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教育與社會發展

  曆年考題分析

  考情分析:

  從近五年的考試分數分布表可以發現,從分值來看,曆年考試分值相對穩定,在2分到4分之間;在考試題型上,本章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2014年出現了一道判斷分析題,簡答題、論述題和材料分析題等主觀題均未涉及。這一章屬非重點章節。具體來說:

  選擇題。2010年出現兩道選擇題,分別考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這一說法所反映的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教育作為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社會實踐活動,與政治經濟製度和生產力發展的相互製約性。2011年延續2010年的題量,連續出現兩道題,分別考查對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速度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校園文化的核心是指學校的哪種文化。2012年僅出現一道題,即影響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的因素,該題與2011年度所考查的知識點相同;2013年分別考查對“人力資本理論”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以及政治經濟製度對教育目的製定具有決定作用。2014年未涉及選擇題。

  主觀題。2014年以判斷分析題的形式出現,考查了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係。

  應考攻略: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本章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來加以考查。考生們在應考準備時,要重點掌握教育與社會經濟、政治製度、社會文化、社會人口的相互作用中的一些提法,如教育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基本途徑、政治製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等重要觀點。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對人的發展理解正確的是()

  A。人的發展是指人的心理發展

  B。人的發展是指機體的正常發育和體質的增強

  C。人的發展是指個體從生命開始到結束,身心兩方麵的變化過程

  D。人的發展是指個體從生命開始到結束,不斷發生的身心兩方麵的積極變化過程

  2.強調成熟機製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是()

  A。弗洛伊德

  B。威爾遜

  C。格塞爾

  D。皮亞傑

  3.下列不屬於個體身心發展內發論的是()

  A。孟子

  B。柏拉圖

  C。格塞爾

  D。華生

  4.下列不屬於個體身心發展外鑠論的是()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華生

  5.奧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論屬於()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實踐主體論

  D。輻合論

  6.從神學化思想體係出發提出“性三品”說的是()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論

  D。教育萬能論

  7.“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的是()

  A。環境對人的影響

  B。遺傳對人的影響

  C。教育對人的影響

  D。主觀能動性對人的影響

  8.個體身心發展的內在動力是()

  A。大腦和神經係統的發展

  B。遺傳素質

  C。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D。體質的增強

  9.“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這是()

  A。環境決定論

  B。機械決定論

  C。遺傳決定論

  D。教育萬能論

  10.“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其入者變,其色亦變”強調的是()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學校教育

  11.以下關於遺傳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基礎

  B。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

  C。遺傳素質具有不可塑性

  D。遺傳素質具有個別差異性

  12.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

  A。物質前提作用

  B。主導作用

  C。決定作用

  D。動力作用

  13.青少年身心發展必須因材施教是遵循了個體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均衡性

  D。個別差異性

  14.格賽爾的孿生兒的爬梯比較實驗證明了()

  A。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基礎

  B。遺傳素質的成熟製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

  C。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原因之一

  D。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

  15.心理學家提出的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根據個體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均衡性

  D。差異性

  16.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這是()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

  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

  D。兒童決定論的觀點

  17.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學工作要抓關鍵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據不同年齡分析階段進行

  18.使遺傳提供的發展的可能性轉變為現實的是()

  A。環境

  B。教育

  C。社會

  D。實踐·

  19.心理學家所說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指的是()

  A。幼兒期

  B。兒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0.不能把小學生當中學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為一談,不能搞“一刀切”。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21.“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違背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A。平衡性

  B。順序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22.“唯上智與下愚難移”所表達的觀點是()

  A。遺傳決定論

  B。環境決定論

  C。家庭決定論

  D。兒童決定論

  23.盲人的觸覺、聽覺一般都非常靈敏,這說明了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24.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即新生兒與青春期。這反映了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平衡性

  25.小學階段的教學多運用直觀形象方式,中學以後可進行抽象講解,這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

  A。順序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26.以下關於環境說法不正確的是()

  A。環境對人的身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B。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變為現實

  C。環境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D。環境製約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

  27.兒童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要求應()

  A。量力而教

  B。循序漸進

  C。有教無類

  D。因材施教

  28.“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所表達的觀點是()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

  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

  D。兒童決定論的觀點

  29.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是()

  A。遺傳因素

  B。環境

  C。個體主觀能動性

  D。教育

  30.下列不屬於環境決定論的人物是()

  A。愛爾維修

  B。洛克

  C。霍爾

  D。華生

  31.下列不屬於遺傳決定論的人物是()

  A。霍爾

  B。高爾登

  C。董仲舒

  D。華生

  32.把“基因複製”看作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本質力量的是美國生物社會學家()

  A。威爾遜

  B。格塞爾

  C。華生

  D。洛克

  二、簡答題

  1.簡述遺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2.簡述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特殊作用。

  3.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4.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條件。

  三、判斷分析題

  學校教育在個體的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四、論述題

  1.試論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試論學校教育為什麽能夠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五、案例分析題

  格塞爾以一對滿46周的同卵雙生子為試驗對象,其中之一先做每天10分鍾的爬梯訓練,共6周;然後測量兩個孩子爬梯所用時間,結果是受訓兒26秒,未受訓兒45秒;然後在這對雙生子滿52周時,再對他們同時進行為期2周的爬梯訓練;結果,他們隻用了10秒鍾就完成了爬梯任務。格塞爾據此提出了個體發展的成熟決定論。

  請運用教育學理論對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訓練”實驗進行分析。

  本章典型過關習題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

  1.D“詳解”從教育學和心理學角度說,人的發展是指作為複雜整體的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斷發生的身心兩方麵的積極變化過程。人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即身心兩方麵的發展。其中,生理發展又包括機體的正常的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心理的發展也包括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和人的心理傾向或意向的發展。選項A錯在未包括生理的發展;選項B僅是人的生理發展;選項C未指向發展的方向。因此,本題選D。

  2.C“詳解”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強調成熟機製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他認為,人的發展順序受基因決定,教育要想通過外部訓練搶在成熟的時間表前麵形成某種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勞的。因此,本題選C。

  3.D“詳解”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是由自身的需要決定的,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機製決定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柏拉圖、格塞爾、弗洛伊德等。華生是外鑠論的主張者。因此,本題選D。

  4.A“詳解”外鑠論主張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境的壓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中國的荀子、英國的洛克、美國的華生都特有同樣的觀點。因此,本題選A。

  5.A“詳解”奧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動人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其觀點屬於內發論。因此,本題選A。

  6.A“詳解”董仲舒從神學化思想體係出發,提出了“性三品”說,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鬥筲之性。其觀點屬於遺傳決定論,也即內發論。因此,本題選A。

  7.B“詳解”遺傳也稱遺傳素質,是指人那些與生俱來的有機體的構造、形象、感官和神經係統等方麵的解剖生理特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的是遺傳對人的影響。因此,本題選B。

  8.C“詳解”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就是人有意識。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人的發展與動物的發展的顯著區別之一,就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動力。因此,本題選C。

  9.C“詳解”遺傳也稱遺傳素質,是指人那些與生俱來的有機體的構造、形象、感官和神經係統等方麵的解剖生理特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強調遺傳的決定性作用。因此,本題選C。

  10.B“詳解”環境是指人生活於其中,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個體的形成和發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環境包括先天環境即胎內環境和後天環境即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其入者變,其色亦變”強調的是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作用。因此,本題選B。

  11.C“詳解”遺傳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有: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選項C,遺傳素質具有不可塑性是錯誤的。因此,本題選C。

  12.B“詳解”從廣義上講,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是一種經過有目的地選擇忽然提煉的特殊環境,這就決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因此,本題選B。

  13.D“詳解”同一年齡階段的每個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麵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著不同於其他學生的特點,這稱之為個別差異。教育要遵循兒童發展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因此,本題選D。

  14.B“詳解”人的遺傳素質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和過程受遺傳素質的成熟過程製約。遺傳素質的成熟過程為一定年齡階段的人的身心特點的出現提供了可能與限製。人的一些活動能力,是隨著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而表現出來的。格塞爾所做的孿生兒的爬梯比較實驗(直立行走)說明了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因此,本題選B。

  15.C“詳解”所謂“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麵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教育活動要善於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的最佳期進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本題選C。

  16.B“詳解”環境決定論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完全是外界影響的被動結果。環境決定論確信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其後天的生活經曆和環境影響起著決定的作用,因而環境決定論又被稱之為養育論。華生的觀點屬於環境決定論。因此,本題選B。

  17.A“詳解”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教育活動要善於根據個體身心發展的最佳期進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本題選A。

  18.A“詳解”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有: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環境製約著身心發展的水平、方向,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並且環境有消極與積極之分。因此,本題選A。

  19.C“詳解”少年常常因為缺乏認識和準備,被突如其來的身心變化搞得驚慌失措。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兒童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因此,本題選C。

  20.B“詳解”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地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把小學生當中學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為一談,同時還應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引渡”工作。因此,本題選B。

  21.B“詳解”順序性是指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決定了我們教育活動必須根據身心發展這一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無論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是思想品德的發展,都應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都是有違身心發展的規律的。因此,本題選B。

  22.A“詳解”唯上智與下愚難移所表達是遺傳決定論的觀點。因此,本題選A。

  23.C“詳解”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麵功能缺陷受損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麵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盲人失去或部分失去聽覺,通過靈敏的觸覺與聽覺補償其受損的聽覺。因此,本題選C。

  24.D“詳解”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發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現出時快時慢、有早有遲的特點。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即新生兒與青春期,反映了個體在同一方麵的發展上,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不均衡。因此,本題選D。

  25.D“詳解”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同的典型特點,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人的思維發展也是遵循著從直觀到抽象的規律,這體現了思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因此,本題選D。

  26.A“詳解”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有: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環境製約著身心發展的水平、方向,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並且環境有消極與積極之分。對個體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主觀能動性。因此,本題選A。

  27.D“詳解”同一年齡階段的每個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麵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著不同於其他學生的特點,這稱之為個別差異。教育要遵循兒童發展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因此,本題選D。

  28.B“詳解”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猶如一塊“白板”,他們長大後,是好是壞,有用不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其觀點屬於教育萬能論,也即環境決定論。因此,本題選B。

  29.C“詳解”個體在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個體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本題選C。

  30.C“詳解”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樂頓、愛爾維修、洛克、華生。因此,本題選C。

  31.D“詳解”遺傳決定論強調遺傳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個體的發展及其個性品質早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已經被決定了,發展隻是這些內在因素的自然展開,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隻能延遲或加速這些先天遺傳潛質的實現,而不能改變它。他們將人的發展過程視為人的遺傳素質成熟、自我發展、自我暴露與展現的過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高爾登、霍爾、董仲舒等。因此,本題選D。

  32.A“詳解”美國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把“基因複製”看作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本質力量。因此,本題選A。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2)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3)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4)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

  2.“參考答案”

  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源於學校教育的特殊性。(1)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計劃性、係統性以及高度的組織性;(3)學校教育是通過一支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隊伍擔負培養人的工作;(4)學校教育能對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加以調節、控製和利用,以利於學生的發展。

  3.“參考答案”

  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兒童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4.“參考答案”

  (1)學校教育本身特點所決定的:目的性、計劃性、係統性、組織性;

  (2)學校教育必須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

  (3)學校教育還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判斷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遺傳素質、環境、教育(學校教育)、個體主觀能動性。各種因素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身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3)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對學生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在個體發展中起主導性作用,而非決定性作用。

  四、論述題

  1.“參考答案”

  (1)遺傳及其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

  (2)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都具有作用。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環境製約著身心發展的水平、方向,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潛移默化的。

  (3)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源於學校教育的特殊性;這種作用的發揮是有條件的,並非所有的教育都能發揮正向的促進作用。

  (4)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人的發展與動物的發展的顯著區別之一,就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麵,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麵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表現出來。

  2.“參考答案”

  (1)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源於學校教育的特殊性。(1)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計劃性、係統性以及高度的組織性;(3)學校教育是通過一支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隊伍擔負培養人的工作;(4)學校教育能對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加以調節、控製和利用,以利於學生的發展。

  (2)學校教育遵循了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3)學校教育適應了社會對個體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格塞爾強調成熟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他認為人的發展順序受基因決定,教育要想通過外部訓練搶在成熟的時間表前麵形成某種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勞的。格塞爾的觀點,一方麵誇大了成熟對於個體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是的片麵的。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一個人身心的和諧發展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影響有:一是遺傳素質:遺傳及其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製約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階段;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遺傳素質本身可以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改變而改變。二是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對人的發展都具有作用。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環境製約著身心發展的水平、方向,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度;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潛移默化的。三是學校教育: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主導作用源於學校教育的特殊性;這種作用的發揮是有條件的,並非所有的教育都能發揮正向的促進作用。四是主觀能動性: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人的發展與動物的發展的顯著區別之一,就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麵,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麵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表現出來。

  (3)當然,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訓練”實驗也告訴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成熟的意義和重要性,過早的教育是無效的,甚至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