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學校教育製度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從近五年的考試分數分布表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這五年的考試分值一直穩定在3分及以內;從考試題型來看,這五年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主觀題從未涉及。因此,本章內容屬於次要章節。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三道選擇題,分別考查1903年,癸卯學製是由清政府頒布並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學製;前西德等歐洲國家的學製屬於雙軌製;對義務教育中的“義務”的正確理解三個知識點。2011年考查考生對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的三個基本特征的掌握;2012年考查我國正式實施的第一個學製;2013年考查中國近代係統完備的學製係統的產生時間、清政策《奏定學堂章程》的頒布時間兩個知識點。2014年考查的是終身教育思想和學製的影響因素。

  主觀題。在這五年的考試中,簡答題、論述題及材料分析題等主觀題均未涉及。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章內容屬於次要章節,應減少複習準備的時間和精力。在複習應考過程中,主要針對選擇題的知識點來加以備考,重點掌握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的四種學製、義務教育、終身教育等常考知識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係統中最基本的組織結構是()

  A。學校

  B。教師

  C。學生

  D。班級

  2.教育製度體係中最嚴密的基本製度,同時也是國家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製度保證的是()

  A。學製

  B。教育管理體製

  C。教育法製

  D。教育方針

  3.任何一種學製都受一定因素的製約,這些因素不包括()

  A。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

  B。家長的教育期望

  C。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D。民族文化傳統

  4.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係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的製度叫()

  A。製度化教育

  B。學校教育

  C。正規教育

  D。學製

  5.在教育學中,教育製度通常主要研究()

  A。教育機構與組織體係賴以存在和運行的規則

  B。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體係

  C。教育的各種施教機構與組織構成的係統

  D。教育的各種管理機構與組織構成的係統

  6.一般而言,狹義的教育製度是指()

  A。國民教育製度

  B。教育規章製度

  C。學校教育製度

  D。招生考試製度

  7.“國民教育之父”是()

  A。馬丁·路德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康德

  8.最早推行義務教育的國家()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日本

  9.學術水平高,等級性強且不利教育普及的學製是()

  A。雙軌製

  B。單軌製

  C。“Y”型學製

  D。立交型學製

  10.歐美現代學製中采取單軌學製的是()

  A。美國

  B。德國

  C。法國

  D。英國

  11.歐美現代學製中采取分支型學製的是()

  A。美國

  B。德國

  C。蘇聯

  D。英國

  1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前蘇聯學製是一種社會主義性質的學製

  B。“Y”型學製較為靈活,且地域性較強

  C。“Y”型學製吸收了雙軌製的積極因素

  D。“Y”型學製單獨設立職業技術學校

  13.我國古代學製萌芽於()

  A。西漢

  B。清朝末年

  C。西周

  D。唐宋時期

  14.我國現代學製建立於()

  A。西周

  B。清朝末年

  C。西漢

  D。唐宋時期

  15.一個國家教育製度的核心是()

  A。社會教育製度

  B。國民教育製度

  C。學校教育製度

  D。基礎教育製度

  16.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製是()

  A。壬寅學製

  B。癸卯學製

  C。壬戌學製

  D。壬子——癸卯學製

  17.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是()

  A。奧地利

  B。德國

  C。英國

  D。法國

  18.終身教育思想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歐洲,提出者是()

  A。保羅·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盧梭

  19.體現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現代學製是()

  A。癸醜學製

  B。癸卯學製

  C。壬子癸醜學製

  D。壬戌學製

  20.1902年,由清政府管學大臣張百熙主持首次製定了《欽定學堂章程》,史稱()

  A。《壬寅學製》

  B。《癸卯學製》

  C。《壬子癸醜學製》

  D。《壬戌學製》

  21.實施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

  A。掃除文盲

  B。培養勞動力

  C。發展經濟

  D。提高國民素質

  22.我國正式試辦義務教育的法令是()

  A。《欽定學堂章程》

  B。《奏定學堂章程》

  C。《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

  D。《強迫教育章程》

  23.我國學製發展史上,借鑒美國教育體製,初次確立了“六三三”的學習階段和修業年限的學製是()

  A。壬寅學製

  B。癸卯學製

  C。壬子癸醜學製

  D。壬戌學製

  24.中國政府計劃實行強迫義務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是()

  A。《欽定學堂章程》

  B。《奏定學堂章程》

  C。《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

  D。《強迫教育章程》

  25.義務教育的基本特性是()

  A。強製性、普遍性、免費性

  B。強製性、普遍性、基礎性

  C。義務性、民主性、免費性

  D。強製性、終身性、連貫性

  26.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

  B。幼兒教育

  C。高等教育

  D。義務教育

  27.英國近代學製是一種典型的()

  A。單軌製

  B。雙軌製

  C。分支型學製

  D。交叉型學製

  28.終身教育的基本特性是()

  A。強製性、免費性、靈活性、實用性、普及性

  B。終身性、民主性、形式多樣性、連貫性、自主性

  C。終身性、民主性、免費性、多樣性、普及性

  D。終身性、連貫性、自主性、公共性、基礎性

  29.標誌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階段的是頒布()

  A。《實施義務教育計劃》

  B。《改進全國教育方案》

  C。《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D。《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30.我國現行學製係統包括()

  A。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B。幼兒教育、義務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幼兒教育、初等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

  D。幼兒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

  二、簡答題

  1.簡述影響學製的因素。

  2.簡述我國教育體製改革的趨勢。

  3.簡述終身教育的特征。

  4.簡述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政策趨向。

  5.簡述終身教育的主要觀點及意義。

  6.簡述歐美學製的主要類型。

  7.簡述我國現行的學製係統。

  8.簡述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學習化社會三者的異同。

  三、判斷分析題

  美國近代的學製是一種典型的雙軌製。

  四、論述題

  1.試論終身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

  2.試論終身教育產生的背景及其實施。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A“詳解”學校是教育係統中最基本的組織結構,學校教育製度是國家教育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體部分,同時也是現代教育製度的核心。因此,本題選A。

  2.A“詳解”學校教育製度是教育製度體係中最嚴密、最有效的基本製度,是國家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製度保證。科學合理的學校教育製度的建立,不僅從製度上保證了國家教育目的的實現和人才的培養,而且對繁榮教育事業,鞏固國家的政治經濟製度,提高社會生產力,對青少年兒童身心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學校製度簡稱學製。因此,本題選A。

  3.B“詳解”學製是由國家政權機關製定並頒布實施的。但是,製定學製不能憑主觀意誌,因為任何一種學製,都要受一定因素的製約。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社會政治經濟製度、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民族文化傳統,但不包括家長的教育期望。因此,本題選B。

  4.D“詳解”學校教育製度簡稱學製。學製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係統,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培養目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管理體製以及它們之間的銜接和關係等。因此,本題選D。

  5.B“詳解”教育製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種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係及其管理規則。它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係;二是教育機構與組織體係賴以存在和運行的一整套規則。教育學中一般主要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係,在教育管理學中則主要研究教育機構與組織體係賴以存在和運行的規則。因此,本題選B。

  6.C“詳解”學校教育製度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產物。一般而言,狹義的教育製度是指學校教育製度。因此,本題選C。

  7.A“詳解”在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德國新教領袖馬丁·路德為了爭取人們信仰新教,提倡廣設學校,並主張教育機關應該由公費設立,政府有強迫人民送子弟入學的義務。西方一些教育史家曾稱路德為“國民教育之父”。因此,本題選A。

  8.C“詳解”義務教育發端於德國。其發展演進曆程可以相對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6世紀,義務教育因宗教的原因而出現;第二階段是17世紀至19世紀50年代,義務教育順著宗教、政治上的原因而初具雛形;第三階段是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義務教育因經濟上的原因而大大發展。因此,本題選C。

  9.A“詳解”雙軌學製不利於教育普及,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隨著特權階層的削弱,較高的學術性一軌已逐漸向勞動人民子女開放,但普通勞動者子女入學的仍然不多,原因在於這類學校學費昂貴,非勞動人民子女所能承受。隻有少數優秀的學生因免費或接受資助而得以入學。但這種學製的學術性一軌的學術水平較高。因此,本題選A。

  10.A“詳解”美國采取的是單軌製,這種學製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證任何學生都可以由小學而中學直至升入大學。其特點是教育參差不齊、效益低下、發展失衡,同級學校之間教學質量相差較大,許多學校的水平不高。因此,本題選A。

  11.C“詳解”蘇聯采取的是分支型學製,既有上下級學校間的相互銜接,又有職業技術學校橫向的相互聯係,形成了立體式的學製。所以,它被稱為中間型學製又稱“Y”型學製。因此,本題選C。

  12.B“詳解”蘇聯的分支型學製,首先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學製,其次它吸收了西歐雙軌製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如職業技術學校單獨設立。再次,這種學製既有上下級學校間的相互銜接,又有職業技術學校橫向的相互聯係,形成了立體式的學製。所以,它被稱為中間型學製又稱“Y”型學製。但由於課時多、課程複雜,教學計劃、大綱和教科書必須統一而使教學不夠靈活。特別是地域性較強的課程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因此,本題選B。

  13.C“詳解”學製是學校教育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學製,萌芽於西周,如最早設立的“庠、序、校”等,形成於西漢,到唐宋時期才比較完備。但由於古代學校教育不發達,因此這一時期的學製也沒有形成完整的體係。因此,本題選C。

  14.B“詳解”具有完整體係的學製是以現代學製的出現為標誌。我國現代學製建立比歐美現代學製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現。因此,本題選B。

  15.C“詳解”教育製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種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係及其管理規則。學校教育製度是國家教育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體部分,同時也是現代教育製度的核心。因此,本題選C。

  16.B“詳解”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由張之洞、張百熙、榮慶等人製定的《奏定學堂章程》,史稱“癸卯學製”。該學製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製。因此,本題選B。

  17.B“詳解”義務教育發端於德國。自1763年至1819年,德國先後三訂法令推行義務教育。德國成為推行義務教育最早的國家。因此,本題選B。

  18.A“詳解”終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個人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統一體。在1965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因此,本題選A。

  19.B“詳解”癸卯學製體現的是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學製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舉製度的殘餘,該學製的最大特點是修業年限長。因此,本題選B。

  20.A“詳解”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學大臣張百熙擬定的一係列“學堂章程”,即《欽定學堂章程》,史稱即“壬寅學製”,這個章程因故未能實行。因此,本題選A。

  21.D“詳解”義務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的,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基礎教育。實施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國民素質。因此,本題選D。

  22.C“詳解”我國正式試辦義務教育是在1911年。清政府學部在《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中明確規定以四年為義務教育期,並提出了試辦義務教育的辦法。因此,本題選C。

  23.D“詳解”1922年,由當時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聯合會,參照美國的“六·三·三製”,製定頒布了“壬戌學製”,又稱新學製。這個學製雖幾經修改,但都沒有重大變動,一直沿用到建國初期。因此,本題選D。

  24.D“詳解”1904年,在《奏定學堂章程》中的《學務綱要》中最先出現了“義務教育”一詞。1906年,學部頒布《強迫教育章程》,規定“幼童至7歲須令入學,及歲不入學者,罪其父兄”,這是中國政府計劃實行強迫義務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因此,本題選D。

  25.A“詳解”義務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強製性、普遍性、免費性。義務教育的三個特征是密切聯係、缺一不可的,否則就難以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因此,本題選A。

  26.D“詳解”義務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的,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基礎教育。因此,本題選D。

  27.B“詳解”以英國的雙軌製為典型代表,法國、前西德等歐洲國家的學製都屬這種學製。這種學製是古代等級特權在學製發展過程中遺留的結果。因此,本題選B。

  28.B“詳解”終身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終身性、民主性、形式多樣性、連貫性、自主性、靈活性和實用性。因此,本題選B。

  29.C“詳解”1986年4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並於7月1日起施行。它標誌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因此,本題選C。

  30.A“詳解”我國現行學製包括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因此,本題選A。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2)社會政治經濟製度;(3)人的身心發展規律;(4)民族文化傳統。在製定學製的過程中,不僅要考察社會政治經濟製度對學製的製約作用,保證學製性質與社會的一致性,同時要充分研究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水平以及民族文化傳統對學製的影響,使學製更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2.“參考答案”

  (1)適度發展學前教育;(2)切實普及義務教育年限。(3)繼續調整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4)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結構多層次化,類型多樣化。(5)實施終身教育思想,發展繼續教育。

  3.“參考答案”

  終身教育的具有這樣一些特性:(1)民主性(普及性)。終身教育是為了一切人的教育,它意在使所有的民眾都能平等地獲得受教育的機會。(2)形式多樣性。人的生活在其一生中是多樣的、豐富多彩的,作為與此相適應的終身教育來說,也必須是多樣化的,是多種教育形態的總和。(3)連貫性。終身教育所要求的是各種教育的連貫性、一致性,它是從整體上來看待和組織互相依賴的教育過程的不同方麵和不同階段的。(4)自主性。終身教育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和獨立性,重視學習者自主、自發地不斷發展,它不僅使學習內容多樣化的範圍更加擴大,而且教育、學習的技術與方法等也進一步擴大化,學習者可以自主地從多種內容和方法中進行選擇。

  4.“參考答案”

  今後若幹年內,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政策趨向是:(1)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基本普及學前教育;(3)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5.“參考答案”

  終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1)從胎兒到墳墓的人生全程教育;(2)超越學校圍牆的教育;(3)終身教育的學習方式是自我導向學習;(4)無所不包的學習內容;(5)終身教育的目標是完善的人和和諧的社會。

  終身教育思想的意義:(1)終身教育使教育成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業;(2)引發和推動教育思想、觀念的巨大變革;(3)指導、加速教育實踐體係的創新與發展。

  6.“參考答案”

  歐美現代學製主要有三種類型:

  (1)西歐雙軌製。以英國的雙軌製典型為代表,法國、前西德等歐洲國家的學製都屬這種學製。這種學製是古代等級特權在學製發展過程中遺留的結果。它的學校係統分為兩軌,一軌是學術教育,為特權階層子女所占有,學校多從古代學校發展而來,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優越,學術性很強,學生學習可升到大學以上。另一軌是職業教育,為勞動人民的子弟所開設的新學校,學生在經過一定的基礎教育之後,便升入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從事勞動生產的技術,屬生產性的一軌。兩軌之間互不相通,互不銜接。這種學製顯然不利於教育普及,但這種學製的學術性一軌的學術水平較高,像牛津、劍橋大學等就培養出許多傑出的人才。

  (2)美國的單軌製:美國的現代學製最初也是雙軌製,但是,美國沒像英國皇室等那樣的特權階層,學術性的一軌沒有充分的發展,而群眾性的新學校迅速發展起來,從而開成了從小學直至大學、形式上任何兒童都可以入學的單軌製。這種學製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證任何學生都可以由小學而中學直至升入大學。其特點是教育參差不齊、效益低下、發展失衡,同級學校之間教學質量相差較大,許多學校的水平不高。

  (3)蘇聯型學製: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勝利後,製定了單軌製學製。這種學製又與美國的單軌製不同,首先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學製,其次它吸收了西歐雙軌製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如職業技術學校單獨設立。再次,這種學製既有上下級學校間的相互銜接,又有職業技術學校橫向的相互聯係,形成了立體式的學製。所以,它被稱為中間型學製又稱“Y”型學製。這種學製試圖融會單軌製與雙軌製之長,兼顧公平與效益;既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又使學術性保持較高水平。但由於課時多、課程複雜,教學計劃、大綱和教科書必須統一而使教學不夠靈活。特別是地域性較強的課程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7.“參考答案”

  (1)幼兒教育(幼兒園):招收了3-6歲的幼兒,進行啟蒙教育,使他們身心得到全麵發展,為接受小學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製小學教育,招收6歲兒童入學。學製為6年(有的地區為5年)。對兒童實施全麵發展的基礎教育,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了基礎。

  (3)中等教育:指全日製普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等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及業餘中學。對學生實施全麵發展教育。一方麵為國家培養勞動後備力量,另一方麵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新生。中等專業學校的修業年限多為3-4年,技工學校的修業年限多為2-3年。

  (4)高等學校的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各種各樣的高級專門人才。

  8.“參考答案”

  從趨同方麵來看,其共同主張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1)教學過程的延續性和終身性。(2)教學內容的廣泛性和全麵性。(3)教學空間的開放性和社會性。(4)教學目的的雙重性。

  從趨異方麵來看,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1)目標指向上的不同。(2)戰略選擇上的不同。(3)實踐重點上的不同。

  綜上,它們在教與學的時限、內容、空間和目的等方麵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但在具體的目標指向、戰略選擇和實踐重點方麵又各有不同。

  三、判斷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歐美現代學製主要有三種類型:西歐雙軌製,以英國的雙軌製典型為代表,法國、前西德等歐洲國家的學製都屬這種學製;單軌製,以美國的現代學製為代表;分支型學製,以蘇聯型為代表。

  (3)可見,美國近代的學製並非雙軌製,美國沒像英國皇室等那樣的特權階層,學術性的一軌沒有充分的發展,而群眾性的新學校迅速發展起來,從而開成了從小學直至大學、形式上任何兒童都可以入學的單軌製。

  四、論述題

  1.“參考答案”

  終身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主要區別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方麵:

  (1)在教育過程上,傳統教育僅把教育限製在青少年時期,而終身教育把教育貫穿於認得全部生活。(2)在教育活動的組織上,傳統教育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等隔絕開來,而終身教育統籌安排各種教育活動,謀求各類教育之間的聯係和統一。(3)在教育目的上,傳統教育強調各個領域的專門知識,而終身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學習能力,促進自我表現發展。(4)在教育功能上,傳統教育注重教育的篩選功能,而終身教育注重使人的素質充分地得到發展。(5)在教育機構上,傳統教育主要限定在學校,而終身教育擴大到與人們實際生活相關的各種環境。(6)在施教人員上,傳統教育隻能有社會中的一部分人(教師)來施教,而終身教育根據時間和情況的不同,由社會整體來提供教育機會。(7)在教育內容上,傳統教育集中於學習抽象的知識,而終身教育內容涉及知識、情感、審美、職業、政治、身體等,並注意從整體上尋求它們之間的聯係。(8)在教育方法上,傳統教育注重從外部施加,而終身教育尊重每個人的個性、獨立性。

  終身教育改寫了傳統教育的定義與概念,改變了整個教育的結構與坐標係,從而實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發展史上一場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哥白尼革命”。

  2.“參考答案”

  產生背景:(1)社會變化加速。人們要在生活的現實與自己對生活的認識之間保持平衡,就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這些動搖了整個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基石。(2)科學知識和技術的進步。迅速發展並正在逐步地影響著整個人類,一個人如果不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那他注定就要落伍,人們不得不活到老學到老。(3)人口的急劇增長。這種增長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教育需求的不斷增長,但現有的中小學不能適應目前的緊張狀況。此外,人的壽命在延長,一些國家甚至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因此教育不得不延伸到超過離校年齡以後很長時間,以保證傳播知識和進行個人及社會越來越需要的培訓。(4)閑暇時間的增多。

  實施:(1)發揮學校、家庭與社會的教育功能,加強三者之間的合作,其中要恢複家庭教育影響力,發揮學校教育作為終身學習場所的作用,綜合地促進終身職業能力的開發;(2)振興終身體育運動,完善終身體育運動的基礎;(3)加強有利於終身學習的社區建設,使教育、科研、文化與體育設施智能化。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