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2014年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基礎知識》答案詳解

  第一部分 客觀題

  1.A“詳解”本題是對中國古代教育的考查。宋代以後,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儒家經典被縮為《四書》、《五經》。知識分子的畢生精力都用在經書的背誦上。西周以後,形成了以六藝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CD與本題無關。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2.D“詳解”本題是對西方古代教育學著作的考查。D項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的名著《論演說家的教育》係統總結了古代羅馬的教育觀和教育經驗,同時吸收了希臘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由於該書集希臘羅馬教育思想和經驗之大成,被譽為歐洲古代教育理論發展的最高成就。A項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B項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學記》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C項是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出版於1632年,通常認為,《大教學論》是近代獨立形態的教育學的開端,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此書。因此,本題選D。

  3.A“詳解”本題是對兒童的社會權利的考查。嬰兒安全島,是兒童福利機構保護棄嬰生存權利的一次嚐試與探索。建立“棄嬰安全島”的目的是為防止棄嬰在野外受到不良環境侵害、延長嬰兒存活期,作為棄嬰接收設施和臨時庇護場所。通常情況下,棄嬰島設在兒童福利機構門口,島內設有嬰兒保溫箱、延時報警裝置、空調和兒童床等。島內接收嬰兒後,延時報警裝置會在5至10分鍾後提醒福利院工作人員到島內察看棄兒,盡快將嬰兒轉入醫院救治或轉入福利院院內安置。中國第一個棄嬰島於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設立。2013年7月,民政部在總結地方經驗的基礎上,下發《民政部辦公廳關於轉發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開展“嬰兒安全島”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棄嬰島試點工作。目前,河北、天津、內蒙古、黑龍江、江蘇、福建等省區市已建成數十個棄嬰島並投入使用。

  4.B“詳解”本題是對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的考查。在諸種途徑中,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學校教育目的的貫徹落實和各種教育任務的完成主要是通過教學途徑實現的。因為在各種途徑中,教學的知識容量最大,計劃性、主動性更強,活動的效果更明顯,因而對學生全麵發展和個性特長的發揮有更強的作用。因此,本題選B。

  5.D“詳解”本題是對教育研究方法的考查。研究者通過查閱、鑒別、整理、分析有關資料,從而探索相關教育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法。本題可使用關鍵詞推斷法。因此,本題選D。

  6.A“詳解”本題是對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的考查。BCD三個選項都屬於外部因素,隻有A選項符合題意。

  7.A“詳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者被歸為低級需要即缺失需要;後三者被歸為高級需要即生長需要。

  8.D“詳解”本題是對教育法的淵源的考查。新中國成立以來製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3月18日通過的《教育法》。因此,本題選D。

  9.A“詳解”本題是對教育行政處分方式的考查。教育行政責任包括教育行政處分與教育行政處罰。一般而言,教育行政處分的強製措施主要是采用警告、記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或由司法機關做出裁判。BCD均不屬於教育行政處分,因此,本題選A。

  10.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內容。在《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中愛國主義教育都處於核心地位,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特別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因此,愛國主義教育成了我國學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因此,本題選C。

  11.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德育過程的一般規律。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過程。道德行為是一個人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實踐,是個體品德的外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好壞的客觀標準。它在品德結構中處於關鍵的作用。因此,本題選D。

  12.A“詳解”本題是對德育過程的一般規律的考查。活動和交往既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和源泉,也是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條件,是衡量和檢驗思想品德的試金石。可以說,活動和交往是激發個體道德情感和意誌,促進其知行轉化的最有效途徑。因此,本題選D。

  13.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新課程核心理念。新課程改革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其核心理念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本題選A。

  14.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學生中心課程論的代表人物。學生中心課程理論,也稱兒童中心課程理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特別是活動為中心來編製課程的理論,因此,這種課程理論又稱“活動課程”理論。其代表人物有美國的杜威和羅傑斯等。A項布魯納是學科中心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因此,本題選B。

  15.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課程類型。活動課程又稱“經驗課程”,它是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一係列活動而實施的課程。因此,本題選B。

  16.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班級組織的發展。1632年誇美紐斯出版了《大教學論》,他提出自然主義教育原則、泛智論等一係列教育主張,並最早提出“班級授課製”。C項伊拉莫斯是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教育家。因此,本題選A。

  17.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班級管理模式。考生要注意各區分這四種管理模式的本質內涵。

  18.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職責。

  19.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正確作答該題的關鍵在於排序,一般認為,不論哪一種設計模式,教學設計的關鍵任務就是首先要對學習目標進行設計。

  20.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媒體分類。

  21.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社會教育的特征。奴隸社會出現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第一次分離,出現了教育從生產勞動中的第一次分離,於是出現了作為獨立社會過程的教育——學校。因此,本題選B。

  22.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西方古代教育。古代希臘了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兩者的教育有著很大差別。雅典以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商人、演說家等為教育目的;而斯巴達則以軍事教育為目的,培養嚴格而強悍的軍人。因此,本題選A。

  23.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等教育觀念,形成以“兒童,經驗、活動”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育教學觀。因此,本題選C。

  24.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考查。該題要求考生熟悉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格賽爾選擇一對雙胞胎,一個是從48周開始,練了6周,到了54周學會了爬樓梯;另一個是從52周開始,練了2周,在54周時學會了。後學的盡管用時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強的繼續學習意願。該實驗證明成熟具有關鍵影響。

  25.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和選拔出統治國家的哲學家——最高統治者”出自於柏拉圖的思想,其主張社會本位論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因此,本題選A。

  26.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本質。素質教育不是一種具體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種教育價值取向。素質教育把全麵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民族素質作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質上是教育價值取向上的變革。因此,本題選B。

  27.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師職業的產生與發展的專門化階段的具體內容。世界上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誕生於法國。1681年,法國“基督教兄弟會”神甫拉薩兒在蘭斯創立了第一所師資訓練學校,這是世界上獨立師範教育的開始。因此,本題選C。

  28.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師知識結構中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是教師的“本體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麽的問題。“程序性知識”是指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包括教師應當係統地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等知識,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此,本題選A。

  29.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終身教育的地位。終身教育改寫了傳統教育的定義與概念,改變了整個教育的結構與坐標係,從而實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發展史上一場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哥白尼革命”。終身教育思潮也被認為是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教育思潮。因此,本題選A。

  30.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學製。影響學製製定的因素有很多,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社會政治經濟製度;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民族文化傳統等。題目中強調的是各國在學製製定過程中考慮到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也即要考慮個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本題選C。

  31.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32.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皮亞傑認為認知的本質就是適應。

  33.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學校教育作用。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是一種經過有目的地選擇忽然提煉的特殊環境,這就決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因此,本題選B。

  34.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智力的個體差異。D選項是錯誤的。

  35.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奧蘇伯爾的“先行組織者”。

  36.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性格的定義。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37.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38.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加涅的學習分類。該題的關鍵是先後順序的排列。

  39.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態度的結構。C選項除外。

  40.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創造性思維。吉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

  41.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維納的歸因理論。從選項來看,隻有努力和能力屬於內部的因素,從這二者來看,能力是不可控的,因此隻能選A。

  42.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認知策略的定義及功能。

  43.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選D。

  44.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師的一般權利。教師的權利包括一般權利和職業權利,一般權利是教師作為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如選舉權、人身權、財產權等。A選項中的學術自由、B選項中的獲取報酬權、C選項中的教育教學、培訓進修權均屬於職業權利。因此,本題選D。

  45.B“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故選B。

  46.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原則的具體內容。長善救失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從這一意義上看,長善救失就是讓學生自己克服自己缺點,自己超越自己。因此,本題選A。

  47.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方法。A項自我教育法是指學生在教育者的引導和啟發下,根據道德教育目標和要求,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積極進取之心,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不斷完善自身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包括學習、立誌、座右銘、自我評價、慎獨等多種形式。B榜樣法強調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去影響學生;C鍛煉法強調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活動,以形成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D陶冶法指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進行潛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從而使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心靈得到完善;故BCD均不選。因此,本題選A。

  48.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泰勒原理。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確定課程目標;根據目標選擇課程內容;根據目標組織課程內容;根據目標評價課程。課程編製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確定課程目標。因此,本題選C。

  49.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50.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觀。我國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觀念包括:教學過程的課程創生與開發、教學過程的人文關懷、教學過程的師生交往與互動、學科結論的過程價值。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觀念並未提及教學過程的封閉與專製,B不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觀。因此,本題選B。

  51.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知識概括。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

  52.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注意事項。理論聯係實際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來理解和掌握知識,並且引導他們運用新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校本教材多結合地方與學校的特色,補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能夠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理論結合實際,提高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本題選B。

  53.B“詳解”評分的標準可以是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兩種。絕對標準對應的評價方式是標準參照評價,相對標準的評價對應於常模參照評價。標準參照評價是基於某種特定的標準(如60分)來評價學生對具體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

  54.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班級活動的評估。班級活動的評估要做到全麵性、客觀性、發展性。

  55.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德育過程一般規律。通過道德討論的方法、活動性道德教學模式、角色扮演來激發學生的道德熱情,能夠激起學生的心理內部矛盾運動,該方法也體現了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與變化規律。因此,本題選C。

  56.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AECT2004定義。在該定義中,明確將符合道德規範的實踐要求寫入了教育技術定義。

  57.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了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

  58.C“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製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59.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2013年6月27日到28日,第二屆“世界和平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世界變動中的國際安全、和平、發展、創新”。

  60.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據了解,這些地區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市海澱區、石家莊市、沈陽市、大連市、常州市、安慶市、撫州市、青島市、濰坊市、鄭州市、新鄉市、武漢市、孝感市、宜昌市、長沙市、株洲市、廣州市、深圳市、玉林市、重慶市北碚區、成都市、瀘州市、貴陽市、玉溪市、西安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

  第二部分 主觀題

  一、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簡述教學智慧的生成要素。

  “答案要點”

  (1)充實完備自己專業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2)加強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3)要有良好的個人道德情操;

  (4)應該開發課外教學智慧。

  2.簡述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記憶力。

  “答案要點”

  (1)增強記憶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記憶;

  (3)根據遺忘規律,減少遺忘;

  (4)培養良好的記憶品質。

  二、判斷分析題(每小題4分)

  “答案要點”

  1.正確。(2分)

  (1)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分析;(1分)

  (2)從以學生為中心的角度分析。(1分)

  2.錯誤。(2分)

  漢語拚音學習對英語字母學習具有促進作用,這是屬於正遷移。(2分)

  3.錯誤。(2分)

  (1)教育與經濟是相互製約的關係:經濟的發展製約著教育,教育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1分)

  (2)人才培養周期長,可考慮適當優先發展教育。(1分)

  三、論述題(13分)

  “答案要點”

  1.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告訴我們,教師成長一般要經曆新手水平、高級新手水平、勝任水平、熟練水平、專家水平五個階段。(4分)

  2.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主要有:(答到要點5分,能夠聯係實際展開論述9分)

  (1)日常反思(或自我反思);

  (2)個人行動研究(或教育教學研究);

  (3)個人閱讀與反思性寫作;

  (4)同伴交流;

  (5)跳出教育謀發展。

  四、案例分析(15分)

  “答案要點”

  1.師德與教育法規。

  (1)教師的行為違背了2008年版師德文件中的愛國守法、關愛學生、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的師德要求;(答到要點4分,聯係案例適當展開論述6分)

  (2)教師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這些權益有受教育權、人格尊嚴權、身心健康權、教師的行為要承擔教育行政責任。(4分)

  2.如何履行班主任職責。

  (1)班主任在教育案例中的學生時,應該要遵循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原則,主要有:疏導性原則、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原則(嚴慈相濟原則)、民主公正原則;(3分)

  (2)班主任要做好家庭、社會、學校三者之間的溝通工作(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2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