻,更加楚楚動人。粉閣,即閨閣。風流,指風韻美好動人。前蜀花蕊夫人《宮詞》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使上頭。”

  [19]“彈花柄”二句:輕彈花枝,想是像薄煙籠罩中的宿蝶般剛被驚醒吧。

  [20]乘興:《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21]聲氣:說話的聲音和語氣。

  [22]高軒:指高大的車輛。為貴顯者所乘。故借指貴顯者。南朝陳徐陵《與楊仆射書》:“高軒繼路,飛蓋相隨。”這裏猶言貴客。

  [23]中堂:指廳堂之中。《文選·張衡〈西京賦〉》:“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薛綜注:“中堂,中央也。”

  [24]渾似:好像,完全像。宋範成大《泊湘江魚口灘》詩:“瀟湘渾似日南落,嶽麓已從天外看。”

  [25]“喜遷鶯”三句:恭喜你喬遷之喜,你的新主人早已是王侯了,容貌俊麗也超過了驃騎將軍。喜遷鶯,本為詞牌名。又作曲牌名。這裏借用作祝賀語。新歡,本指新的情人或戀人。這裏指四娘的新主人,即郭小侯。驃騎營,指花卿,因其被封驃騎將軍。

  [26]媒證:指婚姻介紹人。此言是十郎撮合的換馬之事。

  [27]德行:本指道德品行。這裏是對十郎攛掇花卿以己換馬一事的譏諷。

  [28]按,“四娘”二字底本無,富春堂本注有“鮑”字,據補。

  [29]過:前往拜訪;探望。《戰國策·齊策四》:“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30]餘響繞梁:形容歌喉優美動聽。

  [31]消遣:消閑解悶。指用自己感覺愉快的事來打發空餘時光。唐鄭穀《渼陂》詩:“潸然四顧難消遣,隻有佯狂泥酒杯。”

  [32]銀蘭翠屏:鑲嵌著銀色蘭草圖案的綠色屏風。翠屏,綠色屏風。南朝梁江淹《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合。”

  [33]“花窠”句:在花叢旁梳妝時隨手將金蟬首飾拋擲於鏡台。花窠,猶花叢。窠,同“棵”。

  [34]遊冶:指追求聲色,尋歡作樂。唐白居易《衰病》詩:“老辭遊冶尋花伴,病別荒狂舊酒徒。”

  [35]“丁香舌上”二句:那靈巧的丁香舌上連續不斷地發出美妙的歌聲。丁香舌,指女子的舌頭。丁香的種仁由兩片形似雞舌的子葉抱合而成,又名雞舌香。故常用來比喻女人的舌頭。南唐李煜《一斛珠》詞:“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留連,綿延;連續不斷。

  [36]“明膠”句:像明膠般透亮的熱酒特別能助興。明膠,指用牛、驢等動物的皮、骨等熬製而成的一種半透明的淡黃色薄片或顆粒,在熱水中容易溶解。工業上用作黏合劑,也可食用。

  [37]消索:消散;消失。《朱子語類》卷一三〇:“士氣至此,消索無餘。”

  [38]燈炧哪铩?

  [39]“惹雲袂”句:言人生已進入暮春時節,青春不再,空惹雲煙。

  [40]“兩床”二句:兩架琴、笛等樂器擺放在那,卻由於愁緒演奏不了。床,指擺放樂器的木架。絲竹,弦樂器與管樂器的總稱。凝愁,凝聚愁情。宋柳永《八聲甘州》詞:“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按,演奏、彈奏。

  [41]“忺殘病”三句:想走出殘病的陰影開心快樂起來,可再也忍受不了人來人往的喧鬧,隻好辜負了您的一番情意了。忺,快樂;高興。殘病,病未痊愈。即病後身體殘弱的狀態。那堪,哪能忍受。綠瑣千條影,言窗戶上映襯著許多人的身影。一番情,富春堂本作“一點情”。

  [42]歌容:能唱歌有容貌者。即歌伎。

  [43]屈指:彎著指頭計數。這裏意為指點、指引。即點算出佳者。

  [44]銷費:耗費。

  [45]名姝:著名的美女。唐李希濟《妖妄傳·張和》:“蜀郡豪家,富擬卓鄭。蜀之名姝,無不畢致。”

  [46]“金訶”句:高貴的氣質、美麗的容顏與鮮花交融映襯。訶,即訶子。舊時婦女抹胸之類的飾物。金訶豔玉,這裏指氣質高貴、容貌美麗。

  [47]泥!

  [48]“知他”二句:她懂得“開簾動竹”詩的情意,深知作者惜玉憐香的性情。惜玉憐香,比喻對女子的溫情愛憐。

  [49]紅鸞到命:紅鸞星到了命中。言因緣到了。紅鸞,即紅鸞星。舊時星命家所說的吉星,主人世間婚配等喜事。

  [50]“褪腰”二句:褪,解脫;解開。

  [51]破瓜:舊時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瓜”字可分拆為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稱。五代和凝《何滿子》詞:“正是破瓜年幾,含情慣得人饒。”

  [52]“成嬌倩”二句:她已長成一位嬌媚的少女了,趕快打開曆書挑選吉日求婚下聘。嬌倩,指嬌美的少女。開書,指翻開曆書。按,“開書”,底本作“聞書”,據富春堂本改。

  [53]管取:包管。宋楊萬裏《竹枝歌》:“吳儂一隊好兒郎,隻要船行不要忙。著力大家齊一拽,前頭管取到丹陽。”

  [54]“障袂”句:像古時思婦舉袖蔽日遠望所思一樣頓生兒女之情。障袂,揚袖遮日。

  [55]簡慢:輕忽怠慢。這裏是用來表示招待不周的謙詞。

  [56]“你還有”前,富春堂本有“四娘為何掩淚傷情”一句。

  [57]底本原無“四娘”二字,富春堂本注有“鮑”字,據補。

  [58]香閑粉剩:指因無心打扮自己,致使化妝用的香粉過剩。

  [59]青樓:指妓院。唐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60]生受:受苦;辛苦。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三折:“前日如此快樂,今日這般生受,想造物好無定也。”

  [61]成就:這裏指向小玉求婚下聘得到認可,婚姻獲得成功。

  [62]“怎擲下”句:怎麽留下一個出入青樓負心薄情的名聲呢?

  [63]“莫向”句:不要去青樓妓院尋花問柳。言要珍惜自己的所愛。章台,泛指妓院聚集之地。按,本出下場詩中“十郎”、“四娘”、“合”等提示語,底本置各句末,且第四句後也有“合”字,今據富春堂本移置每句前,並刪第四句“合”字。

  評析:

  《托媒》一出寫李十郎到郭小侯別院造訪四娘,以求消遣。不料正值四娘悵恨未消,無心彈唱。十郎欲覓別處宣泄湧動的春心,四娘遂建議他“不如聘一名姝,相陪作客”。十郎說出了自己禮聘名姝的三個條件,於是,四娘談起小玉是十郎“風簾動竹”之詩的知音,並完全符合十郎的條件。小玉的高貴美麗、聰慧知音很快打動了十郎,隨即托四娘為媒,前往霍府說合。四娘卻不失時機地以自身遭遇現身說法,勸十郎若與霍郡主成就百年好合,不要朝東暮西,像花卿一樣薄幸無情。

  本出是劇中男主人公的第四次出場,李十郎的形象至此已初具輪廓。我們看到一個家鄉遭難,背井離鄉,滯留京城等待應製的舉子,雖懷才自負,心誌高遠,卻未能真正超凡脫俗。先是攛掇好友花卿以愛姬交換郭小侯的駿馬,造成鮑四娘心境淒楚、悵恨難消;接著在久居京城,客中無聊至極的情境之下,終顧不上讀書人高潔的操守,外出尋找消遣之地。盡管開始是以訪舊之名前往四娘處遊玩,但得知四娘仍情緒低迷,無心唱曲後,當即求四娘引薦別處歌容。雖然最後沒有留連青樓之實,但風流的標簽則是貼上了。也許劇作者本意是要塑造一位風流倜儻、富有學識的風雅才子,但並未達到預設的效果。

  此出語言明白曉暢,一改之前典重厚實的語言風格,整出幾乎不見典故,偶爾用典也是淺顯易懂。這種明快的語言是一種新的動向,預示著劇作者在傳奇的創作道路上正逐漸靠近成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