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我省城鎮化與工業園區互動融合發展現狀

  (一)我省城鎮化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省依托中心城市和重點縣城,以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為重點,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力、集聚力和輻射力,城鎮化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1.城鎮化進程推進加速。從2001年至2013年,全省城鎮人口從1149萬增加到2210萬,淨增1061萬人,年均增加80多萬人;城鎮化率從27.69%上升到48.87%,年均提高1.63個百分點,與全國城鎮化率的差距由8.44個百分點縮小到4.86個百分點。

  2.城鎮化形態趨於優化。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以交通主通道為軸線,初步形成了“一群兩帶三區”的城鎮布局主骨架,即鄱陽湖生態城市群,滬昆沿線城鎮發展帶、京九沿線城鎮發展帶,以及南昌都市區、九江都市區、贛州都市區。

  3.市政建設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全省設市城市人均道路麵積達到14.99平方米;燃氣普及率達到了94.4%;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97.67%;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麵積等指標明顯提升,實現縣城以上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全覆蓋。

  4.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規劃為引領,以94個工業園區和特色產業基地為平台,優化產業布局,聚集生產要素,促進了一批新興產業和產業集群的加快形成,帶動城鎮規模擴張和人口集聚,夯實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二)我省城鎮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鎮化水平偏低。2013年全省城鎮化率比全國低4.86個百分點,戶籍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21.77個百分點。全省隻有22個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數量少、規模小、空間布局不合理,總體競爭力不強。產城融合不緊密,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鎮化總體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的比值隻有1.09,低於1.45的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城鎮建設和生態保護矛盾日益突出,居住環境不優、生活品質不高。

  江西城鎮化水平與全國對比圖(%)

  2.市民化進程偏慢。截至2013年末,全省農民工總數達到789.5萬人,其中省外就業540.7萬人,省內就業248.8萬人,且大部分在園區就業。但由於曆史和體製因素,省內就業的農民工雖逐步成為了產業工人,卻難以成為真正的城鎮居民,無法享有城鎮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仍處於“半市民化”狀態。城鎮內部出現新的二元矛盾,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問題日益凸顯,給經濟社會帶來諸多風險隱患。

  3.“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1990-2012年,全省連續統計的15個主要城市建成區麵積從259.5平方公裏擴展到928.8平方公裏,增長了3.58倍;同期戶籍人口僅增長了2.06倍,明顯滯後於城市建成區麵積的增長速度。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導致建成區產業強度和人口密度偏低,耕地減少加快,失地農民增多,拆遷糾紛時有發生。

  4.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城鎮無序開發,人口集聚不均衡,城市景觀結構與其自然地理特征不協調,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重城市建設、輕城市管理,重地上、輕地下現象比較突出。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加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城市管理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日益明顯,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外來人口集聚區人居環境較差。

  5.體製機製不健全。城鄉戶籍、土地、社會保障等製度,以及計劃生育、公共就業服務、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政策存在二元分割,製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涉及農村房屋、宅基地用益物權、集體建設用地等農村產權製度尚不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製度未能一體化,同一地區的城鄉居民在統籌層次、就醫選擇、保障範圍、待遇水平等方麵存在較大差距。

  (三)我省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現狀

  截至2013年,全省共有94個工業園區,園區城鎮化程度參差不齊,產城融合特征不盡相同。大體有以下三個類型:

  1.以南昌高新區、經開區為代表的成熟型工業園區。該類園區產城融合特征明顯,已發展成為重要的城市新興板塊,主要特征表現在:一是產業層次較高,形成了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階段;二是市政基礎設施體係基本形成,配套齊全,公交係統較為發達;三是生活服務體係初步形成,園區內建有商品房或保障房等住宅小區以及大型超市、購物商城、金融機構等商貿服務設施和學校、醫院等民生服務設施;四是人居環境體係較為優良,配套建設了綠地、公園等休閑公共設施;五是人才高地初步顯現,集聚了一批高層次的企業管理和技術研發人才,吸納了較多的外來人口;六是社會管理體係初步建立,在管理架構上設置了民政、人保、教育、醫療等行政社會性職能機構。

  2.以上饒經開區、九江經開區和贛州經開區為代表的成長型工業園區。該類園區產城融合態勢初步顯現,主要特征表現在:一是產業發展麵臨做大規模和提升層次的雙重挑戰,處於過渡階段;二是市政基礎設施落後,道路建設及配套設施標準與主城區存在較大差異;三是公共交通不便,連通城市各片區的公交線路和班次少,乘車候車環境差;四是居住環境欠佳,區內商品房或保障房較少,大多數產業工人仍自住或租住在主城區;五是綜合服務功能薄弱,商貿、文娛、金融、學校、醫院等生產生活性服務設施和廣場、公園等休閑公共設施缺乏;六是人才集聚能力較弱,園區工人以本地人口為主;七是社會管理任務日益增加,管理體製和機構亟須跟進。

  3.以絕大多數省級工業園區為代表的起步型工業園區。我省絕大多數省級工業園區均屬此類。該類園區產城融合態勢尚未顯現,主要特征表現為:一是產業基礎較薄弱,處於做大規模的階段;二是市政基礎設施以滿足生產需要為主,生活配套欠缺,公交不便;三是住房保障體係缺位,區內基本為工業用地,住房稀少;四是生活服務體係較低端,隻有少量較低級的小型超市、批發市場等商貿業態,基本沒有醫療教育等生活設施;五是人才集聚乏力,園區工人主要以受教育水平較低的本地剩餘勞動力為主,外來流動人口較少;六是社會管理功能薄弱,基本未設置獨立的民政、勞保、教育等行政社會性服務機構,與周邊鄉鎮或街道共用部分社會管理機構的情況較普遍,存在管理體製不順、群眾辦事不便的問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