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五章 節鎮還朝

  “寶鼎兒”(眾擁劉節鎮上)旗門占氣色,鳳尾雲飄,旄頭宿落。匣劍老轆轤繡澀[1],邊烽冷兜笭苔臥[2]。共仰清時留節鎮[3],萬裏關河紫邏[4]。(合)正簫鼓鳴秋,牙幢清晝[5],貂蟬繞座[6]。

  獨攜堂印坐西州,一劍霜飛雁影秋。卻笑班超容易老[7],焉知李廣不封侯[8]。自家劉公濟,鎮守玉門關外,推轂幾年[9],拓地千裏。落日已收番帳盡,長河流入漢家清。昨奉聖旨,著下官還朝,總管殿前諸軍事;李君虞加秘書郎,改參盧太尉孟門軍。早晚參軍書到也。(卒持書上)雲沉老上飛鴻去[10],日落回中探馬還[11]。(叩頭介)參軍爺有書。(劉笑念書介)參軍李益頓首劉節鎮開府麾下[12]:愚生書劍西征,拜瞻台座[13],三載於茲,恩禮兼至。袁本初書記,時有優渥之言[14];王仲宣從軍,不無思鄉之感[15]。意難遙別,道阻回長。所深幸者,君侯膺歸袞之期[16],賤子附遷鶯之役[17]。風期未遠[18],存問非遙[19];虎變龍蒸[20],風雲自愛[21]。不宣。益再頓首。呀!李君虞早向孟門去也。下官既受君命,不俟駕行。堂候官,請征西大將軍金印出來,交與副將軍權領,即日起行。(副將領眾上)關西諸將謁容光,曾入甘泉侍武皇[22]。今日路傍誰不羨,功業汾陽異姓王[23]。恭賀老爺還朝!(劉)老夫有何功績,得此皇宣?

  “啄木兒”心雖赤,鬢欲皤[24],意氣當年漢伏波[25]。念少遊歸興如何[26],相憐我得遂婆娑[27]。(舉手介)忝元戎多暇勞參佐[28],甚西風別去情無那[29],(淚介)吹起袍花淚點多。

  (眾)老爺嗬,

  “前腔”你倚天劍,回日戈[30],一卷陰符萬揣摩[31]。洗兵風坐挽銀河[32],比陵煙漢將功多。(跪拜)詔東歸少不的齊聲賀。(眾淚介)這歡聲有淚向悲笳墮,再不見尊俎投壺聽雅歌[33]。

  (劉)就此別了。(眾)願攀留信宿而行[34],盡邊關父老降附蕃戎之意。(劉)京營務重,不敢稽延。俺所佩平西大將軍金印,權交副將軍收掌,好珍重也。(交印介)

  “三段子”(劉)黃金鬥大[35],肘間懸龜紋綬花[36]。權時未掛,臥內前床兒護他。有如姬要不的他閑偷把[37],朱司農用不著那橫文打[38]。怕漏使模行,軍機怎耍?

  (將)敢問老爺,軍機那一件最大?(劉)漢置四郡,斷匈奴入羌之路。今當護羌,使吐番不得連和,陽關內外可無事矣。

  “前腔”甘涼以下,望長安天涯海涯。為甚屯田建牙[39],斷番戎羌家漢家。(將)兵法願一指授。(劉)聽老夫八個字兵法:銷兵日久休頹塌[40],生羌歲久防奸詐。八個字:奈苦同甘,信賞必罰。

  起行,諸軍將不許離信地遠送[41]。(內報介)受降城外諸夷長送老爺。(劉)不須遠送,隻一心事唐便了。(行介)

  “歸朝歡”歸朝去,歸朝去,萬裏胡沙。秦川雨,杜陵花。關山路,關山路,畫角鳴笳。送將歸,兩鬢華。秋光塞上人如畫,黃宣去把團營押[42],看細柳春風大將牙[43]。

  秦時明月漢時關,繡纛人看上將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4]。

  注釋:

  [1]匣劍老轆轤繡澀:匣中劍已經老了,轆轤寶劍已經生鏽。轆轤,寶劍名。《宋書·符瑞誌》:“宋太宗為徐州刺史,出鎮彭城,昭太後賜以大珠轆轤劍。”繡澀,當作鏽澀,劍生鏽,劍刃澀滯。

  [2]邊烽冷兜笭(l韓g)苔臥:意思是邊塞烽火不舉,置烽火的兜笭像苔一樣躺在那裏。這句和上句都是時勢清平、久無戰爭之意。兜笭,也作兜零,籠子,這裏指傳烽火用具。《史記·魏公子傳》《集解》引《文穎》:“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頭兜零,以薪置其中,謂之烽。”

  [3]清時:太平時節。唐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

  [4]紫邏:山名,在河南汝陽縣東。相傳山口是夏禹治水所鑿,導汝水自東出。

  [5]牙幢:旌旗。宋程大昌《演繁錄》:“黃帝出軍有所征伐,作五采牙幢。”

  [6]貂蟬:古代王公顯官冠上的飾物,始於漢代武官。《後漢書·輿服誌》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鐺,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這裏指武官。

  [7]班超容易老:見本書第二十九出注[79]。可與本書第十九出注[30]同看。

  [8]李廣不封侯:李廣,漢代名將。被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但終其一生未封侯。《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嚐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嚐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9]推轂:比喻助人成事,或推薦人才,如幫人推車轂,使之前進。轂(g),車輪軸。《史記·荊燕世家》:“呂氏雅故,本推轂高帝就天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禦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

  [10]老上:單於名號。《漢書·匈奴傳》:“冒頓死,子稽粥立,號曰老上單於。”這裏用來代指匈奴。

  [11]回中:地名,在今陝西省隴縣西北。

  [12]開府:開建府署,辟置僚屬。漢製,惟三公可開府。唐宋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第一階。元同,明廢。後世稱督府為開府。

  [13]台座:尊稱。台,三台星,古代用來比作三公,後來用於書信中對對方的尊稱,如台座、台端等。

  [14]“袁本初”二句:袁本初書記,指陳琳,他曾做過袁紹(字本初)的書記。時有優渥之言,是謝靈運稱頌阮瑀之句:“管書記之任,有優渥之言。”(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之《阮瑀序》)這裏作者把陳琳和阮瑀兩人混在一起說了。

  [15]“王仲宣”二句:指王粲(字仲宣)依劉表而賦《登樓賦》之事。參見本書第三十一出注[8]。

  [16]歸袞(gn):歸朝。袞,古代天子祭祀時穿的繡有龍形的禮服,這裏代指皇帝。

  [17]遷鶯:仕途上進。即“遷喬”(遷於喬木)。唐人多指舉試進士及第。唐李商隱《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諸公》詩:“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這裏是指官職升遷。

  [18]風期:相當於風信。指消息,信息。

  [19]存問:慰問,問候。存,問候,省視。

  [20]虎變龍蒸: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虎變,是說虎身上的花紋斑駁多彩。《易·革》:“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疏:“損益前王,創製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後常用來比喻大人物行止屈伸,非常莫測。唐李白《梁甫吟》:“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蒸,水汽上升。龍蒸,龍憑著水汽上升。

  [21]風雲自愛:請珍惜難得的機遇。風雲,《易·乾》:“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這是說同類相感,後來用“風雲”比喻人的際遇。《後漢書·耿純傳》:“大王(指李軼)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當奮迅拔起,期月之間,兄弟稱王。”

  [22]曾入甘泉侍武皇:曾入甘泉宮侍奉武帝。甘泉,漢代宮殿名。武皇,指漢武帝。這是唐人借漢言唐。

  [23]功業汾陽異姓王:意思是創立像汾陽王那樣的功業。語出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二:“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汾陽王,指唐朝大將郭子儀。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功勳卓著,被封為汾陽王。封建王朝,一般皇室成員才能封王,唐王朝皇帝姓李,所以稱郭子儀為異姓王。

  [24]皤(p螅豪先索薹(13)┌住L瓢拙右住棟追ⅰ肥骸鞍追(5)慈輳襇臏蘧〇弧!?

  [25]伏波:漢代將軍名號。漢武帝時路博德、後漢光武帝時馬援皆為伏波將軍。

  [26]少遊歸興:少遊,人名,馬援的堂弟。少遊歸興,《後漢書·馬援傳》載:馬援封新息侯,食邑三千戶,犒賞軍士時說:“吾從弟少遊常哀吾慷慨多大誌,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禦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裏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當吾在浪泊、西裏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遊平生時語,何可得也!”

  [27]婆娑:盤旋,停留,引申為放逸、優遊。戰國宋玉《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

  [28]忝元戎多暇勞參佐:忝列主帥的行列,閑暇時間很多,卻有勞參軍。忝,辱沒,有愧於。後來多用作謙詞。元戎,主帥。《周書·齊煬王憲傳》:“吾以不武,任總元戎,受命安邊,路指幽冀。”

  [29]無那(nu螅何弈巍<臼櫚謔鱟ⅲ?5]。

  [30]回日戈:《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之,日為之反三舍。”,同揮。舍(sh瑁糯芯鏤簧帷?

  [31]一卷陰符萬揣摩:意思是反複、仔細研究兵書。陰符,指兵書。《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揣摩。”

  [32]洗兵風坐挽銀河:挽過銀河用其水洗淨武器(收藏起來),意思是平息戰爭。兵,兵器。唐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

  [33]尊俎投壺聽雅歌:指宴樂。見本書第三十一出注[7]。

  [34]信宿:連宿兩夜。《詩·豳風·九罭》:“公歸不複,於女信宿。”

  [35]黃金鬥大:黃金印如鬥一樣大。《晉書·周顗傳》:“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鬥大係肘後。”

  [36]龜紋綬花:指印綬。龜紋,即龜紐,刻為龜形的印紐。綬,拴係印章的絲質帶子。

  [37]有如姬要不的他閑偷把:意思是不要隨便讓姬妾拿著金印玩。如姬,戰國魏安釐王的侍妾。其父為人所殺,信陵君代為報仇。安釐王二十年,秦兵圍趙邯鄲,信陵君想救趙,魏王不許。信陵君請如姬竊得兵符,遂奪魏將晉鄙之軍,大破秦軍,解趙之圍。見《史記·信陵君列傳》。

  [38]朱司農用不著那橫文打:司農,官名。唐朝涇原兵變,姚令言、朱泚派韓旻追殺德宗。此時司農段秀實亦因被脅迫而在叛軍中,他要阻止韓旻,派人盜姚令言的印信,不成,於是就倒用司農印印符,追回韓旻之兵。這裏作者誤把段司農記成朱司農,把倒用司農印說成橫打。以上兩句都是叮囑副將要小心保管印信。

  [39]屯田建牙:屯田,使駐軍墾種土地。牙,軍前大旗。古代出兵,在軍前立大旗稱建牙。後來也稱興兵建幕府或武將出鎮為建牙。這裏指武將出鎮。

  [40]銷兵日久休頹塌:和平時間長了不要懈怠。銷兵,銷毀兵器,意思是停止戰爭。

  [41]信地:應為“汛地”。明清時稱軍隊防守之地為汛地。《明臣奏議》之李願《條陳海防書》:“須俟汛報緊急,先以分守之兵,統赴汛地。”

  [42]黃宣去把團營押:奉皇帝命令去統領禁軍。黃宣,黃紙的宣示,古代皇帝發布的文告,都用黃紙書寫。團營,明景泰以來,京都禁軍有五軍、神機、三千三大營,三營中的精銳合營操練稱團營。這裏泛指京都禁軍。

  [43]看細柳春風大將牙:細柳,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南,漢將軍周亞夫屯兵之處。見本書第二十九出注[33]。牙,即牙門,軍門。

  [44]“秦時”四句:此詩出自唐王昌齡《出塞》之一,原詩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纛(d鄌),軍中或儀仗隊的大旗。繡纛,繡有圖案的大旗。

  評析:

  這一出演劉濟受命還朝統領京城禁軍,即將離任時與守邊將士話別。

  從內容上說,這一出與全劇主要情節相遊離,似沒必要鋪排得這麽細致,可以以人物獨白或對白的方式穿插在其他關目中;從場麵轉換上說,則起到一定的穿插、調劑作用,使整部戲冷熱交替,張弛有致。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