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本傳開宗[1]

  “西江月”(末上[2])堂上教成燕子[3],窗前學畫蛾兒[4]。清歌妙舞駐遊絲,一段煙花佐使[5]。點綴紅泉舊本[6],標題玉茗新詞[7]。人間何處說相思?我輩鍾情似此。

  “沁園春”李子君虞,霍家小玉[8],才貌雙奇。湊元夕相逢,墮釵留意。鮑娘媒妁[9],盟誓結佳期。為登科抗壯[10],參軍遠去,三載幽閨怨別離。盧太尉、設謀招贅,移鎮孟門西[11]。還朝別館禁持[12],苦書信、因循未得歸[13]。致玉人猜慮,訪尋貲費[14]。賣釵盧府,消息李郎疑。故友崔韋[15],賞花譏諷,才覺風聞事兩非。黃衣客、回生起死[16],釵玉永重暉。

  黃衣客強合鞋兒夢,霍玉姐窮賣燕花釵。

  盧太尉枉築招賢館[17],李參軍重會望夫台[18]。

  注釋:

  [1]本傳開宗:即本戲開場說明。本傳,即本戲。開宗,相當於“開場家門”,通常也叫副末開場,是傳奇第一出的演出形式,大抵以副末角色先上場,用一兩支曲子介紹全劇梗概、此劇宗旨,有時向後台詢問今日演何戲,得到回答後,以詩詞作結。這是一種相對固定的演出形式,對此,有些傳奇劇本也稱作“先聲”、“標目”、“述概”等,相當於今天戲劇表演的“報幕”。

  [2]末:角色名,昆劇中扮演次要男角色,這裏是以末代替副末。副末多為劇中配角,一般扮演身份地位較低的中年男子。此外,副末還承擔報台的任務—在開場介紹全劇梗概和宗旨。

  [3]堂上教成燕子:鶯善歌,燕善舞,因以“鶯燕”喻歌姬、舞女。宋李萊老詞[浪淘沙](寶押繡簾):“寶押繡簾斜,鶯燕誰家,銀箏初試合琵琶。”此處單揭“燕子”,亦指歌兒舞女,與下“清歌妙舞”呼應。

  [4]蛾兒:即蛾眉,古代用以形容女子眉毛細長而彎曲。

  [5]一段煙花佐使:意思是演一段煙花之事。煙花,在古代戲曲小說中通常指男女情事。佐使,一說是使令的意思;一說是輔佐之意。

  [6]點綴紅泉舊本:意為點綴舊作。紅泉,湯顯祖的館名。舊本,指《紫簫記》。湯顯祖此前創作有《紫簫記》一劇,未完,《紫釵記》是在《紫簫記》基礎上改寫的。

  [7]標題玉茗新詞:意為寫一本新戲。湯顯祖有堂名“玉茗”。玉茗,即白山茶。古人常用來比喻士大夫的操守。新詞,指本劇。

  [8]李子君虞,霍家小玉:分別指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益(字君虞)和霍小玉。

  [9]鮑娘媒妁(shu潁好餃吮哪铩?

  [10]抗壯:即骯髒(kngzng),剛直的樣子。

  [11]移鎮孟門西:轉到孟門以西任職。孟門,在今山西省柳林縣西北,位於黃河下遊壺口瀑布附近,是大禹治水第一門,唐代曾在這裏設縣、鎮。

  [12]還朝別館禁持:意思是李益還朝後,盧太尉將他軟禁在別館。別館,相當於別墅,正常的居所之外另築的館舍,亦稱“別業”,一般用於度假休養或作為臨時居所。《晉書·隱逸傳·戴逵》:“吳國內史王珣有別館在武丘山,逵潛詣之。”唐白行簡《李娃傳》:“翌日,命駕與生先之成都,留娃於劍門,築別館以處之。”禁持,擺布。宋辛棄疾詞[鷓鴣天](一夜清霜):“一夜清霜變鬢絲,怕愁剛把酒禁持。”宋石孝友詞[西江月](拽盡風流):“惜你十分(ru醤)就,把人一味禁持。”

  [13]苦書信、因循未得歸:苦於遲遲未收到書信。因循,遷延。

  [14]貲費:即資費。貲,通“資”。

  [15]崔韋:指劇中的崔允明和韋夏卿。崔允明的字、裏未詳,李益的中表兄弟;韋夏卿字雲容,唐萬年人,李益的朋友。

  [16]黃衣客、回生起死:指黃衣客幫助李益和霍小玉重圓。黃衣客,無姓名。黃衣,是唐時少年華貴的服裝。

  [17]招賢館:原指招納賢才的館閣,這裏代指招贅。

  [18]李參軍重會望夫台:意思是李益與小玉重圓。李益曾作參軍。望夫台,丈夫外出不歸,築台望夫,此台名望夫台。民間傳說還有望夫石、望夫山等,所在多有。詳後文注。這裏指霍小玉。以上四句是下場詩,總括全劇大意,也由末來念。

  評析:

  此出是開場戲。明清傳奇一般在第一出由副末上場,介紹劇情、劇中主要人物和全劇宗旨。其程式是上場後用一兩支曲子(有時是詞)介紹劇情、劇中主要人物和事件,接著是向後台詢問今天演何戲,得到回答後,以詩詞作結。作結的詩詞也叫下場詩,有的是作者自創;有的是從唐代不同詩歌中湊集起來的,這種情況叫做“集唐”。傳奇的第一出有的作品叫做“標目”,有的叫做“家門”、“家門始終”或“敷演家門”,有的作品則不標題目。本劇這一任務由末承擔。先以詞[西江月]概括劇情,然後以[沁園春]介紹劇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中間省略了與後台的問答,直接接下場詩。本出的下場詩是湯顯祖的創作,完全是本劇的人名與事件。本劇其他各出下場詩基本上也是作者的創作,隻有少數詩句是引用或化用前代詩詞。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