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江西省2012年中小學教師招聘《教育綜合基礎知識》試卷

  注意事項

  1.在作答前,請考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在試卷和《教育綜合知識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填寫本人姓名、準考證號和科目代碼,並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準確填塗準考證號碼和科目代碼。

  2.本試卷滿分100分,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題,第二部分為主觀題。

  3.本試卷客觀題部分共60道題,每小題1分,計60分,試題均為單項選擇題。作答時請用2B鉛筆在《教育綜合知識答題卡》指定區域填塗,在試卷上作答一律無效。

  4.本試卷主觀題部分共三道大題,計40分。作答時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在《教育綜合知識答題卡》指定區域作答,在草稿紙上或答題卡的非指定區域作答一律無效。

  5.考試結束後,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監考老師,嚴禁攜帶試卷和答題卡出考場。

  6.嚴禁折疊答題卡。

  7.考試時間為100分鍾。

  第一部分 客觀題

  1.我國有學校教育形態是在()

  A。原始社會

  B。夏代

  C。漢代

  D。唐代

  2.科學形態的教育學標誌是()

  A。《學記》

  B。《理想國》

  C。《大教學論》

  D。《普通教育學》

  3.從教育有史以來,除()之外教育都是具有階級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現代教育

  4.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決定的。

  A。政治

  B。經濟

  C。文化

  D。人口

  5.在教育活動中居於主導地位,對整個教育活動起指導作用的是()

  A。教育內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組織形式

  6.當前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

  A。學習能力

  B。應用能力

  C。操作能力

  D。創新能力

  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教師的工作具有()的特點。

  A。教育性

  B。長期性

  C。示範性

  D。創造性

  8.教師與學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A。課外活動

  B。課堂教學

  C。班級活動

  D。郊遊活動

  9.我國正式實施的第一個學製是()

  A。“壬戌學製”

  B。“壬子癸學製”

  C。“癸卯學製”

  D。壬寅學製

  10.教育心理學的任務是用()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科學依據回答。

  A。問卷調查法

  B。實證研究法

  C。文獻研究法

  D。理論分析法

  11.()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目前發展心理學界最具權威的理由觀點之一。

  A。皮亞傑

  B。拜爾伯格

  C。維果茨基

  D。埃克森

  12.()學習和教學觀深刻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與程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合稱為20世紀三大教育運動。

  A。實用主義

  B。人本主義

  C。建構主義

  D。馬克思主義

  13.英國心理學家艾薩克根據內傾一外傾和穩定一不穩定兩個維度對人的()加以區分。

  A。性格

  B。品格

  C。思維

  D。智力

  1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

  A。遺傳的重要性

  B。環境的重要性

  C。改變的重要性

  D。學習的重要性

  15.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差異關鍵的因素是()

  A。教學水平

  B。教學方法

  C。自我意識

  D。智力水平

  16.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教學應用是()

  A。結構教學

  B。程序教學

  C。認知教學

  D。情境教學

  17.依據測驗目的,項目難度一般確定在()

  A。0.1-。03之間

  B。0.3-0.7之間

  C。0.7-0.9之間

  D。0.9以上

  18.問題解決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其解決策略主要包括嚐試策略和()

  A。啟發式策略

  B。經驗策略

  C。實踐策略

  D。分析策略

  19.中小學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內容是()

  A。愛國主義教育

  B。道德品格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法製教育

  20.提出觀察學習德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亞傑

  B。讚可夫

  C。班杜拉

  D。科爾伯格

  21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是強調()的重要性。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養法

  22德育過程的基礎是()

  A。提高品德認識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發品德動機

  D。組織學生活動和交往

  23.我國現行的《中小學教育職業道德》規範頒布於()

  A。1984年

  B。1991年

  C。1997年

  D。2008年

  2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的出處是()

  A。《學記》

  B。《論語》

  C。《師說》

  D。《勸學》

  25.師德規範的核心內容之一是()

  A。愛崗敬業

  B。愛國守法

  C。熱愛學生

  D。終身學習

  26.師德教育的基本方式與途徑主要是()

  A。職前與職後結合

  B。課內與課外結合

  C。熱情與興趣結合

  D。工作和休閑結合

  27.師德建設最根本之處,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表現出()

  A。專業性

  B。道德性

  C。示範性

  D。創造性

  28.()是調整教育關係的行為規則總稱。

  A。憲法

  B。教師法

  C。教育政策

  D。教育法

  29.在本行政區實施有效的教育法規,屬於()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規

  C。地方性教育法規

  D。教育行政章程

  30.遵守教育法包含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守法的主體,二是()

  A。守法的形式

  B。守法的組織

  C。守法的文本

  D。守法的內容

  31.學校作為法人最重要和最應該具備的條件是()

  A。必要的財產經費

  B。依法成立

  C。名稱、組織和機構

  D。獨立承擔責任

  32.教師獲取報酬權主要是通過工資報酬、福利待遇和()來體現的。

  A。帶薪休假

  B。政治地位

  C。有償家教

  D。教師節

  33.未成年學生具有()法律地位,這種地位與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相適應。

  A。多重

  B。公民

  C。學生

  D。未成年人

  34.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製定的依據是()

  A。《義務教育法》

  B。《教師法》

  C。《教師法》和《義務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

  35.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生學習。

  A。教書育人

  B。師德為先

  C。尊重規律

  D。為人師表

  36.我國()是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製定的。

  A。教師的教育課程標準

  B。教師道德行為規範

  C。教師角色

  D。教師素養

  37.課程設計的目標模式最初源於()

  A。泰勒的目標模式

  B。塔巴模式

  C。博比特的“活動分析法”

  D。惠勒的過程模式

  38.課程政策關注的核心問題是()

  A。課程設計

  B。課程實施

  C。課程權利的分配和再分配

  D。課程管理體製

  39.現代三大課程流派是(),學生中心課程理論和社會中心課程理論。

  A。學科中心課程理論

  B。活動中心課程理論

  C。實踐中心課程理論

  D。管理中心課程理論

  40.()的出版標誌著教育學的初步形成

  A。《普通教育學》

  B。《大教學論》

  C。《教育漫話》

  D。《民主主義與教育》

  41.教學過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及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

  A。教學任務

  B。教學內容

  C。教學發放

  D。教學策略

  42.現代教學需要構建平等、互動、共同發展的師生關係,以充分體現師生之間的。

  A。教師主體學生客體性

  B。交互主體性

  C。學生主體性

  D。教師主體性

  43.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主要通過()來進行的。

  A。班級

  B。教研組

  C。年級

  D。學校

  44.()是班主任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級集體的核心力量。

  A。規章製度

  B。學生幹部

  C。學風

  D。科任教師

  45.()年京師同文館正式創立,並首次采用了編班分級的授課方式。

  A。1865

  B。1862

  C。1887

  D。1878

  46.1934年頒布的()中規定:“每班設主任教員一人,一班學生在四十名以上者,得增設助教員一人”。“主任教員”即我們現在通稱的班主任。

  A。《關於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B。《小學暫行規程》

  C。《中學暫行規程》

  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小學製度暫行條例》

  47.()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礎、最繁複的部分。

  A。常規事務性工作

  B。指導性工作

  C。決策性工作

  D。協調性工作

  48.()主要用於自我防衛心理強的學生。

  A。商討式談話

  B。點撥式談話

  C。突擊式談話

  D。批評式談話

  49.在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的起源以()的出現為標誌。

  A。無線電

  B。電化教育

  C。投影儀

  D。多媒體

  50.教科書被稱為()

  A。傳統教學媒體

  B。現代教學媒體

  C。傳統與現代結合媒體

  D。交互媒體

  51.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A。觀賞性

  B。活動性

  C。開放性

  D。研究性

  52.教育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庫,各科教學資源庫建設以及()的設計和開發。

  A。課程與教學

  B。課程資源

  C。多媒體課件

  D。教學軟件

  53.“班班通堂堂用”的推進標誌我國()信息化發展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A。義務教育

  B。高等教育

  C。基礎教育

  D。民族教育

  54.信息化教學環境包括()和多媒體網絡教室

  A。多媒體教學

  B。多媒體課件

  C。教學軟件

  D。電子白板

  55.回顧新中國90年的發展曆程,可以看出一個基本結論: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

  A。黨的領導

  B。經濟發展

  C。民族團結

  D。家庭和睦

  56.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A。7.3%

  B。7.4%

  C。7.5%

  D。7.6%

  57.2011年9月19日和11月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飛船分別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準確入軌。

  A。神州八號

  B。天宮二號

  C。神州七號

  D。神州九號

  58.2011年4月24號,在慶祝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大會上,()做了題為《提高質量是高教改革發展核心任務》重要講話,講話給全國的青年提出了三點希望。

  A。袁貴仁

  B。習近平

  C。胡錦濤

  D。溫家寶

  59.2011年6月22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從()

  A。韓國撤軍計劃

  B。利比亞撤軍計劃

  C。伊拉克撤軍計劃

  D。阿富汗撤軍計劃

  60.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是()

  A。曾蔭權

  B。唐英年

  C。何俊仁

  D。梁振英

  第二部分 主觀題

  一、簡答題(15分)

  1.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7分)

  2.教育對人的全麵發展的影響作用。(8分)

  二、論述題(10分)

  結合實際,論述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三、案例分析(15分)

  案例分析一

  一位青年教師講餘光中的《鄉愁》,先高聲朗讀這首膾炙人口的文章,“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話音未落,一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一枚小小的郵票,哪裏容得下那麽多人?”老師毫不耐煩地說:“某某同學,你總是喜歡這樣鑽牛角尖,學習成績怎麽好得了?”學生臉漲得通紅,自尊心受到打擊,欲言又止。

  請用課程與教學原理分析該教師的行為是否得當,如果你認為不妥,請為他設計處理辦法或策略。(7分)

  案例分析二

  某農村學校所在地盛產水果,當地老百姓經常向學校反映,說學生在上學的途中有偷盜水果的現象。學校德育老師對此非常重視,專門對個別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指出偷盜的惡劣性,進行了嚴厲的處罰,但是收效甚微,學生偷盜行為還是屢禁不止,於是德育老師決定改變教育方式,分班級進行了一項比賽活動。

  活動內容與要求如下:參與者分成幾個小組,向當地的老百姓家裏要水果。在規定時間裏,得到水果數量最多者為勝。由於活動設計新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活動結束後,給獲得優勝的小組頒發獎品。並要求各小組代表發言,談談對此次活動的感受和想法,總結本小組獲勝或失敗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組在總結失敗的原因時,提到了由於平時養成了隨意摘水果的習慣,導致老百姓不給自己水果,聲稱以後將改正這一行為。老師對各組進行了簡要的評價後,就各組的總結提出了改進建議,幫助他們製定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此次活動以後,學校很少再聽到關於偷盜水果的反映。

  請結合案例中學生行為改變的情況,分析該案例所體現的德育原理。(8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