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從近五年的考試分數分布表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本章是曆年考試的重點章節。2010年考試分值比重較高,為8.75分,若按照後來每題1分計,則為9分,2011年的分值為8分;2012年出現滑落現象,僅有2分;2013年的分值比重又增加到了4分。2014年分值比重最大,為15.5分。從考試題型來看,本章主要每年都有選擇題,另外主觀題也是常考的形式,如2010年和2014年的論述題,2011年和2013年的材料分析題均考查本章內容,但簡答題和判斷分析題還未出現。不論該章內容的分值在考試中所占比重如何起伏,就知識點本身和總的分值比重而言,本章內容仍屬於重點章節。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考查教師自我發展的具體途徑和策略的把握情況。2011年出現四道選擇題,分別考查教師根本任務、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所構成的關係、教師勞動的特點以及教師職業最大特點。2012年考查教師工作特點、教師與學生交往的主要渠道。2013年考查考生對教師專業能力素養的把握。2014年考查了學生的受尊重權、最早師範教育的出現以及教師的本體性知識。

  主觀題。論述題方麵,2010年考查了三種典型的師生關係模式對學生的影響,2014年考查的是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材料分析題方麵,2011年考查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2013年考查了師生關係及其建構。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章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來加以考查,同時也經常涉及主觀題,而主觀題的考查形式多變。考生應重點掌握教師的專業發展的途徑與策略、教師勞動的特點、學生的屬性與權利,以及良好師生關係構建等重要知識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是()

  A。隱私權

  B。人身權

  C。名譽權

  D。榮譽權

  2.在構成教育係統的諸種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師和教師

  B。教師和學生

  C。學生與學生

  D。教師與家長

  3.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是()

  A。人身自由權

  B。人格尊嚴權

  C。受教育權

  D。隱私權

  4.學生具體發展的可能性和()

  A。潛在性

  B。現實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5.世界上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誕生於17世紀的()

  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美國

  6.我國最早的師範教育產生於()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末

  7.中國最早的職業教師產生於()

  A。唐朝

  B。春秋時期

  C。明朝

  D。清末

  8.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提出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A。兒童平等原則

  B。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C。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D。無歧視原則

  9.人們常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A。示範性

  B。複雜性

  C。長期性

  D。創造性

  10.教師職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是在()

  A。非職業化階段

  B。職業化階段

  C。專門化階段

  D。專業化階段

  11.“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是保護青少年的()

  A。受尊重的權利

  B。安全的權利

  C。生存的權利

  D。受教育的權利

  12.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最佳途徑是()

  A。日常教學反思

  B。在職培訓

  C。教育教學研究

  D。師範教育

  13.教師專業化的嚐試始於()

  A。教師職業的出現

  B。師資培訓機構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規定

  D。國民教育製度的確立

  14.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A。教育理論知識素養

  B。崇高的職業道德

  C。紮實的文化科學知識

  D。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15.“官師合一”的特征表明教師職業發展的()

  A。非職業化階段

  B。職業化階段

  C。專門化階段

  D。專業化階段

  16.教師發展的職業化階段特點不包括()

  A。有專門的教師

  B。教師職業具備專門化水平

  C。私學教師未形成專業技能

  D。未產生專門訓練教師的專業機構

  17.教師要突破學校教育的時空界限,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擴展到學校以外的空間,體現教師勞動()

  A。對象的能動性

  B。手段的創造性

  C。效果的隱含性

  D。時空的廣延性

  18.“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說明教師勞動的()

  A。連續性

  B。複雜性

  C。創造性

  D。示範性

  19.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A。教書育人

  B。教學

  C。班級管理

  D。道德教育

  20.教師在教育中表現出的教育機智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長期性

  B。廣延性

  C。創造性

  D。內隱性

  21.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示範性

  B。長期性

  C。廣延性

  D。內隱性

  2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是強調教師勞動具有()

  A。示範性

  B。個體性

  C。創造性

  D。隱含性

  23.“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是強調教師勞動具有()

  A。示範性

  B。個體性

  C。創造性

  D。隱含性

  24.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於職業角色的()

  A。創造性

  B。示範性

  C。多樣性

  D。特殊性

  25.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屬於教師的()

  A。普通文化知識

  B。學科專業知識

  C。文化科學知識

  D。教育理論知識

  26.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是教師的()

  A。本體性知識

  B。學科專業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實踐性知識

  27.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創造性

  B。長期性

  C。示範性

  D。主導性

  28.師生在教育內容上來講是一種()

  A。授受

  B。相互促進

  C。民主平等

  D。朋友

  29.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

  A。前提條件

  B。必然要求

  C。客觀要求

  D。必要保證

  30.以命令、權威、疏遠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是()師生關係模式

  A。專製型

  B。平等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31.傅樂的認為“教學學情境關注階段”,教師關注的是()

  A。教師的教學表現

  B。生存問題

  C。學生

  D。教材

  32.師生關係的最基本表現形式是()

  A。社會關係

  B。工作關係

  C。代際關係

  D。心理關係

  33.“要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這要求教師應具備()

  A。馬列教育理論

  B。教育理論知識

  C。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

  D。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34.教師關注階段論的提出者是()

  A。司德菲

  B。傅樂

  C。費斯勒

  D。斯滕豪斯

  35.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是()

  A。師範教育

  B。職前培訓

  C。拜師

  D。自我教育

  36.教師生涯發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A。司德菲

  B。傅樂

  C。費斯勒

  D。斯滕豪斯

  37.教師生涯循環論的提出者是()

  A。司德菲

  B。傅樂

  C。費斯勒

  D。斯滕豪斯

  二、簡答題

  1.簡述學生的本質屬性。

  2.簡述教師的職業角色。

  3.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4.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

  5.簡述師生關係的重要意義。

  6.簡述幾種典型的師生關係模式。

  三、判斷分析題

  隻要教師努力,就能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四、論述題

  1.論述教師的職業素養。

  2.論述良好師生關係的特點及其建構。

  3.試論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題

  1.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麽,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走過去生氣地問:“你們在幹什麽?”“聽螞蟻唱歌呢。”學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胡說,螞蟻怎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裏清醒過來。於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落。隻有一個倔強的小家夥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說:“您又沒蹲下來,怎麽知道螞蟻不會唱歌?”

  請你從師生關係的角度,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2.一天語文課上,一位教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叫《我的祖國》。大家都刷刷地寫起來,而一個男孩仰麵朝天地發著呆,不知在想什麽。最終,他還是寫了幾筆。當老師看到他的作文時,發現上麵隻寫了幾個字:“祖國是母雞,我願意是一粒米。”這樣一個平時不起眼的調皮孩子,竟然也能寫出這樣的句子。老師被感動了,發現了這個孩子的一個優點,起碼他是一個愛祖國的孩子。老師寫下了肯定的評語:“這個母雞與米”的比喻在這次作文中最精彩,最迷人,說明了你對祖國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源於這次肯定性的評語,從那天開始,男孩有了很大的變化,上課也積極了,調皮也減少了,老師能看出來,孩子在向好的方麵努力……

  請你從教師素養的角度,闡述怎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B“詳解”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是人身權。包括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等。因此,本題選B。

  2.B“詳解”教育活動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係統是一個以人的集合為主要構成要素的社會係統。在諸種要素中,學生和教師是其最基本的要素,二者互依共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和基礎,離開了學生無所謂老師,反之亦然。因此,本題選B。

  3.C“詳解”受教育的權利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我國一係列法律都對此進行了規定。因此,本題選C。

  4.D“詳解”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的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他們身心各個方麵都潛藏著極大的發展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過程中所展現也的各種特征都還處在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因此,本題選D。

  5.A“詳解”世界上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誕生於法國。1681年,法國“基督教兄弟會”神甫拉薩兒在蘭斯創立了第一所師資訓練學校,這是世界上獨立師範教育的開始。因此,本題選A。

  6.D“詳解”我國最早的師範教育產生於清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開辦“南洋公學”,分設上院、中院、師範院和外院。因此,本題選D。

  7.B“詳解”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階層的演變,出現了私學,同時也就出現了獨立的教師行業。如我國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競相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並且設學授徒,宣傳自己的學說和思想。其中影響和規模最大的是儒、墨兩家,學生成百上千人。因此,本題選B。

  8.A“詳解”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原則有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因此,本題選A。

  9.D“詳解”教師勞動不是生產某種物質產品,而是“生產人才”。這就要求教師的勞動,不能像生產物品那樣“千篇一律”,而應當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反映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因此,本題選D。

  10.B“詳解”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階層的演變,出現了私學,同時也就出現了獨立的教師行業,這是在職業化階段。因此,本題選B。

  11.A“詳解”“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是保護青少年的受尊重的權利。《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些均屬於受尊重權的保護。因此,本題選A。

  12.C“詳解”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最佳途徑是教育教學研究。因此,本題選C。

  13.B“詳解”教師職業的專門化發展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同時也以專門培養教師的教育機構的出現為標誌。因此,本題選B。

  14.B“詳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條主要體現了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因此,本題選B。

  15.A“詳解”非職業化階段,我國社會發展到奴隸製社會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在官府”、“以吏為師”,教師都由官吏兼任,官師一體;西方社會的教師也大多由僧侶兼任。總之,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教師由其他行業的人員兼任,也就是說,教師職業的早期是融合在其他行業中的,還沒有分離出來,還不是一種獨立的職業。因此,本題選A。

  16.B“詳解”職業化階段出現了私學,同時也出現了獨立的教師行業;教師職業基本上還不具備專門化水平;私學教師沒有形成從教的專業技能,更沒有產生專門訓練教師的教育機構。因此,本題選B。

  17.D“詳解”教師勞動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從時空上看,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並沒有嚴格的時空界限。從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看,教師要突破學校教育的時空界限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擴展到學校以外的空間,依靠家庭、社區等配合形成校內外教育合力,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本題選D。

  18.D“詳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強調教師勞動的示範性。因此,本題選D。

  19.A“詳解”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的根據任務即教書育人。因此,本題選A。

  20.C“詳解”教育機智就是一種對突發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當處理的隨機應變能力。富有創造性的教師,常常能夠巧妙地利用突然發生的情況,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或創設新穎的情境,把教育活動引向深入,使教育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因此,本題選C。

  21.A“詳解”一個教師不管其本人是否意識到,他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學生進行著示範。模仿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乃至性格特征,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因此,本題選A。

  22.D“詳解”教師的勞動效果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隱含在學生身上,體現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德”、“才”之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是強調教師勞動具有隱含性。因此,本題選D。

  23.A“詳解”一個教師不管其本人是否意識到,他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學生進行著示範。模仿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乃至性格特征,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本題選A。

  24.C“詳解”不同職業的性質,使不同職業所扮演的角色、承擔的職業都表現出不同特點。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於職業角色的多樣化。因此,本題選C。

  25.D“詳解”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包括教師應當係統地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等知識,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此,本題選D。

  26.A“詳解”教師知識結構中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是教師的“本體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麽的問題。因此,本題選A。

  27.C“詳解”教師勞動與其他勞動的最大區別,在於教師的勞動是用自己的思想、學識和言行,通過示範的方式,直接影響勞動對象。第斯多惠的觀點說明了教師勞動的示範性。因此,本題選C。

  28.A“詳解”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一種授受關係,教師處於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作為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能否正確的處理這種授受關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水準和質量。因此,本題選A。

  29.D“詳解”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進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種特定關係。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維係教育活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維係和發展,既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因此,本題選D。

  30.A“詳解”專製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命令、權威、疏遠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民主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開放、平等、互助為其主要心態和行為特征的;放任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無序、隨意、放縱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因此,本題選A。

  31.A“詳解”傅樂的認為,此階段教師多關注教師所需的知識、能力與技巧,以及盡其所能地將其所學運用於教學情境之中。總之,在些階段,教師關注的是自己的教學表現,仍不是學生的學習。因此,本題選A。

  32.B“詳解”在師生關係中,工作關係是師生關係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一種合理化的結合關係,師生之間的良好工作關係的建立,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修養。因此,本題選B。

  33.C“詳解”教師為了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係,了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方向。“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因此,本題選C。

  34.B“詳解”教師關注階段論的提出者是傅樂。因此,本題選B。

  35.D“詳解”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是自我教育。因此,本題選D。

  36.A“詳解”教師生涯發展模式的提出者是司德菲。因此,本題選A。

  37.C“詳解”教師生涯發展模式的提出者是費斯勒。因此,本題選C。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具有特定社會屬性的人。(1)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2)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的人;(3)學生是具有發展需要的人(4)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2.“參考答案”

  (1)學習者和研究者;(2)知識的傳授者;(3)學生心靈的培育者;(4)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5)學生學習的榜樣;(6)學生的朋友。

  3.“參考答案”

  (1)艱巨性,主要表現在教師勞動具有空間上的廣延性和時間上的連續性及教育效果的長期性;

  (2)複雜性,由教師職業對象的複雜性決定的;

  (3)創造性,應當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示範性,這是教師勞動與其他勞動的最大區別。

  4.“參考答案”

  (1)師範教育;(2)新教師的入職輔導;(3)在職培訓;(4)自我教育。

  5.“參考答案”

  (1)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2)師生關係是衡量教師和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3)師生關係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6.“參考答案”(1)專製型,這一類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命令、權威、疏遠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2)民主型,這一類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開放、平等、互助為其主要心態和行為特征;(3)放任型,這一類型的師生關係模式是以無序、隨意、放縱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

  三、判斷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此觀點是不正確的。

  (2)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進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種特定關係。這是教育過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構建,教師方麵,了解和研究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熱愛、尊重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學生也要努力做到:尊重和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愛、自強,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主動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努力與教師保護良好的關係。

  (3)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與工作,還需要學生的配合與努力,隻有教師一方麵的努力是不夠的,也是無法真正建立起良好師生關係的。

  四、論述題

  1.“參考答案”(1)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在對教育本職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如符合時代特征的教育觀、學生觀。(2)合理的專業知識: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3)複合型的專業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並表現出來的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成效和質量,決定教育教學的實施和完成及各種能力的結合。(4)崇高的專業道德:即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5)強壯的身體素質: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自然力,是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態和身體素質狀態在教學中的表現。(6)健康的心理素質: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有利於保持健康的個人心理,增強心理機能,勝任繁重的教師工作,也有利於教育活動的進行。

  2.“參考答案”

  特征: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

  影響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環境方麵

  建構途徑與方法:1.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建立起來的。2.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在課外活動中建立起來的。3.校外活動是師生關係形成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途徑。

  教師方麵的具體策略包括:了解和研究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熱愛、尊重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學生也要努力做到:尊重和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愛、自強,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主動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努力與教師保護良好的關係。

  3.“參考答案”

  教師職業生涯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或專業成長主要依靠自我發展、自主發展、合作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在實踐上掌握相應的專業發展策略:(1)確立良好的專業自我意識;(2)製定專業發展的自我規劃;(3)以日常教育生活為資源,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與完善。自我發展的具體途徑與策略(1)日常教學反思;(2)個人行動研究;(3)個人閱讀和反思性寫作;(4)同伴交流與合作;(5)“跳出”教育謀發展。

  六、案例分析題

  1.“參考答案”

  (1)案例中,教師未能將學生視為平等的主體對待,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充滿童真與童趣的孩子世界,無法真正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因而教師也無法真正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

  (2)良好的師生關係具有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特征,而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建立依賴於師生雙方的努力。教師方麵要做到包括:了解和研究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熱愛、尊重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學生也要努力做到:尊重和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愛、自強,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主動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努力與教師保護良好的關係。

  (3)由案例可知,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未將學生視為能動的、平等的、獨立的主體對待,將兒童視為“小大人”。兒童就是兒童,不是大人的預演,也不是小大人,我們在與兒童交往的過程中,賦予兒童獨立的人格。因而,案例中的教師應轉變兒童觀,了解與學習人際溝通藝術,重視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與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

  2.“參考答案”

  (1)案例中,教師的做法值得肯定。雖然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將後進生引領上了成功之路。孩子不成器不是天生的,也並非一成不變的,隻要教師進行適時的和正確的引導,孩子是有可能成人成材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素養與專業化程度。

  (2)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包括:一是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二是合理的專業知識;三是複合型的專業能力;四是崇高的專業道德;五是強壯的身體素質;六是健康的心理素質。

  (3)案例中的教師能夠正確對待學生,即使是對待後進生也未始終帶著成見,並且其表現出來的優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表揚,幫助其向積極方向轉化。案例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素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