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節令食品

  尤溪人的節令食品因時而異,品種多樣。主要有白粿、糍粑、年糕、鹹粿、米凍、湯圓、艾粿、粽子等糧食複製品。

  白粿是春節和端午節常用的食品,一般是農家自做。每當農曆臘月,家家戶戶舂白粿,給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氣氛。白粿是用粳米做成的,因而粳米又俗稱粿米,先用大鍋將水燒開,然後將事先淘淨浸泡的粳米倒入沸水中,煮到三四成熟即用笊籬撈起,倒進石臼或木楦(新橋一帶),用硬質木製的舂槌搗爛,俗稱“打米生”;搗成板結後,再撕扯成塊,裝入飯甑(俗稱炊楻),坐鍋隔水蒸熟;起鍋後撒上些食鹽,再倒入石臼,舂搗成白膩的粿;然後整塊粿坯起出,放在事先備好的大簸箕上(簸箕事先要用茶油或蜂蠟抹過以防粘粿),再從粿坯上揉捏出一團一團的小粿團,用手壓揉均勻後放在粿印上壓印出扁平的粿塊即成。粿印印模的圖案一般是壽桃,也有其他團花圖案。粿塊一般是圓形的,但也有做成桃形的有蒂有尖(西濱後豐一帶)。辦喜事時,也有將白粿揉搓成小圓柱狀,俗稱“粿卵”。過年的白粿品類較多,餅狀、一麵印有桃形圖案的叫“粿桃”,壓成的長條形中間指壓出一凹槽的叫“銀錠”,捏成元寶形的叫“粿元寶”。尤溪人過去一年難得做一兩次白粿。因此,臘月舂白粿,量都做得很多,可以吃到來年一二月。這些白粿往往放入缸中浸泡在淡鹽水中保存,俗謂“浪粿”“淫粿”。

  “時”,也稱糍粑,是用糯米做成的。將糯米炊熟後倒進石臼,用舂粿槌搗爛成泥,再把它揉搓成一小團一小團的,粘裹上備好的熟豆粉即成。裹“時”的熟豆粉是用黃豆、芝麻炒熟後加蔗糖磨碾成的。

  成粿(金粿)、米凍是用秈米製成的。先將浸泡一小時許的米和水磨成漿,磨漿時可加入些茴香同磨以增加粿的香味。若製成鹹粿,米漿中加入食鹽和食用堿液(也有用稻草、黃竹等燒成灰浸洗出的液體代替),再將漿在鍋裏煮成稠糊後,退火燜一二十分鍾後起鍋,然後再用手揉捏成紡錘形的團狀,裝入蒸籠蒸熟即成。若製米凍,則在米漿中加入食鹽、石灰水(將塊狀生石灰放置在一個小甕內,加少許水,讓其變熟成熟石灰粉備用。用時取熟石灰加熱水沉澱後所得的水)或食用堿水,在鍋裏不停地炒動,以防粘鍋,且邊炒動邊添入熱水,直至炒熟,退火燜上一二十分鍾後起鍋,裝盛在盆碗裏,晾冷即成,吃時再將其切成塊,煮湯、煎炒均可。

  艾粿是用秈米或粳米製成的,所用的艾草(鼠曲草)一般是春天剛長出的,莖上有白絨毛的綿艾。用秈米做的,製法同成粿,隻不過在炒漿時加入艾草即可;用粳米的做法同白稞,隻是在粳米中加入焯水瀝幹的艾草。

  年糕、湯圓、粽子均用糯米製成。做年糕時須在糯米中加入些粳米(六兩糯米加四兩粳米)或秈米(七兩糯米加三兩秈米),以免製成的年糕太軟不好煎炸。製年糕、湯圓時,都應先將米磨成漿,再漉淨水分。將這漉後的濕粉搓成丸即成湯圓,也可裹入芝麻、花生等做成的餡製成有餡的湯圓;將漉後的濕粉和以花生仁、糖,裝入墊以豆腐皮或箬葉的模型,再在麵上撒上芝麻,壓入紅棗、花生仁,上籠蒸熟後即成年糕。

  白粿、成粿、菜頭粿、米凍、年糕,是春節常用食品。清明芎時,食艾粿。農曆正月二十九,尤溪人有在早餐食“九糜”的風俗,“九糜”即用秈米、粳米、糯米三種米和赤豆、豇豆、綠豆、花生仁、紅棗、龍眼等九種輔料混合煮成,取“三九至尊”之意,以保全年身體平安。端午節則吃粽子和麵條,粽子是用箬葉(俗稱粽葉)裹糯米製成,根據不同口味可裹成堿水粽、鹹粽(即龜黍)等,堿水粽是在糯米中拌入些堿,成粽則在糯米中加入花生、豇豆、臘肉、鹹肉等;隻包糯米,沒有其他輔料的叫白粽,有混以豇豆或豆泥的叫豆粽、豆沙粽;堿水粽食用時常蘸糖。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除吃白粿外,還有吃鹹粿、九層粿(秈米製成)的。中秋節,家家戶戶吃月餅。立冬那天,農家喜舂糯米時為食,以慶豐收,俗謂“交冬時”。冬至日,早餐則吃湯圓,俗謂“冬至丸”。現在,隨著糧食的增產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過去隻有節令時才吃的食品,已成了日常調節口味的常見食品了。

  尤溪人還有一個食俗,那就是誰家自養的豬宰了,這家人就會炒一鍋“鴨血祭”,分送左鄰右舍賞食。鴨血祭的製法是,先將糯米、秈米炒熟磨成粗米粉,再用豬骨頭、豬肺煮一鍋湯,加入米粉邊炒邊調,加入熬好的蔥頭油,炒成糊狀,即可起鍋盛碗分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