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九章 淚燭裁詩[1]

  “望遠行”(旦上)寒鬢寶釵猶掛,倚秋窗數點黃花。扶頭酒醒爐香灺[2],墮淚妝殘柳暈斜[3],西風涼似夜來些[4]。

  [好事近]簾外雨絲絲,淺恨輕愁碎滴。玉骨西風添瘦[5],趁相思無力。小蟲機杼隱秋窗,黯淡煙紗碧[6]。落盡紅衣池麵,苦在蓮心菂[7]。自從十郎屏風寄後,轉忽經秋,欲寄回文[8],曾無便使。好不傷感人也!浣紗,這幾日鮑四娘都不見來,卻為何的?正是秋風滿院無人見,怕到黃昏獨倚門。

  “眼兒媚”(鮑上)匆匆消息報君家,繡鞋兒陡的未寬些[9]。想他暮雲樓畔,悶拈簫管,憔悴煙花[10]。

  (見介,旦)幾日不來隨喜[11],卻是因何?(鮑)偶為貧忙[12],有乖清候[13]。敢問十郎去幾年了?(旦)將次三秋[14]。(鮑)如今早則喜也。(旦驚介)知他甚喜?(鮑)你猜來。

  “紅衲襖”(旦)莫不是掃南蠻把謫仙才禦筆拿[15]?莫不是定西番把洛陽侯金印掛[16]?莫不是虎頭牌先寫著秦關驛駐皇華?[17]莫不是鳳尾旗緊跟上他渭河橋敲駿馬?[18]得他個俊參軍功級多,少不得把咱小縣君封號加[19]。可知是喜早些兒傳下也,這些時挑燈衠弄花[20]。

  “前腔”(鮑)則道他顯威風拄倒了昆侖北海涯[21],則道他凱歌聲喧動了長安西日下[22],則道他覓封侯時運底有甚巧爭差[23],受皇宣道途中有些閑蹭答[24]。怎知他做官兒不著家,比似你做縣君喬坐衙[25]。其間就裏有話難提[26],也,則怕你猜得來愁悶煞。

  (旦)你怎生又道是喜也?

  “前腔”莫不是玉門關拘的俊班超青鬢華?莫不是望鄉台站的個老蘇卿紅淚灑[27]?莫不是他戰酣了落日摧寒甲[28]?莫不是客犯了災星墜漢槎[29]?十郎,夫,若是你走陰山命不佳[30],俺扌棄了壞長城哭向他[31]。不然你死丟下了玉鏡台[32],也,恁孤鸞偏照咱[33]。

  “前腔”(鮑)你怕他胭脂山血淚花[34],你怕他拂雲堆魂墜馬[35]。他原來斷腸流別賺了個香羅帕[36],磨旗峰轉添上些紅臂紗[37]。他則待要豔湖陽窺宋家[38],你扌棄了個錦回文學竇娥[39]。待不信嗬有個人兒傳示也,慢消詳尋問咱[40]。

  (哨兒上)好作事因尋浪子,怕將消息惱山兒[41]。夫人叩頭。(旦)是去歲寄屏風的王哨兒。(哨)夫人眼裏出水。(鮑)胡說。(哨)是,是,是秋波,秋波。(旦)太尉爺幾個女兒?招了參軍爺做女婿。(哨)隻是這個小姐,十分才貌。參軍爺相隨太尉爺移鎮孟門,郎才女貌,四眼相顧。因此上商量這門親事。(旦)就了麽?(哨)敢待就也。(旦泣[42])李郎薄幸嗬!

  “泣顏回”提起淚無涯,憶相逢淡月梅花。天應錯與,風萍露柳榮華[43]。等閑招嫁,劣身奇、賺上了他虛脾話[44]。便今朝死待何如?分薄書生奚落奴家[45]。

  (老旦上)無事護窗紗,嬌看萼綠華[46]。沉香熏小像,楊柳伴啼鴉。原來鮑四娘在此。這個軍兒何處來[47]?為甚小姐悲啼不止?(鮑)這是前度寄屏的王哨兒,報說李郎議親盧府,因此傷心。(老)那個盧府?李郎好不小覷了人家哩。

  “前腔”如花,俺幾年培養出牡丹芽。春風一度,有甚年華幾曾消乏[48],恁般時節,滿堂如畫、做門楣不成低亞[49]。待餘生分付青鸞[50],你玉鏡台又過送了誰家?

  (哨)天晚告行。(旦)浣紗,張上燈來,俺寄一詩去也。(浣持燈上,旦寫介)

  “榴花泣”驚魂蘸影,飛恨繞螓蛾[51]。咱也曾記舊約,點新霜[52]、被冷餘燈臥除夢和他。知他們和夢嗬,也有時不作,這答兒心情,你不著些兒個[53]。是新人容貌爭多[54],舊時人嫁你因何?

  (老)詩可寫就了?(作看詩介)藍葉鬱重重[55],藍花石榴色。少婦歸少年,光華自相得。愛如寒爐火,棄若秋風扇[56]。山嶽起麵前,相看不相見。春至草亦生,誰能無別情。殷勤展心素[57],見新莫忘故。遙望孟門山,殷勤報君子。既為隨陽雁[58],勿學西流水[59]。

  “麽篇”[60]你可非煙染筆,是那畫眉螺[61]。蘸的秋痕淚點層波,佩香囊、翦燭親封過[62]。(鮑)你端詳待他,望夫台詩句,也則斟量和[63]。(老)便分明說與如何?雨雲場幾大風波[64]。

  “漁家犯”(旦)俺為甚懶腰肢似楊柳線欹斜[65]?暈眉窩似紅蕉心窄狹[66]?有家法拘當得才子天涯,沒朝綱對付的宰相人家。比似你插金花招小姐[67],做官人自古有偏房正榻[68]。也索是從大小那些商度[69],做姊妹大家歡恰。

  “麽篇”(老)你則待錦回文煙冷了窗紗[70],淚封書烘破了銀蠟[71],是他弄簫台把雲影重遮。(指鮑介)你個定昏店把月痕偷掐[72]。(鮑)隻怪得定雙飛釵燕插,便和那引同夢的花燈恰[73]。知他厭了家雞挑鳳[74],背了鴛鴦打鴨[75]。

  “撲燈蛾”(旦)書生直恁邪,見色心兒那[76]。把他看不上,早則吞他不下[77],也。是風流儒雅,沒禁持做出些些[78],也則索輕憐輕罵[79]。說他知咱小膽兒,見了士女爭夫怕[80]。

  “前腔”(老)天教有日逢,不道無言罷。(鮑)他當初相見咱,直恁眉梢眼抹,也。等閑回話[81],費了幾餅香茶[82],又不是路牆花朵[83]。則問他怎生奚落,好人家的女嬌娃。

  (哨叩頭作去介,旦)哨兒!

  “意不盡”你說與他把烏絲闌詩句冷吟哦[84],從今後悶增多。長則是鬼胡由摸不上心頭可[85]。

  雖言千騎上頭居[86],一世生離恨有餘。

  葉下綺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

  注釋:

  [1]裁詩:作詩。唐杜甫《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宋沈遼《西舍》詩:“少年裁詩喜言老,誰知老大都無心。”

  [2]“扶頭酒”句:酒醒後爐香已燃盡。扶頭酒,易醉之酒。唐白居易《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詩:“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宋李清照詞[念奴嬌](蕭條庭院):“扶頭酒醒,險韻詩成。”灺(xi瑁慊蛑虻撓嘟L圃 鍛ㄖ荻∠菀貢鵠罹靶湃住罰骸襖氪脖鵒乘箍茷擄燈檁!?

  [3]“墮淚妝”句:妝容殘時楊柳的影子傾斜了。墮淚妝,亦稱“啼妝”、“淚妝”。古時婦女麵妝的一種,係薄施素粉,有如啼哭。《後漢書·五行誌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啼妝者,薄施目下,若啼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三:“宮中嬪妃輩施素粉於兩頰,相號為淚妝。”柳暈,指楊柳的影子。柳暈斜,表明到了傍晚。

  [4]些:《楚辭》中的句尾助詞,無義。此字在楚辭中音su潁詿舜ξ纖埔碩義iē。

  [5]玉骨:喻女子清瘦秀麗的身架。唐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詩:“天官補吏府中趨,玉骨瘦來無一把。”

  [6]“小蟲”二句:唐劉方平《夜月》詩:“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小蟲機杼,指紡織娘,其鳴聲“軋織、軋織”,似紡紗時的機杼之聲。

  [7]“落盡紅衣”二句:意思是池麵落滿荷花花瓣,蓮心是苦的。落盡紅衣池麵,倒裝句,即“池麵落盡紅衣”。這兩句比喻小玉容貌憔悴,內心愁苦。紅衣,指荷花瓣。菂(d歟印L普載擰凍ぐ餐砬铩肥骸白涎薨肟榫站玻煲侶渚′玖睢!彼魏刂剩厶ど校藎ㄑ盍靨粒骸岸銜薹淶接南悖煲巒丫》夾目唷!?

  [8]回文:指回文詩,即順讀逆讀均可通的詩。曆史上最著名的回文詩,一是晉代(一說漢代)蘇伯玉妻《盤中詩》。宋桑世昌《回文類聚》:“漢蘇伯玉之妻作《盤中詩》,回文之體遂興。”(按:《盤中詩》實非可以逆讀的回文詩,而隻是詩中文字在盤中的排列屈曲回複。)一是晉代竇滔妻蘇蕙《璿璣圖》(參見本書第二十五出注[58])。皆為妻子思夫之作,故“回文”亦代指夫妻間表達相思之情的書信。

  [9]繡鞋兒陡的未寬些:大意是因為走得急,鞋子都弄得鬆寬了。

  [10]憔悴煙花:為情愛而憔悴。煙花,指男女情事。見本書第一出注[5]。

  [11]隨喜:此指隨人遊玩。

  [12]貧忙:見本書第二十七出注[44]。

  [13]有乖清候:此處是勞您久等之意。乖,違背。唐韓愈《五箴·行箴》:“行與義乖,言與法違。”清候,清道而待,打掃道路迎候。《文選·張衡〈西京賦〉》:“迾卒清候,武士赫怒。”唐李善注:“清候,清道候望也。”

  [14]將次:將要,就要。

  [15]“莫不是掃南蠻”句:指李白醉草嚇蠻書事,見本書第二十九出注[56]。謫仙,謫居世間的仙人,喻才學優異者,往往特指李白。唐孟棨《本事詩·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複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

  [16]“莫不是定西番”句:史無定西番的洛陽侯。此當指班超定西域事。班超使西域三十一年,其間被封為定遠侯。年老時回到洛陽,病卒。見本書第十九出注[30]、第二十九出注[79]。

  [17]“莫不是虎頭牌”句:莫非是他(李益)做了皇家使臣來到秦關,腰懸表明他身份的虎頭牌?虎頭牌,刻有虎頭形的牌子,用途近於古之虎符。王國維《元銅虎符跋》:“元之虎符俗雲虎頭牌。宋汪元量《水雲集·湖州歌》雲:‘文武官僚多二品,還鄉盡帶虎頭牌。’元關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雜劇雲:‘虎頭兒金牌腰內懸。’則當時本謂之牌,不謂之符。雅言謂之虎符,名雖古,製則非矣。”皇華,見本書第二十六出注[24]。

  [18]“莫不是鳳尾旗”句:莫非是他(李益)策馬走上渭河橋,有舉著鳳尾旗的侍從緊隨其後?鳳尾旗,周邊鑲有波浪形花邊的軍旗。渭河橋,一般作“渭橋”,見本書第三出注[13]。

  [19]縣君:見本書第十七出注[24]。

  [20]衠(zhn):見本書第三十四出注[28]。

  [21]“顯威風”句:指神話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即此處的“昆侖”),撞折山上天柱的故事。《神異經·中荒經》:“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22]長安西日下:古以日喻君王,以“日下”喻帝都。《世說新語·排調》:“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共語……陸舉手曰:‘雲間陸士龍。’荀答曰:‘日下荀鳴鶴。’”徐震堮校箋:“日下,指京都。荀,潁川人,與洛陽相近,故雲。”唐錢起《送薛判官赴蜀》詩:“邊陲勞帝念,日下降才傑。”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

  [23]“則道他覓封侯時”句:底,當作“低”。爭差,差錯,意外。元張國賓《合汗衫》雜劇第二折:“倘或間有些兒爭差,兒也,將您這一雙老爹娘,可便看個甚麽?”

  [24]蹭答:耽擱,逗留。

  [25]喬坐衙:即喬作衙,見本書第八出注[21]。

  [26]就裏:內部情況。元紀君祥《趙氏孤兒》雜劇第四折:“那屠岸賈將我的孩兒十分見喜,他豈知就裏的事?”

  [27]“莫不是望鄉台”句:望鄉台,即李陵台。《大明一統誌》:“李陵台在大同城西北。陵望鄉於此,亦名望鄉台。”唐胡曾《李陵台》詩:“英雄不伏蠻夷死,更築高台望故鄉。”老蘇卿,指蘇武。《漢書·蘇武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彊(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可與本書第三十四出注[16]參看。紅淚,此指血淚。似指蘇武哭武帝事:“(李)陵……語武:‘區脫(邊界)捕得雲中生口(俘虜),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向號哭,歐血。”(《漢書·蘇武傳》)

  [28]戰酣了落日:見本書第三十五出注[30]。

  [29]客犯了災星墜漢槎:此用《博物誌》中有人乘槎至天河故事。見本書第六出注[10]。墜漢槎,從銀河的木筏上掉下來。

  [30]走陰山:死去。此處“陰山”指陰間。《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出身傳》:“如不依此願,天不遮,地不載,貶陰山之後,永不轉人身。”

  [31]俺扌棄了壞長城哭向他:意思是我會不顧一切哭著去找他。扌棄,同“拚”,見本書第五出注[5]。壞長城,指孟薑女哭倒長城的故事。

  [32]玉鏡台:指定情信物。見本書第七出注[13]。

  [33]孤鸞:見本書第九出注[30]。

  [34]胭脂山:見本書第二十六出注[28]。

  [35]拂雲堆:古地名,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唐時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厥用兵,必先往此祠祭酹求福。後張仁願定漠北,於河北築中、東、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雲堆。李益有《拂雲堆》詩:“漢將新從虜地來,旌旗半上拂雲堆。單於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

  [36]“他原來”句:意思是他原來在塞外又愛上別人了。斷腸流,指隴頭水,即飲馬泉。見本書第二十六出注[33]。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二:“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唐賀知章《送人之軍》:“常經絕脈塞,複見斷腸流。”別賺了個香羅帕,獲得了另一個女子的愛情。香羅帕,女子用的絲織手帕。《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看時,乃是侍兒來尋香羅帕的。”

  [37]“磨旗峰”句:磨旗,見本書第三十七出注[11]。磨旗峰,軍旗的頂尖。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八出《淮警》“錦上花”:“撥轉磨旗峰,促緊先鋒。千兵擺列,萬馬奔衝。”紅臂紗,不詳。按上下文,似指女子衣飾。

  [38]他則待要豔湖陽窺宋家:意思是他(李益)想被顯貴女子看上。豔湖陽窺宋家,指東漢湖陽公主與宋弘事。據《後漢書·宋弘傳》,漢光武帝劉秀之姊湖陽公主喪夫後看上了宋弘,“後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後,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39]“你扌棄了”句:錦回文,織有回文詩的錦,用以象征女子對丈夫的愛情。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三二引南朝梁元帝《寒閨詩》:“願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唐元稹《春別》詩:“腸斷回文錦,春深獨自看。”竇娥,指竇滔妻蘇蕙。見本書第二十五出注[58]。

  [40]“慢消詳”句:消詳,端詳,詳細。咱,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元馬致遠《青衫淚》雜劇第二折:“走了一會,來到門首也。張二哥,咱進去咱。”

  [41]“好作事”二句:浪子,為梁山好漢燕青的綽號。山兒,義為“山野之人”,為水滸戲中李逵的外號。燕青與李逵性格、形象反差強烈,水滸故事中常以二人為搭檔,演出很多精彩的戲。李逵見義勇為,然性格暴烈,行事魯莽,闖出禍來常需由精細的燕青來補救。此處二句意為:想去找燕青,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他;但怕消息讓李逵知道,惹惱了他(而壞事)。事因,事情的原委、因由。

  [42]旦泣:“泣”後當有“介”字。

  [43]“風萍”句:像風中浮萍、柳葉上露水般短暫的榮華。

  [44]“劣身奇”句:意思是我用自己的身體換來他一番虛情假意的話。身奇,亦作“身己”,相當於身體。這裏指女子的貞操。參見本書第四出注[24]。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苗忠底賊……又殺了當直周吉,奸騙了我身己,剗地把我來賣了!”劣,謙詞。宋蘇軾《與蔡景繁書》十二:“劣弟久病,終未甚清快。”虛脾話,亦稱虛脾,假話。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說盡虛脾,使盡局段,把人贏勾廝欺謾,天須開眼!”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夜行船”:“俺做莊家忒老實,俺可也不謊詐不虛脾。”

  [45]“分薄”句:緣分淺薄的書生冷落我。分薄,緣分薄。明胡文煥編《群音類選·清腔類·啄木兒》:“豈料分薄緣慳不到頭,悶中悶,愁上愁。”奚落,冷落,怠慢。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出:“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愛,盡奚落。”

  [46]萼綠華:綠萼梅花。萼綠華,亦稱“萼綠”,本為傳說中女仙名。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唐李商隱《重過聖女祠》詩:“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後人用其名指綠萼梅花。宋範成大《範村梅譜》:“綠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京師艮嶽有萼綠華堂,其下專植此本。”

  [47]軍兒:軍士。

  [48]幾曾消乏:這裏指容貌不曾衰減。消乏,消減。

  [49]“做門楣”句:意思是做女婿要慎重。門楣,支柱。這裏喻指女婿。見本書第二十四出注[2]。元無名氏《舉案齊眉》雜劇第三折:“我窮則窮是秀才的妻室,你窮則窮是府君的門楣。”低亞,謂不穩妥,不慎重。

  [50]“待餘生”句:把餘生交予鏡子,即隻有鏡中自己的影子為伴。青鸞,即青鸞鏡。見本書第十三出注[46]。

  [51]螓(q韓)蛾:即“螓首蛾眉”,謂額廣而眉彎,形容女子美麗的容貌。《詩·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毛傳:“螓首,顙(sng,前額)廣而方。”螓,一種綠色小蟬,方頭廣額。

  [52]點新霜:喻愁白了頭發。宋陸遊詞[南鄉子](歸夢寄吳檣):“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

  [53]這答兒:即“這搭兒”,這裏。

  [54]爭:方言,差,欠。

  [55]“藍葉”以下十六句:係摘自李益《雜曲》詩,少數地方有改動。原詩寫一蠶家女與一“五陵兒”相戀但很快被拋棄之事。明楊慎《升庵詩話》卷五:“或雲非益詩,乃無名氏代霍小玉寄李益之詩也。”然霍小玉故事未有謂其為蠶家女者,故此說不甚可靠。當然,也可能原詩中“妾本蠶家女”並非實言,隻是取漢樂府《陌上桑》詩意而已。

  [56]棄若秋風扇:有如秋風起時扇子被拋棄。參見本書第十六出注[57]。

  [57]心素:即“心愫”,心意,心願。晉王羲之《雜帖》:“足下不返,重遣信往問,願知心素。”唐李白《寄遠》之八:“空留錦字表心素,至今緘愁不忍窺。”

  [58]隨陽雁:雁隨太陽(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有“隨陽雁”之稱。唐李冶《送閻伯均往江州》詩:“唯有隨陽雁,年年來去飛。”這裏比喻趨炎附勢者。唐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59]西流水:古以“東流水”喻事物消逝,不可複返。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西流水,與此義相近。

  [60]“麽(yo)篇”:戲曲術語。北曲中連續使用同一曲牌時,從第二支曲子開始不再標出曲牌名,而寫作“麽篇”或“麽”,與南曲中的“前腔”相類。參見本書第二十五出注[18]。

  [61]“你可非煙染筆”句:意思是你並非是用祥雲染筆,而是用畫眉螺(寫的這詩)。非煙,祥瑞的彩雲。《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畫眉螺,即青螺,圓形畫眉墨,即螺子黛。明陶宗儀《說郛》卷七八引唐顏師古《隋遺錄》:“(吳)絳仙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螺子黛五斛,號為蛾綠。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直十金。”

  [62]香囊:裝著香料的袋子。古時女子多佩香囊,並以之贈情人。

  [63]“望夫台”句:意思是仔細斟酌盼望丈夫歸來的詩句。望夫台,見本書第一出注[18]。望夫台詩句,指唐伎劉采春所唱《囉嗊曲》,一名《望夫歌》。唐範攄《雲溪友議》:“金陵有囉嗊樓,乃陳後主所建。”囉嗊,猶言“來囉”。見明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樂曲”條,表示盼望遠行的丈夫歸來。斟量,酌量,估量。

  [64]雨雲場:即雲雨場,情場。

  [65]欹(q)斜:歪斜。

  [66]紅蕉:紅色美人蕉。唐皇甫鬆詞[憶江南](蘭燼落):“屏上暗紅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集解]引蘇頌曰:“漸大則花出瓣中,極繁盛。紅者如火炬,謂之紅蕉。”

  [67]插金花:此處指中狀元。古代科舉,考中進士者由一甲即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率領,祭孔後到國子監,進行“釋褐簪花”之禮,即眾進士從此脫下粗布的百姓衣服,換上官服,並由祭酒、司業親自在前三名的頭上插金花。

  [68]偏房正榻:偏房亦稱側室,指妾;正榻即正室,指嫡妻。

  [69]商度:測量,計劃,這裏是商討的意思。

  [70]“錦回文”句:寫完書信,爐煙已熄,窗紗透出寒意。錦回文,表達相思之情的書信。見本書第二十五出注[58]。

  [71]“淚封書”句:書成後以蠟封之,不禁潸然淚下。淚封書,和淚封書。另,銀蠟也可能指銀蠟箋紙,有灑銀蠟箋、描銀蠟箋等多個品種。蠟箋紙在隋、唐時頗為盛行。

  [72]“你上定昏店”句:意思是你偷偷地把這姻緣掐斷了。定昏店,即定婚店。見本書第四出注[30]。月痕,月光,月影。《定婚店》中老人在月下檢視鴛鴦譜,所以這裏用月痕指男女姻緣。

  [73]“便和那”句:意思是便和那引發夫妻恩情的花燈相融洽。同夢,《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鄭玄箋:“蟲飛薨薨,東方且明之時,我猶樂與子臥而同夢,言親愛之無已。”後遂以“同夢”指夫妻情深。恰,融洽。

  [74]厭了家雞挑鳳:此化用晉代庾翼語。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庾翼書,少時與王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分(忿)。在荊州與都下書曰:‘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須吾下,當北之。’”(據清湯球輯《九家舊晉書》)後以“厭家雞,喜野雉”喻厭棄妻室、有外遇者。

  [75]背了鴛鴦打鴨:宋魏泰《臨川隱居詩話》:“呂士隆知宣州,好以事笞官妓……會杭州有一妓到宣,其色藝可取,士隆喜之,留之使不去。一日,郡妓複犯小過,士隆又欲笞之,妓泣訴曰:‘某不敢辭罪,但恐杭妓不能安也。’士隆湣而舍之。梅聖俞因作《莫打鴨》一篇曰:‘莫打鴨,打鴨警鴛鴦……’”背了鴛鴦打鴨,原意是為不驚走所愛而不當其麵打擊其同類,這裏指背著妻子去獵取新歡。打,有獵取之義。

  [76]心兒那:變心。那,即“挪”。《西遊記》第十四回:“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那,按其意義,此處當讀nu螅晃嫌值倍羘唷?

  [77]“早則”句:幸而是吞他不下。意思是恨極而想把他吞了。早則,幸好。元無名氏《鴛鴦被》雜劇第二折:“著我遙遙的等著你,早則不是臘月,凍下我的腳來。”

  [78]“沒禁持”句:把握不住,做出了一點(不該做的事)。沒禁持,這裏是把握不住的意思。《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那女子被舜美撩弄,禁持不住,眼也花了,心也亂了。”些些,一點兒,少許。宋葛長庚詞[賀新郎](謂是無情者):“小立西風楊柳岸,覺衣單、略說些些話。”

  [79]則索:隻好。元關漢卿“雙調新水令”《楚台雲雨會》套曲“雁兒落”:“等多時不見來,則索獨立在花陰下。”

  [80]爭夫怕:如何地怕丈夫。爭,如何,怎麽。見本書第十一出注[13]。夫怕,“怕夫”的倒裝。

  [81]等閑:尋常。這裏是按常禮的意思。見本書第二出注[9]。

  [82]“費了”句:意思是雙方已經舉行過訂婚儀式。舊時男方向女方送聘禮訂婚謂下茶,女方接受訂婚謂受茶。

  [83]路牆花朵:路邊牆頭之花,比喻沒有經過明媒正娶而與男子結合的女子。

  [84]把烏絲闌詩句冷吟哦:把曾經立下的盟誓冷靜地吟誦。李益曾用烏絲闌素緞寫下盟誓。見本書第十六出注[60]。

  [85]鬼胡由摸不上心頭可:意思是胡鬧的事,我心裏不會認可。鬼胡由,胡鬧。金商衟《夜行船》套曲:“鬼胡由眼下唵光陰,終不是久遠前程。”可,認可。

  [86]千騎上頭居:漢樂府《陌上桑》:“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這句是說丈夫做了大官。上頭,前頭,隊伍前端。

  評析:

  這一出演述小玉聽說李益別贅太尉府的消息後極度傷心的情狀。

  這一出是本劇又一場重頭戲,故鋪排得比較細致。先渲染小玉的思夫之情,繼而演鮑四娘前來探望小玉。鮑四娘以其一貫的能言善辯曲折地提示小玉,讓小玉心理上有所準備,然後揭示實情,引出報信人。盡管有鮑四娘的鋪墊,盡管在這三年的期盼中不無猜疑,但當李益就婚他人的消息真的傳來時,小玉還是禁不住悲憤填膺:“等閑招嫁,劣身奇、賺上了他虛脾話。便今朝死待何如?分薄書生奚落奴家”,“把他看不上,早則吞他不下”,真是怨痛已極!此情此景下,小玉揮筆題詩,寫下了譴責薄情郎的詩篇。

  在本出戲中,小玉剛烈性格已初露端倪。當她猜測在李益身上所發生的變故時,表示:“莫不是玉門關拘的俊班超青鬢華?莫不是望鄉台站的個老蘇卿紅淚灑?莫不是他戰酣了落日摧寒甲?莫不是客犯了災星墜漢槎?十郎,夫,若是你走陰山命不佳,俺扌棄了壞長城哭向他。”幾個長長的排比句,一氣而下,充分表現了小玉此刻不平靜的心緒,以及視愛情如生命的執著、剛烈的個性。正因此,當聽說李益變心的消息,她才顯得那麽憤怨難抑。

  在這樣的情緒下所寫的譴責負心郎的詩應該是言詞激烈的,但實際上,詩的語氣比較緩和,情感也比較平靜。也許是由於此詩是援引李益之作,抒情主人公處境、性格不同之故。更大的可能,是如小玉所說“也則索輕憐輕罵。說他知咱小膽兒,見了士女爭夫怕”,係禮法的製約。另外,小玉又表示出明顯的妥協和讓步:“做官人自古有偏房正榻。也索是從大小那些商度,做姊妹大家歡恰。”就整個劇情而言,就小玉此前與李益兩次盟誓、八年之約及此後尋訪李益的艱辛、憂思成疾、初聞李益就婚他人後的悲憤等情狀看,這樣寫與小玉性格殊不合,亦大大背離了本劇主題,暴露了作者觀念中的矛盾。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