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教師心理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通過對近五年的考試分析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考試分值在曆年考試中所占比值不高:2010年0.75分,2011年5分,2012年1分,2013年0分;2014年4分;從考試題型來看,本章主要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簡答題和判斷分析題從未涉及,材料分析題僅在2011年進行過考查,論述題中涉及本章內容的一個小問題出現在2014年的考試卷中。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主要考查教師專業成長的五個階段中關於熟練水平階段的特點;2011年考查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最重要標誌,該知識點來自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上的內容,但按照教師招考大綱來說隻能劃入本章內容,也屬考生應掌握的知識;2012年考查教育心理學的任務是用實證研究法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科學依據回答;2013年沒有對本章內容進行考查;2014年考查考生對教育心理學定義的把握。

  主觀題。簡答題和判斷分析題在近五年的考試中均沒有涉及,材料分析題僅在2011年考試卷中出現過,要求考生“就案例中所提及的兩位新教師在專業成長中碰到了一些問題,為他們提供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這實際上考查考生對教師發展中刻意訓練幾個要點的掌握。2014年論述題“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聯係實際,談談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策略。”該題要求考生正確回答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觀點,即新手階段到專家階段的觀點,分值為4分。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考試的進行以及考試內容的調整變化,本章內容的重要性逐漸提高。因此,在複習應考過程中,廣大考生應加強對本章內容的把握,特別應掌握教師威信的維護與發展、教師成長各階段的特點、專家教師的特點及影響因素、教師發展中刻意訓練發展曆程、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職業倦怠的特征及發展曆程等常考知識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是教師所具備的()

  A。心理學知識

  B。專業知識

  C。教育學知識

  D。教學法知識

  2.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手勢或表情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取得顯著的進步。這體現了()

  A。暈輪效應

  B。移情效應

  C。羅森塔爾效應

  D。共鳴效應

  3.以下不屬於教師教學能力的是()

  A。教學認知能力

  B。教學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學監控能力

  4.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通過師資訓練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與職業修養被稱為教師的()

  A。心理素質

  B。職業素質

  C。教師素質

  D。教學能力

  5.教師扮演“家長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現的不當表現是()

  A。過分溺愛學生

  B。對學生過分嚴厲

  C。出現家長製作風

  D。過分遷就學生

  6.在發現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

  A。領導者和參謀

  B。促進者和引導者

  C。管理者

  D。示範者

  7.在教師的人格特征中,有兩個重要特征對教學效果有顯著的影響,一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二是()

  A。敬業精神

  B。教師富於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C。高超的教學藝術

  D。淵博的知識

  8.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包括個人教學效能感和()

  A。一般教學效能感

  B。特殊教學效能感

  C。集體教學效能感

  D。自我效能感

  9.教師成長成熟最主要的標誌是能否關注()

  A。生存

  B。教學

  C。學生

  D。教材

  10.根據福勒和布朗的教師成長階段論,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學生成績的關注上,這說明該教師的成長可能處於()階段。

  A。關注學生

  B。關注情境

  C。關注生存

  D。關注教材

  11.在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中,下列屬於個人因素的是()

  A。反思訓練

  B。教學小組與部門

  C。人際關係

  D。課堂

  12.微格教學的課堂教學時間一般為()

  A。3~5分鍾

  B。5~20分鍾

  C。5~10分鍾

  D。10~30分鍾

  13.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一公式的是()

  A。加涅

  B。羅森塔爾

  C。戴爾

  D。波斯納

  14.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並有()

  A。係統性

  B。預見性

  C。結構性

  D。實效性

  15.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布魯巴奇等在1994年所提出的反思方法的是()

  A。反思自己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關注問題

  16.經過精心設計並用以改進當前行為水平,對個體最終成就起決定作用的長期的、特殊的訓練活動是()

  A。教研活動

  B。教學決策訓練

  C。刻意訓練

  D。反思訓練

  17.伯林納(Berliner,1992)提出一個教師專長、教學能力和教學結果的作用模式,並在該模式中指出教師專長主要是指教師的()

  A。教學法知識

  B。專業特長

  C。教學行為

  D。專業知識

  18.與專家型教師相比,新教師的課堂規則較為()

  A。明確

  B。含糊

  C。嚴厲

  D。放任

  19.專家教師把練習看作是檢查學生學習的()

  A。目的

  B。步驟

  C。手段

  D。結果

  20.在課後的評價當中,新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

  A。了解程度

  B。學生對新材料的理解

  C。發生的細節

  D。教學效果

  21.“教學行為還沒有達到快捷性、流暢性、靈活性的程度”這是哪一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所具備的特點?()

  A。高級新手水平

  B。勝任水平

  C。熟練水平

  D。新手水平

  22.教師威信一般不包括()

  A。思想威信

  B。學識威信

  C。意誌威信

  D。情感威信

  23.影響教師威信的主觀因素是多方麵的,它對教師威信的形成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其中作為教師獲得威信基本條件的是()

  A。教師的儀表

  B。生活作風和習慣

  C。師生的平等交往

  D。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

  24.當一位教師處在職業倦怠時期,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A。任其自然

  B。積極幹預

  C。消極對抗

  D。悲觀麵對

  25.教學專長是指專家教師所具備的有關教學的()

  A。知識和能力

  B。學識和技能

  C。專業技能

  D。專業知識

  26.在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中,下列屬於情境因素的是()

  A。反思訓練

  B。師德狀況

  C。人際關係

  D。課堂

  27.在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中,下列屬於係統過程的是()

  A。教研活動

  B。師德狀況

  C。人際關係

  D。課堂

  28.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和馬斯洛所提及的心理健康標準及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中都沒有涉及的是()

  A。情緒

  B。人際關係

  C。對自我的認識

  D。有幸福感

  29.教師成長與發展的最高目標是()

  A。老教師

  B。教學熟手

  C。優秀班主任

  D。專家型教師

  30.比尤凱格將職業倦怠視為個體從事一項活動的進程性結局,就其自然趨勢而言,具有必然性,但它也是可以幹預的。為此,他提出了職業倦怠發展的“四階段論”,其中不包括()

  A。熱情期

  B。停滯期

  C。膨脹期

  D。冷漠期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師的角色。

  2.簡述教師角色的心理特征。

  3.簡述教師威信對學生的作用。

  三、判斷分析題

  1.一個新教師能否成為專家,最終取決於自身主觀意誌及努力程度。

  2.教師職業倦怠主要是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導致,與個體自身關係甚微。

  四、論述題

  1.影響教師威信形成的因素。

  2.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及刻意訓練。

  3.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幹預對策。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B“詳解”專業知識是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

  2.C“詳解”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的典故,把老師的期望預言效應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有人將之稱為羅森塔爾效應,教師鼓勵的話語或動作可以使學生受到鼓舞並促進學習進步。

  3.C“詳解”教師的自我反省能力是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檢討的過程,不屬於教師的教學能力。

  4.C“詳解”該題考查教師素質的定義。

  5.D“詳解”如果學生把教師看成是“家長代理人”,就希望教師具有仁慈、體諒、溫和、親切等特征,因此可能出現的不當表現是過分地遷就學生。

  6.B“詳解”在發現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獨立發現知識並改變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

  7.B“詳解”教師對教學效果產生顯著影響的兩個人格特征分別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教師富於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8.A“詳解”教學效能感指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結果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包括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體教學效能感兩部分。

  9.C“詳解”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誌是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10.B“詳解”處於關注情境階段的教師更關心的是教學內容、學生的成績、教學時間等等。

  11.C“詳解”個人因素涉及教師自身的職業與能力等方麵特征,包括教師的自我評價、師德狀況、人際關係、認知能力、職業發展和動機水平等。

  12.B“詳解”微格教學指以少數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鍾),嚐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製成錄像,課後再進行分析。

  13.D“詳解”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一公式。

  14.B“詳解”對教師課時計劃的分析表明,與新教師相比,專家教師的課時計劃更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並具有預見性。

  15.D“詳解”布魯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了四種反思方法: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和行動研究。

  16.C“詳解”該題考查的是刻意訓練的定義。

  17.A“詳解”該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法知識相當於教師專長,教學能力相當於教師行為,教學結果相當於學生結果。

  18.B“詳解”專家教師製定的課堂規則比較明確,並能堅持執行,而新教師的課堂規則較為含糊,不能堅持執行下去。

  19.C“詳解”專家教師將練習看作是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新教師僅僅是把它當作必經的步驟。

  20.C“詳解”研究發現,新教師的課後評價要比專家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發生的細節,而專家教師多關心那些他們認為對完成目標有影響的活動。

  21.B“詳解”勝任階段的教師具備以下特點:(1)教學行為有明確的目的性;(2)能夠分辨教學情境中的重要信息,並選擇有效的方法達到教學目標;(3)教學行為還沒有達到快捷、流暢、靈活的程度。22.C“詳解”教師的威信大致包含思想威信、學識威信、品德威信和情感威信四方麵的內容。

  23.D“詳解”影響教師威信的主觀因素是多方麵的,它對教師威信的形成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其中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淵博的知識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

  24.B“詳解”當教師已經處於職業倦怠時,就應積極幹預,以防出現嚴重化。

  25.A“詳解”該題考查的是教學專長的定義。

  26.D“詳解”情境因素指教師學習或工作的環境,教師所處的情境分為五個層麵:社會與社區、學校體製、學校氛圍、教學小組或部門與課堂。

  27.A“詳解”係統過程即有目的地影響教師成長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具體有教研活動、反思訓練等等。

  28.D“詳解”前三個選項在兩個標準中提有涉及,其實,心理健康一般包括情緒良好協調與控製或表達,人際關係和諧及對自我的充分了解。

  29.D“詳解”根據教師成長階段理論,一個新教師經曆若幹階段最終才有可能成為專家,因此專家型教師是最高目標。

  30.C“詳解”比尤凱格將職業倦怠視為個體從事一項活動的進程性結局,就其自然趨勢而言,具有必然性,但它也是可以幹預的。為此,他提出了職業倦怠發展的“四階段論”,即熱情期、停滯期、挫折期和冷漠期。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師的角色。

  “答案要點”

  (1)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2)行為規範的示範者;

  (3)心理衛生工作者;

  (4)班集體活動的領導者;

  (5)教育科研工作者;

  (6)課堂紀律的管理者;

  (7)人際關係的協調者;

  (8)學習者。

  2.簡述教師角色的心理特征。

  “答案要點”

  (1)具有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具有較強的成就感和自製力;

  (3)對學生成才具有強烈的期望。

  3.簡述教師威信對學生的作用。

  “答案要點”

  (1)教師的威信是學生接受其教誨的前提;

  (2)有威信的老師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3)有威信的老師能被學生視為理想的榜樣和行為的楷模。

  三、判斷分析題

  “答案要點”

  1.錯誤。有研究認為,在從新手到專家水平的教師成長過程中,製約因素可分為個人因素、情境因素、係統過程三類。因此個人的主以意誌及努力程度僅是影響因素之一。

  2.錯誤。總的來說,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在工作中長時間處於應激狀態具體包括三個方麵:社會因素、組織因素和個人因素。因此職業倦怠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麵的。

  四、論述題

  1.影響教師威信形成的因素。

  “答案要點”

  (1)客觀因素。

  (2)主觀因素。

  ①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淵博的知識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②教師的儀表、生活作風和習慣對獲得威信有重要影響,是建立威信的必要條件;③在與學生長期交往中能適當滿足學生的需要,對教師威信形成具有重大影響;④師生的平等交往對於教師獲得威信具有重要影響;⑤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形成有一定影響。

  2.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及刻意訓練。

  “答案要點”

  (1)影響因素。

  ①個人因素:包括教師的自我評價、師德狀況、人際關係、認知能力、職業發展和動機水平等,其中認知能力是關鍵因素;②情境因素:社會與社區、學校體製、學校氛圍、教學小組或部門與課堂;③係統過程:教研活動、反思訓練。

  (2)刻意訓練。

  ①以教研組為基地的教研活動;②開展微格教學;③反思教學經驗;④教學決策訓練;⑤行動研究。

  3.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幹預對策。

  “答案要點”

  (1)職業倦怠的特征。

  ①耗竭感;②去個性化;③低個人成就感。

  (2)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①社會因素;②組織因素;③個人因素。

  (3)教師職業倦怠的幹預。

  ①教師的自我幹預;②組織幹預;③社會的協同支持。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與法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