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黴豆腐

  黴豆腐又名豆腐乳,是一種經過微生物發酵的大豆食品,已有上千年的製作曆史,滋味鮮美,風味獨特。千百年來,黴豆腐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在永豐農村,有一個關於黴豆腐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做小本生意的光棍,平時生活很簡單,每頓飯隻要有塊白豆腐就可以了。有一年冬天,他正在吃飯,同伴又來催他上路。由於匆忙,他顧不上收拾,就把吃剩下的那塊白豆腐放到鹽罐裏蓋起來,急急忙忙地走了。哪曉得一去就是半個月。回家那天,他又累又餓,趕緊做飯,記得上次還剩下半塊豆腐,他揭開鹽罐,可豆腐已發黴,長了寸把長的毛。他已經餓得不想動,沒辦法,他隻好舀起飯,用筷子試著沾一點長毛的豆腐來嚐,想不到此豆腐竟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香味,他越吃越舍不得放下筷子。他驚奇地看著這鹽罐裏發黴的豆腐,暗想,豆腐擱在鹽巴裏,蓋封好,時間一長,就會變成又香又好吃的黴豆腐。於是,他在家做起黴豆腐生意,不料生意非常火爆,賺了一大筆錢,還娶了個美貌的媳婦。

  相傳北宋每逢皇室慶典,百官進貢山珍海味,奇珍異玩,唯獨歐陽修將故鄉(永豐縣沙溪鎮)特產黴豆腐敬皇宮,宋神宗品用後,大加讚賞,其後神宗用餐,少不了這碟小菜,並列入禦膳之列。

  原公安部副部長、雲南省委書記周興是永豐籍人士,也最喜歡吃家鄉的黴豆腐、臭雞蛋(鹽浸),多次要恩江鎮的親戚寄黴豆腐到北京。

  那麽,永豐黴豆腐是怎樣做成的呢?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其實心急同樣吃不了黴豆腐。因為黴豆腐的製作工藝較長,從做豆腐到變成黴豆腐需要10多天的時間;天氣涼的季節,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做黴豆腐對豆腐的細嫩、幹濕要講究,豆腐要做成中豆腐或老豆腐,不能太嫩,否則做出來的黴豆腐不成形。做時先要將豆腐隔著紗布把它壓幹,使其不再滲水,再切成一寸見方,晾放幾個小時,使它更幹一點。然後找個幹淨的竹曬籃或籮筐,在裏麵鋪一層去除葉子並切平的稻草。把豆腐塊鋪在稻草上,放滿一層,又接著鋪一層稻稈,再鋪豆腐,依次進行,最上一層鋪稻草,最後用薄膜封嚴口,用繩懸掛在梁上讓它發酵生黴,長出一層黃白色的毛絨,再將發黴的豆腐蘸上辣椒末和鹽,裝進瓦罐或瓷壇裏,倒上一點生茶油,過個十來天就可以開罐食用了。

  黴豆腐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因為製作精細,所以具有軟韌、細膩、可口之特點,香、麻、辣之風味,加之采用了透氣而不滲漏、久放而不失香的紫砂陶罐和瓷壇裝封,使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招待客人之佳肴,饋贈親友之上品,堪稱“永豐一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