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章 杏苑題名[1]

  “天下樂”(文武官上)玉署春光紫禁煙[2],青雲有路透朝元[3]。三天日色黃圖外[4],四海雲光綠字前[5]。

  列位請了。今日殿試發榜,聖旨親點了隴西李益書判拔萃[6],堪為狀元。早到五鳳門外恭候也[7]。(生上)

  “卜算子”鸞鳳繞身翻,奏徹祥雲見。姓字香生紫陌喧[8],日近君王麵。

  (眾)請狀元謝恩。(生謝恩介)

  “滴溜子”聖天子,聖天子,萬壽臨軒。賢宰相,賢宰相,八柱擎天[9]。人中選出神仙,總送上蓬萊殿。宮袍賜宴[10]。謝皇恩,今朝身惹禦爐煙。

  (眾)請狀元赴宴。(行介)

  “前腔”笑從前,笑從前,文章幾篇。喜今日,喜今日,笙歌上苑。十裏珠簾盡卷,才認得春風麵[11]。祥雲一片。浪桃香[12],曲江人醉杏花筵[13]。

  “尾聲”鈴索一聲花滿院[14],這清高富貴無邊。多和少留些故事與人傳。

  紫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仙桃。

  青雲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錦袍。

  注釋:

  [1]杏苑:即杏園,故址在今西安大雁塔南,靠近曲江池,唐時為新科進士遊宴之地。後以“杏苑”泛指新科進士遊宴處。元宋無《送金華黃晉卿之諸暨州判官》詩:“馬驕曾杏苑,臚唱果丹墀。”(臚唱,古時進士殿試後,皇帝召見,按甲第唱名傳呼,稱臚唱。其製始於宋時。)

  [2]玉署春光紫禁煙:玉署,即玉堂署。《漢書·李尋傳》:“過隨眾賢待詔,食太官,衣禦府,久汙玉堂之署。”宋代以後,翰林院也稱玉堂或玉堂署。見本書第十八出注[17]。紫禁,古以紫微垣喻皇帝居所,而皇宮為禁地,故稱“紫禁”。

  [3]朝元:即朝元閣。見本書第二出注[47]。

  [4]三天日色黃圖外:這句是描寫京城的天色。三天,道教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為三天。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佛教以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三天。唐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詩:“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王琦注:“三天,謂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此處泛指天空。黃圖,指京畿地區。“黃圖”為《三輔黃圖》的略稱。該書“記三輔宮觀陵廟明堂辟雍郊畤等事”(見《隋書·經籍誌二》)。“三輔”是漢代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也指其所轄地區,後借指畿輔、京都地區。

  [5]綠字:指洛書,又可引申指山河輿地圖,再進一步引申可指山河。洛書是傳說中大禹治水時從洛水獲得的一種神秘的圖籙,常與伏羲得自黃河的“河圖”並稱。《易·係辭傳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漢孔安國注:“《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其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晉書·地理誌》敘此事時謂“昔大禹觀於濁河而受綠字,寰瀛之內可得而言也”。“綠字”即指大禹所獲洛書。大禹按照洛書“其數至九”而將天下分為九州,於是“綠字”也可指代河山、社稷。

  [6]書判拔萃:書判,指書法和文理,是科考測試的重要方麵。《新唐書·選舉誌下》:“凡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清梁章钜《稱謂錄》謂“唐世有書判拔萃科”。唐韓愈《李君墓誌銘》:“進士及第,試書判入等。補秘書正字。”拔萃,唐製,選官有一定的年限,期限未滿,試判三條,合格入官的謂之拔萃。曆史上的李益也是由書判拔萃入官的。

  [7]五鳳門:宮城正門。隋代稱“則天門”,唐代稱“應天門”,宋代稱“五鳳門”。

  [8]紫陌:見本書第四出注[34]。

  [9]八柱擎天:按中國古代神話,地有八柱(即八座高山),用以承天。戰國屈原《天問》:“八柱何當?東南何虧?”漢王逸注:“言天有八山為柱。”後以“八柱”比喻能為國家扶顛持危的棟梁之才。唐顏真卿《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家崇八柱之勳,地半三分之業。”

  [10]宮袍:古代官員的禮服。這裏是指作為一種優待,對科舉得中的士子賜以宮袍。

  [11]春風麵:化用宋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12]浪桃香:見本書第十七出注[12]。

  [13]曲江人醉杏花筵:曲江,指長安的曲江池,因有河水曲折流過,故名。杏花筵,指唐代進士放榜後於曲江池舉行的“曲江會”大宴。曲江池多杏樹,故又稱“杏園”。

  [14]鈴索:係鈴之索。唐代翰林院禁署嚴密,不得隨意出入,須掣鈴索打鈴以傳呼或通報。

  評析:

  這是一出過場戲,講李益中書判拔萃科,堪為狀元,春風得意。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