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問題解決與遷移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從近四年的考試分數分布表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考試分值在整個試卷中的比重起伏較大,2010年為1.5分,2011年為7分,2012年達到11分,2013年為4分,2014年為5分。從考試題型來看,選擇題是每年考試卷中必不可少的考查形式,簡答題在2011年出現過,論述題在2012年出現過,判斷分析題出現在2014年的考試卷中,但至今沒有出現材料分析題。從本章內容及考試分布來看,本章屬於重要章節。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分別考查考生對功能固著定義和形式訓練說遷移理論的本質內涵的掌握情況;2011年以三道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本章的有關知識點,分別考查考生對一般遷移定義的理解及應用、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影響遷移的因素這三個知識點;2012年則考查考生對嚐試策略和啟發式策略這兩種問題解決策略的掌握情況;2013年同時出現四道選擇題,分別考查“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這種現象在教育心理學上稱為遷移、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授人以漁,這說明教學應重視發展學生能力、功能固著的定義、發散思維的定義等知識點;2014年考查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這一知識要點。

  主觀題。簡答題僅在2011年出現過,主要考查在教學中如何促進遷移,論述題僅在2012年出現過,主要考查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2014年首次出現判斷分析題,其中一題考查考生對“漢語拚音的學習,對後麵英語字母的學習產生的影響屬於負遷移現象”這一句話的正確判斷並給出評判理由;材料分析題五年來均沒有涉及。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章內容屬於重要章節,在複習應考過程中,應加強對該章內容的把握,尤其應理解並靈活掌握各種不同類型遷移的定義、問題解決策略、創造性思維核心、發散性思維的特征等這些常考知識點,同時還應著重關注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創造性的培養、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等幾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從一種學習中所學到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這種遷移是()

  A。縱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特殊遷移

  D。非特殊遷移

  2.當看到繩子用於捆綁東西時思維常被該用途束縛,很難想到它能用於裝飾的功能,這種心理現象被認為是()

  A。功能固著

  B。認知風格

  C。定勢

  D。阻礙

  3.問題解決的首要階段是()

  A。形成問題表征

  B。明確問題

  C。選擇並運用正確策略

  D。評價反思

  4.根據耶克斯——多德遜定律()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問題解決。

  A。較強

  B。中等

  C。較弱

  D。任意

  5.“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屬於()

  A。重組遷移

  B。正遷移

  C。逆向遷移

  D。負遷移

  6.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遷移理論是()

  A。關係轉換理論

  B。經驗類化理論

  C。共同要素說

  D。形式訓練說

  7.將目標分為若幹個子目標,將問題分為若幹個子問題,尋找解決每一個子問題的手段,通過一係列子目標的實現及子問題的解決,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這種問題解決的策略是()

  A。手段——目標分析法

  B。順向推理

  C。反向推理

  D。爬山法

  8.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

  A。輻合性思維

  B。直覺思維

  C。發散性思維

  D。逆向思維

  9.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既定疑問

  C。思維狀態

  D。思維起點

  10.對代數式a2-2ab+b2進行因式分解的問題屬於()

  A。一般問題

  B。結構良好問題

  C。結構不良問題

  D。特殊問題

  11.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可以將遷移劃分為()

  A。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B。正遷移與負遷移

  C。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D。同化性遷移與順應遷移

  12.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苛勒

  B。奧蘇伯爾

  C。賈德

  D。桑代克

  13.問題解決的特征不包括()

  A。實踐性

  B。目的性

  C。序列性

  D。認知操作性

  14.遷移的概括化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伯爾

  D。賈德

  15.有些教師主張搞“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期遷移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中去,這種做法反映的遷移理論是()

  A。形式訓練說

  B。產生式遷移理論

  C。經驗類化說

  D。關係轉換說

  16.下列選項中屬於真正創造的是()

  A。大陸漂移說的提出

  B。魯班發明鋸子

  C。找到一塊恐龍化石

  D。警察查找出案情真凶

  17.下列所列舉的各類遷移領域中,不正確的一種是()

  A。技能遷移

  B。情感遷移

  C。氣質遷移

  D。知識遷移

  18.陸欽斯量杯實驗說明定勢具有()

  A。積極的促進作用

  B。消極的阻礙作用

  C。作用不明確

  D。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19.遷移的關係轉換說強調()

  A。發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學習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經驗的概括化

  D。對情境關係的理解

  20.現代遷移理論認為,遷移的實質是()

  A。新舊知識的同化

  B。新舊知識的順應

  C。新舊經驗的整合過程

  D。新舊經驗重組

  21.學生學習了m(a+b)=ma+mb後,錯誤地得出lg(a+b)=lga+lgb,這種遷移屬於()

  A。垂直遷移

  B。正遷移

  C。一般遷移

  D。負遷移

  22.從遷移理論觀點來看,“溫故而知新”屬於()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23.早期遷移理論不包括()

  A。形式訓練說

  B。認知結構遷移說

  C。經驗類化說

  D。相同要素說

  24.認知心理學家辛格萊和安德森提出的產生式遷移理論被看成是哪一早期遷移理論的現代化?()

  A。形式訓練說

  B。認知結構遷移說

  C。經驗類化說

  D。相同要素說

  25.學習遷移產生的客觀必要條件是()

  A。學習者的智力水平

  B。學習方法

  C。學習的理解與鞏固程度

  D。學習對象之間的共同成分

  26.“利用紅色可以做什麽,辦什麽事”屬於()的發散思維訓練。

  A。用途擴散

  B。結構擴散

  C。方法擴散

  D。形態擴散

  27.由於看到鳥的飛翔而發明了飛機,這類創造活動的主要心理影響機製是()

  A。原型啟發

  B。負向遷移

  C。功能固著

  D。定勢影響

  28.一個人麵對同一問題,能想出多種不同類型的答案,這體現了他思維的()特征。

  A。流暢性

  B。變通性

  C。指向性

  D。獨創性

  29.讀文章標題,去猜測文中具體內容是屬於()

  A。頭腦風暴訓練

  B。自我設計訓練

  C。發散思維訓練

  D。推測與假設訓練

  30.以下屬於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動機

  C。情感

  D。意誌

  二、簡答題

  1.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2.影響遷移的因素。

  3.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

  三、判斷分析題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隻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這句話啟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中應教給學生合適的教學方法。

  2.高創造性者必有中等程度以上的智力。

  四、論述題

  1.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2.如何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3.創造性的培養。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D“詳解”該題考查非特殊成分遷移的定義。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可將遷移分為特殊遷移與一般遷移。一般遷移也叫也稱普遍遷移、非特殊遷移;具體遷移也稱為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或經過某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以遷移到新情境中去。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劃分,遷移可分為水平遷移和縱向遷移。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於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2.A“詳解”功能固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的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出該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的功能。

  3.B“詳解”四個選項都是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明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和基礎。

  4.B“詳解”根據耶克斯——多得森定律,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5.B“詳解”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6.D“詳解”形式訓練說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

  7.A“詳解”該題四個選項都屬於問題解決的啟發策略,考查的是對手段——目標分析法的定義掌握。

  8.C“詳解”目前較公認的是以發散思維的基本特征來代表創造性的基本特征,研究者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9.A“詳解”該題主要考查問題的定義。

  10.B“詳解”斯騰伯格把問題分為結構良好和結構不良問題。結構良好的問題是指有明確解決方法的問題;相反,結構不良的問題是指沒有明確解決方法的問題。

  11.A“詳解”B選項是根據遷移性質來劃分,C選項是根據遷移的內容來劃分,D選項是根據遷移的心理機製來劃分。

  12.B“詳解”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由奧蘇伯爾提出。

  13.A“詳解”其他三項都是問題解決所具備的特點或特征。

  14.D“詳解”賈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論認為,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共同的成分,這是遷移產生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

  15.A“詳解”從形式訓練的觀點來看,遷移就是心的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訓練的關鍵在於形式而非內容,而且遷移的產生將是自動的。

  16.B“詳解”真正的創造是指產生了具有人類曆史首創性產品的活動。

  17.C“詳解”遷移廣泛存在於知識、技能和情感領域,即符合其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一定義。氣質是心理活動的特征,不存在遷移現象。

  18.B“詳解”陸欽斯量杯實驗最後兩個隻需要很簡單的一步就能解決問題,但由於很多被試受前幾次實驗的影響運用了與前麵相同的複雜方法來解決問題,這說明具有消極的阻礙作用。很多考生可能會選擇D選項,若題幹隻是問“定勢具有什麽作用”,此時才能選D。

  19.D“詳解”A選項是形式訓練說的觀點,B選項屬於相同要素說的觀點,C選項屬於概括化理論的觀點。

  20.C“詳解”現代遷移理論認為,遷移的實質是新舊經驗的整合過程,整合是新舊經驗的一體化現象。

  21.D“詳解”負遷移是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幹擾、阻礙。

  22.A“詳解”順向是指先前學習對後來學習的影響,正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促進作用,“溫故而知新”同時符合這二者的含義。

  23.B“詳解”認知結構遷移說屬於現代的遷移理論。

  24.D“詳解”產生式遷移理論是認知心理學家辛格萊和安德森提出的。他們認為,前後兩項程序性知識學習發生遷移的原因是知識之間的產生方式有重疊的地方,且重疊的越多遷移量就越大。他們將這一理論看成是桑代克相同要素說的現代化。

  25.D“詳解”該題考查的是遷移產生的影響因素。其中,相似性即兩種學習中的共同成分是遷移產生的客觀必要條件,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

  26.D“詳解”形態擴散即以事物的形態(如顏色、味道、形狀等)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27.A“詳解”原型啟發是指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而產生新的設想和創意,本題中“鳥的飛翔”即為原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問題解決者在“原型”中獲得一些原理的啟發,使其結合當前問題的有關知識,形成解決方案,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8.B“詳解”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麵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鑽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所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強。

  29.D“詳解”推測與假設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對事物的敏感性,並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靈活應對。

  30.A“詳解”所有認知過程都與智力有關,其中就包括注意。後三個選項都是非智力因素。

  二、簡答題

  1.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答案要點”

  (1)環境。

  (2)智力:高智商是高創造性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3)個性。

  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③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④喜歡幻想;⑤具有強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獨立性。

  2.影響遷移的因素。

  “答案要點”

  (1)學習對象的相似性;

  (2)原有認知結構;

  ①學習者原有的相應的背景知識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②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③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節、控製的元認知策略,這也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4)年齡、智力、學習者的態度、教學指導、外界的提示與幫助等。

  3.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

  “答案要點”

  (1)合理確立教學目標;

  (2)科學精選教學材料;

  (3)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4)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5)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三、判斷分析題

  “答案要點”

  1.正確。題中語句出自《老子》,指的是就是指沒有直接給予物質,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種信念。後常用於教育上,啟示一個好的稱職的教師,不但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促進並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到的“今後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自學和學了知識不會應用的人。”

  2.正確。研究表明,創造性與智力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關係,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其基本關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一般而言,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創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3)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一般而言,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於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關係表明,高智商雖非高創造性的充分條件,但可以說是高創造性的必要條件。

  四、論述題

  1.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點”

  (1)客觀因素:①問題的特征;②外界環境。

  (2)主觀因素。

  ①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②認知結構;③動機強度④智力水平;⑤定勢;⑥功能固著;⑦個體的性格特征;⑧情緒狀態;⑨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

  2.如何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答案要點”

  (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

  ①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②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③重視知識間的聯係,建立網絡化結構。

  (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①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②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

  (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

  (4)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

  ①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②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③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

  3.創造性的培養。

  “答案要點”

  (1)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①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②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餘地;③改革考試製度與考試內容。

  (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①保護好奇心;②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③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④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⑤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3)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①發散思維訓練;②推測與假設訓練;③自我設計訓練;④頭腦風暴訓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