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章 學習動機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從近五年的考試分數分布表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考試分值在整個試卷中的比重起伏較大,2010年8分,2011年10分,2012年僅為1分,2013年3分,2014年2分。從考試題型來看,除簡答題和判斷分析題外,其餘三種題型在本章均出現過,其中2010年和2011年都以論述題的形式考查過,2012年則隻出現選擇題,2013年在材料分析題中考查到本章內容。從內容及考試分布來看,本章屬於重要章節。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和2013年都沒有出現選擇題;2011年兩道選擇題,分別考查考生對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最高層次問題和歸因理論的把握情況;2012年則考查考生對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差異關鍵的因素的掌握。2014年考查考生對影響學習動機的內部因素、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和歸因理論中四種原因分別歸屬哪三個維度這三個知識點的掌握。

  主觀題。簡答題和判斷分析題在近五年的考試中均沒有涉及;論述題則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考查同一知識點,即聯係實際論述怎樣有效地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材料分析題僅在2013年案例二中出現了,考查考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校長的做法,這涉及學習動機問題。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章內容屬於重要章節,在複習應考過程中,應加強對該章內容的把握,尤其應理解並靈活掌握各種學習動機理論等這些常考知識點,同時還應著重關注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和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等這些重要知識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

  A。心理過程

  B。個性心理

  C。個性心理特征

  D。心理品質

  2.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A。產生成就感

  B。向榜樣學習

  C。相信自己

  D。認識自己

  3.關於學習動機的激發,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

  A。低等

  B。一般

  C。中等

  D。高等

  4.在學習動機理論中,需要層次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阿特金森

  B。班杜拉

  C。維納

  D。馬斯洛

  5.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指的是()

  A。誘因

  B。獎勵

  C。強化物

  D。刺激

  6.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學習願望或學習意向指的是()

  A。誘因

  B。內驅力

  C。學習期待

  D。學習需要

  7.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並不包括()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歸屬和愛的需要

  8.個體對自己能否實施某種成就行為的能力的判斷,它意味著個體是否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進行帶來某一結果的行為指的是()

  A。結果期待

  B。效能期待

  C。強化期待

  D。替代期待

  9.下列選項中一般不會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是()

  A。替代性經驗

  B。情緒喚醒

  C。認知風格

  D。言語勸說

  10.維納認為歸因影響到期望的改變和情感反應,而這種歸因後果影響後繼行為的動機,即成就歸因-情感反應和對未來事件的()行為動機。

  A。期望-後繼

  B。預期-後繼

  C。後繼-期望

  D。後繼-預期

  11.下列選項中屬於影響學習動機內部因素的有()

  A。焦慮程度

  B。家庭環境

  C。社會輿論

  D。教師的榜樣作用

  12.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A。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B。工作動機與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交往動機與榮譽動機

  13.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的傾向。

  A。追求利益

  B。避免失敗

  C。回避困難

  D。追求刺激

  14.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在動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並不一成不變,在()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

  A。兒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5.根據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屬於不穩定的內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務

  D。運氣

  16.學習效率和動機水平之間存在()

  A。線性關係

  B。U型關係

  C。倒U型關係

  D。平行關係

  17.實施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

  A。反饋信息

  B。合理設置課堂環境

  C。創設問題情境

  D。作業難度

  18.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指的是()

  A。問題情境

  B。誘因

  C。動機水平

  D。內部動機

  19.把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的心理學家是()

  A。斯金納

  B。馬斯洛

  C。阿特金森

  D。奧蘇伯爾

  20.強化動機理論屬於()的動機理論。

  A。行為派

  B。認知派

  C。人本派

  D。精神分析派

  21.()是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A。直接強化

  B。外部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性強化

  22.為了贏得在同伴中的地位而努力學習的學習動機屬於()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內部動機

  23.一般來說,動機具有()功能、指向功能和強化功能

  A。監督

  B。產生

  C。朝向

  D。激活

  24.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形成,利用()途徑主要應考慮的就是如何使學生原有學習需要得到滿足。

  A。直接發生

  B。直接轉化

  C。間接發生

  D。間接轉化

  25.小李認為考試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監考太嚴。小李這種歸因模式屬於將結果歸為()的原因。

  A。內部、不穩定、可控製

  B。內部、穩定、不可控製

  C。外部、穩定、不可控製

  D。外部、不穩定、不可控製

  26.下列選項不屬於激發學習動機的是()

  A。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B。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製動機水平

  C。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D。改變學生的成敗體驗,使其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

  27.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包括()

  A。認知需要

  B。審美需要

  C。獨立需要

  D。創造需要

  28.以掌握所學內容為定向的掌握目標的學生,對自己學業成績失敗的歸因往往是()

  A。內控的

  B。外控的

  C。不穩定的

  D。不可控的

  29.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為中介。

  A。學習基礎

  B。學習方法

  C。學習習慣

  D。學習行為

  30.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認真、緊張、主動和頑強的狀態指的是()

  A。學習狀態

  B。學習效果

  C。學習積極性

  D。學業水平

  二、判斷分析題

  1.一個孩子的學習願望越強烈,其學習成績往往越好。

  2.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和關愛,有利於滿足其成長需要,從而增強學習動力。

  三、論述題

  1.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論述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2.聯係教育教學實際,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A“詳解”本題考查動機的定義。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2.C“詳解”解答此題可從兩個方麵著手:首先從其定義來看,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其次,從其影響因素來看,影響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個體的成敗經驗。因此,當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積極去實施這一活動。

  3.C“詳解”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

  4.D“詳解”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自我實現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5.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誘因的定義。

  6.D“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需要的定義,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學習願望或學習意向。

  7.C“詳解”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要是在前四種需要基礎上產生的,它的含義是完整豐滿的人性的實現以及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三個層麵的需要的滿足,屬於成長性需要。

  8.B“詳解”本題考查的是效能期待的定義。

  9.C“詳解”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1)學習成功與失敗的經驗;(2)替代性經驗;(3)言語勸說;(4)情緒喚醒。

  10.B“詳解”由於歸因理論是從結果來闡述行為動機的,因此,有助於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行為。

  11.A“詳解”影響學習動機的內部因素有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熟與年齡特點、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誌向水平和價值觀、焦慮程度;本題中的後三個選項都是外部因素。

  12.C“詳解”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以分為高尚的與低級的動機。

  13.B“詳解”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成就動機由兩種相反傾向組成,一種稱為力求成功的動機,一種稱為避免失敗的動機。

  14.A“詳解”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他們努力學習獲得學業成就,主要是為了實現家長的期待,並得到家長的讚許。在兒童後期和少年期,自我提高內驅力表現明顯,他們的附屬內驅力逐漸減弱,成就主要來自同伴、集體的讚許和認可。到了青年期,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己的求知需要,並從中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

  15.B“詳解”能力和努力屬於內在原因,但能力是穩定的,努力是不穩定的;其他兩個選項均為外在原因。

  16.C“詳解”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是一種倒U形曲線關係。

  17.C“詳解”實施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創設問題情境

  18.A“詳解”該題考查問題情境的定義。

  19.D“詳解”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驅力:認知的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

  20.A“詳解”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聯結主義或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提出來的,他們不僅用強化來解釋學習的發生,而且用它來解釋動機的產生。

  21.C“詳解”班杜拉把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三種,本題考查自我強化的定義。

  22.C“詳解”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因此是一種外部動機。

  23.D“詳解”動機一般具有以下三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動機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動機的作用下,人的行為將指向某一目標。三是強化功能,即當活動產生以後,動機可以維持和調整活動。

  24.A“詳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兩條途徑來形成。利用直接發生途徑,主要應考慮的是如何使學生原有的學習需要得到滿足。由於認知內驅力是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應耐心有效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精心組織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課堂教學,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了解到知識的價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識、探究更深問題的願望。

  25.D“詳解”題幹中所描述的情況實質上是小李將結果歸為運氣,運氣屬於外部的、不穩定的且不可控的因素。

  26.D“詳解”學習動機的激發方式主要有: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製動機水平;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本題中的D選項屬於培養學習動機的方法。

  27.C“詳解”馬斯洛認為個體力求變成他想成為的樣子就是自我實現,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三個層麵的需要的滿足。馬斯洛進一步指出,隻有極少數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自我實現者。

  28.A“詳解”題幹所描述的是以掌握內容,即是為了求知,因此是內控的。

  29.D“詳解”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並不是直接的,它們之間往往以學習行為為中介的。

  30.C“詳解”該題考查的是學習積極性的定義。

  二、判斷分析題

  “答案要點”

  1.錯誤。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是呈倒U形的線性關係。具體來說:當動機處於適宜強度時工作效率最佳;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由於過強的動機會使機體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工作效率隨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

  上述研究還表明:動機的最佳水平因任務性質的不同而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也最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複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2.不完全正確。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要是在前四種需要基礎上產生的,它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三個層麵的需要的滿足。其中前四種是基本需要(或缺失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及所包括的三個層麵屬於成長需要(或生長需要)。

  該題中主要闡述的是歸屬與愛的需要的滿足,它的確有利於學生學習動機的增強,但不屬於成長需要。

  三、論述題

  1.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論述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答案要點”

  (1)內部因素。

  ①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②成熟與年齡特點;③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④誌向水平和價值觀;⑤焦慮程度。

  (2)外部因素。

  ①家庭環境與社會輿論;②教師的榜樣作用。

  (3)聯係實際(略)。

  2.聯係教育教學實際,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答案要點”

  1.學習動機的培養。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動機。

  ①改變學生的成敗體驗,使其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②改善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彌補其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麵的欠缺。

  (2)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需要。

  2.學習動機的激發。

  ①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②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製動機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④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