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飛行熱

  1933年7月20日,一駕塗著“航空救國”字樣的小型飛機在廣州降落。24日,這架飛機飛抵南京明故宮機場,受到南京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穿著飛行服的年輕飛行員神采飛揚,接受著凱旋般的歡呼,這位勇敢的青年就是駕單機飛越歐、亞兩洲的孫桐崗。

  孫桐崗,天津人。他的兄長孫桐萱是山東省主席韓複榘手下的大將。1928年,20歲的孫桐崗赴德國參加航空研習班,在德國研修5年,獲得高級飛行證書。1933年,他結束了留學生活,並選擇了一條獨特的歸國之路,即用留學5年的儲蓄兩萬銀元購買了一架90匹馬力的德製簡易木造飛機,取名“航空救國”號,準備駕駛單機歸國。6月25日,他駕機從德國起飛,經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印度等歐、亞15個國家,最終飛抵南京。

  他的飛行總航程達14450公裏,航行28天,累計飛行時間135小時。平均航速每小時107公裏。打破了美國飛行英雄林白創造的單機從美國飛往法國的世界紀錄。孫桐崗的航程是林白的2.5倍,平均航速是林白的1.8倍。

  孫桐崗的飛機極為簡陋,得靠手搖發電和發動,憑自己的飛行經驗估計天氣,途中幾次受到暴風雨的困擾,但他還是冷靜地處理了。他成為世界上首次單機飛越歐、亞兩洲的英雄。

  在1933-1934年的全國航空熱中,孫桐崗的出現正逢其時,他成了航空時代到來的極好象征,每飛到一個城市都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全國出了好幾位仿效他單飛的空中勇士。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並不大,它給人們的印象卻極深。人們都本能地意識到,飛機必是以後戰爭中決定最後勝負的利器。20世紀30年代初,航空熱在歐美漫延,並很快感染了中國人。中國人對飛機鍾情很早,開始於民國初年,到20世紀30年代初已經有了20多年的曆史。據統計,在這20多年間,中國先後向國外購買的飛機不下七八百架,價值在六七千萬元,這還不包括購買相關零件及機油。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的侵略時刻刺激著中國人的神經。國人痛感中國陸軍和海軍的落伍,對建設一支威力強大的空軍充滿了幻想和熱情,特別是年輕人更是滿腦袋的飛機。“航空救國”一下子成了時髦的字眼。各界人士籌集款項,購買飛機送給年輕的中國空軍。翻開當時的報紙雜誌,到處都有關於獻機的報道。獻機的有團體,也有個人,像天廚公司的老板吳蘊初就自己出資買了一架命名為“天廚”號的飛機獻給空軍。獻機還慢慢演變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集資者選擇一個巨大的廣場給自己捐獻的飛機舉行命名典禮,然後請航空署派員接收,特邀名媛舉行擲瓶禮,然後由機師駕機淩空表演,繞場3圈,向杭州筧橋機場方向飛去,那裏有南京政府的空軍基地。整個過程風光而熱鬧。僅1933年一年,國內就獻機20多架,金額高達2000多萬。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對於空軍特別關照,擔任航空委員會的秘書長,實際上就是空軍的控製者。但掃興的是,1934年8月,杭州飛機廠失火,數架飛機被毀,氣得蔣介石暴跳如雷,將軍政部航空處處長徐培根召到廬山,要以通匪罪行將其槍斃,並下令逮捕與此事有關聯的南昌行營航空司司長唐文儀等人。

  奇怪的是,沒有幾個人想到,這樣速成的空軍無異於是在沙灘上砌高樓。中國空軍的飛機買自世界各國,其中以產自意大利及美國的為最多,但空軍的真正基礎——航空工業極為薄弱。

  當時中國的航空工廠大都隻能是修理飛機,極少數可以仿造飛機。主要有以下幾個飛機製造廠。

  海軍製造飛機處:1918年創辦,原來在福州馬尾船政局內,1931年遷到上海,製造了“江鳳”、“江鵲”等水上飛機。它隻有一家廠房,另有倉庫和油漆間各一,飛機棚廠兩座,條件簡陋,主要靠工人手藝精巧來生產。

  廣東大沙頭航空修機廠:生產飛機最多,製造羊城五一到五七號飛機。其中五三號為戰鬥機,裝有hispano-v8180匹馬達,為中國生產的最好的飛機。

  上海虹橋航空工廠:1927年底創辦,設備來自德國。1929年製造了“成功第一號”教練機,它除發動機外其餘全部國產,國人觀感為之一變,知道自己製造飛機並非不可能。“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日本空軍將它炸毀。

  隻要現成的飛機,並不關心飛機的生產。國人急功近利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也可見外患的急迫。

  §§1934中國:島國的後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