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我省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現狀分析

  (一)基本現狀

  在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方麵,我省進行了多年探索,在整合政務網絡平台、協同推進跨部門係統應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打造公開透明服務型政府促進政民互動等方麵積累了一套做法,形成了電子政務的“江西模式”。

  1.以集約化方式建設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台。全省以“五統一”原則集約化推進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形成了覆蓋省、市、縣、鄉四級行政部門的“四橫一縱”電子政務網絡體係,以“一網通”的方式解決了國家及省、市、縣、鄉政務部門縱向和橫向聯網需求,實現全省各級黨政機關網絡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共享。此外,通過整合已有的電子政務網絡、服務器資源、應用和安全基礎設施,我省高效搭建省級電子政務雲平台,為跨部門、跨層級業務協同和政務信息資源整合、開發利用打下基礎。

  2.積極推進跨部門業務應用係統建設和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在跨部門業務應用方麵,全省按照“集中統一、整合共享、聯合協同、安全高效”的十六字方針,集約化推進跨部門業務應用係統建設,建成了10大全省性的跨部門業務應用係統,並實現了向市、縣的向下延伸,公共資源交易係統已完成在省、市部署,全省統一電子監察平台已部署到省直47個部門、11個設區市和103個縣(市、區、開發區),可對各級各部門的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保障房建設現場進行全程音視頻監察;在信息共享支撐服務方麵,全省建設了共享數據統一交換平台,實現了工商、稅務、質監、國土、公安、監察、交通等部門跨部門、跨地區、多業務、異構係統、異構數據庫之間的數據交換共享,為政府科學決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服務。此外,我省還啟動了全省社會信用體係建設,製定了《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規範運作的良好市場環境和發展環境打下基礎。

  3.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全省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係統建成並在全省市、縣行政服務中心部署,全省47個省直部門、11個市、103個縣(市、區、開發區)的2萬多個審批事項均可采取一站式服務、一窗式登記、一次性告知、一條龍審批、一單式收費和統一電子監察的方式完成,實現“陽光審批”,提高行政效能、規範權力運行、強化監督檢查;橫向覆蓋省直各相關部門,縱向連接各市縣的省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並聯審批係統建成,按照“統一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審查、業務協同、限時辦結、全程監察”的要求,實現了投資項目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報審成本、強化監督檢查。

  4.加強政務公開和公眾互動,打造公開、透明、服務型政府。一是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建成並開通了江西省政府信息統一公開平台,匯集了全省各設區市、省直各部門的公開信息,公眾可通過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點擊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享受“一站式”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及時、準確、全麵地獲取政府公開信息。同時,省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平台被電子政務理事會評為“2013年政府網站特色專欄”。二是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省政府網站開通的在線谘詢和溝通政府等專欄,拉近了百姓與政府的距離;全省和部分市、縣政府網站圍繞政府的重點工作和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逐步開展的“在線訪談”工作,通過實時的互動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二)相關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為更好地了解全省電子政務應用在促進政府職能發揮和轉變方麵作用情況,2014年5月,課題組就政務信息化應用績效評價情況在全省範圍內展開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的對象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全省範圍內的企業和公眾,調查的內容主要圍繞政府的管理、服務、調節、監管等各項職能,開展了關於政務公開、網上辦事服務、政府管理、公眾互動參與、應用係統建設等五個方麵的調查評價,旨在了解掌握當前電子政務在促進政府職能發揮中的作用情況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把握和調整未來的發展方式、方法和方向,達到更好地為政府職能履行和轉變服務的目的。問卷的發放采用網絡下發至各市、縣和政府網站在線調查兩種方式進行,收回市縣問卷321份,網站問卷95份,共計416份。其中,65.4%的被調查者是行政、事業單位職工,34.6%的是企業職工和社會公眾,有71.6%使用過政務信息化應用係統。

  2.調查結果反饋情況及分析

  (1)電子政務的公眾應用率偏低,需進一步加大應用推廣。兩種調查方式相比較,網站在線調查的企業和公眾參與比例更大,達到41.1%,比通過向市縣發放調查問卷方式高出8.4個點,因而其結果更多反映社會公眾的意見。但同時也發現,參與網站在線調查者中真正使用過政務信息化應用係統的比例不高,僅占被調查總數的46.3%,還不到一半的比例,說明電子政務應用的層麵還未真正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中,達到為民服務的目的。在對“未使用”人群做進一步的分析時發現,“未使用”人群的周邊朋友使用網上政務服務的普遍程度也偏低,選擇“普遍使用”的僅占29.7%,選擇“少數使用”的占到61.0%,“沒有使用”的達9.3%,周邊沒有形成“普遍使用”的環境來帶動推廣,是電子政務應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此外,“未使用”人群中有40.7%的人認為當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隻有少數實現了信息化,而“使用過”人群的這一比例僅13.2%,進一步反映了電子政務服務的宣傳不足、應用推廣不夠,百姓對此認識不足。

  (2)公共服務約六成左右實現網上辦理,但電子政務服務與公眾需求契合度有待提高。約六成左右的被調查者表示其所需的行政公共服務大部分實現網上辦理,“未使用”人群中59.3%的人認為政府提供的行政公共服務“基本”或“大部分”實現了信息化,而“已用過”人群中,表示其所需的行政公共服務“基本”或“大部分”實現信息化的也僅占62.4%,這也表明,目前仍有四成左右公眾所需的政府服務還未實現信息化,電子政務服務的業務覆蓋麵和與需求的契合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3)網上辦事服務對於降低辦事難度、提高辦事效率作用顯著,但辦事流程有待進一步整合規範。在對“使用過”網上服務人群的業務耗時分析中,通過調查結果的指數和加權平均計算,通過網上辦事,完成業務操作後得到反饋的平均時間是3.4天,業務辦結的平均時間為4.9天,而過去未通過網上辦事,業務辦結平均耗時需要11.1天,效率提高一半以上。在“未使用”人群中,有87.3%的人認為信息化應用能促進人們更便捷地獲取政府服務,83.9%的人認為信息化應用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作用“顯著”或“一般”,僅16.1%的人選擇“不顯著”。而在網上辦事流程的調查中,有31.2%的被調查者認為網上辦事業務環節較多,沒有達到最簡,22.8%的人認為業務流程的設計不太規範、合理、便捷;網上辦事實現跨部門業務的整合的僅達到59.7%,實現並聯式審批占48.3%,實現了一站式服務的占53.7%,均不到六成,表明網上辦事的流程有待進一步梳理、設計和規範。

  (4)政府的“宏觀調節”和“社會治安管理”履職較令人滿意,但市場監管和政府執行力需進一步加強。在對政府管理職能的評價調查中,人們對於政府的“宏觀調節”、“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滿意度較高,選擇“滿意”的比例分別達到85.9%、83.9%。而對於“政府執行力”和“市場監管”的滿意度則較低,選擇“不滿意”的比例達到25.5%和20.5%。尤其網站在線調查中,對於政府執行力評價,有88.6%的選擇“不滿意”;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有70.5%選擇“不滿意”。政府亟須通過現代化執政方式運用,加強市場監管和提升政府執行力,提高公眾滿意度。

  (5)政府公開的信息大多能滿足需要,但政府行為及其過程公開透明度較低。在對政務公開的評價調查中,78.9%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公布的信息能夠滿足需要,選擇“不能滿足需要”的占18.8%;在政府公開信息權威性、時效性和條理性評價中,認為政府公開的信息權威性高、組織有條理、更新及時的人群比例分別達到87.6%、86.6%和85.6%,相對於權威性和條理性,信息更新的及時性稍顯弱些,但也達到85%以上,基本能滿足公眾需求。而在政府行為及其過程受監督評價中,有37.2%的人認為政府行為和過程“少部分受監督”或“基本無監督”,這一比例在網站在線調查中更是達到了97.7%,表明我們需通過信息化手段運用,加強對政府權力及行為過程的動態監管,促進政府職能重心的轉變。

  (6)政府積極開展與公眾的互動溝通,但效果有待加強。83.56%的被調查者表示政府積極開展與公眾的互動溝通活動,76.85%的表示互動溝通較為順暢。值得注意的是,在網站在線調查中,僅34.1%的人表示政府積極和企業、公眾進行溝通、互動;38.6%的人表示溝通互動過程較為順暢,求助和谘詢能得到及時有效回複,意見建議能被認真聽取和采納;而對於通過在線溝通互動對解決問題是否有幫助,有38.7%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作用。而溝通互動的目的在於體民情、察民生、解民憂,以及吸引更多公眾參與,就目前來說,其方式方法可以更加多樣化,實用效果也有待加強。

  (7)當前政府職能的發揮總體令人滿意。有80.5%的調查者對當前政府的履職表示滿意,對於政務信息化應用的最大好處,位居前三位的是“行政成本大幅度降低”、“辦事難度降低、效率提高”和“政府運作更加公開透明”,其比例達到80.2%、74.8%和74.2%。

  (8)政務應用係統建設應注重推進跨部門整合共享和提高係統易用程度。應用係統建設方麵,有27.5%的被調查者表示當前的政務應用係統尚未實現跨部門業務整合和資源共享;在使用性能方麵,有55%的被調查者表示係統的易用程度“一般”或“不好”,有39.6%的被調查者表示係統的運行穩定性“一般”或“不好”,反映出政務應用係統建設在推進跨部門業務整合和資源共享、提高係統的易用性和穩定性等方麵需進一步加強。此外,在對未來政務信息化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調查中,關於政府職能轉變方向的選擇,位居前三位的是“強化服務理念,更多公共服務;管理向便捷化、精細化、智能化發展”、“更多社會參與,放管結合,將更多的權力賦予市場和社會”和“加強監督職能,由事前管理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督轉變”,分別達到85.2%、79.2%和74.2%;在政務信息化改進方向,位居前三位的選擇是“加大電子政務係統應用覆蓋麵(區域、業務及終端覆蓋麵)”、“加強跨地域、跨部門政務應用係統的互聯互通及業務整合”和“提高電子政務係統運行穩定性,保證業務能正常進行”,選擇的比例分別達到83.6%、74.5%和70.1%。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