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章 上饒白衣天使援疆情懷感動天山南北

  徐方林

  2014年2月,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援疆征程,在途中聽說他是第三次援疆,讓我對他產生好奇;當我們第一次來到克州人民醫院報到時,很多他以前的同事都非常熱情地與他握手問候,讓我對他肅然起敬;當我在微信上看到他因三次援疆施展仁醫仁術被評為201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新疆區候選人,讓我對他頂禮膜拜,情不自禁地揮舞手中的筆,抒寫出他的動人事跡。

  他——就是來自上饒市立醫院,現任克州人民醫院副院長的普外科主任醫師張景輝。

  2008年,張院長懷著對美麗新疆的各種憧憬,主動報名加入江西第六批援疆隊伍。當時他女兒正是小學升初中的關鍵時期,通過與妻子充分溝通後,決定舍小家、顧大家,毅然來到了克州。克州人民醫院非常重視援疆專家,委任他擔任普外科主任,以方便他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然而,在這裏各方麵均比內地落後,再加上語言不通,如何開展工作成了他當初的一道難題,每天晚上都在尋思破解之術。特別是當他看到患者渴盼求助的眼神,心裏更加著急。不久,他通過多方麵調研,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果斷決定從微創外科入手,開展腹腔鏡手術。院領導知道後高興地說:“我們的設備早到位,就缺會做的人,你能把這個項目開展起來真是太好了!”他不光一個人能熟練地完成手術,還毫無保留、手把手、不厭其煩地教下級醫師(包括維吾爾族和漢族醫生),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在這期間,他成功完成了較高難度的手術,如“肝破裂修補術”“脾腎破裂聯合切除術”“十二指腸破裂修補術”“結腸壞死切除術”“成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完整切除術”“巨大肝包蟲切除術”、老年人“膽道探查術”等,成功地救治了一個又一個危重病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做了200餘例相關手術,隨著手術量的明顯增多,對外樹立了形象,對內傳授了技術。作為外科主任,他沒有收過“紅包”和拿“回扣”,反而多次收到病人給他贈送的錦旗。2008年10月,他給一位胃穿孔的病人海力力·吐爾遜做腔鏡微創手術,手術成功後,隻留下三個鑰匙孔大小的傷口,術後當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動。患者激動得熱淚盈眶,拿著自家種的瓜果來感謝他,嘴裏不停地說:“援疆醫生的技術亞克西。”原來三年前,他的哥哥得了同樣的病,那時醫院做的是傳統開腹手術,長長的傷口不但經常反複疼痛而且難看,住院一個多月才好。科室的維吾爾族醫師阿吉木、木沙江和漢族醫生肖斌增都很快掌握這門技術,能獨立地完成各種腹腔鏡手術,給當地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2009年6月,本次援疆工作結束原本可以回家與妻女團聚,但他因擋不住院領導的再三真誠挽留:“張主任,留下來吧,這裏的病人需要你,並且我們早把你當成是咱們醫院的人了,不要顧慮,大膽去幹,我們支持你。”就是這一句“病人需要你和自己人”觸動了他的心靈,不顧家人的牽掛,他毅然決定留下來再為邊疆人民奉獻自己的精湛醫術。這次院領導給了他更大的重擔,讓他擔任克州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兼腫瘤外科主任。因為當時克州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技術力量非常薄弱,很多腫瘤患者都轉到喀什或烏魯木齊去了。因此,他臨危受命,不畏艱難勇挑重擔,利用自己專業特長,順利地開展各種惡性腫瘤切除術,如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賁門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保留胸大肌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術等腫瘤切除術,並再次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技術傳給當地醫生,逐漸將腫瘤科做大做強,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得到院領導及科室同事的認可和病人的感謝。

  在克州前兩次援疆工作期間,他不但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事業中,磨煉了意誌、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也像一棵紮根邊疆的胡楊,投下一片片綠蔭。他為烏恰縣地震災民和州醫院白血病患者捐款;捐助阿克陶縣實驗中學學生瑪麗開上學;還多次隨隊一起下鄉義診,幾乎走遍了克州的每個鄉鎮……

  2011年1月結束第二次援疆回家3年裏,他仍然時刻牽掛著克州人民醫院的發展和同事們,割舍不斷與他們的情誼。因此,2014年1月再次報名參加江西第八批援疆隊伍,再次來到這個熟悉的邊疆小城。當親朋好友們聽說他又報名去克州援疆,個個都驚詫地問:“那裏的風沙你沒吃夠?”個別同事幹脆說:“是去吃苦麽?還是去鍍金?”每當聽到這樣的話,他都一笑置之,不想去辯解。因為他有一顆感激和無私奉獻的心,多次記者采訪,他都說:“我已經把克州當作我的第二故鄉,邊疆各族人民對援疆醫生的那份尊重、歡迎和感激之情讓我終生難忘,這裏的醫療水平比內地落後很多,需要我去幫助他們,隻有在這裏才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這次來疆他被組織任命為克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張院長除了為醫院的發展出謀劃策,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外,還堅持每周到普外科業務查房,碰到疑難手術定會親自上台,傳授技術;他還像老大哥一樣關心我們援疆醫師的工作和生活,無私地向我們講述他的援疆經驗,指導我們正確地開展援疆工作,加強與各族人民的團結,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他對我說得最多的就是:“大膽放心工作,勇於承擔責任,有困難找我!”

  2014年4月,由於我科主任、護士長均外出學習,將所有的工作留給我。當時我非常擔心害怕工作做不好,情緒有些低落,他見後多次與我交心談話,消除我的顧慮,並讓我寫出工作計劃,製定工作流程,常到我科進行業務查房指導工作……有一天晚上十點左右,科室值班醫師電話告訴我有個病人家屬對治療不滿意,在科室鬧事。我向他匯報後他立即和我一起趕到科室,他看完病人了解情況後與家屬有效溝通,家屬見援疆的院長親自來看病人,立即表示理解,不再鬧事,成功化解我科的一次糾紛。2014年8月,阿克陶縣人民醫院有一位產婦產後出現高熱,盆腔、會陰部膿腫及右側軀幹皮下嚴重蜂窩織炎,多器官功能損害,病情非常危重。喀什某三甲醫院不敢接收這樣的患者,縣醫院的領導向張院長求救,他勇敢地答應把病人收了下來,並且每天親自給患者做膿腫切開引流、換藥……在他和科室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製,最後康複出院,出院時患者非常激動地對他說:“如果不是您答應將我轉至克州人民醫院,我就沒有命了!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張院長的動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援疆是他一生無悔的選擇。他是國家援疆戰略的先進實踐者,是省委援疆政策的有力執行者,是援疆幹部人才的學習楷模。隻有更多的像他那樣的幹部人才援疆,才能幫助邊疆人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才能早日實現中國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