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墮釵燈影

  “鳳凰閣引”(生上)絳台春夜[1],冉冉素娥欲下[2]。香街羅綺映韶華,月浸嚴城如畫。(韋、崔)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生)笙歌世界酒樓台,雞踏蓮花萬樹開[3]。誰家見月能端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二兄,昨夜鮑四娘教咱,今夜花燈,覷著那人來也。咱於萬燭光中,千花豔裏,將笑語遙分,衣香暗認,不枉今年玩燈。道猶未了,遠遠望見王孫仕女看燈來也。(王孫仕女笑上)

  “園林好”謝皇恩燈華月華,謝天恩春華歲華。遍寫著國泰民安天下,遨頭去唱聲嘩[4]。(下)

  “前腔”(老旦引旦、浣上)好燈也!說燈花南天門最佳,香車隘挑籠絳紗。喝道轉身停馬[5],塵影裏看誰家。

  呀,那裏個黃衫大漢,一匹白馬來也。

  “前腔”(豪士黃衫擁胡奴二三人走馬上)本山東向長安作傻家[6],趁燈宵遨遊狹邪。聽街鼓兒幾更初打,(內笑雲)前麵好漢,是甚姓名?人高馬大,遮了俺們看燈路來也。(豪笑介)問俺名姓,黃衫豪客是也。說遮了路嗬,胡雛們去也[7]。燈影裏一鞭斜。(下)

  “前腔”(生、韋、崔上)逞風光看人兒那些[8],並香肩低回著笑歌。天街甃琉璃光射[9],等的個蓬閬苑放星槎[10]。(望介,下)

  “前腔”(老旦、浣同旦上)好耍歇也。絳樓高流雲弄霞,光灩瀲珠簾翠瓦。小立向回廊月下,閑嗅著小梅花。

  (生、韋、崔上,旦眾驚下,落一釵科。生)呀!二兄,勝業坊來的可是那人?真奇豔也。兀的不是梅梢上掛釵[11],廝琅的墜地也[12]。

  “江兒水”則道是淡黃昏,素影斜。原來是燕參差簪掛在梅梢月,眼看見那人兒這搭遊還歇。把紗燈半倚籠還揭[13],紅妝掩映前還怯。(合)手撚玉梅低說,偏咱相逢,是這上元時節。

  (浣挑燈照旦上)呀,老夫人歸去,咱去尋釵來也。(韋)那人來尋釵也,俺二人前門看燈去,兄可與之小立片言,看是那人否?(生)請了。(韋、崔下。旦尋釵科)不見釵,這不做美的梅梢也。

  “前腔”止不過紅圍擁,翠陣遮,偏這瘦梅梢把咱相攔拽。(作避生介)喜回廊轉月陰相借,怕長廊轉燭光相射。(生做見科旦)怪檀郎轉眼偷相撇[14]。(生笑介)吊了釵哩。(旦)可是這生拾在?(合前)

  “玉交枝”(生)是何衙舍?美嬌娃走得吱嗻[15]。(浣)是霍王小姐。(生)奇哉奇哉!就是小玉姐麽?(浣)便是。(生)小生慕之久矣,因何獨行?(浣)來尋墜釵。(生)你步香街不怕金蓮踅[16],總為這玉釵飛折。(浣)秀才,可見釵來?(生)釵到有,請與小玉姐相叫一聲。(旦低聲雲)浣紗,這怎生使得?且問秀才何處?(生)隴西李益,表字君虞,排號十郎,應試來此。(旦作打覷,低鬟微笑介)鮑四娘處聞李生詩名,咱終日吟想,乃今見麵不如聞名,才子豈能無貌?(生作聽徑前請見科)呀,小姐憐才,鄙人重貌,兩好相映,何幸今宵。(旦作羞避介)釵喜落此生手也。釵,你插新妝寶鏡中燕尾斜,到檀郎香袖口是這梅梢惹。浣紗,叫秀才還咱釵也。(合)怕燈前孤單這些,怕燈前孤單了那些。

  (生)請問小玉姐侍者[17],咱李十郎孤生二十年餘,未曾婚娉,自分平生不見此香奩物矣[18],何幸遇仙月下,拾翠花前。梅者媒也,燕者於飛也[19],便當寶此飛瓊[20],用為媒采,尊見何如?(浣惱介)書生無禮,見景生情,我待罵你嗬。(旦)劣丫頭是怎的來?

  “前腔”花燈磨折,為書生言長意賒。秀才,咱釵直千金也。(生)此會千金也。(旦背笑介)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21]。還俺釵來。(生)選個良媒送上。玉花釵,他丟下聲長短嗟,玉梅梢咱賺著影高低說[22]。(合前)

  (浣)夫人候久,咱們家去也。

  “川撥棹”簫聲咽,和催歸玉漏徹。(旦)為多才情性驕奢,沒些時月痕兒早斜。浣紗,叫秀才還咱釵來。(作斜拜生科。合)乍相逢歸去也。(又生揖科[23])

  “前腔”(生)花燈夜,有天緣逢月姐[24]。(浣)秀才,你把個香閨女覷得眼乜斜[25],留了咱燕釵兒貪他那些。(合前)

  “尾聲”(生)玉天仙罩住得梅梢月[26],春消息漏泄在花燈節[27]。(旦低聲)明朝記取休向人邊說。

  (旦、浣下。生吊場[28])奇哉奇哉,李十郎今夜遇仙也。

  “玉樓春”嬋娟此會真奇絕,睡眼重惺春思徹。他歸時遙映燭花紅,咱待放馬蹄清夜月[29]。

  呀,鸞影催歸[30],燕釵留在,教小生怎生回去也。

  “玉樓春後”(崔上)天街一夜笙歌咽,墮珥遺簪幽恨結[31]。(韋上)那兩人燈下立多時,細語梅花落香雪[32]。

  十郎,可是那人?(生)真異人也。

  “六犯清音”他飛瓊伴侶,上元班輩[33],回廊月射幽暉。千金一刻,天教釵掛寒枝。咱拾翠他含羞,啟盈盈笑語微。嬌波送,翠眉低,就中憐取則俺兩心知。(韋、崔)少甚麽紗籠映月歌濃李[34],偏似他翠袖迎風糝落梅[35]。(生)恨的是花燈斷續,恨的是人影參差。恨不得香肩縮緊恨不得玉漏敲遲,把墜釵與下為盟記。(合)夢初回,笙歌影裏,人向月中歸。

  (崔)既此女子於兄分上非淺,不可負也。

  “尾聲”玉天仙去也春光碎。這一雙情眼嗬,怎禁得許多胡覷。(生)咱半生心事全在賞燈時。

  釵燕餘香衫袖間,藍橋相見夜深還。

  祇應不盡嬋娟意,猶向街心弄影看。

  注釋:

  [1]絳台:春秋時晉平公(一說晉靈公)所建,當時晉國國都絳,故稱絳台。為遊樂之所。見《國語》、《說苑》。這裏借指供遊樂而修建的高台。《後漢書·馮衍傳下》:“饁(y瑁┡胗阽ㄙ猓轄肪儆謖祿!碧評釕桃斷誹庠(5)芥淅敉躉帷肥骸扮ㄦ淅衾戲緋荊14.瞥上杉甘骸!?

  [2]冉冉素娥欲下:素娥慢慢地要降臨人間。冉冉,慢慢地。素娥,即嫦娥,因月色白,所以又稱素娥。

  [3]雞踏蓮花萬樹開:此句形容彩燈之多。雞踏蓮花,彩燈名目。唐張說《禦前踏歌》:“龍街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樹春。”

  [4]遨頭: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遊,士女縱觀,稱太守為遨頭。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四月十九日成都謂之浣花,遨頭宴於杜子美草堂滄浪亭,傾城皆出,錦繡夾道,自開歲宴遊至是而止。”此劇寫的事發生在唐朝,而作者湯顯祖係明朝人,故所用風俗名物有唐以後的。

  [5]喝道:舊時官員出外,衙役在前邊吆喝開路作為前導,稱作喝道。

  [6]傻家:男子對自己的謙稱,後訛作“灑家”。

  [7]胡雛:胡人僮仆。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紫髯胡雛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唐蘇鬱《詠和親》:“君王莫信和親策,生得胡雛虜更多。”

  [8]那(nu潁┬耗敲炊唷R滄鼇百夾薄T睾嗬洹段搴鈦紜返詼郟骸拔野炯辶宋尷蓿芸嗔速夾!?

  [9]甃(zh騯):磚。唐崔融《嵩山啟毋廟碑》:“赤玉為階甃,黃金作門闕。”

  [10]等的個蓬閬苑放星槎:意思是等著觀看各種神奇的彩燈。蓬閬苑,蓬萊,閬苑,都是傳說中神仙的住處。放星槎,晉張華《博物誌》卷十載古代傳說,天河與海相通。有海邊居民,見每年八月,海上有浮槎來去,不失期。這人準備了充分的幹糧,乘槎而去。久之,茫茫不辨晝夜。至一處,有城郭屋宇。遙望宮中有女子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水邊。牽牛人驚問他從何處來,這人說明原委,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這人隨槎而返。後至蜀訪嚴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算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這一民間故事,後來又附會到張騫身上,說張騫奉漢武帝命尋找黃河的源頭。河源與天河相通,張騫曾泛槎天河,至牽牛宿旁(見明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一引《荊楚歲時記》)。

  [11]兀的:指點詞,也作兀底、兀得,相當於“這”。有時也用來表示驚異及鄭重的口氣。

  [12]廝琅:象聲詞,形容釵墜落的聲音。

  [13]把紗燈半倚籠還揭:意思是想用紗燈遮住自己,卻又把它舉起來。籠,籠罩。這裏是遮掩的意思。揭,高舉。

  [14]怪檀郎轉眼偷相撇:怪那男子轉眼偷偷看我。檀郎,晉潘安小名檀奴,姿容秀美,後來用檀郎作為美男子的代稱,多為女子稱其所愛男子。撇,通“瞥”。

  [15]吱嗻(chzh):宋元時俗語,意為厲害,猛。也作唓嗻,奢嗻。

  [16]金蓮:指女子足。《南史·齊東昏侯紀》:“(東昏侯)又鑿金為蓮華(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

  [17]請問小玉姐侍者:李益下麵的話實際是對小玉說的。古人在對話中有時不直接稱呼對方,而是稱對方的侍者,是一種委婉或者尊敬的表達方式。

  [18]自分(f鑞)平生不見此香奩(li醤)物:自以為平生不會看到這種女子妝匣中的東西。分,料想。自分,自以為,自料。《漢書·蘇武傳》:“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奩,古代女子梳妝用的鏡匣。

  [19]燕者於飛也:燕子是上下翻飛的。於,語氣詞,無實義。《詩·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一般認為,此詩是國君送女弟出嫁之詩。後世因用“於飛”喻男女婚配。

  [20]便當寶此飛瓊:意思是一定要珍藏這玉釵。寶,動詞,珍視。瓊,美玉,這裏指玉釵。飛瓊,即墮釵。

  [21]藍橋:指裴航遇雲英之事。《太平廣記》卷三十四引唐人裴《傳奇·裴航》:唐裴航路過藍橋驛,因口渴向一織麻的老婦人求漿。老婦人喚雲英拿一小盆來,裴航飲之,果然玉液。見雲英美,欲娶之,老婦人說要以玉杵臼為聘。裴航曆盡辛苦終於訪得玉杵臼,並為她們搗藥百日,遂娶雲英為妻。後來夫妻雙雙成仙。這裏用以比喻小玉與李益偶遇。

  [22]賺著影高低說:意思是得遇這個人一高一低地說話。賺,獲得,贏得。《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那粉頭)色藝雙絕,賺得人山人海價看。”影,身影。這裏指小玉。因在燈月之下,所以說“影”。

  [23]又生揖科:“又”字後應有停頓。這裏表示重複唱前麵一句。

  [24]月姐:即月姊,指嫦娥。唐李商隱《楚宮》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這裏指霍小玉。

  [25]乜(mi)斜:眼睛因困倦眯成一條縫。這裏是斜眼看的意思。

  [26]玉天仙:天上的仙女。元張鳴善“粉蝶兒”《思情》套曲:“霧鬢雲鬟,楚宮腰素妝打扮,恰便是玉天仙謫降人間。”也可以比喻美如天仙的女子。元武漢臣《玉壺春》雜劇第一折“鵲踏枝”:“一個個玉天仙,一雙雙美嬋娟。”

  [27]春消息漏泄在花燈節:花燈節泄漏了春的信息。春消息,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就要到了,也指小玉與李益戀情的萌芽。

  [28]吊場:一出戲中,某一段成塊的、有相對獨立性的戲,稱為“吊場”。一般較短,其他角色都已下場,隻留一兩個角色來演。

  [29]“他歸時”二句:這兩句出自五代李煜詞[玉樓春](晚妝初了)。原句為:“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30]鸞影:比喻女子身影。唐顧況《晉公魏國夫人柳氏挽歌》:“魚軒海上遙,鸞影月中銷。”

  [31]墮珥遺簪幽恨結:是說小玉掉落了紫玉釵,暗惹上相思之情。珥(ěr),古代的珠玉耳飾,也叫瑱(ti鄋)。簪,女子插髻用的首飾。珥、簪,對女子首飾的泛稱,這裏指小玉的紫玉釵。

  [32]細語梅花落香雪:意思是在梅花下細語,有梅花落下來。香雪,指梅花。清餘懷《板橋雜記·麗品》:“軒左種老梅一樹,花時香雪霏拂幾榻。”

  [33]“他飛瓊伴侶”二句:是說小玉與仙女為伴,用以形容小玉貌美如仙。飛瓊、上元,均為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名。《漢武帝內傳》:“王母乃命諸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又:“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與上元夫人相問,帝因問王母……王母曰:是三天上元之官,統領十萬玉女名錄者也。”唐王勃《七夕賦》:“上元錦書傳寶字,王母瓊箱薦金約。”唐顧況《梁廣畫花歌》:“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雲車。”

  [34]濃李:濃豔的李花。

  [35]糝(sn):原意是把米和在羹湯裏。這裏是散落之意。

  評析:

  這一出生、旦兩條線索交匯,兩個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即戲劇的情節由此正式拉開帷幕。

  小玉在觀燈時不慎遺落紫玉釵,恰好被李益拾到;小玉和侍女浣紗尋釵,恰好又遇上李益。這一連串的巧合是李霍二人遇合的起點,也是步入本劇核心情節的開始。作者在這裏采用了戲曲常用的一種手法,此後在展開情節時,也不時地有所運用,如浣紗沿街賣釵,巧遇侯景先;小玉賣釵和盧小姐買釵恰在同一時間等等,從而巧妙地推進情節,並借此更充分地表現相應人物的性格特征。與巧合這一手法相應的另一表現方式是誤會,對此,本劇也運用得得心應手,小玉和李益之間的感情糾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彼此的誤會,這是後話。

  不過,由於此前有鮑四娘在中間牽線,李益和小玉的巧遇顯得比較自然—對劇中當事人而言,這是他們所期盼的,令他們驚喜的;對受眾而言,有了前幾出的鋪墊,這一場景也不顯得突兀。而劇中演述的二人的相遇,一個是又驚又喜又愛,迫不及待地介紹自己,並表示“梅者媒也,燕者於飛也,便當寶此飛瓊,用為媒采,尊見何如?”不僅一見鍾情,而且迅速地進入到求婚的“程序”;另一個是亦喜亦羞,作為女兒家,雖不便明言,背地裏可也暗自慶幸:“釵喜落此生手也”,“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

  雖然從常情來說,二人似乎表現得過於急切,不符合生活的真實。但就戲曲創作而言,這樣做是為了使關目緊湊,避免拖遝。類似的“缺漏”在元雜劇中更是屢見不鮮。這是由戲曲這種舞台藝術形式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李、霍二人相逢是上元節“許放觀燈”之時,作者不僅利用這一場景讓一個深閨少女得遇才子,更在這一場景之上巧妙地利用了梅樹這一道具。梅花於冬末春初開放,恰合劇作所寫時令。在此樹之下,小玉不慎遺落玉釵,李益拾得此釵,並巧妙地以梅樹作比:“梅者媒也”,既多少掩蓋了初見麵就提親的唐突,也顯示了才子的靈心;而梅花在燈月掩映下的幽姿,以及迎寒綻放的傲骨,又象征著小玉容貌的嬌美、性情的清幽和品格的堅貞。同時,梅花與月一起,構成了月下花前的詩化意境;在燈節的人潮中,二人於幽靜的梅樹下喁喁細語,又收到了鬧中取靜的藝術效果。

  這一出中還出現了一個重要人物—黃衫客。這一人物雖然戲份不多,但在李霍二人的關係之中卻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這裏借寫元宵賞燈的人群預做伏筆,自然而巧妙。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