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妝台巧絮

  “番卜算”(旦上)屏外籠身倚[1],睡覺唇紅退。暈纖蛾暗自領佳期[2],珍重花前意。

  [菩薩蠻]天穿過了還穿地[3],枕痕一線搖紅睡[4]。春色襯兒家[5],羞含豆蔻花[6]。裙腰沾蟢子[7],暗地心頭喜。越近越思量,懸愁花燭光。日昨已許李郎定親[8],佳期早晚[9],好悶人也。

  “五供養”相逢有之,這一段春光、分付他誰[10]?他是個傷春客,向月夜酒闌時[11]。人乍遠,脈脈此情誰識?人散花燈夕,人盼花朝日。著意東君,也自怪人冷淡蹤跡。

  “前腔”夢兒中可疑,記邂逅分明、還似那回時。玉釵風不定,為誰閑撚花枝?道甚重簾不卷,燕子傳消息[12]。隨意佳期緩,爭信人心急[13]。不如嫁與,受他真個憐惜[14]。

  “金瓏璁”[15](鮑上)綠枝麽鳳拍[16],香痕暗沁莓苔。畫堂春暖,困金釵,不卷珠簾誰在?

  (見介,旦)花氳蝶翅頻敲粉[17],(鮑)柳颩蜂腰促報衙[18]。(旦)翠掩重門春睡懶,(鮑)一天新喜教兒家。(旦)何喜見教?(鮑)教你個喜字來,新婚那夜嗬:

  “玉交枝”燭花無賴,背銀缸暗擘瑤釵[19]。待玉郎回抱相偎揣,顰蛾掩袖低回[20]。到花月三更一笑回,春宵一刻千金浼[21]。挽流蘇羅幃顫開[22],結連環紅襦懊解[23]。

  “前腔”鸞驚鳳駭,誤春纖揾著檀腮[24]。護丁香怕拆新蓓蕾,道得個豆蔻含胎。他犯玉侵香怎放開,你凝雲覺雨堪瀟灑。吃緊處花香這回,斷送人腰肢幾擺。

  洞房中所事堪停當也。

  “沉醉東風”你把鴛鴦襯褡兒翦裁[25],指領上繡緘憑在[26]。勾春睡小眠鞋,要一領汗衫兒躭待。那其間半葉輕羅試采,你把羞眸兒半開,斜燈兒半開,試顯出你做夫妻們料材[27]。

  (旦)罷了。(鮑)可罷了也。

  “前腔”帶朝陽下了楚台[28],起窺妝照人無奈。暗尋思顰眉簇黛,把餘紅偷覷還猜。防人見侍兒們拾在,賀新人美哉,賀新郎美哉,顯的你做夫妻們喜來。

  (旦)謝了。老夫人請你講話也。

  “尾聲”(鮑)咱去來說與你個明白,選成親花朝好在。折莫你這幾日嗬葫蘆提較害[29]。

  一搦女兒身,齊眉作婦人[30]。

  人生初見喜,花草一年春。

  注釋:

  [1]屏外籠身倚:在屏風外倚著熏籠。籠,即熏籠,罩在熏爐上的籠子,作熏香及烘幹之用。唐白居易《後宮詞》:“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2]暈纖蛾:剛剛睡醒,細眉上有一圈紅暈。

  [3]天穿過了還穿地:天穿,即天穿節。宋以前,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節。相傳女媧在這一天補天,民間風俗在這一天把煎餅投到屋頂上,叫做補天穿。關於天穿節的時間,還有正月二十、正月三十日等說法。宋代以後這一節日風俗逐漸流失。此句意為補完天,再補地,意思是天穿節之後是花朝節。花朝節見本書第九出注[32]。

  [4]枕痕一線搖紅睡:描寫小玉傷春情緒。化用宋蘇軾詞[點絳唇](紅杏飄香)中的語句,原句是:“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

  [5]兒家:自家,自己。兒,古代女子自稱。北朝佚名《木蘭詩》:“願借明駝千裏足,送兒還故鄉。”唐元稹《鶯鶯傳》:“玉環一枚,是兒嬰年所弄,寄充君子下體所佩。”

  [6]羞含豆蔻花:豆蔻,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又名草果。分肉豆蔻、紅豆蔻、白豆蔻等多種。紅豆蔻產於南海山穀中,其花沒有大開者,形如含胎,最美,稱為含胎花。詩人常用“豆蔻”比喻未嫁少女。唐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羞含豆蔻花,是說小玉正值青春年華,因想到將要成親,故有含羞之態。

  [7]裙腰沾蟢子:裙腰上有蟢(x)子,表示小玉有喜事。蟢子,即蠨蛸,蜘蛛的一種,身體細長,暗褐色,長腳,又稱喜子、壁喜。三國吳陸機《毛詩草木鳥獸魚蟲疏》下:“此蟲來著人衣,嚐有親客至,有喜也。”

  [8]日昨:最近,前不久。

  [9]早晚:相當於何日、何時。唐李白《口號贈楊征君鴻》詩:“不知楊伯起,早晚向關西?”

  [10]他誰:相當於誰人、誰。元雜劇多用此語。元關漢卿《救風塵》雜劇第一折“麽篇”:“恁時節,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惱怨他誰!”

  [11]酒闌:酒宴將要結束。闌,將近,將止。《史記·高祖本紀》:“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集解:“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

  [12]“道甚重簾”二句:化用宋朱敦儒詞[念奴嬌](別離情緒):“料得文君,重簾不卷,且等閑消息。”

  [13]爭信:怎麽信。爭,相當於“怎”,怎麽。唐白居易《題峽中石上詩》:“誠知老去風情減,見此爭無一句詩。”

  [14]“不如嫁與”二句:依然化用宋朱敦儒詞[念奴嬌](別離情緒):“不如歸去,受他真個憐惜。”

  [15]“金瓏璁”:此調應有六句、六韻,後麵省略兩句。

  [16]綠枝麽鳳拍:碧綠的樹枝上有麽鳳來集。麽(yo)鳳,鳥名,羽毛五色,形狀像傳說中的鳳鳥而體形較小,故名。又因其常於桐花開時來集桐上,又名桐花鳳。宋蘇軾《異鵲》詩:“家有五畝園,麽鳳集桐花。”

  [17]花氳蝶翅頻敲粉:花氣氤氳,蝶翅頻繁拍動,翅上的粉褪掉。古人認為蝴蝶交配時,翅上的粉會褪掉。宋羅大經《鶴林玉露》:“《道藏經》雲:蝶交粉褪,蜂交黃褪。”這裏是暗喻婚姻之事。

  [18]柳颩(di)蜂腰促報衙:颩,扭控的樣子。蜂衙,眾蜂簇擁蜂王,如朝拜屏衛,故稱。宋陸佃《埤雅·釋蟲》:“蜂有兩衙應朝,其主之所在,眾蜂為之旋繞如衛。”這句鮑四娘是說自己像蜂報衙一樣急忙向小玉來報信。

  [19]背銀缸暗擘。油燈。擘,分剖,分裂,這裏是擺弄的意思。

  [20]顰蛾掩袖低回:皺著眉用衣袖遮掩,徘徊不前。顰,皺眉。

  [21]春宵一刻千金浼(mi):這句是化用宋蘇軾《春宵》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浼,請托,央求。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王方讀書,略不答。薊公出,(劉)整複浼入言之。”

  [22]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常用作車馬或帷帳等的垂飾。

  [23]結連環紅襦斯荼敬司渥鼇敖崍泛祚嘁\解”。從上句“挽流蘇羅幃顫開”來看,應該是“結連環紅襦懊解”,以相對仗。

  [24]誤春纖揾著檀腮:意思是用纖細的手指托著腮,以至於耽誤了去做其他事情。春纖,形容女子的手指,參見本書第九出注[23]。揾,托,按。檀,淺紅色。檀腮,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麵頰。元曾瑞卿《留鞋記》雜劇第四折“沽美酒”:“猛聽的微微氣喘,越教我揾不住淚漣漣。”

  [25]鴛鴦襯褡兒:繡著鴛鴦圖案的內衣。襯褡,內衣,參見本書第八出注[51]。

  [26]指領上繡緘憑在:手上拿著繡針(縫製鴛鴦襯褡)。緘,係“針(鍼)”字之誤。指領,手指頭。

  [27]料材:相當於材料,這裏是樣子的意思。

  [28]朝陽下了楚台:用楚襄王夢遇巫山神女事,參見本書第四出注[2]。

  [29]折莫你這幾日嗬葫蘆提較害:無論怎樣,你這些天糊裏糊塗地會受到擾害。折莫,不論、不問,也作遮莫、折末、者麽、者莫。唐岑參《原頭送範侍禦》詩:“別君隻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葫蘆提,糊裏糊塗,也作葫蘆題、葫蘆蹄。元關漢卿《竇娥冤》雜劇第三折“快活三”:“念竇娥葫蘆提當罪衍。”較害,擾害。

  [30]齊眉作婦人:意思是恭恭敬敬地做妻子。齊眉,《後漢書·梁鴻傳》:“(鴻)每歸,妻(孟光)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後來用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案,有短腿放食物用的木托盤。

  評析:

  這一出寫鮑四娘到霍小玉家通報喜訊,以及小玉對婚期既盼且羞的情景。鮑四娘在與小玉言談中用一些隱語和暗示向小玉描述新婚之夜夫妻間的情景。這種描寫符合鮑四娘的身份,但就全劇情節發展而言,則沒有必要。這是古代戲曲作品中常見的俗套,作為調劑劇場氣氛、迎合一部分觀眾欣賞趣味的手段,如湯顯祖之類的大劇作家的作品也難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