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章 民間醬作

  尤溪的民間醬作有醬油、紅醋、豆醬、麥醬、豆腐乳等。醬油、紅醋是常見的調味料。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黃豆,製作時,將黃豆洗淨、浸泡、蒸熟後,將其晾冷,拌入綠曲,平攤在藶上,約一兩厘米厚。而後將它們放置在製作間內,讓其發酵,這時要注意控製好溫度,不得高過30℃(可以發酵後長出的菌絲顏色來掌握,菌絲呈白色,溫度適宜,菌絲發黃,溫度偏高)。一旦溫度上升到25℃,就得翻動藶上的醬料,讓其溫度下降。待全部發酵後,將醬料倒進水池淘洗,漂去浮沫,撈出醬料,瀝幹水分,拌入食鹽,而後攤在潔淨的地麵上,再勻撒上一層食鹽,周圍用麻袋圈起以保持溫度。此後,醬料的溫度還會回升,同樣不得超過30℃,溫度上升到覺得燙手後,便將所有醬料裝入醬油楻,麵上再撒上一層厚厚的食鹽,將楻蓋好。五六天後,再淋入熱的濃鹽水,拔去楻下部的出口塞,此時,流出的第一道醬油即優等醬油,氨基酸含量高達1.4g/100ml,此後再淋入熱的濃鹽水,第二道流出的是一等醬油,氨基酸含量仍有0.4g/100ml,第三道、第四道的醬油,質量就差些。可把第二、三、四道的醬油調配後,做成不同品級的醬油。流出的醬油還應加熱沸騰,而後才能盛入醬油缸,加上缸罩,露天擱置,讓其冷卻,注意不能讓醬油濺到雨水,否則會生潛。

  紅醋的原料是大米、穀殼、糠、白曲(不同於釀酒的白曲)。製作時,將大米淘洗幹淨,略加浸泡後放入炊楻隔水蒸熟,晾冷後和入穀殼、糠、白曲,裝入若幹個醋缸(視製作量定缸數,另多備一個空缸),讓其發酵;發酵後醋胚會發熱發酸,此時,逐個將醋胚倒騰入空缸,倒騰過程亦即降溫過程;待其再一次升溫後,再做一次倒騰功夫,一般倒騰三次便可,每倒騰一次,酸度便增加一次,最後,舀出醋液,加入淨水,便成噴香的紅醋。

  豆醬、麥醬的民間製法是,在霜風將起前,將黃豆或麥子洗淨、浸泡、蒸熟後晾冷並加入酵母,裝入敞口缽頭讓其自然發酵,待其長出長長的白色菌絲後,用細竹簽將菌絲除去。而後,待霜風將至時,煮一鍋糯米稀粥,將粥湯淋入已發酵的醬胚裏調勻,移到室外讓日光曝曬,夜裏也留置室外露天打露,遇雨則將其蓋住,仍留置室外,次日無雨再打開,繼續日曬,如此曬了六七天,醬色呈橙黃色即成。

  豆腐乳是將幹豆腐(俗謂豆腐臘)平攤在簸箕上,引種少許酶菌,讓其在恒溫下長出白色的菌絲,待菌絲長到寸許長時,除去菌絲,裝入陶甕,浸以黃酒、酒糟等調味品,而後封口,貯藏個把月後便可食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