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壽誕

  壽誕禮儀是每當生日時舉行的人生禮儀,人一生要重複好多次。不過,這些在生日時舉行的禮儀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別。雖然這些禮儀的中心意義都在於祝福,慶賀健康長壽,但年紀輕的一般不叫“做壽”,而俗稱“過生日”。吉安民俗認為,小孩子、青年人做壽是不妥的,要折壽。隻有到了50歲的年齡,才能做壽。吉安許多地方,男性到49歲,要舉行登堂儀式,即由族長公主持,凡族中男性年屆49歲者,選擇臘月某吉日,一起進入宗祠,向祖宗祭拜,謂之登堂大吉。在族長主持下,登堂者先在祠堂神案前焚香燃燭,叩拜祖宗,鳴炮。其他隨伴者也向祖宗敬拜。儀式簡單。但標誌著49歲的男子進入了宗族中老人的行列。為什麽選擇49歲,也有一定的道理,39歲太年輕,59歲有點晚,在鄉村中49歲的男人,大多做了爺爺。

  吉安民諺雲:“三十、四十無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鑼通知”,又雲“年滿五十,自打爆竹自殺雞;年屆花甲,做壽女婿來發起”。壽慶通常從50歲開始,50歲為“大慶”,60歲以上為“上壽”,兩老同壽為“雙壽”。兒女們在壽辰日要給父母做壽。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說,80歲壽辰多延至下年補做,俗稱“補壽”、“添壽”,也有提前一年慶壽的。凡成年人壽慶,男子“做九不做十”,不計足齡;女子則“做足不做零”;有的地方是男女皆“賀九不賀十”。舊俗還因百歲嫌滿,滿易招損,故不賀百歲壽。舊時凡大辦壽慶,多是富裕且有社會地位之家,貧窮人家做不起壽。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尋常百姓家兒女為父母做壽非常普遍,隻不過禮儀形式簡單了。

  吉安傳統的做壽習俗有講究,慶壽之家,先期為壽翁蒸製米粉或麵粉做的“壽桃”,壽越高,“桃”越大,分送親族好友,同時告知為家中某老人幾十壽慶之喜,祝壽以女婿女兒為主,兒子媳婦協助幫忙。做壽當日(生日),兒子、媳婦要置辦酒席,下午請親友吃“壽酒”。富有的女兒、女婿請人題寫壽匾,題寫的內容都是祝福語,如壽比南山、鶴飛南山。壽匾提前請人書寫,用木質匾牌,等壽誕日到來,女兒、女婿送到壽翁家,壽誕後,家人將匾額懸掛在宗祠裏,也有掛在家裏的。

  舊時代,吉安流行為壽翁做壽屏。一般是有錢人才這樣做。先請地方名儒,或請有名望的朝官寫壽序。凡請人寫壽序,撰寫人一定要落款,以示家庭榮幸。壽屏大多擺放在大廳的神案上,因此,壽屏幾乎是大戶人家大廳中一件重要的裝飾品。壽屏製作精致,用金粉書寫序文。直至今天,吉安民間的大廳裏,還有不少清末、民國時期留下來的壽屏。凡名人所撰的壽序,還要收進該氏族的宗譜中。

  從民間流傳的故事中,我們大概是得知明代時期的祝壽習俗。明代廬陵縣雲樓中洲黃以祥有四女,二女嫁泰和苑前寺下蕭璁。蕭璁在家種田,能木工。另外三女嫁的都是讀書或有錢勢的人。黃以祥六十大壽時,女兒、女婿來拜壽,要送壽禮,有錢的女婿派人扛著挑著大禮來祝壽,黃以祥命家人打開黃氏宗祠,讓女婿從祠堂大門送禮進來。黃以祥一直看不起種田做木工的蕭璁,叫侄子在一裏外的路口等蕭璁夫婦,知道他們隻能用籃子提點肉、蛋、鞋帽之類的小物小件,告訴他們從祠堂側門進去,免得大家尷尬。二女兒受此侮辱,要丈夫吃苦讀書,果然,十幾年後中了進士,再去中洲省親時,黃以祥尷尬極了,因為蕭璁還堅持從祠堂側門進去。黃氏隻好把側門改大。如今,黃氏宗祠的側門比大門還要大一點。這裏,我們從中知道,做壽也好,送壽禮也好,貧富差異大,場麵不一樣。富裕之家作興送抬箱,內有壽麵、壽餅、壽爆、壽酒、全豬腿、全魚、閹雞、衣物、帽鞋等,並遊街揚名。一般是女兒為父母添置新衣、新鞋,還要送“壽包”、“壽麵”,意為添福添壽。壽麵留給自家吃,壽包分送鄰居,少要2個,多則8個,吉安叫“饗眾”。親友來時,放一掛鞭爆,送上壽幛、壽聯、壽桃、壽麵等。

  吃壽酒前,要舉行拜壽儀式。一般在家中廳堂設壽堂,正上方懸掛壽星畫像或一個大“壽”字,長香案上,中間置福、祿、壽三星瓷像,兩邊是燭台,還有壽麵、壽桃、壽糕及各色禮品;兩邊板壁上掛親友送的壽幛、壽聯;大門兩邊貼壽聯。紅燭高照、喜氣溫馨的廳堂正中,擺兩把紅漆靠椅,東椅坐祖父或父親,西椅坐祖母或母親;若喪偶,則隻設一椅。司儀高唱一聲:“祝壽儀式開始!鳴爆,起樂!”兒孫們便長幼有序給壽星跪下叩首拜壽,說一些吉祥詞、祝福話。族人、親友也拱手祝福。

  祝壽完畢,壽宴開始。先招待雞蛋、茶點、長壽麵。有不少地方,請全村、全族吃壽麵,因事未到的還送上門。吃壽酒,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幾個年齡相仿的老者作陪,在裏屋另開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壽之兆。壽宴過後,做壽人家要給親友回禮,多為壽餅。壽翁本人或由兒孫代表,向年高輩尊的親族賀客登門致謝,俗稱“回拜”。富有人家還請戲班演戲、或坐棚清唱(不化妝、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樂伴奏。大多唱喜慶戲文,如《打金枝》、《九錫宮》等。如今此俗仍不減舊時,喜歡熱鬧的家庭請唱戲的來唱跳吹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