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國內外運用信息化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經驗和做法

  (一)國外經驗

  1.美國的“政府數字戰略”為民眾提供更優的公共服務。2012年5月,美國政府發布了“數字政府戰略”的戰略目標:一是使美國人民和流動性加強的勞動力隨時隨地通過任何設備訪問高質量的數字政府信息和服務;二是確保美國政府適應新的數字世界,抓住機遇,以智慧、安全和實惠的方式采購和管理設備、應用和數據;三是開放政府數據以刺激全國的創新,改進政務服務的質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信息為中心。政府以開放API接口用於讀取的方式發布了上百個政府數據集。這些API接口所包含的數據包羅萬象,可供私營行業的開發人員開發新的應用程序和服務,開放數據和內容碎片可以被標記、共享和安全,並且可以對客戶最有用的方式組合和表達。二是共享平台。政府成立了“數字服務創新中心”,開發了Sites。USA。Gov網站來幫助各機構建設即插即用型網站,同時出台移動應用程序開發項目,幫助各機構對移動應用程序進行規劃、測試、開發和發布。此外,政府還參與到開源社區中,使用眾包方式,實施提高政府效率的解決方案。三是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需求,創建、管理數據,通過網站、移動應用、原數據集以及其他分發模式提供數據,允許客戶在任何時候以任何他們希望的方式構建、分享和消費信息。同時在各聯邦政府層麵實施“數字分析項目”,摸清公眾都在網站上尋找什麽信息、在哪裏尋找這些信息,以及他們是否能夠順利找到信息等情況。並對聯邦政府網站在移動設備上的使用進行了優化,開發移動應用程序,確保美國公民隨時隨地通過任何設備都能獲取政府信息。四是安全和隱私。出台了首個政府層麵的移動和無線安全標準,幫助各政府機構找到合適的安全解決方案,並在聯邦政府中共享,確保安全地分發和使用服務,保護信息和隱私。數字戰略讓美國的民眾和政府資源的互動更加緊密,政府與公眾共同努力,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2.新加坡提出從“政府為你”到“政府與你在一起”的轉變。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公認的電子政府發展最為領先的國家。2011年6月,新加坡發布了“電子政府2015”總體規劃,旨在將係統、流程和服務的整合由政府內部擴展到政府外部,並促進由“政府為你”向“政府與你在一起”的重大轉變,致力於建立一個與國民互動、共同創新的合作型政府。新的總體規劃側重於三大戰略性領域:一是共同創新創造更多價值。開發應用Data。gov。sg(政府公開數據的一站式門戶網站,用戶能訪問和下載由50多個公共機構提供的5000多個公開數據集,用於研究、創建新的應用程序,或者搜索使用官方數據創建的應用程序)和mGov@SG(一站式政府移動服務平台,方便個人和企業搜索、發現和訪問能在特定設備上使用的超過100項不同的移動政府服務)等新平台應用,以促進私有部門和政府共同創造,並向公眾提供全新的增值服務。二是互聯促進積極參與。嚐試采納網民智慧和資源的創新方法,一些政府部門紛紛推出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通過發送公眾谘詢邀請以及最新的谘詢話題實時提醒等方式來吸引公民的參與;也有部門嚐試探索公眾參與的新平台,如用於了解民眾想法和倡議的“眾包”工具等,通過新媒體工具的使用,吸引公眾的參與。三是促進一個政府,整合服務轉型。主要側重於改造公共部門的基礎設施和加強公職人員的相關能力,促進跨部門協作。以“業務為主”的思想將該項業務所有相關部門的業務和資源整合到一起,實現“對政府部門來說,業務為主;對市民來說,和哪個部門打交道不重要,用一個係統把所需業務辦好才重要”的目標。

  3.韓國把公民需求視為政府要務,移動應用引入雲政府。韓國政府將公民需求視為政府要務,一切以服務為中心,構建了“唯一視窗電子政府”服務平台,為公民在線提交政府服務申請文件、查詢政府信息服務提供了簡易有效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務質量和公民的滿意度。同時,政府和各公共服務機構通過該平台共享各類相關重要信息,大大減少了冗餘的行政流程。2009年,韓國政府公布《雲計算全麵振興計劃》,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在政府率先引進應用雲計算服務。2012年4月,韓國行政安全部發布了《泛政府雲計算促進信息化戰略》,提出從2013年開始,中央政府部門重新製作或更換信息係統時,全麵使用雲計算技術。在雲電子政府取得良好成績後,韓國開始關注移動技術在構建電子政府領域的應用,計劃將國家公共服務逐漸過渡到移動設備中,使用戶能隨時隨地接入電子政府服務中,並對個人開放國家公共數據,減少公民間的“數字鴻溝”。目前韓國通過短信和彩信方式可提供190個政府部門的335種服務。聯合國發布的《2012年全球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韓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居全球第1位。

  (二)國內經驗

  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方麵,各地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廣東省率先啟動大數據戰略推動政府轉型,上海市推進政府數據開放,以“透明”助執政方式現代化等,這些嚐試和探索給予我們啟發,值得我們借鑒。

  1.廣東省啟動大數據戰略,推動政府轉型。2012年12月,廣東省宣布在全國率先啟動大數據戰略,相關部門起草了一份《廣東省實施大數據戰略工作方案》,提交省政府批準。廣東大數據戰略將堅持以“開放共享”推動大數據應用,以“開放應用”帶動大數據在國內發展,再試圖通過大數據的發展來促進社會創新,為“智慧廣東”建設助力。在報批的方案中,廣東省政府準備在財政、環保、招投標等領域率先開展數據公開試點,通過互聯網等形式開放數據。通過大數據應用,一是讓政府職能更好地得到履行,服務社會。二是政府公開的數據將為企業和個人創造價值。三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變得更加有效,決策變得更加準確。四是政府公信力因為出色的服務和高效率的運轉以及正確的決策,贏得社會的普遍認可,從而公信力大大提升。

  2.上海市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助力執政方式現代化。上海推動數據開放,以“透明”助執政方式向現代化轉變。目前,上海數據服務網已上線運行,並在下一階段全麵推進政府數據開放;政府信息公開已轉向前置公開,引導市民參與決策過程,並向“百姓關心但暫時不知道的重要信息”轉變,貼近社會需求,讓群眾看得懂、用得上;推進大數據研究與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已發布,將在醫療衛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等領域探索服務模式;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已正式麵向社會開通運行;“大數據局”正研究籌備。

  3.四川、北京等省、市推行“行權平台”,讓權力在製度籠子裏公開運行。一是四川省、市、縣三級“行權平台”實現互聯,確保了行權公開、規範。該平台包括“一目錄、一廳、二平台”,即行政職權目錄、電子政務大廳、行政權力運行基礎平台和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平台。平台對全省近80萬項權力事項逐一製定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固化後,實現全程電子化網上運行,有效鎖定權力運行的邊界,確保行權規範。同時,各級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平台均實現了實時監控和全程監督功能,可對辦理時限、執法主體資格確認、環節退回、證據固化、決定依據、自由裁量、處罰執行等七個方麵進行實時監察,確保權力依法、便民、高效運行。二是北京東城區開通“政務百度”,辦事一查便知流程。全區近2萬個事項全部上線公開;每項職權均標明辦理時限、部門、地點、監督渠道、法律依據、受理條件、權力流程圖、服務表格、常見問題等12項基本內容。部門職權目錄、代理目錄、辦事狀態查詢等多個目錄,使政府有哪些權力、如何行使權力一目了然,利於公眾的監督;每個事項如何辦理、受理後可監督進程等,讓百姓辦事更為便捷。同時,“政務百度”也開通了互動平台,邀請百姓參與政府的政務建設、監督政府的權力運用、提出批評和建議等,是政府與公眾關係良性調整的創新嚐試和有效舉措。

  4.蘇州市實施政務地理信息雲服務新模式,實現精細化管理。蘇州工業園積極探索政務地理信息服務在雲環境下的創新模式,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升級後的“政務地理信息雲管理平台”及“政務地理信息資源服務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平台應用“空間化思維”,將地理信息技術推廣到政府日常工作的各環節中,使得事前、事中、事後等狀態都能在統一的地圖上進行可視化表示,實現政府“直觀、有效”的精細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兩點經驗:一是平台利用先進的ArcGIS/OneMap服務共享技術,注重服務的可用性、應用的快速開發和用戶體驗,采用“我共享,我使用”的模式,充分調動數據生產加工、數據權威發布管理、係統應用消費等各環節的“共建共享”積極性和創造性,各方參與者將地理信息技術運用到政府日常工作的各環節中去,從而推動公共服務水平的極大提高;二是應用部門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業務創新上,方便地在應用中“嵌入”空間化思維能力,產生了更好的應用價值和效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