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網絡輿情的內涵與特征

  (一)網絡輿情的內涵

  1.定義。網絡輿情是在網絡條件下出現的,是在網絡上發表、傳播、轉載的輿情,主要是指通過現代網絡傳媒手段反映和表達公眾的意見、看法和訴求等。主要是民眾以公共利益為目標,公開發表,自發集合,兼具理性和非理性成分的意識形態淺層的言論,其本質是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態度。

  2.特性。主要呈現六大特性。一是時效性。二是主觀性。社會現實和現象的主觀反映,是群體性的意識、思想、意見和要求。三是綜合性。集合了多種不同意見。四是政治性。由主體、客體、空間和中介性社會事項組成,是一種社會政治態度。五是客觀性。是社會客觀情況和民眾的主觀意願,即社情民意。六是爆發性。當積蓄到一定能量時出現爆炸性新聞事件和轟動效應。

  (二)網絡輿情的特征

  1.網絡輿情三階段。網絡輿情大體通過觸發、醞釀、擴散三階段形成。

  (1)觸發期。從曆年熱點網絡輿情事件來看,觸發事件涉及全體公共事務,並普遍具備三要素:一是收集到可供議論的事實細節;二是有社會大事、明星人物或強烈刺激公眾神經的事件為先導;三是有點睛之筆,抓住了公眾感情的敏感部位,很多事件衍生出了當年熱詞。2013年排名前20的熱點輿情事件,均具備三要素,其中8個事件信息關鍵詞成為年度熱詞。

  (2)醞釀期。觸發事件發布後,通常會在地方微信、論壇、QQ群、地方媒體,短時間、小範圍、低熱度傳播。這是事件的醞釀期。事件是否會發展形成爆發期,並最終成為熱點網絡輿情,取決於催化劑的加入。官方媒體、綜合新聞網站、意見領袖是網絡事件的催化劑。醞釀期也是網絡熱詞的主要創作期,詼諧、自嘲、嬉笑怒罵夾雜著尖銳的理性分析,裹成民眾喜聞樂見的段子,由這些“無冕之王”發出,成為民眾圍觀、熱議的號角。

  (3)擴散期。醞釀期一旦等到了催化劑,就會從相對局部、私密的媒體向平日嘯聚圍觀、熱議、爆發的“媒體廣場”迅速擴散,幾個小時就可能爆發為波及整個網絡世界的熱點輿情。

  2.網絡輿情特征。網絡輿情具有開放、偶發、互動、爆發、匿名等特點。與傳統輿情相比,網絡輿情在傳播方式、演變規律、影響效果等方麵有明顯特性。

  (1)開放性。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公眾在網上直接、自由地發表個人言論、閱讀網絡信息提供了條件,網絡輿情得以在無界的網絡空間快速傳播。

  (2)偶然性。社會公共事件作為多數網絡輿情的導火線,是無法預料的。偶發性為多數網絡輿情增加發生頻率,也正是網絡輿情監測工作存在的前提。

  (3)互動性。互聯網技術為公眾信息交流提供的主要條件。通過實時交流,各種觀點、情緒快速表達,相互傳染,並激發起更廣泛深入的討論,促使群體意見的形成,推動熱點輿情向高潮發展。互動性是政府輿情管理工作的切入點。

  (4)爆發性。熱點輿情的爆發性擴散,對社會產生廣泛、強烈的影響,對網絡輿情監測和政府輿情管理工作的快速反應提出了要求。

  (5)匿名性。匿名性對信息的真實性和網絡管理帶來了挑戰,謠言和虛假信息對多數公眾表達現實社會公共事件的個人觀點帶來了極大的幹擾。匿名性是把雙刃劍,一方麵讓公眾更放心地發表個人言論,使得民意暢達;一方麵讓謠言和虛假信息賴以滋生,使甄別信息真實性成為網絡管理、網絡輿情監測和政府網絡輿情管理的難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