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審音

  “繞地遊”(鄭六娘、小玉、浣紗上)瓊樓麗彩,春色回雲海[1],閑院無人翠靄[2]。

  [月宮春](六娘)王家春到日初長,濃檀獸吐香[3]。(小玉)畫鸞金蕊繡紅幫,盈盈步玉堂[4]。(浣紗)花色賺人還院落[5],風光到處點金簧[6]。(六娘)調罷隔簾鸚鵡,新聲教女郎[7]。(小玉)娘說甚麽新聲教女郎?女兒好清淨,不慣弄曲[8]。(六娘)梵偈仙歌[9],何妨清淨。我已著櫻桃去請鮑四娘,想已到來。

  “前腔”(四娘上)團花細茝[10],檀板急相催[11],春晝瑣窗誰在[12]?

  自家鮑四娘是也。才到郭小侯別院,卻道霍王府鄭六娘請俺教他郡主唱。此中便是,不免進去。(相見介)(六娘)望卿卿不來,臨池畫春水。(四娘)與娘不相識,那得情如此?(問小玉介)這便是郡主麽?(小玉拜介)(四娘)好精致!窠墮學梳頭上髻[13],木難才作耳邊璫[14]。新番豔曲教來好[15],腕裏聲低暗動郎。(小玉羞介)(六娘)四娘,他年輕靦腆,聽奴一話[16]:此際香塵麗日[17],紫陌青台[18],多有新傳錦曲[19],別製檀歌[20]。靈娥《芳樹》之音[21],上客《幽蘭》之曲[22]。織綃泉上,歌成字字明珠[23];拾翠洲前,唱出篇篇綠羽[24]。雲謠西北,驚教鶴舞成雙[25];日照東南,聽和魚麗數果[26]。教西家之好女[27],須南國之佳人[28]。(四娘)六娘,奴家慣舞仙仙之佩[29],笑他生舞草迎人[30];能歌《昔昔》之鹽[31],恨半死歌泉喜客[32]。清聲奏笛,空隨郭字長生[33];澀指縫絲,曾教石家群少[34]。怎到得高雲不動,虛傳秦伎之名[35];那些有逸響猶飛,浪借韓娥之食[36]。便唱淮南麗曲[37],敢向河間數錢[38]。隻是六娘請自方便者。(櫻桃上)玉杯寒意少,金屋豔情多。鳴環催妙舞[39],斂袖待新歌[40]。稟上六娘:櫻桃才到教坊遊戲,抄得一紙新詞,道是隴西李十郎所作。六娘,你與郡主看者。(小玉、六娘、四娘同看介)呀!原來這紙詞是人日登高之曲,用[宜春令]譜之,好詞!好詞!(四娘)這人沒有年紀[41],與俺相識。(六娘笑介)四娘,你好相識得人多哩。俺將此詞送到杜秋娘別院,隸習一番[42],明日霍王登高[43],便用此曲進酒。女兒,你從容伴四娘學謳者[44]。(四娘)六娘相浼一事[45]:杜秋娘從老身教唱,尚欠教錢百緡[46],他又教成弟子善才了,好將前件相償。(六娘笑介)四娘好記事哩。(下)(四娘笑小玉雲)郡主,你叫俺是師父了,在意聽俺教。(浣沙)四娘,教的曲子唱不得[47]。

  (四娘)說那裏話?隻要在行[48]。郡主端坐,聽俺道來。唱有三緊[49]:一要調兒記得遠;二要板兒落得穩;三要聲兒唱得滿。(小玉)調兒有許多?(四娘)一時數不起,略說大數:黃鍾二十四章[50],正宮二十五章,大石調二十一章,小石調五章,仙呂四十二章,中呂三十二章,南呂二十一章,雙調一百章,越調三十五章,商調十六章,商角調六章,般涉調八章,共三百三十五章。從軒轅黃帝製律一十七宮調[51],至今留傳一十二調。中間又有音同名不同的,假如[52]:[一枝花]便是[占春魁][53],[陽春曲]便是[喜春來],[拋球樂]便是[彩樓春],[鬥蝦蟆]便是[草池春],[六麽遍]便是[柳梢青],[升平樂]便是[賣花聲],[沽美酒]便是[瓊林宴],[漢江秋]便是[荊襄怨],[采茶歌]便是[楚江秋],[幹荷葉]便是[翠盤秋],[知秋令]便是[梧葉兒],[荊山玉]便是[側磚兒],[小沙門]便是[禿廝兒],[憨郭郎]便是[蒙童兒],[村裏秀才]便是[伴讀書],[殿前歡]便是[鳳將雛],[掛玉鉤]便是[掛搭沽],[醉娘子]便是[醉也摩挲],[喬木查]便是[銀漢槎],[調笑令]便是[含笑花],[耍孩兒]便是[魔合羅],[也不羅]便是[野落索],[擂鼓體]便是[催花樂],[靈壽杖]便是[呆骨朵],[鸚鵡曲]便是[黑漆弩],[滴滴金]便是[甜水令],[陣陣贏]便是[德勝令],[柳營曲]便是[寨兒令],[急曲子]便是[急捉令],[歸塞北]便是[望江南],[玄鶴鳴]便是[哭皇天],[初問占]便是[卜金錢],[撥不斷]便是[續斷弦],[臉兒紅]便是[麻婆子],[淩波仙]便是[水仙子],[潘妃曲]便是[步步嬌],[相公愛]便是[駙馬還朝],[紅衲襖]便是[紅錦袍],[女冠子]便是[雙鳳翹],[朱履曲]便是[紅繡鞋],[三台印]便是[鬼三台],[小拜門]便是[不拜門],[朝天子]便是[謁金門],[壽陽曲]便是[落梅風],[折桂令]便是[步蟾宮]。郡主,又有名同音不同的,假如:黃鍾、雙調都有[水仙子],仙宮、正宮都有[端正好],中呂、越調都有[鬥鵪鶉],中呂、南呂都有[紅芍藥],中呂、雙調都有[醉東風][54],唱的不得廝混[55]。又有字句多少都唱得的,相似:[端正好]、[貨郎兒]、[混江龍]、[後庭花]、[青哥兒]、[梅花酒]、[新水令]、[折桂令],這幾章都增減唱得。中間還有道宮、高平、歇指[56],又有子母調一串驪珠,休得拗折嗓子。郡主,你明日要嫁個折桂枝的姐夫[57]。俺先唱個[折桂令]你聽。

  “北折桂令”展纖蛾怯的輕寒,嚲著春衫,略櫳雲鬟[58]。無人處向曉窗圓夢[59],暗損嬋娟。被人兒早扢了眉窩翠粉[60],被人兒早奚落了臂上檀痕[61]。玉軟花眠,枕障爐煙[62],小鸚哥刮絮絮厭得聽聞[63]。

  (小玉)唱便唱得好,此乃遊童豔婦之篇,非上客幽人之操[64]。可有外間才子詩詞見示幾首?(四娘)外間才子,更有誰人?適才教坊所傳人日登高之曲,便是個才子做的。那人與花卿相知,俺因此也熟其吟詠。(小玉)請教。(四娘)記得他有“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之句。(小玉做吟詠介)(歎介)真雅情幽致。不減沈約江淹也[65]。四娘,俺和你寶花闌外。翡翠池邊行行者。

  “黃鶯兒”畫額彩屏開[66],鳳窠團弱線催[67],銀塘慢色春如海。葳蕤紫釵[68],玲瓏鏡台,檀霞膩玉嬌痕在[69]。四娘,這兩句詩真好也!(合)羨多才,開簾動竹,疑是故人來。

  “前腔”(四娘)夢笑轉紅腮,展銀襜戲蝶回[70],申腰小立回闌外[71]。香綦淺苔,深裾落梅,春閨暗恨頻眉帶[72]。(合前)

  (四娘)我看你愛他這詩忒緊[73],還不曾見那人哩。

  “簇禦林”凝粉麵,映珠胎[74]。似神仙,出紫台[75]。龍章鳳質多奇彩[76],瓊林玉樹風塵外[77]。(合前)

  (小玉)可也愛人。

  “前腔”(四娘)他心良慧,影徘徊。不止你見了愛他,遍嬌娃,擲果回[78]。調琴獻帽多人愛[79],你見了嗬,窺韓盼玉凝波待[80]。(合前)

  (小玉)他是何處人?

  “尾聲”(四娘)隴西才子赴京來。(小玉)姓甚名誰?(四娘)知名李十郎。(小玉)知他還有新篇在,(四娘)你要許多怎的?(小玉)要寫入秦樓聲一派[81]。

  (四娘辭下)(小玉)那人真好詩也!恨記不全,是他碎金殘璧[82]。正是:

  風簾搖竹動春陰[83],為拂餘埃寫綠琴[84]。

  莫道香閨絕流賞[85],《幽蘭》原自有知音。

  注釋:

  [1]雲海:指廣闊無垠的雲。宋張孝祥《水調歌頭·為時傳之壽》詞:“雲海漾空闊,風露凜高寒。”

  [2]翠靄:指花木間漂浮的霧氣。

  [3]“濃檀”句:香爐中散發出濃鬱的檀香煙氣。獸,即獸形香爐。

  [4]“畫鸞”二句:穿著繡有彩鸞鳥和金菊花的紅繡鞋,邁著輕盈的步履,在廳堂中漫步。紅幫,紅色的鞋幫。

  [5]“花色”句:鮮花賺取了人們的讚美、喜悅之情卻仍在院中靜靜地開放。

  [6]“風光”句:到處春光一片,動聽的笙樂也奏響起來。金簧,指笙、竽等的樂聲。唐秦韜玉《吹笙歌》:“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衝泥雨。”

  [7]新聲:新作的樂曲;新穎美妙的樂音。

  [8]弄曲:彈奏樂曲。

  [9]梵偈!

  [10]團花細茝:穿上繡有團花圖案並細茝綴飾的衣裙。茝,香草,即白芷。

  [11]檀板:樂器名。檀木製的拍板。

  [12]瑣窗:鏤刻有連瑣圖案的窗欞。

  [13]“窠墮”句:頭上梳著剛學會的倭墮髻。窠墮,即“倭墮”。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發髻向額前俯偃。

  [14]“木難”句:耳朵上掛著剛做好的木難珠飾。木難,寶珠名。又寫作“莫難”。《文選·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唐李善注引《南越誌》:“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璫,古代婦女戴在耳垂上的玉製裝飾品。

  [15]新番豔曲:新譜寫的言情曲。番,同“翻”。

  [16]奴: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詞。

  [17]香塵:芳香之塵。東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載:“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

  [18]紫陌青台:在京郊與歌樓酒館。紫陌,指京師郊外的道路。青台,即青樓,指歌樓酒館。湯顯祖自己有《送安卿》詩雲:“五陵年少宿青台,一歲煙花幾度開。”

  [19]錦曲:優美動聽之曲。

  [20]檀歌:以檀板伴奏之歌。

  [21]“靈娥”句:仙女所唱的樂府《芳樹》古曲。言其美妙動聽。《芳樹》,樂府曲名,《漢鐃歌》十八曲之一。

  [22]“上客”句:尊貴的客人演奏的《幽蘭》古曲。言其高雅純美。典出戰國楚宋玉《諷賦》,寫“主人之女”將前來投宿的宋玉視為上客,殷勤款待,並多次示愛,宋玉彈奏《幽蘭》、《白雪》等曲表達自己的節操。上客,貴賓。《幽蘭》,古琴曲名。宋玉《諷賦》:“臣援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

  [23]“織綃”二句:在泉室織綃的鮫人,是以動聽的歌聲化成一粒粒珍珠的。晉張華《博物誌》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泉,即泉室,鮫人的水下居室。

  [24]“拾翠”二句:在洲前拾翠的女子,是以歡快的樂曲編成一件件綠羽首飾的。綠羽,即用翠鳥羽毛做成的首飾。

  [25]“雲謠”二句:謠,指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鶴舞,仙鶴起舞。形容優美的舞姿。

  [26]“日照”二句:日照東南,語出古樂府詩《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魚麗,《詩經·小雅》有《魚麗》一篇,為周代燕飧賓客通用之樂歌。詩首章曰:“魚麗於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麗,同“罹”,遭遇。

  [27]“教西家”句:西家好女,南朝梁蕭子顯有《日出東南隅行》,內有句曰:“女本西家宿,君自上宮要。”

  [28]“須南國”句:南國佳人,南方的美女。這裏指戰國時楚國郢州石城(今湖北鍾祥縣)的莫愁女。前蜀韋莊《憶昔》詩:“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29]仙仙之佩:仙仙,指舞姿輕盈飄逸。曹植《妾薄命》詩之二:“袖隨禮,容極情,妙舞仙仙體輕。”

  [30]舞草迎人:如草舞動,以迎合人。舞草,即虞美人草。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草篇》:“舞草出雅州,獨莖三葉,葉如決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動,葉如舞也。”

  [31]《昔昔》之鹽:即樂府曲辭《昔昔鹽》。始見於隋薛道衡。“昔昔”,即“夕夕”,夜夜之意。“鹽”,即“引”。《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一·昔昔鹽》:“隋薛吏部有《昔昔鹽》,唐趙嘏廣之,為二十章。”

  [32]“恨半死”句:不喜歡唱那半死不動、客來則湧的喜客泉。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喜客泉,在滁州東側菱山,客至撫掌,則泉上出濺射,有若跳珠。”

  [33]“清聲”二句:指傳說中的善吹笛歌詠的精靈郭長生的故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永嘉中,泰山巢氏先為相縣令,居在晉陵,家婢采薪,忽有一人追之,如相問訊,遂共通情,隨婢還家,仍住不複去。巢恐為禍,夜輒出婢;聞與婢謳歌言語,大小悉聞;不使人見,見形者唯婢而已。每與婢宴飲,輒吹笛而歌。歌雲:‘閑夜寂已清,長笛亮且鳴;若欲知我者,姓郭字長生。’”

  [34]“澀指”二句:指西晉石崇愛婢翾風年老失寵的故事。事見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九:魏末,石崇有婢翾風,深得石崇的寵愛,石崇曾指日起誓要愛其至死,甚至死後還要以翾風殉葬。及年長色衰,“崇受譖潤之言,即退翾風為房老,使主群少。乃懷怨懟而作五言詩,詩曰:‘春華誰不美?卒傷秋落時。哽咽追自泣,鄙退豈所期?桂芬徒自蠹,失愛在蛾眉;坐見芳時歇,憔悴空自嗤。’”澀指,指粗糙的手指。引申為女子年老色衰。縫絲,即縫補,泛指幹粗活。曾教石家群少,即指翾風失寵後,成為石家奴仆的總管。

  [35]“怎到得”二句:怎麽達得到停雲絕唱的境地,隻是虛有秦伎之名罷了。高雲不動,即“停雲”。秦伎,即古時著名歌唱家秦青。詳見本書第四出注釋[66]。

  [36]“那些有”二句:哪裏有絲毫繞梁的餘音,隻是白白地施舍給韓娥食物了。逸響猶飛,即所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37]淮南麗曲:淮南,指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這裏是古曲名。《文選·張協〈七命〉》:“淵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唐劉良注:“《淮南》、《采菱》並曲名。”

  [38]河間數錢:指漢靈帝劉宏母親永樂太後貪財聚錢,黃金滿堂之事。河間,古稱瀛洲,今屬河北滄州市。《後漢書·五行誌(一)》載,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河間姹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言靈帝即位後,其母貪財成性,積聚金錢無數。

  [39]鳴環:指身上佩帶的環珮碰擊有聲。唐崔顥《盧姬篇》:“君王日晚下朝歸,鳴環佩玉生光輝。”

  [40]斂袖:收緊衣袖。庾肩吾《詠美人》:“看妝畏水動,斂袖避風吹。”

  [41]沒有年紀:沒多大年紀。指年輕。

  [42]隸習:演習,練習。隸,通“肄”。

  [43]登高:指正月初七人日登高的習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登高賦詩。”

  [44]“你從容”句:從容,悠閑舒緩。《書·君陳》:“寬而有製,從容以和。”漢司馬相如《長門賦》:“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學謳,學習歌唱。

  [45]相浼:相托,相求。浼,央求;請求。

  [46]緡: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後作計量單位,指成串的銅錢,一般每串一千文。

  [47]唱不得:猶言不好唱,不能唱。

  [48]在行:即內行。指對某事或某行業熟悉且有經驗。

  [49]緊:緊要,關鍵。

  [50]“黃鍾”句:此句以下至“共三百三十五章”句所敘係北曲係統。或錄自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其中“大石調”、“小石調”、“越調三十五章”原分別誤作“大呂調”、“小呂調”、“越調二十五章”,今據富春堂本及《太和正音譜》改。

  [51]“從軒轅”句:軒轅黃帝,古代帝王。傳說姓公孫,居於軒轅之丘,故名曰軒轅。以土德王,土色黃,故曰黃帝。據《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穀。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為黃鍾之宮,吹曰舍少。吹製十二筒,以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此黃鍾之宮適合。故曰:黃鍾之宮,律呂之本。”宮調,戲曲、音樂名詞。為古代樂曲曲調的總稱。我國曆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任何一聲為主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則稱調,統稱“宮調”。以七聲配十二律,理論上可得十二宮、七十二調,合稱八十四宮調。但實際音樂中並不全用。

  [52]假如:譬如,例如。

  [53]“[一枝花]”句:此句以下曲調異名當均引自《太和正音譜·樂府》,隻是[銀漢槎]、[急捉令]、[初問占]在《太和正音譜》中分別作[銀漢浮槎]、[從拍令]、[初問口]。以下“名同音不同的”、“字句多少都唱得的”中的曲調名也引自《太和正音譜》。

  [54][醉東風]:《太和正音譜》作[醉春風]。

  [55]廝混:相混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新愁近來接著舊愁,廝混了難分新舊。”原作“索混”,據富春堂本改。

  [56]歇指:按,底本作“歇拍”,據富春堂本改。

  [57]折桂枝:即折桂,也稱“蟾宮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58]“展纖蛾”三句:舒展開因怯春寒而鎖著的細眉,垂著衣衫,將發鬟稍稍整理。纖蛾,即女子的細眉。嚲,下垂。櫳,這裏作動詞用,同“攏”,收攏,整理。

  [59]向曉窗圓夢:對著透著曙光的窗戶回思剛剛夢中的情景。圓夢,根據夢象來解釋、推定吉凶之兆。

  [60]扢:擦拭。

  [61]“被人兒”句:奚落,嘲笑,譏誚。檀痕,帶有香粉的淚痕。

  [62]“玉軟”二句:玉體嬌弱,伴花而眠;臥榻前豎著屏風,香爐中散發出熏香的香氣。枕障,猶枕屏。即枕前的屏風。宋周邦彥《大酺·春雨》詞:“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黏簾竹。”

  [63]“小鸚哥”句:小鸚鵡反反複複地學人說話,聽著令人厭煩。鸚哥,即鸚鵡,能模仿人說話。

  [64]“上客”句:尊貴幽雅的人士所喜愛的樂曲。

  [65]沈約江淹:沈約(441-513),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曆仕宋、齊、梁三代,在梁代官至尚書令,封建昌縣侯。死後諡號為隱。在詩的聲律上創“四聲”、“八病”之說,對古體詩向律詩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江淹(444-505),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曆仕宋、齊、梁三代,梁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其文學成就突出地表現在辭賦方麵,《恨賦》、《別賦》是南朝辭賦的佳作。二人在《梁書》、《南史》均有傳。

  [66]畫額彩屏:上端有畫飾的彩色屏風。

  [67]“鳳窠團”句:鳳凰圖案的團花是用細線繡成的。唐李賀《梁公子》詩:“禦箋銀沫吟,長簟鳳窠斜。”清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鳳窠,織作團花為鳳凰形者耳。”

  [68]葳蕤:華美豔麗的樣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69]“檀霞”句:紅潤細膩的肌膚上還殘留著嬌啼的淚痕。

  [70]銀襜:係在身前的銀白色的圍裙。

  [71]“申腰”句:在回欄外伸展腰肢站立一會。申,同“伸”。

  [72]香綦!

  [74]“凝粉麵”二句:粉麵,謂麵顏白晳,有如傅粉。宋陳師道《臨江仙》詞:“粉麵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珠胎,本指蚌體中正在成長的珠子。這裏指年輕人體膚如珍珠般光滑。

  [75]紫台:道家稱神仙居住的地方為紫台。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紫台初構,霜露沾衣;碧洞新開,蓬萊變海。”

  [76]龍章鳳質:言風采非凡,品質高尚。龍章,龍形花紋。鳳質,指人的美好品質。唐丘丹《奉酬韋使君送歸山》詩:“涉海得驪珠,棲梧慚鳳質。”

  [77]“瓊林”句:瓊林,瓊樹之林。玉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風塵,即塵世。指紛擾的現實生活境界。

  [78]“遍嬌娃”二句:嬌娃,美人。唐劉禹錫《館娃宮》詩:“宮館貯嬌娃,當時意太誇。”擲果,《晉書·潘嶽傳》:“嶽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

  [79]調琴獻帽:調琴,彈琴。這裏用漢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獻帽,《晉書·王濛傳》:“(濛)美姿容,嚐覽鏡自照,稱其父字曰:‘王文開生如此兒邪!’居貧,帽敗,自入市買之,嫗悅其貌,遺以新帽,時人以為達。”

  [80]“窺韓”句:像古時女子對待韓壽、宋玉一樣凝神等待。窺韓,指西晉賈充女賈午在家中從青瑣窗窺韓壽的故事。盼玉,指東家女牆頭顧盼宋玉的故事。凝波,凝住眼波,即凝神。

  [81]秦樓:指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時,有蕭史善吹簫,能招孔雀白鶴至庭院。秦穆公女兒弄玉喜歡他,穆公就把弄玉嫁給蕭史,並為之作鳳樓。蕭史教弄玉作鳳鳴,幾年後,二人吹簫似鳳聲,鳳凰來集其屋。後乘鳳,飛升而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

  [82]碎金殘璧:這裏指李十郎的詩文片段。因小玉看重十郎的詩文,故以金、玉稱之。

  [83]春陰:春日花木的蔭翳。唐杜甫《假山》詩:“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

  [84]綠琴:古琴名,即綠綺琴。相傳西漢梁王慕名請司馬相如作賦,相如作《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高興之極,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相如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85]絕流賞:斷絕欣賞時興之作。流,指流行的詩文、樂曲等。

  評析:

  《審音》一出寫鮑四娘應邀到霍王府教小玉唱曲,在小玉向她詢問外間才子詩詞之時,便提到李十郎的“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之句,並對十郎的容貌才氣作了一番誇讚,致使小玉對十郎心生愛慕之情。

  這是首次將男女主人公安排在一起展示的一出。盡管男主人公未正麵出場,但讀者(觀眾)對其並不陌生,隻是對小玉來說,十郎是第一次進入她的視域。她隻能憑借十郎的兩句詩,以及鮑四娘的讚美來了解這位隴西才子。小玉期望了解十郎,不禁在心中對其產生遐思,這引發了一個小高潮,也利於劇情的進一步發展。

  典故多仍是本出的一大特點,這也與本劇一貫典重綺麗的語言風格相吻合。本出中鮑四娘對曲調名稱的介紹,有掉書袋的嫌疑。對觀眾而言,這些瑣碎的名目隻能讓人生厭,絲毫引不起人們觀賞的興趣。因此,評論者多認為是敗筆,是作者的遊戲筆墨。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