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禁忌

  禁忌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為和思想。傳統的文化觀念都相信,違反禁忌的行為會給人帶來危害和不利。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禁忌,但人們認為“孩童之言,百無禁忌。”這說明,所有的禁忌中,一切皆有民風約定,但唯有孩童之言,在任何時候,說了任何應該禁忌的話,都可以諒解,都不會受到影響。可見,各區域的民眾信仰,也折射出一個地區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吉安也不例外,方方麵麵的禁忌頗多。

  動物禁忌

  人類與動物自遠古以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既有互相攻擊,保持一定距離的一麵,又有互相幫助,成為朋友的一麵。吉安民間對動物的態度方麵有不少的禁忌行為。

  “烏鴉叫,禍事到。”吉安人不喜歡烏鴉,尤其不願意在晨昏之際聽到它的叫聲,以為晦氣。

  屎雀也是吉安民間討厭的鳥類,人們聽到屎雀叫過不停,自然地也吐口水,連聲說:“呸。呸。”表示屎雀叫的晦氣不得近身,遠離自己。

  大年初一忌貓叫。吉安方言“沒有”都說成“mao”,這個讀音與貓的叫聲相像,所以大年初一,家人會有意地把貓喂好,不讓它挨餓,貓一餓,就會叫著找食吃。認為初一貓叫,當年的財路受阻。可是貓是活物,即便吃飽了,也難免要叫上一聲,民間於是有另一種禁忌,用小紅紙條寫上“貓兒開口,金銀萬鬥”,自我安慰,異曲同工。

  忌貓頭鷹叫,認為貓頭鷹是喪鳥,它一哭,就要死人。

  對豬的委婉稱謂,豬頭說豬首;豬血說旺子,豬腳說蹄子或豬手;豬毛說鬃毛等。

  生活禁忌

  出門捕魚釣魚,經商、趕考忌諱一出門就遇上女人,民間認為如果遇上女人,將無功而返。

  鄉村中男性從來不願意從晾有女性褲子地方的下麵穿過,如果不注意穿過,會認為背時倒運。

  吉安城鄉普遍的已婚夫婦到了女方家,夫婦不睡在同一房間。已婚女性,禁止在娘家過年,也不允許在立春時辰呆在娘家裏,立春那天如果必須呆在娘家,那麽立春時辰一定提前半個小時離開娘家門,或去菜園,或去圩市,時辰過後半小時回來。更不允許在娘家生育,否則會讓娘家招致血光之災。至少在明朝時已有此俗。據傳明代狀元劉儼的母親將臨產時,族家人不讓她在娘家生育,驅趕她。

  民間忌見非夫妻關係做愛,一旦遇上這類事,會要求對方煮沉水蛋吃或要求封紅包,以祛邪氣。吉安民間歌諺說:“正月莫見鷹打雞,二月莫見死狐狸,三月莫見蛇絞繩,四月莫見人層人。”

  產婦未滿月,不得去別人家屋內,說是對人家的飼養不發。

  立夏這天忌坐門檻,坐則整個夏季多困頓,吃了就想睡覺,影響勞動生產。

  夏至後逢第一個辰日,舊時謂之分龍,忌洗曬衣服、洗便桶,這些都是汙穢之事,有狎瀆尊龍神之嫌。

  任何時候都不得用刀斧砍門檻,或不得在門檻上用刀斧砍削竹木,否則犯門神,導致家人生兔唇。

  吉安人忌諱摔倒油瓶,認為倒油是背時的預兆,吉安俗諺說“潑了油,窮到頭,潑了酒,越加有”。潑倒了油,一年中要背時到年終。直到現在,如果在酒桌上吃喝,酒瓶、酒杯不慎碰倒,人們馬上會說:“發財了,發財了。”

  家有客人,忌諱打罵孩子。

  飯前飯後,忌用筷子調羹敲空碗空盆。

  大年初一忌洗頭洗澡洗衣物,認為會把財運洗掉。

  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不用針線剪刀,不掃地,不把水潑出門,認為這些做法會帶來晦氣,一年中發不了財。說話也要避諱,比方稱“屎“叫“糞”,姓“史”的叫“金”,“貓”改叫“有”,問答之中凡有不吉利的字眼,得改換一種說法。

  舊時代已出嫁的女兒不得給父母送終,也不能上祖墳。稱這些行為對娘家發家不利,因有“好女子往別方,差媳婦能送終”之說。

  家族老年男性,必須老死在村中,才可以斂屍入棺,停放於族祠中,身死異地,屍不得入村。清代吉水徐道焜(1848-1900),吉水縣城北門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翰林院編修,河南開封知府。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徐道焜日夜巡邏,被炮火擊中,不幸殉職。其時吉水縣城尚有城門,而吉水習俗凡身亡於城外者,遺體不得入城內。後經朝廷特許,其遺體才得以入城,依習俗舉行喪葬。凡不壽者,其屍體不入宗祠,隻能在家中設靈位。成年而未成婚者死亡,其屍體不入室,以席裹屍,厝於村旁,哭喪一兩天後掩埋。

  孩子生得胖乎,長得周正很惹人愛,但忌說孩子長得好,要說“叫化樣”“像狗樣”,稱說賤,孩子才能健康成長。這與傳統中男孩取賤名有關,在吉安縣、吉水、永豐、峽江、新幹等的男孩多取“狗”、“根”、“醜”、“賤”等乳名。

  稱呼上民間有不少的禁忌。凡對商家店主,人們都稱老板,而對船家之主,老板這個詞是禁忌詞語。老板與撈板諧音,船家人怕遇上散成板塊被人打撈的情況,撈板是一件十分恐懼的事。

  隨著新時代,民俗中也賦予新的語言上的禁忌。親友搭乘火車,客車或輪船道別時一般都喜歡用“一路順風”的祝福語,但搭乘飛機,人們注意到不用“一路順風”的話。大家知道,飛機不能遇上風暴,一旦遇上,就容易順風折機,凶多吉少,吉安境內的泰和縣有井岡山機場,這種禁忌語也就成了自然。

  有一些姓的諧音不雅,遇上喜慶,特別是過年時,有身份的人,對這類情況的姓有雅稱,如稱姓史的改稱金。

  商業禁忌

  做生意的人十分看重“討口彩,求吉利”的心理作用,舊時香燭鋪有做賣財神像的,包括祭禮神的東西,店員不說賣,都說送,說賣就犯了忌,是對神的不敬。生意人對“舌頭”不講舌,因為舌與折本的折同音,所以要換一種說話,凡與舌有關的都叫“利子”或“利頭”。在喜慶節日或祭財神之日,生意人忌諱話語中帶與“賠”諧音的字,必須要講的話,便換一種話講,如“陪”,本來說要陪某長輩,就得換成“伴”字。舊時代,商行、買賣店鋪裏,還忌諱“破”、“滅”、“倒”、“壞”等字眼,初入行業學徒的人,往往因不熟悉這些行業規矩的禁忌,而莫名其妙地被開除。

  “商家大門不朝南。”商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不吉利,故應回避。萬不得已朝南,則故意把大門偏些,或用屏牆,或用照壁,避免正南方向。

  做生意的人不得直呼財神名諱,直呼其名叫犯忌,會給財運帶來影響。各行各業的商人也要敬重本行業的祖師爺,不得直呼祖師爺的姓名。比如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

  挑擔出門經商的人,出門時忌見烏鴉,遇見了烏鴉要呸三下,才能往前走。挑貨擔的扁擔不允許別人從上麵跨過。

  開店鋪的坐商,忌諱店員在賬桌、貨櫃上枕頭睡,民間認為會壓壞財路。春節首開店門日,不掃地不往外潑水,不出門倒垃圾,髒水倒在院子裏,垃圾等到次日倒。首開店門日往外倒東西,認為倒掉財氣。

  店鋪開業,每天打開店門後的第一樁生意往往會決定一天的生意行情,凡第一樁生意,店鋪都會打折,希望能交易成功,叫開門見喜。最忌第一樁生意泡湯,如果店員處理不慎,第一樁生意泡湯,店老板要大發脾氣,甚至辱罵店員。

  手工業。任何手工業者都是靠技術謀生賺錢,各有各的匠具,民間稱吃飯家夥,吉安有的地方叫家什。匠人忌諱別人動他的家什,如果一定要借用,必須征得師傅的同意,否則師傅會不高興的。

  民宅建築的禁忌很多,通常的是忌諱前高後低,應大門前比後門低平些,忌大門直對大路。忌直來河水;忌大門臨陡坡或深池;忌住宅左低右高,應青龍高白虎低;忌大門前的房屋高;忌大門直對前屋的後門,也忌對前兩屋的巷縫;還忌對山頭、岩石。如果犯了禁,就在大門之前建一堵照壁,以避煞氣。

  民間建房,一般先請風水先生擇吉日破土動工。吉日往往又明確具體時辰,定在什麽時辰,就必須在這個時辰內動土,不論寒暑風雪,比如冬季定在寅時,天還沒亮,主人都得舉著火把到基地裏挖上幾鍬土,就算動土了。擇了時而不按時動土,就犯了忌,對以後居住不利。

  吉安的居住習慣,大多數的房屋是坐南朝北,大門很少正對西麵或北麵。《風俗通》認為“宅不西益”,民間認為西方是太陽落下的方向,煞氣重,抵不住。忌向北開,主要是寒冷季節,北風穿堂,容易致人疾病。

  在一個村落中,房屋之間講究巷道分布,尤其在一姓之村中,經若幹年繁衍生息,分房分支,一般血緣最近的都是挨近房堂或分祠來居住。盡管血緣關係近,但對左鄰右舍的建造禁忌卻毫不含糊。左青龍,右白虎,也就是說,在同一條巷道或一排的房屋中,右邊房子的屋頂不允許高於左邊的,右邊的牆角不允許比左邊的牆角突出來。前棟的房子不能高於後棟的房子。

  正房不得前後都設院子,隻能設一個,或前院,或後院。

  醫療忌禁

  舊時代,行醫的人與賣貨郎的不同,賣貨郎挑貨到處行走,見有人的地方就叫喊賣貨。行醫不允許亂來,不得問人病痛,是否醫治,須得患者家屬登門延請。民間認為醫生敲門,不請自來,是不吉的預兆,醫生會遭到不受歡迎或冷落。

  中醫是通過望聞問切來為病人治療的,很少到患者家入室診斷。問明病情,經過家人同意才入病者住室。如果患者是女性,還不能像平時的望聞問切,把脈時,醫生在帳外,女患者將手伸出帳外來號脈,需要看喉嚨時,在家人的陪護下,才可打開帳子看病。

  醫生開藥方時有講究,通常是開單不開雙,藥劑也是單數。傳說醫藥行裏認為,開藥雙數,病人家裏會禍不單行。

  小孩病了,說受嚇了,受驚了;成年人病了,說冷到了,受了風寒。

  出家看病或延請醫生,在路上遇到熟人,忌說去看病或請醫生來看病,要說成看醫生或看醫師。民間稱人在外麵說自己生病,會被鬼祟聽到,並乘虛而入,病情將加重。

  民間買藥不說買,說抓。生了病,不是用錢可以買掉的,這是舊時代人對生病治療的一種態度。抓藥後,應直接回家,不得拎著藥上別人家的門,有疾病找上門的意思。在家中,藥劑不得擱在灶台上,俗話說“藥不上灶”。熬藥一般都放在門外,用小爐,木炭生火。鄉村熬藥時不蓋罐蓋,而是用包藥的紙蒙在藥罐上,先將包藥紙浸濕,蒙在藥罐口。溫水煎熬,待包藥紙完全幹透,藥也就煎夠時了。

  直到今天,民間煎完藥,會將藥渣倒在人來往的大路上,目的是讓人去踐踏,用眾人的火焰去抵抗,祛除病人的晦氣。除夕日,藥渣一定要處理掉,忌諱把煎過的藥留在家中過年。

  舊時藥鋪櫃台上會放一尊很小的石獅,藥行稱花蕊。相傳唐太宗的未婚公主有病,太醫診斷為懷孕了。太宗不信,請名醫孫思邈來診治。孫思邈診斷後說,公主在遊禦花園時,受花蕊精靈惹身,將來會生下一尊石頭小獅,請太宗皇帝不要擔心,小石獅到時候送給人,沒有後顧之憂。後來,公主果然生下一石獅,唐太宗就將它賜給了孫思邈,並封他為藥王。民間說,藥鋪放一小石獅,是尊藥王診病智慧的象征,又說是為未婚先孕者抓藥而不便聲張的一個溝通辦法,來人隻須在石獅上摸一下,店員知其意,暗自取藥。

  喪事忌諱

  一年內家裏辦了喪事的人不得釀酒、做豆腐、不能再辦喜事,也不能參加操辦親戚家的喜事,甚至連看都不能看。當年辦過喪事的家庭不貼紅春聯或其它喜聯,即使要貼也隻能用藍色或白色紙。親戚送喪禮忌用紅紙包,如死者滿了花甲,也可用紅紙反過來包。在村外死去的人,不論年齡長幼,屍體不得進村,更不得進祠堂。死者出殯時,有些年齡段的人要回避,說是與死者犯有衝撞,否則在世人吃虧。小孩死,叫夭折、走了。老人死,叫老了、過身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