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三通”戰術巧殲敵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德國]馬克思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做主人翁。--朱德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怎樣才能應對敵人的“掃蕩”?有辦法了!冀中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了幾處出口。敵人來了,我們就鑽地道。敵人走了後,我們再出來,繼續生產。

  地道戰開始後,敵人也費盡心機,到處尋找地道的洞口,利用放火、放水、放毒等辦法進行破壞。怎麽辦?老百姓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道:“要讓敵人不發現洞口,就必須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例如用牆壁、鍋台、水井、土炕做掩護!”

  “要讓敵人不敢進入洞內,就必須在洞口修築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內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

  “要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就必須還在洞內設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

  有道理,就這麽辦!說幹就幹!大家迅速地行動起來,將地道按上述方法加以改造。很快,地道就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屋上、地麵、地下三者結合,構成了連環火力體係。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陣地。

  “這種戰法叫什麽好呢?”

  “就叫天地陰三通戰術吧!”

  “對,我們就來個三通戰術巧殲敵!”

  敵人來了!二百多個日偽軍利用夜色包圍了村莊。這時,整個村莊都是靜悄悄的。日本鬼子以為偷襲即將成功,便氣勢洶洶地命令士兵衝入村莊。剛到村邊,一陣猛烈的槍聲突然打破了夜色的沉寂。密集的子彈和手榴彈從屋頂上、屋角邊和村邊,像雨點一般的落到了日本鬼子中間。但是,日本鬼子又不知道子彈是從哪裏射來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給我用炮轟!”

  “轟,轟……”

  半小時後,村裏又沒有了聲音。八路軍現在總應該沒有了吧!鬼子放心大膽地向村裏進發。突然,又傳來密集的槍聲,甚至還有手榴彈的爆炸聲。

  “不好,八路軍大大地有!”日本指揮官氣急敗壞地吼道。

  “太君,那裏有一個地道口。”一個翻譯官如獲至寶地上前告訴日本指揮官。

  果然,東邊的牆角有一口井。井很淺,裏邊沒有水。井底有一塊木板,木板上還有新鮮的腳印。

  “好,下去看一看!”

  一個偽軍被推下去了。隻聽見“咕咚”一聲,人不見了。井底還是那塊木板。

  再推一個,人又不見了。見鬼了!

  “太君,不能再推了,還是放火吧!”偽軍嚇得膽戰心驚,擔心會輪到自己,趕緊向日軍建議道。

  “好,澆汽油,放火!”

  沒想到,煙從另一個角落冒出來了。

  “那就灌水,淹死他們!”

  奇了怪了!這口井怎麽成了無底洞!灌了大半天,井底的水一點也沒有多起來。

  “肯定是流到別處去了!”一個偽軍說道。

  火攻不行,水攻也不行,下去也不行,那就撤吧!日本鬼子開始下令撤退了!

  剛出村口,密集的槍聲又響起來了。在混亂中,日本鬼子還踩響了幾顆地雷,加上手榴彈和冷槍,打得敵人亂跑亂竄,防不勝防。戰鬥結束後,敵人留下了四十多具屍體,狼狽地逃回據點。

  “點評”運用靈活、多變的地道戰術,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這是中國人民繼地雷戰之外又一創舉。在地道戰中,中國軍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利用各種形式,不怕犧牲,英勇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第四章 虎口曆險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