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國內外依托工業園區推進城鎮化發展相關經驗和做法

  (一)國外工業聚集區城鎮化發展經驗和教訓

  1.德國魯爾工業園區通過轉型發展、資源整合不斷煥發新的活力。魯爾工業園區原以生產煤和鋼鐵為主,在經曆了煤炭和鋼鐵等危機後一度陷入發展低穀,但在一係列改造與轉型發展中又重新走向興盛,現高科技產業園綠蔭環繞,商貿中心、住宅區和文化休閑設施等配套完善。其主要做法:一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對區內傳統產業進行企業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新材料、醫藥、環保等新興工業以及零售、谘詢、廣告、創意等新興服務業;鼓勵企業間及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合作,發揮“集群效應”。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成了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在波鴻、多特蒙德等陸續建立大學,以適應產業轉型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設立“技術轉化中心”幫助企業把技術轉化成生產力。三是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活質量提高。采取改造河流、限製汙染氣體排放等有力措施改善曾被嚴重汙染的環境;製定實施“綠色空間”計劃,打造“在綠色中居住,在公園裏工作”環境,吸引企業落戶和從業人口,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四是傳承與弘揚工業文化和現代文化。被廢棄的老工業區在以IBA埃姆歇公園為代表的區域整治中,賦予了旅遊、購物、娛樂、休閑、展覽等新職能,打造特色工業旅遊路線;建在舊工業場地上的住宅區,提供著豐富多樣的居住環境和模式。

  2.英國伯明翰立足城市特點除舊布新,形成產業多元化格局。英國伯明翰早期曾享有“世界工廠”和“工業革命搖籃”的美譽,但由於固守傳統工業和資源枯竭等因素,經濟狀況惡化嚴重,失業率曾一度高達25%,70年代進行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經濟轉型,並較為成功。其主要做法:一是明確產業定位。把加快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多元化經濟體係作為目標,強化政策導向作用,推動經濟轉型,形成健康的經濟生態。二是利用原有基礎發展新興產業。利用老工業遺留的鐵路、公路、水路、國際機場等要素環境優勢,推進旅遊會展、工程設計、環境治理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在原廠區興建集購物、娛樂與觀光為一體的商務中心等。三是建設知識型城市。研發園依托理論和科研優勢,促進產學研結合,推進新興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城市發展規劃列入“建設知識城市”內容,通過教育和職業培訓,為新興企業提供合適的勞動力。四是推進產城融合。改造運河、發展旅遊,帶動零售、賓館、休閑、文化等產業振興;通過對創意文化的扶持,把文化因素融入城市經濟發展,使商務旅遊、會展和觀光經濟得以拓展,促進城市經濟轉型。

  3.美國底特律的新舊產業集聚“青黃不接”導致城鎮化失去支撐。底特律曾是人口達180萬的美國第四大城市,擁有成千上萬家汽車相關企業的著名“汽車城”,如今卻麵臨著暴力犯罪頻發、失業率高企、財政危機等嚴重問題,人口驟降到隻有約70萬,被《福布斯》雜誌評為2012年美國最悲慘城市。底特律的沒落,與其過分依賴汽車產業不無關係,漸失優勢的汽車產業在發生轉移時,新產業未能同步跟上形成新的集聚,出現“青黃不接”的產業空心化現象,以致城鎮發展失去支撐。底特律的由興致衰警醒我們,新型城鎮化,除住宅集中化、人的城鎮化、“城”“市”兼備外,更重要的是城鎮在具備核心產業競爭力的同時,還有綜合發展的能力,尤其是產業創新能力。同時,必須認清國內外產業轉移和集聚發展形勢,培育支撐城鎮化發展的產業基礎,引導城鎮化發展契合於產業集聚和轉移實際,實現城鎮化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二)國內依托工業園區推動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做法

  1.蘇州工業園注重產、城、人的和諧統一。蘇州工業園是我國規模最大、效果最好的開發區,也是一座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現代新城,其城鎮化主要經驗:一是堅持整體規劃和開發。開發初即借鑒先進城市經驗,製定富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園區發展總體規劃,協調布局工業、交通、商貿、居住、景觀等各項城市功能,確立“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序和“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製度,保障開發建設快速有序推進。二是持之以恒學先進,保證從規劃到各項製度的持續、有序。三是注重體製機製創新。明確政企分開、小政府大社會,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確立“親商、富商、安商”理念,建立“精簡、統一、效能”的政府組織架構、公務員隊伍和對企業“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係。四是注重產業優化升級和科技創新,堅持走經濟國際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五是適度超前,提升城市能級,高水準建設“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加大會展經濟、樓宇經濟、流量經濟和城市休閑經濟培育發展力度。六是以人為本,創造都市幸福生活的城市要素。園區融合城市、園林、工業、商業、生活多種城市要素,讓工作、生活、居住在此的人找到幸福感和歸屬感。

  2.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助推產城融合。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21世紀現代化國際工業新城區”為目標,致力於推動產業和城市融合,實現從工業園區到綜合型城市平台的躍升。其主要做法:一是積極調整規劃,包括空間布局、產業規劃及財政投入規劃,將更多的土地和人財物向城市和社會發展傾斜。二是加快城市設施建設,完善學校、醫院、社區、商業配套等城市功能要素。如泰達慧穀功能分區,以每500米為半徑,規劃配置一個功能服務中心,設有零售、服務、酒店式公寓等,形成一個小社區,打造便捷豐富的公共設施供給體係。三是積極探索社會管理模式,以抵禦產業和城市融合背景下人口不斷集聚帶來的社會管理壓力。如“1+2+2+3”的社區服務模式有效提升了區內居民的滿意度、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3.昆山開發區把園區建設和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其主要做法:一是有清晰、完整的城市分區和結構。開發區中工業、住宅、商業的分區明確,工業區在外圍,通過城市對外幹道連接,並不影響生活區;商業區在住宅之中,成點狀布局,最方便地輻射服務居民;整體呈帶型發展,使工業區與生活區之間距離較短,且能協同發展。二是等級與層次分明。園區的住宅、商業、公用設施都細分級別服務於不同對象。規劃住宅用地分高、中、低三種密度,以接納不同收入的人群;商業設施包括不同級別,分別服務於全市的中央商貿區、分區服務區的區級商業中心、社區範圍的鄰裏中心;公園分為城市公園、區級公園及鄰裏公園三種。

  4.煙台招遠市金嶺鎮以工業園區帶動城鎮化發展。招遠市金嶺鎮以工業園區帶動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其主要做法:一是“產業特色化+經營規模化”,著力打造雙塔食品工業園和招遠市礦山機械產業聚集區,通過園區帶動、強企帶動等形式,帶動亦工亦農工人1萬多人(占鎮人口的1/4),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和人口聚集區。二是“環境園林化+居住城市化”,小山村延續傳統村莊的空間形態、景觀特色和曆史文化,建設生態優美、田園風光的美麗村莊;工業新區則同步配套“六通一平,三縱三橫”,及淨水廠、汙水處理廠、集中供熱站等市政設施,為村民變城鎮居民提供客觀條件,並分享城鎮化發展成果。三是“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村發展”。堅持走園區帶動城鎮化建設、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村產業發展之路,有效解決園區周邊村群眾“務工務農兩不誤”問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