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佳期議允

  “薄幸”(旦上)薄妝凝態,試暖弄寒天色。是誰向殘燈澹月,仔細端詳無奈?憑墜釵飛燕徘徊,恨重簾礙約何時再?(浣)似中酒心情[1],羞花意緒誰人會?懨懨睡起兀自梅梢月在。

  [應天長](旦)燈輪細轉,月影平分,笑處將人暗認。曾半倚紗籠,手撚墜釵閑借問。誰解語春相印?怯邂逅誤成芳信。人影散,獨自歸來,恁闌方寸[2]。浣紗,拾釵人何處也?

  “字字錦”春從繡戶排,月向梅花白。花隨玉漏催,人赴金釵會。試燈回,為著疏影橫斜,把咱燕釵兒粘帶。釵釵,恨尋的快快,是何緣落在秀才?好一個秀才,秀才你拾得在。(合)是單飛了這股花釵,配不上雙飛那釵。乍相逢怎擺[3]?那拾釵人擎奇[4],擎奇得瀟瀟灑灑,忺忺愛愛[5]。閃得人躭躭待待,厭厭害害。卻原來會春宵那刻。

  “前腔”(浣)無意燕分開,有情人奪采。他將袖口兒懷,恁想著花頭戴。步香街,淡月梅梢,領取個黃昏自在。釵釵,書生眼快快。恁是個香閨女孩[6]。逗的個女孩,女孩伽伽的拜[7]。(合前)

  “入賺”(鮑上)春寒漸解,準望著踏青挑菜[8]。金蓮步躧[9],早是他朱門外。誰人在?(內作鸚哥叫雲“客來!客來!”旦驚)影動湘簾帶[10],鸚哥報客來。(浣)今朝風日好,有甚金釵客?(見科,旦)呀,原來是鮑四娘也,到來多會?(鮑)可知道你深閨自在。

  小玉姐愛戴紫玉燕釵,今日緣何不見?(旦)無心戴他。(鮑)敢是單了一枝?(旦笑)何處單來?(鮑)咱說他單便單,咱說他雙便雙,憑你心下。(旦笑)四娘說了雙罷。(鮑)卻原來,且問你緣何此釵便落此生之手?

  “雪獅子”(旦)燈花市,月華街,月痕暗影疏梅。愛清香小立在回廊外,花枝擺,(又[11])。把燕釵兒懸在,天付與多才。(合)單飛燕也釵,雙飛燕也釵。雙去單來,單去雙來。可似繞簾春色,還上我玉鏡妝台。

  “前腔”(鮑)燈似晝,人如海,偏他們拾取奇哉!這觀燈十五無人會,便揉碎,(又)。梅花少不得心兒采,多則是眼兒乖。(合)明提起也釵,暗提起也釵。明去暗來,暗去明來。可似繞簾春色,還上我玉鏡妝台。

  (鮑)你說著玉鏡台,李郎就是,便將此釵來求盟定。(旦)那生畢竟門地何如?才情幾許?怎生弱冠尚少宜人[12]?(鮑)若論此生,門族清華[13],少有才思,麗詞佳句,時謂無雙,先達丈人[14],翕然推伏。每自矜風調,思得佳偶,博求名閥,久而未諧。(旦)原來如此。此事須問老夫人。

  “隔尾”你說著、玉鏡台,那酸俫怎就把咱頭上釵兒來插釵[15]?隻怕老娘嗬,識不出武陵春色[16]。

  (下)(鮑吊場)老夫人有請。

  “一翦梅”(老旦上)霧靄籠蔥貼絳紗,花影窗紗,日影窗紗。迎門喜氣是誰家?春老儂家,春瘦兒家[17]。

  (見科。老)原來是鮑四娘到來。春色三之一,王家日漸長[18]。(鮑)關心兒女事,閑坐細端詳。老夫人,你道妾身今日為何而來?竟為小姐親事。(老)小女雛稚之年,恐未曉成人之禮,聽俺道來:

  “宜春令”天生就,女俊娃,似鴛雛常依膝下。重重簾幙,漏春心何曾得到他?爐煙篆一縷清霞[19],玉瓶花幾枝瀟灑。似人家,煞不成妝逗耍[20]。

  “前腔”(鮑)渠年長,伊鬢華,老年人話兒喬作衙[21]。他芳心染惹,怕春著裙腰身子兒乍[22]。鴛鴦譜挑不出閑心[23],美女圖覷許多情話。你守著他,投得個夜香燒罷[24]。

  “前腔”(老)催人老,可歎嗟,論從來女生外家。眼前怎舍,穩倩個乘龍嬌客來招嫁[25]。起西樓備著吹簫[26],展東床留教下榻[27]。誰家,養女兒尋思似咱。

  那人何如?

  “前腔”(鮑)才情有,年貌佳,李十郎隴西舊家。全枝堪借[28],管碧梧棲老鸞停跨[29]。將雛曲畢竟雙飛[30],求鳳操看他駟馬[31]。(出釵介)沒爭差[32],把這股玉燕兒留下。

  (老旦看釵介)呀,這釵活似小玉上頭之物,何因得在此生?婚姻事須問女兒情願。浣紗,請小姐出來。(浣請介)

  “一翦梅”(旦上)睡起東風數物華,暗惜年華,暗惜春華。停雲數點雨催花,前夜燈花,今日梅花。

  (見科。老)兒,鮑四娘來與隴西李十郎求親,你意下何如?(旦)說他則甚。

  “繡帶兒”掩春心坐羅幃繡榻,羞人喚作渾家[33]。想仙姬不是蘭香[34],笑漁郎空問桃花[35]。非誇。冰清到底無別話,守定著香閨這答[36]。(啼科)娘和女,俜仃可嗟[37]。形影相依,怎生撇下?

  “前腔”(老旦)年華。為甚的雲寒月寡,守著一搦香娃[38]。兒,就明姑仙子[39],也有人間之情。看羅敷早配玄都[40],恨玉蘭空孕蓮花[41]。仙查[42]。天宮織女猶自嫁,銀河畔鵲橋親踏。今日嗬,男共女,兩家兒一家。分付與東君[43],畢罷了老娘心下[44]。

  “前腔”(浣)休嗟。嬌花女教人愛殺,恨不早嫁東家[45]。你憐老夫人麽?隻怕柘枝兒兩頭係絲[46],到大來貪結桃花[47]。(背介[48])哄咱。青春不多也二八,少不得籠窗動闥[49]。好和歹,這些時破瓜[50]。便道是白玉無瑕,青春有價。

  “前腔”(鮑)喧嘩。把媒人似絲鞭兒擘打,得你半口甜茶。卻為甚俊灑多才,尚沒個襯褡人家[51]。湊咱。士女愁春沒亂煞[52],母親行白忙閑話[53]。真和假,那些禁架[54]。你不信看玉燕釵頭,玉梅花下。

  (老)正是。這釵是小姐香奩中物,何因得落他家?(旦作羞介,老旦問浣)這是怎的來?

  “太師引”(浣)元宵夜,放了觀燈假,轉回廊梅疏月華。臨去也墜釵斜掛,急尋著被他翠袖籠拿。(老)便是那李秀才麽?(浣)但逢著書生不怕偏絮刮[55],俺小姐有些嬌怯。(老)那生說甚來?(浣)說他青春大,曾無室家。是禁不得,他賺玉留香多霎[56]。

  (老)小姐說甚來?

  “前腔”(浣)聽說他能風雅,想不著良宵遇他。虧了俺籠燈倚月,聽才子佳人打話。他把釵兒接下那歡恰,俺小姐淡月隱梅花。(老)卻怎的?(浣)嬌波抹[57],道有心期那些。(老)因何?(浣)知怎生嗬,一笑相逢緣法[58]。

  (老笑問)玉兒可是也?

  “三學士”(旦低聲科)是俺不合向春風倚暮花,見他不住的嗟呀。知他背紗燈暗影著蛾眉畫,還咱個插雲鬢分開燕尾斜。猛可的定婚梅月下,認相逢,一笑差。

  “前腔”(老)你百歲姻緣非笑耍,關心事兒女由他。知他肯住長安下,怕燕爾翻飛碧海涯[59]。輕可的定婚梅月下,怕相逢,一線差。

  “前腔”(鮑)玉姐嗬,翠氣生香春一把[60],那書生也將相根芽。接了你嵌成寶玉雙飛燕[61],難道是飛入尋常百姓家[62]。俺可也定婚梅月下,敢把這好姻緣,一對誇。

  (浣)老夫人成就了罷。

  “前腔”(浣)這是那月夜春燈搖翠霞,武陵溪蘸出胡麻[63]。才郎嗬,可有乘龍一騎青絲馬,配上咱插燕雙飛綠鬢鴉[64]。你可也定婚梅月下,好姻緣,一世誇。

  (老)片語相投,拾釵為定,天也天也!

  “尾聲”你問乘龍那日佳,俺這裏畫堂簫鼓安排下。(鮑)他還有白璧成雙錦上花。

  偶語風前一笑回,月籠燈影袖籠釵。

  如今好取釵頭燕,飛向溫家玉鏡台。

  注釋:

  [1]中酒:醉酒。晉張華《博物誌》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湯,自漬即愈。”五代韋莊《晏起》詩:“邇來中酒起常遲,臥看南山改舊詩。”

  [2]“燈輪細轉”數句:這是[應天長]詞的上半闋。恁闌方寸,不通。疑為“憑闌方寸”之誤。方寸,一寸見方,形容小,這裏指心。《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圖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3]乍相逢怎擺:意思是剛相逢怎麽擺布(這情懷)。

  [4]擎奇:即擎。舉,抬。奇,隻起到助音的作用,無實意。

  [5]忺(xin)忺:適意,高興。

  [6]恁(n韓):您。

  [7]伽伽:深深地,姍姍地。形容恭敬虔誠的樣子。

  [8]挑菜:舊俗,農曆二月初二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遊觀其間,叫挑菜節。宋賀鑄詞[鳳棲梧](挑菜踏青):“挑菜踏青都過卻。楊柳風輕,擺動秋千索。”

  [9]躧(x):亦作“屣”,草鞋,也指無跟的鞋,特指舞鞋。

  [10]湘簾:用湘妃竹做的簾子。宋範成大《夜宴曲》詩:“明瓊翠帶湘簾斑,風幃繡浪千飛鸞。”

  [11]又:表示前一句(“花枝擺”)為疊句,下同。

  [12]宜人:古代婦女因丈夫或子孫而得的一種封號,這裏代指妻室。宋代政和年間始有此製。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元代七品官妻、母封宜人,明清五品官妻、母封宜人。參閱《宋會要》、《續通典·職官十六》、《清通典·職官十八》。

  [13]清華:清高顯貴的門第或官職。《南史·到傳》:“(王)晏先為國常侍,轉員外散騎郎,此二職,清華所不為。”

  [14]先達丈人:指社會上有名望的前輩。先達,前輩。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

  [15]“那酸俫”句:那書生怎麽就把我頭上的釵作為聘禮?酸俫(l醝),舊時戲稱書生為酸俫。俫,元雜劇中扮演小孩的角色,後來也指年紀小的人。插釵,宋時風俗,議婚時兩親相見,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謂之“插釵”。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若相媳婦,即男家親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謂之‘插釵子’。”劇寫的是唐代之事,但作者是明代人,所以會用到唐以後風俗。

  [16]武陵春色:指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台事。傳說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藥,經日不返,於是采山上桃食之,下山取水,遇二女,款待他們,劉阮隨之而去,被留半年。後來回到家中,發現已過了七世。見《太平禦覽》四一引《幽明錄》。此事在戲曲中常與陶潛《桃花源記》所記之事相混。

  [17]“春老儂家”二句:意思是隨著年光的流逝,我越來越老了,女兒則因思春而消瘦。儂家,女子自稱。猶言奴家。宋晏殊詞[菩薩蠻](人人盡道):“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豔。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這裏是霍小玉母親自稱。兒家,指女兒家。即霍小玉。

  [18]“春色”二句:意思是春天已經過了三分之一,白天漸漸長了。王家,猶王室,王朝。《書·武成》:“至於大王,肇基王跡,王季其勤王家。”孔穎達疏:“王季修古公之道,諸侯順之,是能纘統大王之業,勤立王家之基本也。”唐呂溫《道州律令要錄序》:“太尉侍中勤勞王家,惠於生人。”

  [19]爐煙篆一縷清霞:爐中所燃香的煙縷像雲霞一樣。煙篆,即篆煙,燃香時煙上升繚繞如篆文,故稱香的煙縷為香篆、篆煙。

  [20]煞不成妝逗耍:意思是難道你是開玩笑?

  [21]喬作衙:即喬坐衙,假裝衙署裏的官長,升堂問事。此語在古代戲曲小說中常用來指裝模作樣,擺架子。

  [22]怕春著裙腰身子兒乍:意思是女孩正當青春,身材俏麗。乍,俏麗。

  [23]鴛鴦譜挑不出閑心:婚姻簿上挑不出閑心,意思是婚姻不是閑事。鴛鴦譜,即婚姻簿。話本小說有《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24]投得個:等到。個,詞尾,無義。

  [25]穩倩個乘龍嬌客來招嫁:意思是穩妥地請個女婿來把女兒嫁給他。乘龍、嬌客,都是女婿的代稱。《藝文類聚》四十引《楚國先賢傳》:“孫儁字元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杜甫《李監宅》詩:“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宋吳曾認為是用秦女乘鳳、蕭史乘龍的典故(見下一條注)。後常用“乘龍”或“乘龍快婿”稱女婿。宋黃庭堅《次韻子瞻和王子立風雨敗書屋有感》詩:“婦翁不可撾,王郎非嬌客。”注:“王適,字子立,蘇子由之婿。”“嬌客”後用為女婿的愛稱。

  [26]起西樓備著吹簫:用簫史弄玉的故事。簫史,也作蕭史。傳說為春秋時人,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把女兒弄玉嫁給她,並築鳳台供他們居住。一天晚上,簫史吹簫引鳳,與弄玉共同升仙而去。另,《東周列國誌》四十七回敘此事,謂“忽然一夜,夫婦於月下吹簫,遂有紫鳳集於台之左,赤龍盤於台之右……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自鳳台翔雲而去”。後來,蕭史也用作女婿的代稱。

  [27]展東床留教下榻:用王羲之東床坦腹事。《世說新語·雅量》:“郗太傅(鑒)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導)書,求女婿……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坦腹臥,如不聞。’郗公曰:‘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羲之),因嫁女與焉。”後稱人女婿為令坦或東床。

  [28]全枝堪借:意思是李益的家族可以作為依靠。枝,古代一般指嫡長子之外的宗族子孫,也作“支”。《左傳·莊公六年》:“《詩》雲:‘本枝百世。’”孔穎達疏:“《詩》以樹木本幹喻嫡,枝葉喻庶,言文王子孫本幹枝葉,嫡子庶子皆傳國百世。”全枝,這裏指李益所在的這一宗族。

  [29]管碧梧棲老鸞停跨:意思是小玉和李益很相配,可以白頭偕老。傳說鳳凰性高潔,非梧枝不棲。杜甫《秋興八首》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此外,古人又將夫婦中的女子一方比作鳳,這裏語義雙關,意思是李益門第高,恰如梧桐樹,可以配得上小玉;棲老則暗示二人可以白頭偕老。鸞,鳳凰之類的神鳥。常借喻賢人、君子。這裏比喻李益。

  [30]將雛曲:即《鳳將雛》,古曲名,《宋書·樂誌》:“鳳將雛哥(歌)者,舊曲也。”這裏主要取鳳凰之義。

  [31]求鳳操看他駟馬:求鳳,當指《鳳求凰》曲。因上文將小玉比作鳳,故此處說成“求鳳”。司馬相如曾在卓王孫家彈奏此曲而打動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二人結為夫婦。操,琴曲名。駟馬,也指司馬相如事。《成都記》:“司馬相如初西去,過升仙橋,題柱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這裏是用司馬相如比李益,意在突出李益的才華。

  [32]沒爭差:不差。爭,猶差。與差同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錦上花”:“赤緊的夫妻每,意不爭差。”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步步嬌”:“因甚軍心有爭差?”

  [33]渾家:舊時稱妻子為渾家。

  [34]蘭香:即杜蘭香,神話傳說中的仙女。晉幹寶《搜神記》卷一載:漢時有杜蘭香,幾次到張碩家,所說事邈然久遠……作詩曰:“阿母處靈嶽,時遊去霄際。眾女侍羽儀,不出墉宮外。飄輪送我來,豈複恥塵穢。從我與福俱,嫌我與禍會。”以後時來時去。《藝文類聚》引曹毗《杜蘭香傳》、《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錄》亦記仙女杜蘭香事,與《搜神記》所載不同。唐李商隱《重過聖女祠》詩:“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35]笑漁郎空問桃花:指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之事。

  [36]這答:意即這裏。

  [37]俜仃:相當於“伶俜”、“伶仃”,孤單的意思。

  [38]守著一搦(nu潁┫閫蓿菏刈乓桓魷巳醯呐6.R晦展灰晃眨穩菅硐訟浮^粘幀O閫蓿耘6.陌啤?

  [39]明姑仙子:“麻姑仙子”之誤。《紫簫記》第十出“繡帶兒”:“兒,就明姑仙子,也有人間之情。看羅敷早配玄都,恨玉蘭空孕蓮花。”麻姑仙子,傳說中的仙女。東漢桓帝時,仙人王遠降於蔡經家,召麻姑至,年十八九,甚美,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複還為陵陸乎?”見《太平廣記》六十葛洪《神仙傳》;又一三一《齊諧記》亦記有麻姑事。

  [40]看羅敷早配玄都:羅敷,女子名。晉崔豹《古今注·音樂》:“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後為趙王家令,羅敷出采桑於陌上,趙王登台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此歌即樂府詩《陌上桑》,又名《豔歌羅敷行》。羅敷不必實有其人,當時人就多以羅敷稱女子,後來多用以稱貌美而有節操的女子。玄都,神仙所居之處,這裏是說羅敷嫁得好。此句意在強調女孩早晚應該出嫁。

  [41]恨玉蘭空孕蓮花:不詳所指。備考。

  [42]仙查(ch醝):查,舊時官吏俗稱為查郎。《字匯補·木部》:“《類說》:唐明皇呼人為查,言士大夫如仙查隨流變,升天入地能處清濁也。”這裏泛指仙人。

  [43]東君:司春之神。見本書第二出注[51]。這裏指媒人。

  [44]心下:心下事的省稱,即心事。

  [45]東家:東鄰。此處用王昌故事。王昌,時代不詳,最早見於歌詠的為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其後唐人詩中往往提及,如上官儀詩:“南國自然勝掌上,東家複是憶王昌。”

  [46]柘枝兒兩頭係絲:兩頭牽掛之意,即又想陪侍母親,又想嫁人。柘,桑屬,葉可以用來喂蠶;柘葉所喂之蠶,其絲可作琴瑟等弦。古人常用琴瑟喻夫妻。絲,諧音“思”。

  [47]到大來貪結桃花:意思是到頭來想嫁人。到大來,到頭來、到最後。桃花,象征即將出嫁的女子。《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用桃花的繁茂喻即將出嫁的女子年輕美好。

  [48]背介:古代戲曲術語,即作背著其他角色說話的動作。接下來即是該角色背著其他劇中人所說的話。

  [49]少不得籠窗動闥(t啵閡饉際敲獠渙擻卸欏c耍擰A岸耍齙醬白雍兔牛概鏨臁R蚰信幕嵋髯潘耍視寫慫怠C髏範瘛獨ヂ嘏吩泳緄詼郟奚セ岷扃ヂ嘏V鏊骸澳閽蛩骶睬那牟壞惱睿心昂投耍潛匭⌒畝欣袂ⅰ!?

  [50]破瓜:瓜字可分剖成二個八字,故古代詩文中常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之年。晉孫綽《情人歌》:“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後來也有用破瓜指女子破身。這裏即取後一種意思。

  [51]襯褡人家:襯褡,也作“襯搭”,指背心、背搭之類的貼身內衣。引申為陪伴、搭當。這裏所說的襯褡人家,就是指作為陪伴的人。

  [52]沒亂煞:也作“沒亂殺”,相當於急得要死,愁悶不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去了紅娘悶轉加,比及到黃昏沒亂煞,花影透窗紗,幾時見黑,得見那死冤家?”

  [53]母親行(h醤g)白忙閑話:母親白白地忙,白白地說那些話。意思是女兒早晚要出嫁。行,用於人稱詞之後,相當於這邊、那邊或這裏、那裏。母親行,即母親這邊。閑話,閑談。這裏指小玉母親前麵說的那些話。

  [54]禁架:承受。

  [55]絮刮:即絮聒,嘮叨不休。

  [56]賺(zhu鄋)玉留香多霎:是說小玉被李生留了多時。霎,片刻。多霎,多時。賺,誤。這裏是留的意思。玉和香這裏指霍小玉。

  [57]嬌波抹:用目光掃視。嬌波,嫵媚可愛的目光。唐玄宗《題梅妃畫真》詩:“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宋柳永詞[河傳](翠深紅淺):“愁蛾黛蹙,嬌波刀翦。”抹,一掃而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小梁州”:“偷睛望,眼挫裏抹張郎。”

  [58]緣法:相當於緣分。宋楊萬裏《誠齋集》三四《未至安樂坊隔林望見霜鏗嶺兩峰特奇》詩:“彼此相遭有緣法,悔將嗔喜觸岏(cu醤w醤山高峻貌)。”

  [59]怕燕爾翻飛碧海涯:意思是擔心新婚後夫妻雙雙遠去。燕爾,燕爾新婚的簡略說法。見本書第三出注[24]。

  [60]翠氣生香春一把:是說小玉正值美好的青春年華。

  [61]接了你:意思是娶了你。接有迎娶的意思,如“接媳婦”即“娶媳婦”。

  [62]飛入尋常百姓家:語出唐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原詩是說王謝這樣顯赫一時的大家族,如今衰落了。這裏的意思是嫁入普通百姓之家。

  [63]武陵溪蘸出胡麻:胡麻,指胡麻飯。在劉晨、阮肇遇仙故事中,其所遇二女子邀其至家,以胡麻飯招待他們。後來以“胡麻飯”表示仙人的食物,也以“胡麻宴劉阮”指男女豔情。因這個故事後與《桃花源記》中武陵人入桃花源故事相混(見本出注[16]),故有此處的“武陵溪蘸出胡麻”。

  [64]綠鬢鴉:綠鬢,古時形容女子頭發的顏色,遠望似青山;“鴉”或“鴉雛(色)”,也用來形容女子頭發,因鴉或鴉雛其羽毛烏黑而有光澤。

  評析:

  這出演鮑四娘持釵來向霍小玉及其母親提親。

  鮑四娘先遇到小玉,通過問小玉為何不戴玉釵的巧妙方式,自然引入正題。小玉對此也心領神會。當初步了解了李益情況後,她卻轉而說“此事須問老夫人”。一方麵透露出對李益的好感,同時又帶有女孩子的害羞,也符合當時一個深閨少女的身份和處境。

  老夫人對此事的態度,起初是謹慎的,因為對小玉墜釵之事並不知情,所以麵對鮑四娘的突然提親並沒有做明確表示。但女兒早晚要出嫁,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她更擔心的是找不到可靠的女婿可作為小玉甚至她自己以後的依靠。這與她因自己出身低微而招致不幸的經曆有關。又因這樣的出身和經曆較少受禮教的束縛,她在女兒親事上又表現出了開明的態度:“婚姻事須問女兒情願。”但並不說明她在這事上完全沒有主見。她細細地詢問小玉與李益相遇、墜釵拾釵的經過,表現出母親對女兒深刻的關切和細心的嗬護。在這一過程中,她察言觀色,了解到小玉內心的想法,雖擔心“燕爾翻飛碧海涯”,卻也認可了“關心事兒女由他”。戲曲把一位母親在女兒終身大事上的擔心、關切、嗬護、疼愛、尊重等複雜微妙的情感演述得細致入微。

  小玉在母親詢問親事時,先表現出嬌羞之態:“掩春心坐羅幃繡榻,羞人喚作渾家”,“冰清到底無別話,守定著香閨這答”,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少女麵臨出嫁時的心態;繼而又表示舍不得母親:“(啼科)娘和女俜仃可嗟,形影相依,怎生撇下”,又牽合著她和母親多年相依為命的特定經曆。當母親問到墜釵拾釵之事時,作者巧妙地讓侍女浣紗來做主要敘述人。按當時禮法,女子特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不能隨便跟陌生男子說話、交流。墜釵拾釵雖事出偶然,但小玉畢竟與李益有過交流,且有情於李益。所以這裏作者安排她“作羞介”,符合特定人物的特定身份和情緒,同時自然引出了浣紗來充當這一事件的講述者或者小玉的“代言人”。當浣紗說到小玉對李益“嬌波抹,道有心期那些”時,小玉不得已承認這樣做不合適:“是俺不合向春風倚暮花”,但隨即又說:“見他不住的嗟呀,知他背紗燈暗影著蛾眉畫,還咱個插雲鬢分開燕尾斜。猛可的定婚梅月下,認相逢,一笑差”。既囿於禮法不得不承認錯誤,又擔心母親怪罪而推辭這樁親事,所以馬上加以解釋,作者把一個陷入戀愛中的女孩子在慈母麵前的微妙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一出篇幅比較長,劇中四個主要的女性角色全部出場。作者根據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和處境,對每一個人物做了準確的刻畫。如鮑四娘能言善辯,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小玉是一個未出嫁的深閨女孩兒,所以跟她不直接說提親,而是先問釵,逐漸引入正題;老夫人是一個飽經風霜的中年女性,小玉親事的最終決定權在她,且二人關係密切,所以開門見山:“老夫人,你道妾身今日為何而來?竟為小姐親事。”她深諳老夫人擔憂的心理,在說服老夫人的過程中,極力誇讚李益的家世和才情。浣紗是小玉的貼身侍女,對小玉既了解又關心。她見證了小玉和李益相遇的全過程,而且以她的教養和身份,說話可以少些顧忌,所以她的語言爽快、直白,又帶著俏皮:“休嗟。嬌花女教人愛殺,恨不早嫁東家……哄咱。青春不多也二八,少不得籠窗動闥。好和歹,這些時破瓜。便道是白玉無瑕,青春有價”,“聽說他能風雅,想不著良宵遇他。虧了俺籠燈倚月,聽才子佳人打話。他把釵兒接下那歡恰,俺小姐淡月隱梅花……嬌波抹,道有心期那些”。此外,老夫人的謹慎、慈愛,小玉的多情、嬌怯,以及對提親之事的不同心態,也都栩栩然如在目前。

  本出戲曲詞優美,用典較多,很好地踐行了湯顯祖重文采、尚才情的戲曲創作主張。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