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科技推廣應用

  綜合調查規劃

  曲江采育林場調查規劃1976年4-6月,中央農林部組織江西、雲南等11個省區和4個農林院校技術人員及教師135人,對曲江林區進行林業調查規劃綜合試點工作,這次調查係采用抽樣控製和小班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縣林業公司先後派出劉曉青、陳官祖、龍勝仁等人參加,為曲江采育林場的發展方向和布局作出詳細規劃。

  世行貸款永新縣造林總體設計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前期工作是做好造林總體設計。總體設計由吉安地區林業調查設計隊負責。1989年3-8月完成縣林業公司下屬曲江、三灣、象形、大沙、洋埠、文竹、禾山7個林場的設計工作。參加人數24人,其中吉安地區林業調查設計隊科技人員6人,縣林業公司參加人員有陳孝義、羅章興、段元先等18人。

  森林資源調查森林資源調查是為森工企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的主要手段,並為每個5年計劃采伐限額提供基礎數據。森工企業根據江西省、吉安地區、永新縣等林業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先後進行9次大規模的森林資源調查,主要有1974年“四五”期間森林資源調查;1978年第一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1989年第二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1983年江西省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體係;1988年第二次複查;1994、1999、2004、2009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森工企業技術人員在省、地、縣各類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中,全部完成了轄區內外業調查和內業整理工作。

  用材林基地質量評價外業調查1993-1994年,縣林業局段衛明、汪昌樹、李朝棟等人組成《永新縣用材林基地立地質量評價及二元立木材積動態模型研究》課題組,獲吉安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灣采育林場羅永傳、羅生安,陳山采育林場賀再光,大沙采育林場劉來興,洋埠采育林場左家飛,象形采育林場陳孝義、文生河,文竹林場彭慶先等先後參加本課題組外業調查工作。

  三項工作

  森工企業的三項工作是指森林資源二類清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編製森林經營方案。根據江西省林業廳《關於開展國有林森林資源二類清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編製森林經營方案工作的通知》精神,1986-1988年,按照《江西省國有林二類調查工作細則》、《江西省國有林森林資源檔案建管工作細則》、《江西省國有林森林經營方案編製細則》和補充規定的精神,縣林業公司在江西省、吉安地區、永新縣林業科技人員協助下,分批完成了8個林場的資源調查、建檔與編製經營方案的工作。

  1986年3月5日-6月28日,江西省林業工業公司(現江西省森林工業局)和江西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在三灣林業管理站進行全省試點工作,參加試點人員有74人,分成資源調查和總體設計兩個隊。資源調查隊采用分層抽樣控製總體蓄積量和小班角規點抽樣調查,即實測與角規回歸估測,共布設86塊樣地,區劃小班869個,設置角規點2607個。編製森林經營方案,包括經營方案和森林區劃,木材年產量的計算和確定,木材采伐運輸規劃設計,營林生產規劃設計,木材加工和綜合利用規劃,多種經營規劃,附屬工程規劃,場址和居民點規劃,科研和職工教育規劃,組織機構,人員需要量,投資概算和效益分析等內容。吉安地區12個縣市12名科技人員參加,縣林業公司羅永傳、彭忠雲、李忠仁、賀金良、羅章興、羅鬆午、左家飛、周富民、劉傳書等人參加。

  1987-1988年,縣林業公司組織人員,配合縣林業勘察設計隊先後完成曲江、三灣、大沙、象形、洋埠、陳山采育林場和文竹林場、禾山林場的三項工作,第一次全麵摸清家底,為各林場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建立營林檔案並配備檔案員。吉安地區林業局和永新縣人民政府對調查精度和森林經營方案中各項規劃設計的可行性進行檢查驗收,並作為各林場采伐限額依據,報江西省林業廳審查批準。縣林業公司龍茂開、彭忠雲、王林、左家飛、陳孝義、段元先、汪海東、吳萬山、尹吉元、王春生、羅章興、羅新華等人參加。

  林業區劃

  1982年4月,根據江西省林業廳通知精神,永新縣農林墾殖局組織15名林業科技人員進行林業區劃工作,按照自然條件差異和內部相似性,將內部特征、經營要求、發展方向一致地段劃為一個區的原則,充分利用第一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綜合考慮地形、地貌特征、水熱條件、土壤植被和森林資源,以地貌類型和森林資源分布特點為主導因子,分區劃片,並提出每片林業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為因地製宜,合理配製林種、樹種,調整林業內部結構進行探索,為領導決策提出科學依據。《永新縣森林資源調查和林業區劃》得到吉安市林業局和江西省林業廳的批準。縣林業公司左傳宗、左家飛、陳孝義、段元先等人參加。

  森林分類區劃調查

  1999年6月,永新縣林業局組織技術人員完成永新縣森林分類調查工作,為永新縣和各基層林場的分類經營提供了科學數據,縣林業公司左新亮、彭忠雲、盛國龍、戴英華、羅生安、湯來朵、李明龍、彭慶先、賀再光、劉來興、羅新華、羅忠、劉義虎等人參加。

  引進良種和樹種

  1991年縣林業公司開始引進良種,杉木種子普遍使用廣西融水、貴州錦平、湖南會同、福建建甌以及江西省部省聯營種子園的種子,國外鬆大部分從美國進口的優良品種用於育苗和造林。

  為了改善森林環境,使林業生產持續發展,先後引進了四川榿木、赤桉、龍腦樟、日本柳杉、台灣禿杉、浙江楊梅、河南中華杜仲、桐棉鬆、火炬鬆、古蓬鬆、黃鱗鬆、雷竹等優良樹種,用於造林。

  營造混交林

  1991年,縣林業公司打破傳統單一營造針葉樹純林習慣,大力營造人工混交林。在杉木、馬尾鬆、濕地鬆為優勢樹種的造林中,采用行間或株間混交,在撫育過程中,保留一部分天然更新的闊葉樹和其他珍貴樹種,同時在防火線、林班線和林道上種植木荷、火力楠等闊葉樹,既能起到防火作用和林班界線作用外,又能形成塊狀或條狀多樹種的混交林,這對改善林地土壤,促進林木持續生長和森林防火起到一定作用。據2009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縣林業公司混交林麵積15.55萬畝,占整個喬木林地32%。

  林地施肥

  1991年,縣林業公司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項目,對項目新造林地實施大麵積林木施肥,這是一項提高林木生長量、縮短幼林鬱閉年限的重要措施。

  各林場的施肥,主要根據國家林業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管理中心,1991年6月下發《主要用材林樹種施肥方案(試行)》的規定執行,杉木、鬆類以施磷肥為主,闊葉樹以施氮肥為好。施肥量的多少是按立地指數不同而不同,施肥方式可點施,也可溝施,施肥前除盡雜草和林內的萌芽條,以免影響肥效。1991-2012年縣林業公司施肥麵積7.66萬畝,開創了各林場有史以來大麵積施肥的先例,經江西省和吉安地區林業主管部門檢查驗收,達到預期目標,林木生長良好。

  林木速生豐產配套技術推廣和應用

  在實施世界銀行貸款造林、日元貸款造林、亞行貸款造林和其他造林中,推廣應用了良種壯苗、芽苗切根與控高、苗木分級包裝、195工程技術、幼林撫育、防火林帶和林道的修建、環保措施、造林模型等一係列林木速生豐產配套技術。據江西省林業廳多年檢查驗收,造林成活率一次性達標95%以上,樹高株數達標率96%以上,五項指標達標率113%以上,平均樹高達標率160%以上,禾山林場已評選兩個優質苗圃。1990-1998年經江西省林業主管部門檢查驗收,實施世行造林的7個林場造林質量和林木生長量,五項指標達標率超過部頒標準。1996年,江西省林業廳副廳長張廷傑帶領出席省、地、縣三級林業利用外資項目辦公室主任會議的全體與會代表和林業高級科技人員到三灣采育林場大灣工區參觀項目造林成果,獲得一致好評和讚賞。

  通過項目造林,促進速生豐產林的發展,促進科技興林的進程,促進林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林業的對外開放。

  科技培訓

  省級培訓1991-2012年,江西省林業廳分別在南昌、贛州、九江廬山、湖南長沙、景德鎮楓樹山、分宜大崗山(亞林所)、上饒德興等地,舉行關於營造速生豐產林項目管理、造林技術、高產油茶栽培、微機操作、財務管理、施工設計、病蟲害防治及數據庫建立、資產評估等專題培訓,同時聘請知名專家和教授,講解林業先進技術和發展方向。縣林業公司先後有左新亮、盛國龍、王國新、羅章興、曾憲球、尹金龍、劉桂成、曾勝祥、周建新、賀再光、何斌、文誌俊等人參加。

  縣級培訓永新縣林業外資項目辦公室對速生豐產林的營造林技術、生產施工、設計規程、國家造林項目速生豐產林檢查驗收實施細則舉辦培訓班,實施林場分管營林副場長、相關工區主任參加培訓。1991-1998年,每年舉行1~2次。

  縣林業公司每年根據工作和生產安排,舉辦各種類型的科技培訓班,如木材檢驗人員培訓班,營林科技人員及檔案員培訓班,計算機應用培訓班等,有關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分別參加培訓。

  縣林業公司先後派出26人次,到江西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幹部管理學院、華東交大、南飛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南昌林校等大、中、專院校進行脫產、函授、刊授、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和進修。

  科技考察

  為了解林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學習先進單位好經驗,縣林業公司先後組織多種科技考察活動。

  1988年10月,永新縣林業局賀林春副局長帶隊,曲江、三灣、洋埠、大沙、象形、陳山、禾山等林場場長或副場長參與考察信豐縣金盆山、九龍、金雞等林場的營造林技術和林木管護措施。

  1990年5月,江西省森林工業局黨委書記王修瑜帶隊,縣林業公司劉先民、龍茂開、羅永傳、劉家清、王林、左新亮、曾憲球、龍利生、左傳宗、陳新德、尹金龍、盛國龍等人參加,先後考察分宜縣、新餘市、宜豐縣及大崗山實驗局的毛竹豐產林培育,板栗等經濟林的栽培,用材林速生豐產技術、四川榿木等新樹種的引進技術。

  1994年9月26日,永新縣林業局徐求安局長帶隊,象形、文竹、曲江等5個林場的場長,前往會昌等地參觀學習南酸棗開發利用情況和栽植培育技術。

  1995年10月,永新縣林業局徐求安局長帶隊,前往河南開封林業科學研究所,考察學習中華杜仲的栽培和營造技術,縣林業公司王敏傑、劉宜政等5人參加。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