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傳統節日

  歲時節日,主要是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換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內容的特定時日。相對固定的節期、節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動是其必不可少的兩項基本要素。不同的歲時節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動,且以年度為周期,循環往複,周而複始,代代相傳。

  歲時節日的形成和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節期的選擇、節日民俗活動的形成和發展,表現出自然規律對人類生活的製約及人對自然的適應和把握。傳統的歲時節日,主要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它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科學技術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古代天文曆法知識,直接導致了歲時節日民俗的形成。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農業社會安排生產生活的主要依據。一些節氣被特別地突出出來,如立春、清明、夏至、冬至等,後來從節氣就演變為傳統的時令節日。

  吉安流傳至今的許多歲時節日習俗,雖然和我國其他地方大同小異,但仍有一些不同的表現方式和較為明顯的地域特色,呈現出歡樂祥和的情調,蘊含明顯的倫理觀念和濃厚的人情味。

  吉安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過年期間,人們對房子的陳設、家庭成員的吃穿、言行等各方麵都有著不同於平常的習俗。同是過春節,在大江南北,過法也是不盡相同,許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春節習俗。吉安在這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裏,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程序和風俗。

  一進入農曆十二月,吉安人便開始為過年作準備了。一是自製各種年貨,如醃製臘味、做好各種茶點等等。二是開始購買過年要用的各種物品。從“小年”到“除夕”,春節序幕正式拉開。吉安人過小年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這一天。二十四過小年,南宋吉安已有此俗,文天祥在他的詩文中已有記載。按慣例從小年起,圩鎮天天當圩到除夕,方便大家置辦年貨。在農村,過小年前,主婦要“掃塵”和“送灶神”。掃塵就是掃除一切汙穢之物,幹幹淨淨辭舊迎新。送灶神就是家家戶戶用碟子裝上茶葉、大米、紅棗和油炸糖米果等祭品放在灶上祭祀灶神,又稱“糊司命”,祈求灶神嘴巴甜,“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吉安民間十分注重送灶神。作為家庭,有兩個小神不好惹,一是社官菩薩,一是灶神。灶神每年在年前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在灶前聽到的一切。灶神不高興,上天奏事時盡說家中不是,惹得玉皇大帝惱火,家中第二年便不得安寧。因此,民間百姓在灶神上天之前,先讓他高興一番,給家中帶來福氣。小年這一天,家家都要敬灶神。平時,在洗碗筷時,不得在灶頭上頓平筷子,灶神腰軟,經不起筷子的擊打。這是吉安民間家喻戶曉的風俗禁忌。過小年雖沒有過大年那麽隆重,但也會準備雞、肉、魚等,晚餐前先敬天地祖宗,然後一家親人團圓聚餐。吉安有許多商家以小年為“完牙”日,要辦些酒菜宴請店員,總結一年的經營情況,分發紅包。店主自己坐上席,表示全部店員明年繼續留用;如果店主請某位店員坐上席,並親自為他斟酒,那就是告訴他已被解雇,要卷鋪蓋回家了。吉安境內流傳小年到大年間的時間安排的諺語:“二十四掃屋,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殺豬,二十七洗衣服,二十八熬甜糊,二十九擦酒壺,三十日貼桃符。”

  農曆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日,吉安人叫“大年三十”,這就是過大年了。這一天活動很多,全家還是忙碌。把裏裏外外打掃幹淨後,貼門神和貼春聯。門神一般是唐太宗手下兩位大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的畫像。舊時代,大戶人家請畫工在大門上畫秦叔寶、尉遲敬德的像,彩繪,漆上透明的漆,能保留幾十年之久。據傳,家有門神,邪僻入不了家,全家老少平安。也有的人家貼紅紙上寫吉利語,代替門神。可見百姓對門神的敬畏。春聯俗稱“對子”,貼在廳堂裏和前後大門外,內容是表達辭舊迎新的喜悅和來年吉祥的祝福。如果某家庭年前遭遇喪事,則不貼紅紙春聯。死者是男性,貼藍紙聯;死者為女性,貼黃紙聯,多書“守孝三年易滿,思親百世難忘”。吉安貼春聯意在祝願,除門戶外,其他地方也貼上吉祥語。比如廚房碗櫃上貼“五味調和”,水缸上貼“福水長流”,箱籠上貼“衣服滿箱”、“黃金萬兩”,樓梯上貼“步步登高”,雞籠上貼“金雞報喜”,豬圈、牛欄貼“六畜興旺”,房門上貼“福”字,水車上貼上“五穀豐登”或“風調雨順”,這源自明初狀元蕭時中(見本書第一章“生產習俗”中蕭時中用水車汲水救旱災的故事)。總之,屋內屋外,吉語滿眼,紅光映臉。有的人家將小山竹、鬆柏枝、臘香枝插在大門邊,取意“節節升高”,“吉利長壽”;有的人家在前門後門掛兩片青菜葉子,葉片要大,諧意“發大財”或意寓“財源廣進”。此俗至今仍然廣傳。有的人家,還在神案上的紅燭旁擺上兩片大菜葉,直到元宵節後拿掉。

  敬神祭祖是大年三十的一項重要活動。一般會在家中廳堂下方增設一方桌做香案,在上、下廳香案上的香爐中各點上3炷香,燭台上插1對紅燭。女主人將雞、肉、魚、豆腐、齋飯等放在木托盤中,舉盤作揖;男主人跪拜,先敬拜天地及菩薩神仙,最後到宗祠祭拜列祖列宗。敬神祭祖完畢,準備團圓飯。團圓飯又叫年夜飯,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豐盛的一頓晚餐。在這合家團聚歡慶的日子裏,在外地不能回家過年的親人,家人也為他擺一副碗筷。年夜飯的菜肴一般有寓意,如紅燒雞寓“大吉大利”;紅燒魚,寓“年年有餘”。年夜飯要有剩餘,也寓意“年年有餘”。在農村,嫁出的女兒一般不回家吃年夜飯。在城裏也有女兒一家回娘家吃年夜飯的,但晚上不在娘家住宿。現在,城鎮裏不少人家改在酒家吃團圓飯,省去了勞碌。

  吉安有一句諺語說:“冷不過春頭”。每逢初春,吉安的氣溫是全年最低之時。但大年三十那一天晴多雨少,所以吉安民間又有一句諺語,說:“大年三十要晴,大人說得贏”。

  年夜飯一般吃得比較早,飯後,洗涮用具,打掃衛生,把所有的垃圾倒掉,初一一天不倒垃圾,守護一年的財運。還得準備大年初一早上的素食,然後洗澡更衣。入夜後,守歲是一項重要活動。家家戶戶在廳堂前邊的火塘裏架上劈柴,加點新砍來的鬆柏枝,燒旺一爐火,也有用火盆燒木炭的。廳堂點亮長明燈,叫“金爐不熄千年火,玉盞長明萬歲燈”。一家人圍坐在火邊,喝泡茶,吃茶點,聽長輩講些故事,告訴晚輩好好做人,珍惜光陰。舊時代,大家庭必在除夕夜,聽家長訓話,讓兒孫背誦家訓。長輩給兒孫贈壓歲錢,壓在枕頭下。有些地方,三十晚上要在灶中燒樟木柴,鍋中盛滿水,通宵不熄火,叫“燜歲”。

  夜半時分,男主人點香燭,放鞭炮封財門。關財門後,有不少禁忌:不得高聲說話,不說不吉的話,如:吃東西改說“拿財”,去睡覺改說“去挖窖”(夢見財寶);提醒小孩不哭鬧、不亂說話;不得動刀、動針,舊時代相傳刀、針主凶殺,不吉利;不得動剪刀,剪刀主口舌之爭;不得掃地、潑水,直至初一晚,免得走財運。封財門後,女主人、孩子可以去睡覺,男主人有的通宵不眠。現在,守歲多在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中度過,一家人看晚會、吃東西,喜迎新春的到來。

  正月初一的新年飯由男主人操持,吉安的鄉村中無一例外,意謂女人勞累一年,讓女人初一享福,不下廚,可以晚起來。男主人先起來放長鞭炮開“財門”,迎接財氣湧進。鞭炮越響越脆越好,不希望中間斷線,啞聲,否則預兆這一年有什麽災禍,家人心情沉重。接著朝日出方向走幾步,口中念著“出行大吉、四方得利”,祈望一年事業有成,招財進寶。新年飯做好了,男主人裝好齋飯,齋飯頂端用紅筷子插上一塊白豆腐,豆腐四個角上各插一顆紅棗。上廳、下廳各放兩碗,灶王爺神位前放一碗。初一早上一般是吃素,通常必備4個菜:芋頭,寓家有“餘”財;芹菜,寓“勤儉”發家;豆腐,寓家庭“富裕”;青菜,又叫大菜,寓新年發“大財”。飯後,晚輩先在家裏給長輩拜年。兒孫先拜爺爺、奶奶,再拜父親、母親。拜年時,走到上廳,在草蒲墩上跪下磕頭;長輩扶起,祝福小輩“步步高升”,“讀書得頭名”。穿戴一新的小孩、男人先後出門給村裏長輩拜年,左鄰右舍互相拜年,都說些“恭喜發財”、“步步高升”、“萬事如意”等吉祥話。家家戶戶以煙茶、糖果相待。大人贈給孩子茶點,叫“兜玩茶”;若不接,說聲“存庫”告別。親族鄰居之間,一年中難免發生口角或矛盾衝突,互生埋怨,不相往來,而初一這一天正好借機化解怨仇,不論長幼,都必須見麵問好,互恭新禧,凡有矛盾有過節的人又友善如初。

  有些地方,男丁新年飯後在宗祠集合,共用酒菜,酒菜由去年生子、娶媳,初一要上草譜的人家送到祠堂,請大家享用,以示同喜。有的地方全村大小在祠堂聚會,各家備有酒菜、茶點團拜聚餐,共度新春佳節。吉安大部分地區有新年打龍燈、舞獅燈的風俗,有的村莊有迎神喊船的習慣。家族之間打龍燈的目的性很強,名義上是同姓家族之間的互相問候和祝福,走家串戶,很有喜慶的氣氛,但實際上借此名義祭拜祖宗,進行所謂的踩界活動,即舞著龍燈,穿行在本族所擁有的山水田塘地界,有向異族宣稱,我等所到之處,別人不得亂動的意思。因此,此俗往往會引起村與村、族與族之間的爭鬥,甚至械鬥。這種陋習,據文獻記載,南宋時已有,明清時代愈演愈烈,常常發生大規模相鬥場麵,直至死人。至今這種陋習還存在。

  在正月初一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吉安各地有一些禁忌:不掃地,不潑水,不出門挑水,忌走財氣。20世紀末以前,大部分鄉村沒有自來水時,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家裏的水缸水要裝滿,足夠一家人使用一天,不可斷水,寓“福運財氣源源不斷”。不說不吉利的話,不與他人吵架,不打罵小孩。有的人家還貼上“童言無忌”的小條幅。初一這天還忌諱打碎碗、瓶、鏡子等物品。如果不小心打破,須得撿起後用紅紙包起來,口中念叨“歲歲平安”等吉祥語,藏在櫃中,等出了元宵後將碎物丟棄。

  從初二開始,主要是出家門,往親戚朋友家拜年。吉安有句俗語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意思是初一在本村拜年;初二女婿去丈人家拜年;初三、初四向其他親戚拜年。準備出龍燈的村子,龍燈獅燈開始演練,然後走村串戶拜家門,賀喜慶。俗話說,“拜年拜到初七八,跪在地上沒人答;拜年拜到初八九,有了蘿卜沒了酒。”意思是拜年要早,拜到初七初八便告結束。吉安農田多,有的農戶不太願多走親訪友,如果天氣好,初三、初四就催耕下田,又開始一年的勞作。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因近新年,人們慶節的興致還在。千百年來元宵節之俗不變。又因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放花炮焰火,張燈賞燈,故又稱“燈節”。元宵節燃放燈火之俗始於漢武帝祭祀太乙神,因有曆代官府大力提倡,遂在民間盛行。“隻許州府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就與元宵放焰火有關。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突出一個“鬧”字。這天晚上,吉安各地農村家家戶戶在前後門外,屋內各處,點燃蠟燭或油燈,在村頭巷尾點燃有油的鬆柴,叫“散燈”。除散燈外吉安有玩燈習俗:製作絲綢或彩紙外罩的花燈、方燈、圓燈、走馬燈,掛在各處,既美觀又亮堂;給兒童玩龍頭燈、兔子燈、孔明燈等。人們還在燈籠的外罩上寫上或貼上各類謎語供人猜測,俗稱“燈謎”、“打燈虎”。吉安的燈彩在江西是最出名的,舊傳“吉安的燈彩九江的歌,贛南的采茶撫州的儺”,可知燈彩是吉安民俗中最具魅力的活動,可以這樣說,隻要有十數戶的村落,就有鬧燈的活動。燈的種類五花八門,較窮的家族要玩燈,便用禾稈紮,糊上彩紙,就成了龍燈,玩得也一樣的開心。簡單的龍燈有五個人七個人就可以,加上一位敲鼓,一位打鑼的,就可以走家串戶。吉安各地的燈彩大放異彩,如吉安縣固江的“鯉魚燈”獨具一格、泰和螺溪的“蝦公燈”、遂川珠田的“五龍下海”、萬安縣的“麒麟獅象燈”;吉水盤穀的“鼇魚燈”,黃橋等地的“百節龍燈”也堪稱一絕。

  元宵節的節令食品是元宵,即湯圓。吉安的元宵,餡心多用白糖、芝麻、桂花糖、豬油混糅一起,在木盆中撒糯米粉,將餡子蘸水後放盆中搖滾沾粉,重複多次製成。宋代著名文學家吉安人周必大有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可知南宋初年,吉安盛行吃湯圓之俗。

  吉安市青原區富水河畔、天玉河東一帶,吉安縣禾河沿岸,泰和、吉水一些地方有過“下元宵”的習俗。從農曆正月十六一直到二月初一為鬧下元宵時期。下元宵與“喊船”的習俗分不開。送神喊船在江西流傳了千百年的曆史,宋明以後成為一種節慶的重要活動。吉安大部分地方都流行,從臘月小年始,一船在元宵後一日結束。但鬧下元宵的地方,活動便延至二月初一。送神喊船的習俗在上世紀50年代初被禁止活動,近年有的地方如青原區渼陂、富田的一些村子逐漸恢複這種習俗活動。過下元宵的地方家家戶戶有走親訪友的習俗,並且以客多為榮。比如青原區渼陂古村在二月初一這一天過下元宵節,古街上、巷道裏、家門口,處處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最吸引人的是浩大的送神活動。人們匯集在總祠永慕堂前的場地上,祠堂裏擂鼓三聲,鞭炮齊鳴,嗩呐高奏,老者手提燈籠,引出麵麵旗幡,表演隊伍魚貫而出:提花籃的,搖彩船的,舞蚌殼的,舞獅頭的,扮演或莊或諧傳統故事人物的,規模最大的是見首難見尾的龍燈,最引人注目的是彩擎。壯觀的送神隊伍穿街過巷,鞭炮不斷,鼓樂喧天。到了江邊,人們把紙紮的旗、傘、神像堆在一起燒毀,送神活動結束。渼陂一年一度的下元宵,吸引了方圓幾十裏的鄉親,人山人海,如同狂歡節。

  下元宵節的日期各村各家不同,但祖傳下來的日期是固定的,一般不變化。

  三、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農曆三月上旬內。清明節自古來是春祭的活動節日。吉安民間是祭掃祖墳的重要日子,俗稱“掛紙”、“掛青”。直到今天,清明祭祖之俗仍十分流行,幾乎沒有不祭祖的人家,怕遭人譏笑不孝。

  祭祖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全族性的,往基祖墳地祭拜;二是房支內的祭祀;三是曾祖以下的祭拜。祭掃時,先斬除墳上的荊棘雜草,把紙錢散壓在墳上,在墳前敬饗雞、肉、魚三牲,燒紙錢、燃香燭、放鞭炮,奠酒。清明節期間,吉安不少地方有做艾米果吃的風俗,吉安盛產艾葉,清明節前,艾葉肥嫩,煮後取汁,與糯米粉相拌做成米果。艾米果蒸熟後,深綠泛光,香氣沁人,常食健脾胃。

  清明時節,草長鶯飛,春光明媚,外出活動,很是愜意。舊時士人有踏青活動。此俗今仍流傳。

  四、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民間夏季的傳統大節。從端午節的習俗內容來看,端午節的起源與祛邪、除毒、避瘟、止惡等觀念緊密相關。吉安的習俗是人們在節前采好野艾、菖蒲,包好粽子等。家家門窗插上野艾、菖蒲,稱“艾旗蒲劍”,用以驅邪。早餐要吃“五子”,叫五子登科。“五子”是指棕子、包子、雞子(蛋)、蒜子、油果子,這大概與吉安自古來的耕讀傳家文化有關。還作興吃田螺,據說可保整個夏天不生瘡毒。舊時,每家每戶必備雄黃酒,小孩在額頭肚臍塗抹雄黃酒,成年人飲少量雄黃酒。小孩在胸前佩掛彩色絲線織成的各種形狀的小香包,裝上雞子(蛋)等吃食。有的農家還在端午節這天挖車前草,曬幹收藏做藥,用雄黃酒浸蒜子儲存,可作外搽消毒用。下午,全家還用野艾等中草藥煎湯沐浴。用幹艾葉炙男人肚皮,為消化不良的兒童點“爬山虎”。喝雄黃酒、炙肚皮和點“爬山虎”之俗今不流傳。

  靠近江河的村鎮,有劃龍船的習俗,敲鑼打鼓,競相賽渡,十分熱鬧。吉安民間盛行端午節劃龍船,這與吉安多河流有關。至遲宋代吉安州城有競渡習俗。南宋詩人劉辰翁的詞有記載,《須溪詞》中《酹江月》之五小序:“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詞雲:“棹歌齊發,江雲暮,吹得湘愁成雨。”借宋亡後的端午競渡活動場麵,寄托對故國的哀思。

  五、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俗稱“鬼節”。吉安各地普遍都有燒包祭祖的風俗。舊時,是日,大凡宗祠、家祠均要清掃幹淨,神龕前擺上各色祭品,焚香鳴炮,迎接祖宗靈魂回歸;全族老少匯聚一起,由族長帶領進行團祭。團祭完畢,全族人集體會餐。現在一般是在祖宗牌位前備三牲酒禮,祭祀一番。下午,家家要燒紙包、紙箱籠,寄托對先人的哀思。紙包、紙箱籠裏有金、銀紙紮的寶錠、現洋、印鈔、紙製衣服、家具、裝飾品等,現在還有冥府存折、鈔票、電器等。包、箱上有固定的書寫格式,內容包括祖先姓名、安葬地址、燒包、箱的子孫名字等,貼上冥府通用印封。燒包時,還要拋撒一些齋飯在地上,有安撫、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所以又叫“鬼節”。

  吉安境內的中元節一般固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但也不少家族根據祖上習俗,安排在七月十六至三十日之間,因此就出現七月後半個月裏,各地每天都有燒包的活動。

  凡是民俗節日,與飲食文化分不開。中元節,吉安人主要是吃麻糍。是時,收割已近尾聲,有了收成,可以嚐新。麻糍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蒸熟後,將糯飯放入陶缸或木桶中,用棍棒擠壓,直至不見顆粒狀,而成糊狀為止。糯米粘性大,把糯塊做成果子狀或餅狀,撒上豆粉、辣椒粉、食糖,味道十分可口。這是吉安中元節的一大特色。

  六、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八月為秋季第二個月,所以也稱“仲秋節”。又因這一天月亮特別圓,月色特別明,所以又稱“月夕”、“月節”。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秋祀、拜月神習俗有關。如今,拜月神的觀念與禮數雖然已經淡化,但中秋賞月、吃月餅一直是全國各地共有的傳統習俗。中秋節也是一個象征團圓的傳統佳節。在吉安,不少山區農村還保留了傳統的拜月神習俗。中秋之夜,皓月當空,設供桌於庭院,擺上月餅、柚子、棗子、瓜果、花生、米果等,點上紅燭,插一把線香,先鳴炮祭月,然後全家團聚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吉安許多地方在中秋節晚上有燒瓦塔的習俗。年輕人在空地用殘損的磚及瓦片疊架起一座下大上尖,外圓內空的“寶塔”。待到明月升空,用稻草、茅柴作燃料,在塔內燒火,熊熊火舌從瓦片的空隙中噴出,瓦片燒至通紅時,又撒穀糠、噴陳醋、澆燒酒,穀糠堵滿空隙,陳醋散發濃香,燒酒燃起藍色的火焰,兒童們還唱著“燒塔燒得紅、養豬三百五;燒塔燒得白,養豬沒尾巴”的兒歌,激勵大人們來助興,拿醋來澆塔,引得觀看者歡呼雀躍,夜深才漸漸散去。

  吉安民間傳說,燒瓦塔的習俗始於元代。當時的統治者為防民眾反抗,限製使用利器,規定5戶合用一把柴刀,3戶共有一把菜刀;不準三五成群相互交談。壓迫越重,反抗越強,民眾便在中秋節前互贈月餅,月餅中夾進紙條,約定中秋之夜以火為號,起義殺敵。但是,憑空點起大火作信號易被發覺,便讓孩子用瓦片壘塔、燒塔,借此舉火為號。以後,這一包涵反抗壓迫意識的活動便成了中秋節的一種遊樂風俗。後來中秋節以吃月餅為特色的習俗,據說就是因為這一活動,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吃月餅,久而久之,形成習慣。

  永新安福寧岡等縣有的農村,中秋節晚上還放火燈。火燈又叫“孔明燈”。火燈用篾絲或細鐵絲紮框架,外麵糊上較薄的白紙,燈頂為錐形,燈身為圓柱形。燈的底部放置吸了油的草紙或舊蔑纜一類燃料,點燃後,燃料產生的熱氣立即把一盞盞燈送上高空,抬頭看去,像星星一樣明亮。也是一種遊樂習俗。

  舊時代,中秋節還是八月菩薩朝拜日。八月菩薩是趙公,鄉民尊為財神爺。一般八月十四日請神,村民扛菩薩遊村,叫遊神。八月十五晚,還要做法事,一是為八月菩薩安神位,禱告神靈賜福;二是要為菩薩招兵買馬,加封官職。八月菩薩朝拜活動,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不興行。

  七、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據古書載,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是兩陽相重,所以稱“重陽”。在舊時代,重陽節是士大夫、有文化的人的節日,士大夫們於此日登高尋樂,攜壺飲酒賦詩。吉安民間則相傳這天是九皇菩薩的生日,故又叫“九皇節”,或叫“懺九皇”。舊時,吉安民間普遍有吃九皇齋的習俗。從九月初一至初九,一律素食。還必須打米果敬九皇爺,祈禱消災賜福。節前,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象過年一樣打掃衛生。節期中,除祭祀神靈外,還要裝天燈祭天公。九皇節有分小祭、大祭,常年的一般祭祀叫小祭,每隔九年舉行一次的重要祭祀活動叫大祭。大祭要請很多道士做道場,紮很多的菩薩,如四大金剛、八部雷神、黑白無常等。懺皇時還有煞風掃蕩捉魍魎的節目。紙紮師傅扮地方(指神的名字),穿長衣馬褂,戴禮帽,拄拐棍,在前帶路。道士扮無常,穿長衫戴高帽,身上貼很多符和錢,在地方帶領下,他們先後進入每家每戶,將住宅中隱藏的鬼怪全部掃地出門。主人上香祭神,以酒菜相謝,並壓上一個紅包。無常進村後從不說話,據說是怕鬼怪聽到後會先躲匿起來。

  懺九皇活動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被禁止,至今已絕跡。但九月九打齋吃素的習俗,不少地方還保留著。

  有的地方在這天蒸糯米酒,稱“重陽酒”,據說這天蒸的酒味道醇美,不易變質;大人給孩子做“重陽糕”,期望他們“步步高升”。

  今天仍盛行重陽節登高習俗,主要是單位、部門組織年老的人爬山遊樂,鍛煉身體。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