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章 女俠輕財

  “月兒高”(旦上)嫌單愛偶,迭的腰肢瘦[1]。離愁動頭,正是愁時候。首夏如秋[2],這冷落誰生受[3]?君知否,池塘綠皺,雙鴛鎮並頭。

  [卜算子]花月湊新歡,弄雨晴初愜[4]。夫婿不風流,取次看承妾[5]。去去怎回頭,路轉屏風折[6]。一點在眉心,懶蘸花黃帖[7]。浣紗,相公去了幾日也?(浣)好幾日了。(旦)崔、韋二秀才說李郎出境回音[8],還不見來。想起當初嗬:

  “銷金帳”花燈會偶,驀地情拋受。短金釵斜鬢溜,姻緣那般輻輳[9],那般圓就[10]。不枉了一對,靈心兒聚頭。翠淺紅深,揉定花間手。看他取次[11],取次兒偎融個透。(浣背唱)

  “前腔”他雲嬌雨弱,倚定個陽台岫[12]。唱陽關春事休,看他那般迤逗[13],那般僝僽。逞纖腰暮雨、暮雨河橋折柳。帶結同心[14],翠濕了啼痕袖。少不得一聲去也,去也摧攢的勾[15]。

  (旦)浣紗,咱夜夢見也。

  “前腔”心情宛舊,繞定咱身前後。咱低聲問還去否?問他這般不湊[16],那般不抖[17]。(低介)便待窗前、窗前推枕兒索就。呀!回首空床,斜月疏鍾後。猛跳起人兒不見,不見枕根底扣[18]。

  (浣)小姐,且向相公書房中閑走散心。(行介)

  “前腔”(旦)綠窗塵覆,硯中琉璃漚[19]。(浣)怎生秋鴻遺下這文房四寶哩?(旦)行箱內他自有[20],瑣窗兒都是嫩苔也。看他那邊鋪皺,這邊縈繡。不信蒼苔、蒼苔比情較厚。浣紗,想有人來也。(低)榻影明窗,曾和他書齋後。(浣)有人來。(旦作慌介)猛抬頭聽窗外,窗外啼鶯一晝[21]。

  浣紗,書窗外半枝青梅,好摘下也。(虛避介。韋、崔上)

  “前腔”長安盡頭,送別個儒林秀[22]。怕斷腸人倚樓,兩個一時歡湊,一時愁就[23]。則為個些[24]、個些兒香溫膩柔。呀!門兒裏可是小玉姐走閃也[25]?見客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也,走也撚青梅做嗅[26]。

  (旦)浣紗,來的韋崔二先生,問他送李郎何處,有甚回言?

  “前腔”知他去後,個底思量否[27]?長相見還怕舊[28],禁約真個開頭[29],真個丟手。便送了他幾個長亭,出秦關訴休[30]。有的情詞,寄上俺妝台右。這幾日孤孤單單,教人快瘦。

  “風入鬆”(韋、崔)浣紗,你聽俺道來。俺送他一鞭行色照河洲,伴皇華兩三宿。見他向彩雲斷處頻回首,青衫上閣淚偷流。拜上郡主,待寫萬金書[31]別來未久,囑付你千金體免離憂。

  (浣)還有甚話?(崔)秋鴻叫你個浣紗姐,不要胡行亂走。(浣)啐!帶腳的不飛勾了[32]。(旦歎介)原來李郎回音,叫俺將息[33]。俺霍府偌大家門,李郎去了,他可有甚房分在這長安[34]?央他一個來看守家門到好。你請韋、崔二先生外坐,俺這裏問他。(浣請韋、崔外坐介。韋、崔)郡主欲問何事?(旦)李郎去住匆匆[35],妾身未得細詢家世。二位交遊既久,知他更有何人?(崔)郡主,敢是怕十郎有前夫人麽?

  “前腔”他從來鰥處[36]比目不曾瞅[37],(旦)不為此。問他身傍帶有甚麽人?(崔)隻有秋鴻小廝。問前魚何處有[38]?(旦)不為此。問他骨肉有何人?(韋)他身星照定無骨肉[39],盡四海為家浪遊。(旦)也可憐他,少年才子,恁的孤窮。(崔)也是他奇遇,看藍橋遇仙是有[40],平白地顯風流。

  (旦自雲)原來如此。且住。俺家也無以次人丁[41],便要訪問李郎消息,也沒個人。前日李郎說,他與二人至厚。兼他客中貧窘,咱家少甚麽來。不如因而濟之,以收其用。浣紗,請二位秀才聽俺道來:

  “前腔”鳳拋凰去孤冷了鵲巢鳩[42],既無眷屬,二位先生便是嫡親相看也。緩急要個鶺鴒兒答救[43]。(崔)二生客中貧忙[44],怕沒工夫看管。(旦)這個不妨,衣食新芻[45],咱家支分[46]。尋常金幣不著你求,咱家私要的是有。毛詩雲:丈夫之友,將雜佩以贈之[47]。雜佩因何贈投?望看承報瓊玖[48]。

  (韋)既承委托,凡有所聞,托崔兄轉聞。(崔)使得。(韋)

  “前腔”你凝妝穩坐在鳳簫樓,有甚事,教浣紗姐傳示便了。(崔)付青雀傳言他即溜[49]。俺二人不便頻來,怕外觀不雅往來稠,專打聽遠信邊州。(韋)是則是弟兄朋友,閨門裏要你自持籌[50]。

  浣紗姐拜上郡主,咱二人去也。

  “尾聲”生涯牢落長安走[51],向朱門領取閑愁。這女子賢哉!女俠叢中他可也出的手。(下)

  (浣)兩個窮酸,貼他怎的[52]!

  隻因夫婿遠參軍,急難之中也要人。

  正是禮從人意起,何須財出嗇家門。

  注釋:

  [1]迭的:夠得。

  [2]首夏:初夏,指農曆四月。三國魏曹丕《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3]生受:承受,忍受。

  [4]晴初愜:即“情初愜”。唐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以“晴”諧“情”音,後人多沿用。

  [5]取次看承妾:意思把我看得很輕。取次,亦作“取此”,這裏的意思是隨便,輕率。唐杜甫《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折“村裏迓鼓”:“兀的不取次棄舍,等閑拋掉。”看承,對待。妾,古代女子自稱。

  [6]路轉屏風折:道路曲折,像屏風折起一樣。是說夫婿越走越遠。屏風上通常畫有風景或道路。這句話亦是雙關。

  [7]花黃帖:即“花黃”,古代婦女的麵飾,用金黃色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貼在額上,或在額上塗點黃色。《樂府詩集·木蘭詩》:“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8]說李郎出境回音:“說”下當有一“送”字。

  [9]輻輳(f鷆騯):亦作“輻湊”,本義指車輪輻條湊集於轂(g,車輪中心,有洞,可插軸),也比喻人或物聚集到一起。此指湊巧。

  [10]圓就:圓滿。

  [11]取次:這裏作“恣意”解。

  [12]“他雲嬌”二句:意思是小玉專注於跟李益的感情。陽台,見本書第四出注[2]。岫(xi蕉礎=漲薄豆槿ダ促獯恰罰骸霸莆扌囊猿鯁丁薄U飫鋨蚜礁齙涔式岷顯諞黃穡匝秈ㄡ隊骼钜媯栽啤(15)曖饜∮瘛?

  [13]迤逗:此為牽掛之意。明蘅蕪室《再生緣》第一出:“休休,便是盧越人、也應難措手,想起來柔腸迤逗。”

  [14]帶結同心:用錦帶編成菱形連環回文結,以示恩愛。這樣編成的結,叫同心結,也叫同心帶。《玉台新詠》梁武帝《有所思》詩:“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箋錦字,疊成個同心方勝。”

  [15]摧攢:即“催趲”(cuzn),也作“催攢”,催趕的意思。

  [16]不湊:不搭話。

  [17]不抖:不動彈。

  [18]枕根底扣:捶著枕頭,表示痛心。這是倒裝句。扣,敲擊,捶擊。

  [19]琉璃漚:謂硯中餘墨板結而發出琉璃般的光。漚,本指長期浸泡,這裏指墨放在硯中的時間長。

  [20]行箱:行進的車箱。南朝宋鮑照《登翻車峴》詩:“長塗疑旅人,忌轍覆行箱。”

  [21]一晝:整日。

  [22]儒林秀:優秀的士子。

  [23]愁就:一起發愁。就,也是湊的意思。

  [24]個些:些個,一點兒。

  [25]走閃:走動。

  [26]“見客人來”四句:借用李清照詞[點絳唇](蹴罷秋千):“見客入來,襪剗(chn)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意為襪子鬆脫著顧不上拉緊,頭發鬆了,金釵斜掛著,快要掉下來了。

  [27]個底:到底。

  [28]長相見還怕舊:難道常相見還怕會厭煩了?

  [29]禁約:“約”當作“的”。禁的,禁得住。

  [30]秦關:秦地關塞。

  [31]萬金書:家書。唐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2]“帶腳的”句:意思是我長著兩隻腳,不飛就夠了(他就該滿足了)(至於各處走走那是正常的)。勾,同“夠”。

  [33]將息:調養休息,保養。

  [34]房分:亦作“房份”,指家族的分支。《魏書·廣陽王石淵傳》:“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便為清途所隔。”

  [35]去住:猶“去留”。此為偏義複詞,指去。

  [36]鰥處:此指無妻獨處。

  [37]比目:比目魚,此指配偶。《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di椋!憊湃艘暈擻憬鮃荒浚肓攪較嗖7.僥苡渦校飾狡洹安槐炔恍小薄:罄從靡雜鞣蚱蕖(3)槿酥斡安煥搿L坡樟凇凍ぐ補乓狻肥骸暗貿殺饒亢未撬潰缸髟а觳幌巰傘!?

  [38]前魚:此處當指男寵。《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魚矣。今以臣之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蹇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後世詩歌遂多用“前魚”喻失寵而被遺棄的人。亦可特指男寵。

  [39]身星:星相家語。相當於說“身宮”。見本書第十出注[15]。

  [40]藍橋遇仙:見本書第六出注[21]。

  [41]以次:其他。

  [42]鵲巢鳩:居於鵲巢的斑鳩,比喻在家的妻子。《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禦之。”這是以鳩喻出嫁女子,以鵲喻其夫,意思與後來的成語“鳩占鵲巢”不同。

  [43]“緩急”句:鶺鴒(j韑韓g),水鳥名,亦作“脊令”,可以喻兄弟。答救,即搭救。《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毛傳:“脊令,雍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耳。”鄭玄箋:“雍渠,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於急難。”

  [44]貧忙:貧困而需為衣食奔忙。

  [45]新芻:當作“薪芻”,薪柴和牧草,引申指柴米(日常用度)。

  [46]支分:付給。唐陸贄《賜吐蕃將書》:“讚普若須繒帛,朕隨要支分,多少之間,豈拘定限。”

  [47]將雜佩以贈之:雜佩,連綴在一起的各種佩玉。《詩·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這裏是說將以禮物贈崔、韋。

  [48]“望看”句:望看,期望。瓊、玖,俱玉名,泛指美玉。

  [49]“付青雀”句:交給傳信的人,她很機靈。青雀,即青鳥,傳說為西王母的使者。《山海經·大荒西經》:“沃之野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鸝,一名少鸝,一名青鳥。”注:“皆西王母所使也。”《漢武故事》載:七月七日,有青鳥飛集承華殿,東方朔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有頃,王母至……有二青鳥如鸞,夾侍王母旁。後來用青鳥比喻信使。即溜,亦作“即留”,聰明機靈。

  [50]持籌:拿著籌碼計算,此指操持家事。

  [51]牢落:孤寂,無聊。晉陸機《文賦》:“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52]貼:添補,補助。

  評析:

  此出題目為《女俠輕財》,顯然是認為小玉有俠義之風。本出講小玉決定資助韋、崔二書生,請他們幫忙探聽李益在邊關的消息。從劇的開始到此出之前,小玉的形象一直是深居侯門的大家閨秀,容貌秀美,性情溫柔,才藝雙全,未獲愛情時是渴望愛情,獲得愛情後倍加珍視,與明清戲曲小說中的佳人形象沒有根本的不同。直到這一出,她抓住韋、崔二友來報告夫君消息的機會,細心打聽夫君的家世;並為求能經常獲得夫君的消息,果斷地決定資助他的兩個友人。表現出富有主見、不吝財貨的大氣和爽快。正是有這樣的胸襟氣度,才能在後文中顯示出那樣幹淨利落的處事風格。

  本劇五十三出,隻有三出題目中出現了“俠”字,寫黃衫客的占了兩出(見後文),寫小玉的占一出。作者這樣安排,是將小玉的形象與黃衫俠客的形象視作相同。非常顯然的,也是多數人一提到這個故事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沒有黃衫俠客的拔刀相助,小玉和李益不可能重圓;可是,試想,如果沒有小玉對愛情的專一與投入,特別是沒有她不惜財物甚至生命去尋訪李益的悲壯之舉,會有崔、韋二生的計策和黃衫客的豪舉嗎?可以說,李益能回到小玉身邊,表麵上是由於韋、崔二生的勸說和黃衫俠客的挾持;實際上是緣於霍小玉自己,緣於她的富有主見、輕財重情的俠義之風。也許這正是湯顯祖將小玉比作“女俠”的深意所在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