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謁鮑述嬌

  “祝英台近”(鮑四娘上)翠屏閑,青鏡冷[1],長是數年華。行雲夢老巫山下[2]。殢酒愁春[3],添香惜夜,獨自個溫存幽雅。

  [少年遊]簾垂深院冷蕭蕭,春色向人遙。暗塵生處,玉箏弦索,紅淚覆鮫綃[4]。舊家門戶無人到,鴛鴦被,半香銷。個底韶華[5],阿誰心緒[6],禁得恁無聊[7]。自家鮑四娘,乃故薛駙馬家歌妓也。折券從良[8],十餘年矣。生性輕盈,巧於言語。豪家貴戚,無不經過。挾策追風,推為渠帥[9]。每蒙隴西李十郎往來,遺贈金帛不計。俺看此生風神機調,色色超群,幣厚言甘[10],豈無深意?必是托我豪門覓求佳色。俺已看下鄭娘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頗愛慕十郎風調。隻待他自露其意,便好通言。早晚李郎來也。

  “唐多令”(生上)客思繞無涯,青門近狹斜[11],愔愔巷陌是誰家[12]?半露粉紅簾下。閑覓柳,戲穿花。

  (見介)翠宿香梢未肯消,與卿重畫兩眉嬌[13]。(鮑)新春螺黛無人試[14],付與東風染柳條。(生)四娘,幾載相看,新春闕訪,為何門庭蕭索至此?

  “祝英台”(鮑)聽說來,憶嬌年,人自好,今日雨中花。俺也曾一笑千金[15],一曲紅綃[16],宸遊鳳吹人家[17]。參差[18]。憔悴損鏡裏鴛鸞,冷落門前車馬。(生)還尋個伴兒。(鮑)這些時、幾曾到賣花簾下?

  十郎,你時時金帛見遺,無恩可報,今日為何光顧?

  “前腔”(生)遊冶。自多情,春又惹,早則愁來也[19]。漸次芳郊,款步幽庭,笑向卿卿閑話[20]。(鮑)妾半落鉛華,何當雅念?(生)還佳。個門中風月多能[21],更是雨雲熟滑。似秋娘、渾不減舊時聲價[22]。

  “前腔”(鮑)休傻。咱意中人,人中意,還似識些些[23]。看你才貌清妍,禮數謙洽,非關采弄殘花。十郎禮有所求,必有所下,寸心相剖,妾為圖之。(生)堪嗟。瘦伶仃才子身奇[24],尚少個佳人檠架[25]。問誰家、可一軸春風圖畫?

  “前腔”(鮑)知麽?俺為你高情,是處的閑停踏[26]。(生)有麽?(鮑)十郎,蘇姑子作好夢也[27]。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財貨,但慕風流。如此色目[28],共十郎相當矣。是有個二八年華,三五嬋娟,又不比尋常人家。(生驚喜科)真假。你幹打哄蘸出個桃源[29],俺便待雨流巫峽。(跪科)這一縷紅絲[30],少不得是你老娘牽下。

  (鮑)起來說與詳細:是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愛之,母曰淨持。淨持即王之寵姬也。王初薨,諸弟兄以其出自微庶[31],不甚收錄。因分與資財,遣居於外。易姓為鄭氏,人亦不知其王女。姿質穠豔,一生未見;高情逸態,事事過人;音樂詩書,無不通解。昨遣我求一好兒郎,格調相稱者。俺具說十郎。他亦知有十郎名字,非常歡愜。住在勝業坊,三曲甫東間宅是也[32]。(生)可得一見?(鮑)此女尋常不離閨閣。今歲花燈許放,或當微步天街[33]。十郎有意,可到曲頭物色也。(生)領教。(鮑)花燈之下,你得見異人,老娘便向十郎書齋領取媒證。

  “尾聲”(生)從今表白俺衷情話,(鮑)肯字兒還在他家。(生)你成就俺一世前程休當耍。

  紫陌花燈湧暗塵[34],驚心物色意中人。

  此中景若無佳景,他處春應不是春。

  注釋:

  [1]青鏡:即青銅鏡。唐李嶠《梅》詩:“妝麵回青鏡,歌塵起畫梁。”

  [2]行雲夢老巫山下:意思是說年紀已大,不再有男女之情了。宋玉《高唐賦序》說,楚王遊高唐,夢見一女子,與之歡會,此女離去前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後來用“巫山”、“雲雨”或者“行雲”、“行雨”指男女歡會。

  [3]殢酒愁春:因春愁而沉湎於酒。殢(t歟土簦晡齡希啦?

  [4]紅淚覆鮫綃:淚水灑滿了手帕。紅淚,女子麵上塗胭脂,故稱女子之淚水為紅淚。鮫綃,傳說南海鮫人織的綃,入水不濕。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晉張華《博物誌》:“南海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5]個底韶華:如此年華。個底,如此,這樣。韶華,美好的年華。

  [6]阿誰:即誰。阿,助詞,多用於稱謂之前,無實義。

  [7]禁得恁無聊:拘禁得這樣無聊。恁(n鑞),如此,這麽。

  [8]折券從良:毀棄契約,改戶籍為平民。折券,毀棄契約。因古代書劄用竹,故可折,以後這一說法遂沿用下來。從良,古代奴婢、妓女皆有籍,被釋或贖身為平民,或者妓女出籍嫁人,稱作“從良”。這裏指鮑四娘解除樂籍,變為平民。

  [9]“挾策追風”二句:駕馭駿馬,推為第一。這裏比喻鮑四娘擅長設計獻策,打探消息。策,馬鞭。追風,馬名,以跑得迅疾著稱。晉崔豹《古今注·鳥獸》:“秦始皇有名馬七,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奔電,五曰飛翮,六曰銅爵,七曰晨鳧。”這裏語帶雙關,以善於騎馬借喻。渠帥,魁首。《史記·司馬相如傳》:“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

  [10]幣厚言甘:禮物厚重,言語動聽。幣,禮物。本為繒帛。古代以束帛為祭祀或贈送賓客的禮物,稱“幣”。《左傳·僖公十年》:“楚子召蔡靈侯大夫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不如無往。”

  [11]青門近狹斜:青門接近妓女所居住的地方。青門,唐長安城門名。狹斜,小街曲巷,多指妓院。古樂府有《長安有狹斜行》,講少年冶遊之事。後來把妓女居住的地方稱為“狹斜”。

  [12]愔愔巷陌是誰家:誰家在這個安靜的小巷子裏呢?愔(yn)愔,安靜祥和的樣子。

  [13]卿:夫妻間的稱呼,有時疊用以示親昵。《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複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14]新春螺黛無人試:螺黛,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說郛》卷七八引唐顏師古《隋遺錄》:“絳仙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螺子黛五斛,號為蛾綠。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直十金。”後來也用以代指女子之眉。

  [15]一笑千金:一笑價值千金,極言美人一笑之難得。《藝文類聚》卷五七引漢崔駰《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

  [16]一曲紅綃:綃,生絲織成的薄紗、薄絹。紅綃,古時常用以酬賞歌唱者。唐白居易《琵琶行》:“一曲紅綃不知數。”

  [17]宸遊鳳吹人家:意思是來往於顯貴之家。宸遊,帝王的巡遊,這裏指所遊處的都是貴戚豪門。鳳吹,指笙簫等樂器。古代的笙簫等樂器有的作成鳳身或鳳翼之狀,所以有鳳笙、鳳簫之稱。

  [18]參差:不齊的樣子。這裏是歲月蹉跎之意。

  [19]早則:早該,早已。元馬致遠《黃粱夢》雜劇第四折“叨叨令”:“你早則醒來了也麽哥,可正是窗前彈指時光過。”

  [20]卿卿:原為夫妻間的愛稱。見本出注[13]。也泛用為對人親昵的稱呼。這裏是後一種用法。

  [21]個門中風月多能:這門中風月擅長。風月,本指清風和明月,後來也指男女情愛,這裏指妓女應客的手段。

  [22]“似秋娘”句:像秋娘一樣,簡直不比舊時聲價低。秋娘,人名,唐李德裕有家姬名謝秋娘;唐李綺有妾名杜秋娘,後李綺叛,杜秋娘籍沒入宮,有寵於憲宗。後來用“秋娘”指美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妝成每被秋娘妒。”渾,簡直,幾乎。

  [23]還似識些些:好像還知道一些。些些,小點兒,少許。

  [24]身奇:身奇,也作“身己”,相當於身體。

  [25]尚少個佳人檠架:還少一個美人來照顧我。檠,同“擎”,舉,托。檠架,本意是支撐,這裏是扶持、照顧的意思。

  [26]是處的閑停踏:到處閑走。是處,到處、處處。停踏,走動的意思。

  [27]蘇姑子作好夢也:唐蔣防《霍小玉傳》:“蘇姑子作好夢也未?”蘇姑子,所指不詳。有學者認為,指南朝齊之名妓蘇小小。則此句意為像蘇小小一樣的美人做好夢,要擇佳偶了(見李永青《“蘇姑子”即蘇小小考》,《現代語文》,2007年第6期)。備考。

  [28]色目:人品,身份。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

  [29]你幹打哄蘸出個桃源:意思是你哄騙我弄出個仙境。幹打哄,哄騙。蘸,本義是將物體沒入水中或用物體沾水或糊狀的東西。這裏的蘸出,有沾惹出、引出之意。

  [30]紅絲:指婚姻的媒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郭元振少時美風姿,有才藝。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婿……張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誰是匹偶……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幔前使子取便牽之,得者為婿。’元振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線,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又,《太平廣記》卷一五九引唐李複言《續玄怪錄·定婚店》:唐韋固少時,嚐於宋城一客棧外遇一老人,倚囊而坐,在月下檢視圖書。固怪而問之,老人答稱此書為鴛鴦譜,天下婚姻皆據之以定;稱囊中為赤繩子:“以係夫妻之足……此繩一係,終不可逭(逃脫)……”又告訴韋固其妻為何人、在何方,事後果然應驗。宋城宰獲知此事,名此客棧為“定婚店”。後世遂用月下老人(或曰“月老”)指締結男女婚姻的媒人,用紅絲、紅線或赤繩指男女締結婚姻的媒介。

  [31]微庶:意思是身份低微。庶,古代指非正妻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與“嫡”相對。

  [32]“住在勝業坊”二句:勝業坊,唐長安坊名,在朱雀門街東第四街第四坊。曲,彎曲的地方,偏僻的地方。《霍小玉傳》:“住在勝業坊古寺曲,甫上車門宅是也。”

  [33]或當微步天街:也許會到街上散步。微步,小步慢走,指女子步態優雅。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天街,指京城(長安)的街市。

  [34]紫陌:帝都郊野的道路。唐李白《南都行》:“高樓封紫陌,甲第連青山。”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評析:

  從這一出開始,戲的情節正式鋪開。這一出講李益拜訪鮑四娘,請求她為其物色一個“佳人”,鮑四娘向他介紹小玉,並建議李益在放花燈時去“物色”。於是有上元之夕李、霍二人月下相逢這一關鍵情節(第六出《墮釵燈影》)。

  在推進情節的同時,人物形象也漸漸清晰起來:李益是一心想尋覓一位才色俱佳的伴侶,其情詞之懇切形於言表:“瘦伶仃才子身奇,尚少個佳人檠架。問誰家、可一軸春風圖畫?”“(生)(跪科)這一縷紅絲,少不得是你老娘牽下。”常言道,男兒膝下有黃金。李益為求佳人,毫不猶豫地給媒人跪下,作者用誇張之法凸現其急切心情。誇張之法是古代戲曲在塑造這類書生形象時常用的手法。

  不過,隨著情節逐漸展開,人物所處的情境不斷變化,人物的性格也隨之發展、變化。李益的形象即是如此。詳後文。

  鮑四娘是本出的焦點所在。在前麵兩出,這一人物都是借他人之口道出,這一出則正麵登場。其性格鮮明,一出場即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她本是故薛駙馬家歌妓,雖從良十餘年,但風韻不減當年,且“生性輕盈,巧於言語。豪家貴戚,無不經過。挾策追風,推為渠帥”。緊接著,演述她對李益恭維的清醒,對他目的的準確判斷:“休傻。咱意中人,人中意,還似識些些。看你才貌清妍,禮數謙洽,非關采弄殘花”,進一步表明她為人老練,善於體察人情,與她久在風月場中的閱曆相符。而隨著情節的展開,她的上述性格特征逐漸得到強化。

  相比於李益、小玉兩個主要人物形象,鮑四娘的性格在劇中發展變化不是很大。她在劇中雖起到關鍵作用,但畢竟不是主要角色,作者這樣安排,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說,避免了喧賓奪主;從情節結撰上說,則使關目緊湊,避免節外生枝。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